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宫内那场充满了“格物致知”色彩的皇家启蒙课,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整个皇宫之内,都荡起了一圈圈意味深长的涟漪。
朝堂之上的风向,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以往,但凡涉及工务总司与驰道工程的奏报,总会引来一些守旧派言官“与民争利”、“耗费国帑”的非议。
可现在,这些声音,都诡异地消失了。
谁也不想,因为几句不痛不痒的口舌之争,而被那位,同样开始旁听朝政的、聪慧得如同妖孽的嫡长子殿下,给当庭问得哑口无言。
盛世的宏图,仿佛正在以一种无可阻挡的姿态,在这对年轻帝后的手中,徐徐展开。
可,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种,欣欣向荣的氛围之中时。
一封,来自江南“望江郡”的八百里加急血色奏报,如同一道惊雷,狠狠地劈开了京城的太平表象。
紫宸殿,廷议之上。
一名来自御史台的言官,手捧着那份还带着血腥气的奏疏,声音,因恐惧与震惊而剧烈颤抖!
“启禀陛下!望江郡上奏,自……自京南驰道全线贯通一月以来,郡内……郡内,民变四起啊!”
“什么?!”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那言官擦了擦额角的冷汗,继续念道:“奏报上说,驰道的贯通,以及那种……日行千里、可载万斤的四轮重驱车的大规模使用,使得过去,需要一月方能走完的路程,如今……不过三五日!”
“这……本是天大的好事!可……可也因此,望江郡内,那数百年传承下来、赖以为生的三大行当——驿站、镖局、马帮……竟在短短一月之内,彻底……彻底没了生计!”
“望江郡,乃是南北交通之咽喉,世代,有超过十万之众,都依附于这三大行当为生!如今,他们骤然失业,家中无粮,嗷嗷待哺,积怨之下,竟……竟聚集了数千人,围堵了州府衙门!他们……他们甚至还打出了‘驰道不仁,与民争路’的旗号!当地官府弹压之下,已……已造成了数十人的死伤!如今,整个望江郡,已是……民怨沸腾,一触即发!”
这份血淋淋的奏报,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在场每一位,还沉浸在“盛世”美梦中的大臣脸上!
他们第一次,无比清晰地,看到了那“技术革新”光环之下,所隐藏的残酷另一面!
“荒唐!简直是荒唐!”户部尚书第一个站了出来,脸上写满了愤怒,“驰道乃是国之大计,利在千秋!岂能,因这区区几个行当的兴衰,而有所动摇?!臣以为,当立刻派兵,严加弹压!以儆效尤!”
“尚书大人此言差矣!”另一位官员立刻反驳,“十万之众啊!其背后,更是十万个家庭!若尽数以乱民论处,我朝,与那前朝暴君,又有何异?!此事,当以安抚为上!”
一时间,整个朝堂,都为了这件,史无前例的“新难题”,而吵成了一锅粥。
就在这时,一道,清朗而又冷静的声音,从队列之中响起。
“陛下,臣,有本要奏。”
众人闻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户部侍郎官袍、面容俊朗、眼神锐利如鹰的年轻人,手持一本厚厚的账册,缓步出列。
正是,当今皇后娘娘的亲弟弟,凭借着卓越的算学与经济才能,在短短数年之内,便已成为帝国财政体系之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苏承祖!
“说。”南渊钰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这位,同样不凡的小舅子身上。
苏承祖躬身一拜,没有说任何空洞的道理,只是翻开了手中的账册。
“陛下,臣,连夜,调阅了望江郡,及周边三州,过去十年的户籍与税收档案。”
“根据数据,仅驿站、镖局、马帮三大行当,及其相关的,如草料、马具、客栈等附庸产业,所能带动的就业人口,便已超过三十万!”
“他们,是我朝,过去,最重要的南北物流命脉!也贡献了地方财政,超过两成的税收!”
“如今,驰道一通,他们便成了这个新时代,第一批被无情淘汰之人。”
他合上账册,声音,变得无比沉重。
“陛下,这,已不仅仅是望江郡一地之事。随着未来,‘四纵四横’驰道网络的全面铺开,同样的问题,将会在我朝的每一个州,每一个府,接连上演!”
“届时,被淘汰的,将不是三十万,而是三百万!甚至更多!如此庞大数量的失业流民,若不能妥善安置,那……”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那未尽之言中的恐怖后果,已让在场所有大臣,都感到了一股,发自心底的寒意。
这,是一个足以动摇国本的巨大隐患!
一时间,整个大殿,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连之前叫嚣着要“严加弹压”的户部尚书,此刻,也说不出话来了。
御座之上,南渊钰的脸色,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知道,这是永安新政,自推行以来,所遇到的第一个,真正的“坎”!
这个坎,若是迈不过去,那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
就在这时。
御座之旁的凤座之后,一直,安静地,带着念安、承宇、星河三个孩子,旁听朝政的苏晓晓,悄然地,对着自己的长子,南渊念安,使了个眼色。
念安会意。
他迈开小小的步伐,走到了大殿的中央,走到了他那位,同样年轻,却已肩负重任的舅舅,苏承祖的身旁。
然后,他对着御座之上,那个,正陷入沉思的父亲,缓缓地,跪了下去。
清澈的、却又带着一种,与他年龄完全不符的沉稳与担当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之中,响起。
“父皇。”
“儿臣,有策,或可,解此危局。”
满朝文武,皆是,骇然失色!
一个,七岁的孩子,竟敢说,他有办法,解决,这个连满朝文武,都束手无策的难题!?
所有人的目光,都如同见了鬼一般,聚焦在了那个,小小的、跪在大殿中央的、瘦弱的身影之上。
南渊钰看着自己的儿子,又看了一眼,珠帘之后,那个,正对自己,露出鼓励微笑的妻子。
他的心中,瞬间,了然!
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与决断,涌上了他的心头!
他知道,是时候了。
是时候,让他南渊的这条真龙,第一次,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上,展露他,那足以让世界,都为之颤抖的……
锋芒了!
他猛地,从龙椅之上,站了起来!
用一种,充满了帝王威严的、不容置疑的声音,宣告道:
“好!”
“朕,今日,便当着文武百官,列祖列宗之面,正式册封!”
“嫡长子,南渊念安,为我‘永安’新朝——”
“——【皇太子】!!!”
“至于,这驰道民生之事,”他看着下方,那个,虽然年幼,却已腰杆笔直,仿佛能扛起整片天地的儿子,声音,掷地有声!
“便作为,朕,与这个帝国,交给你的……”
“——第一个,考验!”
喜欢玲珑佩之逆世重生:从啃老到传奇
朝堂之上的风向,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以往,但凡涉及工务总司与驰道工程的奏报,总会引来一些守旧派言官“与民争利”、“耗费国帑”的非议。
可现在,这些声音,都诡异地消失了。
谁也不想,因为几句不痛不痒的口舌之争,而被那位,同样开始旁听朝政的、聪慧得如同妖孽的嫡长子殿下,给当庭问得哑口无言。
盛世的宏图,仿佛正在以一种无可阻挡的姿态,在这对年轻帝后的手中,徐徐展开。
可,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种,欣欣向荣的氛围之中时。
一封,来自江南“望江郡”的八百里加急血色奏报,如同一道惊雷,狠狠地劈开了京城的太平表象。
紫宸殿,廷议之上。
一名来自御史台的言官,手捧着那份还带着血腥气的奏疏,声音,因恐惧与震惊而剧烈颤抖!
“启禀陛下!望江郡上奏,自……自京南驰道全线贯通一月以来,郡内……郡内,民变四起啊!”
“什么?!”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那言官擦了擦额角的冷汗,继续念道:“奏报上说,驰道的贯通,以及那种……日行千里、可载万斤的四轮重驱车的大规模使用,使得过去,需要一月方能走完的路程,如今……不过三五日!”
“这……本是天大的好事!可……可也因此,望江郡内,那数百年传承下来、赖以为生的三大行当——驿站、镖局、马帮……竟在短短一月之内,彻底……彻底没了生计!”
“望江郡,乃是南北交通之咽喉,世代,有超过十万之众,都依附于这三大行当为生!如今,他们骤然失业,家中无粮,嗷嗷待哺,积怨之下,竟……竟聚集了数千人,围堵了州府衙门!他们……他们甚至还打出了‘驰道不仁,与民争路’的旗号!当地官府弹压之下,已……已造成了数十人的死伤!如今,整个望江郡,已是……民怨沸腾,一触即发!”
这份血淋淋的奏报,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在场每一位,还沉浸在“盛世”美梦中的大臣脸上!
他们第一次,无比清晰地,看到了那“技术革新”光环之下,所隐藏的残酷另一面!
“荒唐!简直是荒唐!”户部尚书第一个站了出来,脸上写满了愤怒,“驰道乃是国之大计,利在千秋!岂能,因这区区几个行当的兴衰,而有所动摇?!臣以为,当立刻派兵,严加弹压!以儆效尤!”
“尚书大人此言差矣!”另一位官员立刻反驳,“十万之众啊!其背后,更是十万个家庭!若尽数以乱民论处,我朝,与那前朝暴君,又有何异?!此事,当以安抚为上!”
一时间,整个朝堂,都为了这件,史无前例的“新难题”,而吵成了一锅粥。
就在这时,一道,清朗而又冷静的声音,从队列之中响起。
“陛下,臣,有本要奏。”
众人闻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户部侍郎官袍、面容俊朗、眼神锐利如鹰的年轻人,手持一本厚厚的账册,缓步出列。
正是,当今皇后娘娘的亲弟弟,凭借着卓越的算学与经济才能,在短短数年之内,便已成为帝国财政体系之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苏承祖!
“说。”南渊钰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这位,同样不凡的小舅子身上。
苏承祖躬身一拜,没有说任何空洞的道理,只是翻开了手中的账册。
“陛下,臣,连夜,调阅了望江郡,及周边三州,过去十年的户籍与税收档案。”
“根据数据,仅驿站、镖局、马帮三大行当,及其相关的,如草料、马具、客栈等附庸产业,所能带动的就业人口,便已超过三十万!”
“他们,是我朝,过去,最重要的南北物流命脉!也贡献了地方财政,超过两成的税收!”
“如今,驰道一通,他们便成了这个新时代,第一批被无情淘汰之人。”
他合上账册,声音,变得无比沉重。
“陛下,这,已不仅仅是望江郡一地之事。随着未来,‘四纵四横’驰道网络的全面铺开,同样的问题,将会在我朝的每一个州,每一个府,接连上演!”
“届时,被淘汰的,将不是三十万,而是三百万!甚至更多!如此庞大数量的失业流民,若不能妥善安置,那……”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那未尽之言中的恐怖后果,已让在场所有大臣,都感到了一股,发自心底的寒意。
这,是一个足以动摇国本的巨大隐患!
一时间,整个大殿,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连之前叫嚣着要“严加弹压”的户部尚书,此刻,也说不出话来了。
御座之上,南渊钰的脸色,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知道,这是永安新政,自推行以来,所遇到的第一个,真正的“坎”!
这个坎,若是迈不过去,那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
就在这时。
御座之旁的凤座之后,一直,安静地,带着念安、承宇、星河三个孩子,旁听朝政的苏晓晓,悄然地,对着自己的长子,南渊念安,使了个眼色。
念安会意。
他迈开小小的步伐,走到了大殿的中央,走到了他那位,同样年轻,却已肩负重任的舅舅,苏承祖的身旁。
然后,他对着御座之上,那个,正陷入沉思的父亲,缓缓地,跪了下去。
清澈的、却又带着一种,与他年龄完全不符的沉稳与担当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之中,响起。
“父皇。”
“儿臣,有策,或可,解此危局。”
满朝文武,皆是,骇然失色!
一个,七岁的孩子,竟敢说,他有办法,解决,这个连满朝文武,都束手无策的难题!?
所有人的目光,都如同见了鬼一般,聚焦在了那个,小小的、跪在大殿中央的、瘦弱的身影之上。
南渊钰看着自己的儿子,又看了一眼,珠帘之后,那个,正对自己,露出鼓励微笑的妻子。
他的心中,瞬间,了然!
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与决断,涌上了他的心头!
他知道,是时候了。
是时候,让他南渊的这条真龙,第一次,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上,展露他,那足以让世界,都为之颤抖的……
锋芒了!
他猛地,从龙椅之上,站了起来!
用一种,充满了帝王威严的、不容置疑的声音,宣告道:
“好!”
“朕,今日,便当着文武百官,列祖列宗之面,正式册封!”
“嫡长子,南渊念安,为我‘永安’新朝——”
“——【皇太子】!!!”
“至于,这驰道民生之事,”他看着下方,那个,虽然年幼,却已腰杆笔直,仿佛能扛起整片天地的儿子,声音,掷地有声!
“便作为,朕,与这个帝国,交给你的……”
“——第一个,考验!”
喜欢玲珑佩之逆世重生:从啃老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