这股恨意针对的不是他,可其中的苍凉,让斛律光不由得心触。
纸灰在坟前飘散,混着飞扬的黄土。
这人生如露,一抹抹鲜活转瞬归为尘土,他想起赵北秋。
那个被他断送前路的小兵,那个总跟在他身后,一声声唤着‘明月大哥’的年轻人。
秦姝与高澄决裂,亦因此事而起。若不是对高澄的那般死忠,或许今日的结局,也不至如此凄凉。
这报应里,终究也有他的一份。
高澄以诸事繁忙为由,并没为绮娜送葬。
绮娜墓志上的身份也引得柔然人不满,可旁的礼仪高澄做得又挑不出毛病。
汗拔姻姬与秃突佳的气躁不同,绮娜葬后便领队返回柔然,没有与高澄过多拉扯。
只因北边高车遗族屡屡作乱,突厥也有西魏支持,柔然与东魏此时不宜交恶。
送柔然使臣离去后,已经昏黄,木韩晔回到晋阳宫。
只觉宫院寂静如死,她推开一扇扇房门,从正厅寻至侧室,再寻遍每间耳房,处处空荡,竟看不见半个人影。
小云柔也不见了踪迹,看来高澄还是食言了。
迅速回屋取出秦姝给的那件衣袍,刚跑到院门,一支冷箭便破空袭来,紧接着两支、三支。
她纵身一闪躲入门侧,院外的宿卫已冲杀进来。
......
兰京的脊背绷得极紧,像一张拉满的弓,高澄掌心覆在他指节上,将一根根支棱骨节压进锦褥。
上次知道宫里的流言后,已经处置了两个护卫,他也刻意疏远了兰京月余,可尝了别样滋味,他还忘不了、也还戒不掉。
兰京替他解开衣带时,他本可以推开,却终究一动没动,顺着自己的欲望而就。
高澄偏爱他扬起脖颈时的这副模样,爱他隐忍的喘息,爱他骤然溃散的失控,爱锦褥间撑起的泛白骨节。
可他不想去爱这个人,也不该去爱这个人。
一声低喘后高澄迅速起身,赤足踏过冷砖,最后将自己整个浸入冷浴,水波晃碎倒影。
平静后从浴汤中起身,拭过身上细水,背对着兰京系上里衣,蹙起眉头。
“有些话,我不想传到母亲耳中。偏偏我又管不住自己。”
他顿了顿,转头望向兰京,说了最后一句:“往后,你不必再来传膳了。”
兰京已整好衣衫,唇角噙着一丝冷笑。
高澄的拒绝向来只挂在嘴边,而身体……呵,他早摸透了。
过去他全当风,这次却问道:“听说梁使已经到了邺城,如果我实在惹大将军生厌,不如就此放我回国?”
“痴人说梦。”高澄冷笑。
回身往榻上行去,身子软软躺倒下去,挽手垫着头:“莫说梁使,便是你们皇帝亲自来,我也不会放你走!”
兰京手肘撑到高澄枕侧,看着他,笑得梨涡浅现。
“就因那相士之言?”
高澄但笑不语,这是一重原因,可不单单是这一个原因,秦姝走后是兰京烫热了自己,说到深处,或许还真有对这个人的不舍得。
“其实大将军称尊不过一步,不需要什么怪力神说。”
两人对视,高澄看着兰京的眼神很复杂:
“你很大胆,胆大且有才华的人往往能成大事,我若是放你走了,只怕日后多了劲敌......总之我不能放你走!我可不愿一个在床榻上与我寻欢的人,最后成为我的敌人。”
兰京坐正身子,很诚恳说道:“大将军高估我了,固成并不执着于官场名利,回国也不会是将军的敌人!去岁我都不曾为父亲上冢......”
高澄欲开口,可最终却沉默。
殿外忽传王紘急报:“大将军,斛律将军......斛律将军救下了那柔然女奴。”
高澄霍然起身,手指紧紧拽入掌心,斛律光一向对他忠心耿耿,怎会为了一个婢女公然违逆于他。
殿门洞开,但见斛律光立在王紘身侧,臂弯里抱着重伤的木韩晔。
“斛律明月!你......”
“大将军,她知道阿姝的下落,我若不出手,她就死了......”
无意间瞥见殿内出来的兰京,斛律光垂下了眼眸。
高澄的怒意全然没了,他看见木韩晔怀中露出一角绛色衣袍,沾染着血。
急急上前夺过袍子,颤颤展开悲喜夹杂,确确实实就是那件他寄托了希望的衣袍。
秦姝太过机敏,跟去的人没多久就被她甩开了,他如今完全不知她的下落。
“说!她如今身在何处?”高澄一把攥住木韩晔的衣襟急问。
木韩晔唇边溢出血痕,气若游丝:“秦娘子......让我转告大将军......”
她喘息着,字字如刀。
“与你,生死不复相见......四郎......也绝不会回来......”
高澄眼底戾气骤涌,猛地要将她扯出斛律光臂弯。
斛律光臂膀一横,身子后撤,急护住怀中人。
“大将军,她若真的死了,就真的没人知道秦姝与四郎下落了!”
听到这句话,高澄顿住身子,木韩晔已然昏死过去。
那刺骨的话语,当真是出自秦姝之口?这袭衣袍,他原是盼着她亲手为他披上......
“韩宝业,找最好的大夫给她治伤,务必救醒她。”
“诺!”内侍躬身接过血色淋漓的木韩晔,碎步退走。
“你如何知道?”高澄冷冷问了一句。
那日,斛律光从木韩晔口里知道了太多,可说出来就都是错了。
默了良久才回答:“公主下葬那日,末将见这婢子哭得伤心,上前安慰了几句,偶然听她说起曾经见过阿姝,还未来及得禀报,就......”
高澄突然笑了:“她去了一趟柔然,阿姝一定在北方。”
待德阳殿重归寂寥,只剩下高澄坐在冷砖上,热水浸透绛袍,反复濯洗搓揉着衣袍上的血痕。
可在烛火下撑开细看,仍能看出绫纹间仍洇着淡淡胭脂色。
再抓了一把草木灰,他不解洗衣为何还要用灰,可血痕确实是淡了,或许再濯洗千遍,便能将这血痕尽数涤净。
纸灰在坟前飘散,混着飞扬的黄土。
这人生如露,一抹抹鲜活转瞬归为尘土,他想起赵北秋。
那个被他断送前路的小兵,那个总跟在他身后,一声声唤着‘明月大哥’的年轻人。
秦姝与高澄决裂,亦因此事而起。若不是对高澄的那般死忠,或许今日的结局,也不至如此凄凉。
这报应里,终究也有他的一份。
高澄以诸事繁忙为由,并没为绮娜送葬。
绮娜墓志上的身份也引得柔然人不满,可旁的礼仪高澄做得又挑不出毛病。
汗拔姻姬与秃突佳的气躁不同,绮娜葬后便领队返回柔然,没有与高澄过多拉扯。
只因北边高车遗族屡屡作乱,突厥也有西魏支持,柔然与东魏此时不宜交恶。
送柔然使臣离去后,已经昏黄,木韩晔回到晋阳宫。
只觉宫院寂静如死,她推开一扇扇房门,从正厅寻至侧室,再寻遍每间耳房,处处空荡,竟看不见半个人影。
小云柔也不见了踪迹,看来高澄还是食言了。
迅速回屋取出秦姝给的那件衣袍,刚跑到院门,一支冷箭便破空袭来,紧接着两支、三支。
她纵身一闪躲入门侧,院外的宿卫已冲杀进来。
......
兰京的脊背绷得极紧,像一张拉满的弓,高澄掌心覆在他指节上,将一根根支棱骨节压进锦褥。
上次知道宫里的流言后,已经处置了两个护卫,他也刻意疏远了兰京月余,可尝了别样滋味,他还忘不了、也还戒不掉。
兰京替他解开衣带时,他本可以推开,却终究一动没动,顺着自己的欲望而就。
高澄偏爱他扬起脖颈时的这副模样,爱他隐忍的喘息,爱他骤然溃散的失控,爱锦褥间撑起的泛白骨节。
可他不想去爱这个人,也不该去爱这个人。
一声低喘后高澄迅速起身,赤足踏过冷砖,最后将自己整个浸入冷浴,水波晃碎倒影。
平静后从浴汤中起身,拭过身上细水,背对着兰京系上里衣,蹙起眉头。
“有些话,我不想传到母亲耳中。偏偏我又管不住自己。”
他顿了顿,转头望向兰京,说了最后一句:“往后,你不必再来传膳了。”
兰京已整好衣衫,唇角噙着一丝冷笑。
高澄的拒绝向来只挂在嘴边,而身体……呵,他早摸透了。
过去他全当风,这次却问道:“听说梁使已经到了邺城,如果我实在惹大将军生厌,不如就此放我回国?”
“痴人说梦。”高澄冷笑。
回身往榻上行去,身子软软躺倒下去,挽手垫着头:“莫说梁使,便是你们皇帝亲自来,我也不会放你走!”
兰京手肘撑到高澄枕侧,看着他,笑得梨涡浅现。
“就因那相士之言?”
高澄但笑不语,这是一重原因,可不单单是这一个原因,秦姝走后是兰京烫热了自己,说到深处,或许还真有对这个人的不舍得。
“其实大将军称尊不过一步,不需要什么怪力神说。”
两人对视,高澄看着兰京的眼神很复杂:
“你很大胆,胆大且有才华的人往往能成大事,我若是放你走了,只怕日后多了劲敌......总之我不能放你走!我可不愿一个在床榻上与我寻欢的人,最后成为我的敌人。”
兰京坐正身子,很诚恳说道:“大将军高估我了,固成并不执着于官场名利,回国也不会是将军的敌人!去岁我都不曾为父亲上冢......”
高澄欲开口,可最终却沉默。
殿外忽传王紘急报:“大将军,斛律将军......斛律将军救下了那柔然女奴。”
高澄霍然起身,手指紧紧拽入掌心,斛律光一向对他忠心耿耿,怎会为了一个婢女公然违逆于他。
殿门洞开,但见斛律光立在王紘身侧,臂弯里抱着重伤的木韩晔。
“斛律明月!你......”
“大将军,她知道阿姝的下落,我若不出手,她就死了......”
无意间瞥见殿内出来的兰京,斛律光垂下了眼眸。
高澄的怒意全然没了,他看见木韩晔怀中露出一角绛色衣袍,沾染着血。
急急上前夺过袍子,颤颤展开悲喜夹杂,确确实实就是那件他寄托了希望的衣袍。
秦姝太过机敏,跟去的人没多久就被她甩开了,他如今完全不知她的下落。
“说!她如今身在何处?”高澄一把攥住木韩晔的衣襟急问。
木韩晔唇边溢出血痕,气若游丝:“秦娘子......让我转告大将军......”
她喘息着,字字如刀。
“与你,生死不复相见......四郎......也绝不会回来......”
高澄眼底戾气骤涌,猛地要将她扯出斛律光臂弯。
斛律光臂膀一横,身子后撤,急护住怀中人。
“大将军,她若真的死了,就真的没人知道秦姝与四郎下落了!”
听到这句话,高澄顿住身子,木韩晔已然昏死过去。
那刺骨的话语,当真是出自秦姝之口?这袭衣袍,他原是盼着她亲手为他披上......
“韩宝业,找最好的大夫给她治伤,务必救醒她。”
“诺!”内侍躬身接过血色淋漓的木韩晔,碎步退走。
“你如何知道?”高澄冷冷问了一句。
那日,斛律光从木韩晔口里知道了太多,可说出来就都是错了。
默了良久才回答:“公主下葬那日,末将见这婢子哭得伤心,上前安慰了几句,偶然听她说起曾经见过阿姝,还未来及得禀报,就......”
高澄突然笑了:“她去了一趟柔然,阿姝一定在北方。”
待德阳殿重归寂寥,只剩下高澄坐在冷砖上,热水浸透绛袍,反复濯洗搓揉着衣袍上的血痕。
可在烛火下撑开细看,仍能看出绫纹间仍洇着淡淡胭脂色。
再抓了一把草木灰,他不解洗衣为何还要用灰,可血痕确实是淡了,或许再濯洗千遍,便能将这血痕尽数涤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