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高丽大军的反击-《水浒之林冲覆宋》

  天亮了,晨曦的微光缓缓洒落在白羊谷,然而这片山谷却毫无往日的宁静与生机,入目之处皆是一片狼藉。到处是横七竖八的高丽人尸体,鲜血将土地染得殷红,宛如一幅惨烈的画卷。破碎的营帐在风中摇摇欲坠,兵器散落一地,弥漫着的硝烟味混合着血腥气,令人作呕。

  前来打扫战场的牛头镇百姓们,怀着复杂的心情踏入这片山谷。他们目睹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先是一阵刺痛,回忆起高丽人在牛头镇犯下的滔天罪行,亲人们的惨叫、家园的焚毁仿佛就在昨日。但紧接着,一种极度舒适的感觉涌上心头,眼中闪烁着复仇后的畅快与释然。他们知道,大仇终于得报了。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颤抖着双手抚摸着一具高丽士兵的尸体,眼中含泪却又带着一丝快意:“你们这些畜生,也有今天!我妻儿的命,今日算是讨回来了!”说罢,他忍不住老泪纵横。周围的百姓们纷纷围过来,或是安慰老者,或是同样咬牙切齿地咒骂着高丽人。

  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则主动开始清理战场。他们将高丽人的兵器收集起来,准备带回牛头镇,或许日后还能派上用场。而那些尸体,他们也齐心协力地将其集中掩埋,虽然心中恨意难消,但也不愿这片土地继续被秽物污染。

  在清理过程中,百姓们还发现了不少被高丽人抢夺来的财物和粮食,那原本就是他们的东西。看着失而复得的物品,大家心中百感交集。有人感慨道:“这些都是咱们的血汗啊,如今总算是拿回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羊谷在百姓们的清理下逐渐恢复了些许模样。虽然这场战斗留下的创伤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抚平,但牛头镇百姓们的心中,已然燃起了新的希望。他们知道,有大梁军在,有像武松这样的英雄在,他们的家园将不再任人欺凌,他们终于可以在这片土地上重新开始安稳的生活。

  青岩关、白羊谷的接连被攻破,这犹如晴天霹雳的消息,终于辗转传到了驻扎在虎啸山的李邦所领的高丽大军中。

  起初,当信使跌跌撞撞地冲进营帐,带着满脸的惊恐与疲惫汇报这一噩耗时,李邦还以为是听错了。他瞪大了眼睛,怒视着信使,仿佛要用目光将其穿透,吼道:“你说什么?再给本将军说一遍!”

  信使吓得浑身发抖,结结巴巴地又重复了一遍:“将军,青岩关和白羊谷……都被大梁军攻破了,两处的兄弟们……几乎全军覆没。”

  李邦顿时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差点站立不稳。他怎么也想不到,一向被他们视为软弱可欺的大梁军队,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连续拿下他们精心布置的两处关隘。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额头上青筋暴起,双手紧紧握拳,关节都因用力而泛白。

  营帐内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一众将领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震惊与恐惧。他们心中那不可一世的自信,在这一刻开始摇摇欲坠。

  “这不可能!大梁军怎么敢主动出击,还接连得手?一定是你们谎报军情!”一名将领不愿相信这残酷的现实,歇斯底里地喊道。

  但众人心里都清楚,信使带来的消息千真万确。李邦强压下心中的怒火与慌乱,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思考着应对之策。

  “将军,如今该如何是好?大梁军来势汹汹,咱们可不能坐以待毙啊!”另一名将领焦急地说道。

  李邦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哼,既然他们敢主动挑衅,本将军就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传我将令,全军立刻整顿军备,准备迎敌。本将军倒要看看,这大梁军究竟有多大能耐!”尽管表面上故作镇定,但他的心中却隐隐有了一丝不安,他深知,这场战争,已经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料。

  很快,高丽大军依照李邦的指令准备妥当。三万大军在虎啸山下整齐列队,军旗猎猎作响,然而士兵们的神情却并非如往常出征时那般充满自信。青岩关与白羊谷的惨败,如一层阴霾,始终笼罩在他们心头。

  李邦身着厚重的战甲,骑在高头大马上,目光扫过麾下的将士们,大声喊道:“将士们!青岩关和白羊谷不过是意外,那大梁军不过是侥幸得手罢了。你们看看往昔的大宋,对外战事何时胜过?如今这新立的大梁,也不过是和大宋一般懦弱无能,根本不足为惧!今日,本将军就带领你们,将失去的通通夺回,让大梁人知道咱们大高丽的厉害!”

  在李邦的鼓动下,高丽士兵们勉强打起精神,齐声高呼,试图找回往日的士气。李邦大手一挥,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青岩关方向进发。

  一路上,李邦心中不断盘算着。他觉得,大梁军能攻下青岩关和白羊谷,肯定是使了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或是趁着高丽军防备松懈。只要自己这三万大军正面压上,大梁军必然抵挡不住。

  当大军行至一处山谷时,李邦心中突然闪过一丝不安。这山谷两侧山峰高耸,道路狭窄,是个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但他转念一想,大梁军哪有这般智谋,敢在此设伏?必定是自己过于谨慎了。于是,他催促大军加快行军速度。

  就在高丽大军即将走出山谷之时,突然,一连串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打破了山谷的宁静。瞬间,大地剧烈颤抖,仿佛发生了地震一般。原来,大梁军早已在此埋下地雷,此刻地雷接连爆炸,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山谷中顿时喊杀声四起,高丽士兵们顿时陷入混乱。地雷爆炸的威力巨大,无数士兵被气浪掀飞,肢体破碎,鲜血四溅。侥幸未被炸到的士兵们,也被吓得肝胆俱裂,四处奔逃,相互拥挤踩踏,死伤惨重。

  李邦的战马被爆炸的气浪惊得前蹄扬起,险些将他甩下马来。他心中暗叫不好,没想到大梁军真在此设下如此狠辣的埋伏。他急忙大声呼喊,试图稳住阵脚:“不要慌!保持阵型……”然而,在这混乱的局面下,士兵们早已慌了神,他的呼喊声瞬间被淹没在爆炸的轰鸣声和士兵们的惨叫声中,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此刻,李邦才意识到,自己小瞧了大梁军,这一次,他恐怕要为自己的轻敌付出惨痛的代价。

  爆炸声如滚滚惊雷,在山谷间不断回荡。那声浪仿佛要将一切都震得粉碎,高丽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炸得晕头转向,阵脚大乱。

  就在高丽士兵们惊魂未定之时,武松一声怒吼:“弟兄们,杀啊!为辽东百姓报仇!” 只见他手持戒刀,身先士卒,如猛虎下山般从山上迅猛杀了下来。他身后的士兵们各个士气高昂,呐喊着紧随其后,如一股黑色的洪流,向着山谷中的高丽军席卷而去。

  与此同时,卢俊义也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从正面如排山倒海之势冲向了高丽军。大军所过之处,尘土飞扬,马蹄声如雷,仿佛要将大地踏碎。

  高丽军被前后夹击,完全陷入了绝境。他们在混乱中试图抵抗,但此时的抵抗显得如此无力。武松所率的军队从山上冲下,占据着居高临下的优势,手中的兵器如雨点般落下,每一击都带着无尽的愤怒与力量,将高丽士兵纷纷砍倒。

  而卢俊义这边,他骑在马上,长枪挥舞,寒光闪烁,所到之处,高丽士兵纷纷避让,却又避无可避。在他的带领下,大梁军如同锋利的刀刃,狠狠切入高丽军的阵营,将其切割得七零八落。

  李邦看着这混乱的局面,心中充满了绝望,但他仍试图做最后的挣扎,大声呼喊着:“稳住!稳住!给我反击!”然而,他的声音在一片喊杀声和惨叫声中显得如此微弱,根本无法挽回败局。

  高丽士兵们早已丧失了斗志,他们四处逃窜,却又被四面八方涌来的大梁军堵住去路。山谷中,鲜血染红了大地,高丽军的尸体堆积如山。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注定了高丽军的惨败,他们为自己的狂妄和轻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