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大梁抵南诏-《水浒之林冲覆宋》

  雅琪带着五百人一路仓皇逃离广西,马蹄扬起的尘土在他们身后久久不散。她心中满是不甘与愤懑,土族的战败让她深感屈辱,可此时她已无力回天,只能暂且逃离,另谋出路。一路上,众人风餐露宿,不敢有丝毫停歇,生怕宋军追来。

  与此同时,大梁军得知韩愈将大军调集至南诏集结的消息后,果断抓住这一良机,迅速南下。大梁军一路势如破竹,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由于宋军兵力分散,南下的道路上几乎未遇像样的抵抗。

  每到一座宋城,守城的宋军将领见大梁军来势汹汹,且己方兵力空虚,大多选择开城投降。大梁军不费吹灰之力,便顺利接收了一座座城市。城中百姓虽对改朝换代心有忐忑,但见大梁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心中的担忧也渐渐减轻。

  大梁军的先锋部队一路疾驰,很快便逼近了一座重镇。这座城镇地势险要,是通往南诏的必经之路。然而,此时城中宋军兵力寥寥无几,守将望着远处扬起的大梁军军旗,面色如土。他深知,以城中现有的兵力,根本无法抵挡大梁军的进攻。

  在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守将决定放弃抵抗。当大梁军兵临城下时,城门缓缓打开,守将率领一众官员出城投降。大梁军将领策马入城,脸上带着胜利的骄傲。他站在城楼上,俯瞰着这座新纳入大梁版图的城市,心中盘算着如何尽快与后续大军会合,直逼南诏。

  随着大梁军不断南下,消息迅速传到了南诏的韩愈耳中。韩愈得知大梁军趁虚而入,连下数城,眉头紧锁,心中暗暗叫苦。他深知,自己调集大军的举动虽旨在集结力量对抗大梁,但却给了大梁军可乘之机。如今大梁军逼近,南诏局势变得愈发严峻。

  韩愈立刻召集诸将,商讨应对之策。营帐内气氛凝重,将领们面色严肃。韩愈目光扫过众人,开口说道:“诸位将军,大梁军趁我军集结于南诏,挥师南下,连占数城。如今已逼近我南诏防线,形势危急。大家有何良策,不妨说来听听。”

  一位将领起身说道:“大帅,大梁军长驱直入,士气正盛。我军可在南诏周边险要之地设下埋伏,待其深入,打他个措手不及。”

  韩愈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此计虽好,但大梁军必定有所防备。我们不可贸然行事,需谨慎谋划。”

  另一位将领接着说:“大帅,我们可分出一部分兵力,回援被大梁军占领的城市,打乱他们的部署,迫使他们分兵应对。”

  韩愈权衡着各种建议,心中犹豫不决。此时,一名士兵匆匆进入营帐,呈上一份急报。韩愈打开急报一看,脸色顿时变得更加凝重……

  韩愈打开急报一看,脸色顿时变得更加凝重。战报上清晰地写着,大梁军进展神速,不日就将兵临南诏边城。这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韩愈心头。他深知,南诏边城乃是抵御大梁军的重要防线,一旦失守,南诏腹地将直接暴露在敌军铁蹄之下,后果不堪设想。

  “立刻召集大军,随本帅赶赴边关!”韩愈霍然起身,神色严峻,大声下达命令。营帐内的将领们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领命而出,各自奔赴所属营地传达指令。一时间,整个南诏大营号角齐鸣,鼓声震天,将士们迅速整理装备,集结待命。

  韩愈跨上战马,飞驰至校场。他目光如炬,扫视着眼前集结的大军,高声喊道:“将士们!大梁军妄图侵犯我大宋疆土,如今已逼近南诏边城。我们身后就是无数百姓,就是大宋的江山社稷!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前进一步!此番出征,大家务必奋勇杀敌,保家卫国!”

  “保家卫国!奋勇杀敌!”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震云霄,士气高昂到了极点。韩愈大手一挥,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南诏边城进发。一路上,军旗猎猎作响,马蹄声如闷雷滚动,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与此同时,大梁军的先锋部队正快速向边城逼近。他们一路行军顺利,未遇有力抵抗,士气正盛。先锋将领骑在马上,望着前方隐隐可见的边城轮廓,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这南诏边城,我大军一到,定能轻松拿下。待与主帅大军会合,平定南诏,直捣黄龙,便是我等建功立业之时!”麾下将士们听了,纷纷欢呼响应。

  而在南诏边城内,守将得知大梁军即将来袭的消息后,一面紧急组织城内军民加强防御,搬运石块、箭矢等守城物资,加固城墙;一面焦急地等待着韩愈的援军。他深知,仅凭城内现有兵力,想要守住边城,难度极大,但他仍下定决心,要与城池共存亡。

  韩愈率领的大军日夜兼程,终于在大梁军到达前一日赶到了边城。城头上的守将看到援军到来,激动得热泪盈眶。韩愈顾不上休息,立刻登上城楼,观察敌情。他看到远方地平线上,大梁军的营帐连绵不绝,犹如一条黑色的巨龙。韩愈深知,一场恶战即将爆发,但他毫不畏惧,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死守边城,击退大梁军。

  韩愈迅速部署防御,他将大军分成数队,一部分负责加固城墙,一部分埋伏在城外两侧的山林中,准备突袭大梁军侧翼;同时,安排弓弩手在城楼上严阵以待,准备给大梁军迎头痛击。一切准备就绪后,韩愈静静地等待着大梁军的进攻,边城的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