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请容小人一禀。”虽然齐王殿下帮自己做了解释,但罗清也知道,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必须主动出击,掌握主动权,否则会对他越来越不利。
“嗯。”李敏以为他也要跟三妹解释,便给他这个机会。
“玉成公主殿下定然是受到了他人的蒙蔽,所以才会怀疑那诗不是小人所作。”罗清首先就给公主开脱出去了,这样才方便他接下来的话。
李淑淡淡看他一眼:“何人能蒙蔽本公主?”
“正是殿下身后的人。”罗清一指她身后的刘长宁。
这让房间内的齐王李敏和宣阳公主李漓以及木戟都吃了一惊,因为三人可都是认识刘长宁的,其中李漓和木戟更是知道刘长宁在三妹(玉成公主)心中的地位,这罗清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然敢如此指摘刘长宁。
“你是说刘长宁?”李淑微微眯了眯眼睛,这罗清是真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啊。
“正是。”罗清既然开了弓,就知道没有回头箭了,必须按死对方,这样自己才能安全度过。
“你认识刘长宁?”李淑笑了笑。
“小人在犬丘城见过他,当时他与许青姿一起。”罗清说道,“许青姿向小人求诗时,他就在边上,殿下之所以怀疑不是小人所作之诗,定然是他告知殿下,这首诗是他所作。”
“哦?”李淑笑得更开怀了。
一旁的李敏眉头一皱,看了看刘长宁,暗暗将他与许青姿和三妹联系在一起,试图从中分析出几人的关系。
李漓也是如此,只是她心中有些惊疑不定,因为她是见过刘长宁对刺的,也见过他自创的新体字,若是刘长宁说《梅花诗》是他所写,倒也有几分可信。
“我查过刘长宁的底细,他不过是从犬丘城前线退下的一个小卒子,殿下认为他能写出《梅花诗》吗?”罗清抛出了更重磅的消息。
“一介小卒子?”李敏眉头皱得更紧了,一介小卒子又如何成了三妹的宾客,并且还受到了父皇的赏赐?
李漓惊疑不定地看着刘长宁,她此前可不知道刘长宁的底细,现在听说之后,心中也疑惑起来,他一介小卒子,如何能成为三妹的宾客?
“不错,我不知他是如何勾搭上许青姿的,当日我与许青姿发生过一些冲突,他与许青姿是一起的,所以为了报复于我,未尝没有想要败坏我名声的企图。”罗清继续说道。
“罗清,你说的可是真的?”李淑对他说的一个字都不信,皮笑肉不笑地问道。
罗清还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连忙道:“小人敢以项上人头作保,所说之言全是真的,不敢有一丝一毫欺瞒殿下和大王。”
李敏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的话,对李淑说道:“三妹,看来你今后要睁大眼睛看人了。”虽说他还不清楚为何父皇要赏赐于刘长宁,但现在也只当是三妹在父皇面前讨封的功劳,一个给事郎而已,赏赐就赏赐了。
“二皇兄信了罗清的话?”李淑淡淡笑了笑。
“罗清敢以项上人头作保,我为何不信?”李敏对此深信不疑。
李漓依旧是惊疑不定。
李淑这时对一旁的刘长宁道:“刘长宁,罗清说你与许青姿勾搭在一起冤枉他,你可有什么话说?”
刘长宁站了出来,微微一笑:“殿下,小臣如今才得知,原来恶人先告状就是这般无耻的。”
小臣?罗清听后,心中不由一紧,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自谦的,起码身上带有官品,否则断不敢如此称呼。但刘长宁一个臭丘八,身上也有官品?什么时候封的官?
不过这时候他已经顾不上这个了,无论刘长宁是不是真的封官了,都必须把他给打压下去:“谁恶人先告状,你心中最清楚,许青姿向我求诗时,我写了诗给她,她却不屑一顾,如今反悔了,就连同你一起来败坏我名声,真是笑话,我罗清岂是那般容易被你们冤枉的?有齐王殿下在此,谁又能冤枉得了我?”
“不错!”李敏听后,点了点头,显示自己的存在,“有寡人在,无人能冤枉罗清。”
“二皇兄,不如就让刘长宁与罗清先辨一下,如何?”李淑在旁展颜一笑。
李敏皱了皱眉,但还是同意了:“也罢,寡人就当个评判,倒要看看今日谁才是那个‘恶人’!”
齐王不插手了,刘长宁就方便得多了:“罗清,你口口声声说我与许娘子冤枉你,我也不说别的,我有证据证明那诗是我所写,你有吗?”
罗清听得一惊,但马上想到什么说道:“许青姿和你是一起的,你叫许青姿来作证,怕是无人信服。”
刘长宁自信地一笑:“谁说我的证据是许娘子了?”
罗清一怔,难道有别的证据,但是这种事哪有什么证据啊,不过是对方吓唬自己罢了,于是心中笃定道:“你有证据就拿出来。”
刘长宁摇头道:“我的证据很简单,你不是说自己会写诗吗?比一场就知道了。”
“比一场?”罗清愣了愣。
“不错,这是最简单也最直接的证据,由齐王殿下出题,我们来赋诗,看谁写的诗又快又好。”刘长宁说道,他看过那么多诗词,罗清就是个草包,就不信写诗能写过自己。
罗清听得心中一颤,比作诗?他对自己的实力很清楚,《梅花诗》这种佳品是写不出来的,这个丘八如此自信,难道《梅花诗》真是他所作?其实他当初就怀疑这首诗不知道对方是从哪偷来的,根本不信一个丘八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只是此时突然提出这种建议,让他心中惊疑不定,不敢轻易答应。
李敏却是听得眼睛一亮:“好,这个提议不错,就由寡人来出题,你们二人来赋诗,自证清白。”
罗清一听齐王都发了话,知道不能犹豫了,否则不需要比,自己就要被怀疑了:“一切由大王做主。”
“好!”
李淑轻松地笑了笑,她对刘长宁信心十足,因为她是亲眼见过刘长宁作诗的。
李漓干脆也不多想了,直接看热闹,谁是《梅花诗》的作者,比比才华就知晓了,这确实是一个公平公正的自证方法。
“嗯。”李敏以为他也要跟三妹解释,便给他这个机会。
“玉成公主殿下定然是受到了他人的蒙蔽,所以才会怀疑那诗不是小人所作。”罗清首先就给公主开脱出去了,这样才方便他接下来的话。
李淑淡淡看他一眼:“何人能蒙蔽本公主?”
“正是殿下身后的人。”罗清一指她身后的刘长宁。
这让房间内的齐王李敏和宣阳公主李漓以及木戟都吃了一惊,因为三人可都是认识刘长宁的,其中李漓和木戟更是知道刘长宁在三妹(玉成公主)心中的地位,这罗清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然敢如此指摘刘长宁。
“你是说刘长宁?”李淑微微眯了眯眼睛,这罗清是真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啊。
“正是。”罗清既然开了弓,就知道没有回头箭了,必须按死对方,这样自己才能安全度过。
“你认识刘长宁?”李淑笑了笑。
“小人在犬丘城见过他,当时他与许青姿一起。”罗清说道,“许青姿向小人求诗时,他就在边上,殿下之所以怀疑不是小人所作之诗,定然是他告知殿下,这首诗是他所作。”
“哦?”李淑笑得更开怀了。
一旁的李敏眉头一皱,看了看刘长宁,暗暗将他与许青姿和三妹联系在一起,试图从中分析出几人的关系。
李漓也是如此,只是她心中有些惊疑不定,因为她是见过刘长宁对刺的,也见过他自创的新体字,若是刘长宁说《梅花诗》是他所写,倒也有几分可信。
“我查过刘长宁的底细,他不过是从犬丘城前线退下的一个小卒子,殿下认为他能写出《梅花诗》吗?”罗清抛出了更重磅的消息。
“一介小卒子?”李敏眉头皱得更紧了,一介小卒子又如何成了三妹的宾客,并且还受到了父皇的赏赐?
李漓惊疑不定地看着刘长宁,她此前可不知道刘长宁的底细,现在听说之后,心中也疑惑起来,他一介小卒子,如何能成为三妹的宾客?
“不错,我不知他是如何勾搭上许青姿的,当日我与许青姿发生过一些冲突,他与许青姿是一起的,所以为了报复于我,未尝没有想要败坏我名声的企图。”罗清继续说道。
“罗清,你说的可是真的?”李淑对他说的一个字都不信,皮笑肉不笑地问道。
罗清还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连忙道:“小人敢以项上人头作保,所说之言全是真的,不敢有一丝一毫欺瞒殿下和大王。”
李敏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的话,对李淑说道:“三妹,看来你今后要睁大眼睛看人了。”虽说他还不清楚为何父皇要赏赐于刘长宁,但现在也只当是三妹在父皇面前讨封的功劳,一个给事郎而已,赏赐就赏赐了。
“二皇兄信了罗清的话?”李淑淡淡笑了笑。
“罗清敢以项上人头作保,我为何不信?”李敏对此深信不疑。
李漓依旧是惊疑不定。
李淑这时对一旁的刘长宁道:“刘长宁,罗清说你与许青姿勾搭在一起冤枉他,你可有什么话说?”
刘长宁站了出来,微微一笑:“殿下,小臣如今才得知,原来恶人先告状就是这般无耻的。”
小臣?罗清听后,心中不由一紧,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自谦的,起码身上带有官品,否则断不敢如此称呼。但刘长宁一个臭丘八,身上也有官品?什么时候封的官?
不过这时候他已经顾不上这个了,无论刘长宁是不是真的封官了,都必须把他给打压下去:“谁恶人先告状,你心中最清楚,许青姿向我求诗时,我写了诗给她,她却不屑一顾,如今反悔了,就连同你一起来败坏我名声,真是笑话,我罗清岂是那般容易被你们冤枉的?有齐王殿下在此,谁又能冤枉得了我?”
“不错!”李敏听后,点了点头,显示自己的存在,“有寡人在,无人能冤枉罗清。”
“二皇兄,不如就让刘长宁与罗清先辨一下,如何?”李淑在旁展颜一笑。
李敏皱了皱眉,但还是同意了:“也罢,寡人就当个评判,倒要看看今日谁才是那个‘恶人’!”
齐王不插手了,刘长宁就方便得多了:“罗清,你口口声声说我与许娘子冤枉你,我也不说别的,我有证据证明那诗是我所写,你有吗?”
罗清听得一惊,但马上想到什么说道:“许青姿和你是一起的,你叫许青姿来作证,怕是无人信服。”
刘长宁自信地一笑:“谁说我的证据是许娘子了?”
罗清一怔,难道有别的证据,但是这种事哪有什么证据啊,不过是对方吓唬自己罢了,于是心中笃定道:“你有证据就拿出来。”
刘长宁摇头道:“我的证据很简单,你不是说自己会写诗吗?比一场就知道了。”
“比一场?”罗清愣了愣。
“不错,这是最简单也最直接的证据,由齐王殿下出题,我们来赋诗,看谁写的诗又快又好。”刘长宁说道,他看过那么多诗词,罗清就是个草包,就不信写诗能写过自己。
罗清听得心中一颤,比作诗?他对自己的实力很清楚,《梅花诗》这种佳品是写不出来的,这个丘八如此自信,难道《梅花诗》真是他所作?其实他当初就怀疑这首诗不知道对方是从哪偷来的,根本不信一个丘八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只是此时突然提出这种建议,让他心中惊疑不定,不敢轻易答应。
李敏却是听得眼睛一亮:“好,这个提议不错,就由寡人来出题,你们二人来赋诗,自证清白。”
罗清一听齐王都发了话,知道不能犹豫了,否则不需要比,自己就要被怀疑了:“一切由大王做主。”
“好!”
李淑轻松地笑了笑,她对刘长宁信心十足,因为她是亲眼见过刘长宁作诗的。
李漓干脆也不多想了,直接看热闹,谁是《梅花诗》的作者,比比才华就知晓了,这确实是一个公平公正的自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