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清颤抖着手接过了纸,其实在听了诗后,就知道这是一首好诗,是自己绝对无法作出来的好诗。
而面对如此绝境,他脑中疯狂地转着主意,知道绝对不能承认自己是冒名顶替的,否则自己必死无疑。
所以,还真让他想到了一个借口。
他假意看了一番纸上的字,暗暗心惊刘长宁这个丘八,竟然真的写了一种自己从未见过的新体字,其实此前他是见过的,只是当时并没有放在心上,也从没想过这是一种新体字。
此时内心里嫉妒得抓狂,若是这字还有这诗是自己所写,岂不是立即就被齐王奉为了座上宾?
罗清压下心中的嫉妒,表面上故作镇定:“大王,小人看过了。”
“你有何话说?”李敏微微眯了眯眼睛,若是这罗清真是沽名钓誉的小人,那他决不轻饶。
罗清道:“大王容禀,这并非刘长宁写的诗,至少不是今日所写,是往日所作,不然岂能如此迅速就写出一首诗来?”
李敏一听,不由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写诗写得如此之快,他也是第一次见,并且还是如此一首好诗。
“罗清,你自己写不出,不代表他人写不出。”李淑目光幽森,真是不思悔改。
李漓没有说话,她也不敢肯定这首诗是不是刘长宁往日所作,毕竟这么快就写好一首诗,确实罕见。
罗清根本不敢辩驳,那可是公主,多说一句话,可能都是死罪。
“三妹,罗清说的也不无道理。”怎么说罗清也是自己的人,李敏其实也不想看他出丑,这样有损自己的威严。
“那刘长宁写的这首诗不算?”李淑看了看他。
李敏一时语滞,过了一阵道:“刘长宁既然能写出一首,那么想必也能写出第二首,不若如此,就让刘长宁再写一首,如此罗清当无话可说了。”
李淑闻言眉头一皱,正要开口,刘长宁却抢先一步说道:“好,那我就写第二首,正巧我又有了。”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都是面色一变,一个个都将目光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又有了?
罗清更是大惊失色,这刘长宁到底是人是鬼?
李敏也惊讶不已:“刘长宁,你又有了?”
“正是,大王。”刘长宁拱了拱手。
“好,快快写来。”李敏立即说道,因为有过一首诗的惊艳,他对刘长宁的第二首诗充满了期待。
罗清知道不能这样下去,否则自己要倒霉,连忙说道:“大王,刘长宁恐怕不止有一首往日旧作。”
“嗯?”听他这么一说,李敏眉头一皱,倒不是担心这又是一首旧作,而是想到刘长宁若是胜了,那罗清就败了,这有失自己的颜面。
刘长宁都听笑了,看着罗清说道:“那么你说说我有几首关于牡丹的往日旧作?”
“这……”罗清一时被问得哑口无言,万一他说只有两首,刘长宁又想到一首呢?要是说三首,那刘长宁又想到第四首呢?他此时是真的怕了,怕这个丘八不断写出好诗来。
“罗清,不可胡搅蛮缠。”李敏都听不下去了,罗清这种无赖行径,连他也跟着丢脸。
李漓也在暗暗摇头,这罗清一看就是真的小人。
李淑也不说话了,因为收到了刘长宁递给她的眼色,示意一切交给他来处理。
刘长宁这时道:“大王,既然罗清不服,我就写十首牡丹的诗如何?总不可能这么巧我有十首关于牡丹的旧作吧?还是说,罗清怀疑我与大王早就串通好了?”
罗清听到最后一句话,顿时亡魂皆冒:“不敢,不敢,小人绝不敢怀疑大王。”
李敏淡淡看了他一眼,对刘长宁道:“刘长宁,你真能写出十首牡丹诗?”
“小臣尽力一试。”刘长宁谦虚道。
“好,你若写出十首牡丹诗,寡人立即判负罗清。”李敏一锤定音,刘长宁若真有这般的才华,而罗清又一首诗都写不出来,定然就是假的。
罗清也不敢辩解,心中恨透了刘长宁,暗暗咬了咬牙,好,就看你是不是能写出十首牡丹诗来,这可是你自找的,若是写不出来,看你如何给齐王殿下交代!
刘长宁没有废话,握笔就开始写了起来。
已经有了一首牡丹诗,接下来他只需要写……抄九首就够了,这次要让罗清死得无话可说。
只见他笔走龙蛇,不一阵,就抄好了九首诗。
“大王,小臣写好了。”他搁下笔,直接将位置让了出来,诗太多,就不方便一张一张递给齐王了。
“好!”李敏刚刚就在一旁看,只是并没有看到他写的什么,这时见他让了出来,自己就走到他的位置,随手抓起一张纸,就细细看了起来。
一边看,一边念:“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好!”
一首诗念完,李敏大叫了一声好。
李漓惊讶不已,真的又写出了好诗?
李淑嘴角含笑,刘长宁这次怕是要让二皇兄大大地吃上一惊了。
罗清听得心中一颤,面色冷汗直冒。
姜白满脸都是不可思议,恨不得此时那诗是自己所写,好取刘长宁而代之。
李敏接着看第二首诗,同样一边看一边念:“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好,好诗!”念完后又是一声称赞。
然后是第三首:“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旁边的人都听得麻木了。
李漓双目放光。
李淑也开始惊讶了起来。
罗清浑身颤抖个不停,好似要被拉上刑场一般,瑟瑟发抖。
……
一直到第九首:“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等到念完这最后一首诗,李敏早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好诗,好诗!畅快,畅快!刘长宁,你果然作了十首牡丹诗出来,要我说,夸你一声牡丹诗仙你也当得起,哈哈哈……”
而面对如此绝境,他脑中疯狂地转着主意,知道绝对不能承认自己是冒名顶替的,否则自己必死无疑。
所以,还真让他想到了一个借口。
他假意看了一番纸上的字,暗暗心惊刘长宁这个丘八,竟然真的写了一种自己从未见过的新体字,其实此前他是见过的,只是当时并没有放在心上,也从没想过这是一种新体字。
此时内心里嫉妒得抓狂,若是这字还有这诗是自己所写,岂不是立即就被齐王奉为了座上宾?
罗清压下心中的嫉妒,表面上故作镇定:“大王,小人看过了。”
“你有何话说?”李敏微微眯了眯眼睛,若是这罗清真是沽名钓誉的小人,那他决不轻饶。
罗清道:“大王容禀,这并非刘长宁写的诗,至少不是今日所写,是往日所作,不然岂能如此迅速就写出一首诗来?”
李敏一听,不由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写诗写得如此之快,他也是第一次见,并且还是如此一首好诗。
“罗清,你自己写不出,不代表他人写不出。”李淑目光幽森,真是不思悔改。
李漓没有说话,她也不敢肯定这首诗是不是刘长宁往日所作,毕竟这么快就写好一首诗,确实罕见。
罗清根本不敢辩驳,那可是公主,多说一句话,可能都是死罪。
“三妹,罗清说的也不无道理。”怎么说罗清也是自己的人,李敏其实也不想看他出丑,这样有损自己的威严。
“那刘长宁写的这首诗不算?”李淑看了看他。
李敏一时语滞,过了一阵道:“刘长宁既然能写出一首,那么想必也能写出第二首,不若如此,就让刘长宁再写一首,如此罗清当无话可说了。”
李淑闻言眉头一皱,正要开口,刘长宁却抢先一步说道:“好,那我就写第二首,正巧我又有了。”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都是面色一变,一个个都将目光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又有了?
罗清更是大惊失色,这刘长宁到底是人是鬼?
李敏也惊讶不已:“刘长宁,你又有了?”
“正是,大王。”刘长宁拱了拱手。
“好,快快写来。”李敏立即说道,因为有过一首诗的惊艳,他对刘长宁的第二首诗充满了期待。
罗清知道不能这样下去,否则自己要倒霉,连忙说道:“大王,刘长宁恐怕不止有一首往日旧作。”
“嗯?”听他这么一说,李敏眉头一皱,倒不是担心这又是一首旧作,而是想到刘长宁若是胜了,那罗清就败了,这有失自己的颜面。
刘长宁都听笑了,看着罗清说道:“那么你说说我有几首关于牡丹的往日旧作?”
“这……”罗清一时被问得哑口无言,万一他说只有两首,刘长宁又想到一首呢?要是说三首,那刘长宁又想到第四首呢?他此时是真的怕了,怕这个丘八不断写出好诗来。
“罗清,不可胡搅蛮缠。”李敏都听不下去了,罗清这种无赖行径,连他也跟着丢脸。
李漓也在暗暗摇头,这罗清一看就是真的小人。
李淑也不说话了,因为收到了刘长宁递给她的眼色,示意一切交给他来处理。
刘长宁这时道:“大王,既然罗清不服,我就写十首牡丹的诗如何?总不可能这么巧我有十首关于牡丹的旧作吧?还是说,罗清怀疑我与大王早就串通好了?”
罗清听到最后一句话,顿时亡魂皆冒:“不敢,不敢,小人绝不敢怀疑大王。”
李敏淡淡看了他一眼,对刘长宁道:“刘长宁,你真能写出十首牡丹诗?”
“小臣尽力一试。”刘长宁谦虚道。
“好,你若写出十首牡丹诗,寡人立即判负罗清。”李敏一锤定音,刘长宁若真有这般的才华,而罗清又一首诗都写不出来,定然就是假的。
罗清也不敢辩解,心中恨透了刘长宁,暗暗咬了咬牙,好,就看你是不是能写出十首牡丹诗来,这可是你自找的,若是写不出来,看你如何给齐王殿下交代!
刘长宁没有废话,握笔就开始写了起来。
已经有了一首牡丹诗,接下来他只需要写……抄九首就够了,这次要让罗清死得无话可说。
只见他笔走龙蛇,不一阵,就抄好了九首诗。
“大王,小臣写好了。”他搁下笔,直接将位置让了出来,诗太多,就不方便一张一张递给齐王了。
“好!”李敏刚刚就在一旁看,只是并没有看到他写的什么,这时见他让了出来,自己就走到他的位置,随手抓起一张纸,就细细看了起来。
一边看,一边念:“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好!”
一首诗念完,李敏大叫了一声好。
李漓惊讶不已,真的又写出了好诗?
李淑嘴角含笑,刘长宁这次怕是要让二皇兄大大地吃上一惊了。
罗清听得心中一颤,面色冷汗直冒。
姜白满脸都是不可思议,恨不得此时那诗是自己所写,好取刘长宁而代之。
李敏接着看第二首诗,同样一边看一边念:“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好,好诗!”念完后又是一声称赞。
然后是第三首:“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旁边的人都听得麻木了。
李漓双目放光。
李淑也开始惊讶了起来。
罗清浑身颤抖个不停,好似要被拉上刑场一般,瑟瑟发抖。
……
一直到第九首:“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等到念完这最后一首诗,李敏早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好诗,好诗!畅快,畅快!刘长宁,你果然作了十首牡丹诗出来,要我说,夸你一声牡丹诗仙你也当得起,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