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吐谷浑正式更名,西海郡!-《隋唐:十倍吕布战力,杀穿高句丽》

  乾阳殿。

  吴缺正在处理政务。

  这时候,宫女总管过来汇报。

  “陛下,一切都按您的吩咐做了。”

  “如何?”

  吴缺放下手里奏折问。

  “李秀宁悲呼不断。”

  宫女总管如实说道。

  “是吗?”

  吴缺笑了。

  这种惩罚,某种意义也算一种极刑。

  只要大武不倒吴缺尚在,李秀宁这一生,都要这般渡过。

  偶尔可以听到的消息,也是大武如何的消息。

  其他的,李秀宁休想听见。

  至于吴缺对李秀宁是否尚有感情?

  答案是否定的。

  自当日吴缺从李家离开之后,他对李秀宁早已死心。

  而且这一切,是李秀宁背叛在先。

  何况同样的错误,吴缺怎么可能犯两次呢?

  “陛下,还有什么吩咐吗?”

  宫女总管又问。

  “没了。”

  吴缺摇了摇头。

  他都已经想到极致了,已经没什么需要补充的了。

  “臣告退。”

  宫女总管躬身退下。

  等其一走,不过片刻功夫。

  就见房玄龄特来汇报。

  “陛下,参与进科举制的文武官员,全部都被处罚了。”

  “可有抄家?”

  吴缺反问。

  “这...”

  房玄龄神色微变。

  若要抄家,只怕适得其反。

  而且这些事发展到现在,吴缺的震慑已经够了。

  “抄家。”

  吴缺瞬间明了,冰冷的说道。

  “陛下,臣担心适得其反。”

  房玄龄特意提醒。

  “那又如何,就让他们闹,以大武数年间的动荡,换他们永世的安分!”

  吴缺眼中尽是杀气。

  房玄龄听了之后,都感觉后背直冒冷汗。

  如果是之前的大隋,亦或者再往前一些。

  任何一位帝王,都难以做到吴缺这般。

  可吴缺就敢。

  毕竟皇权集中在他手中,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换做其他皇帝,那都是一把双刃剑,甚至弊大于利。

  “诺。”

  房玄龄不再多言,只管领命行事。

  毕竟吴缺的计谋和想法,从未出现过问题。

  房玄龄无法理解,甚至认为其中有风险。

  说不准实施下来,又是另一种景象。

  “此事早点了解,让科举正常举行。”

  吴缺特意叮嘱道。

  “臣明白。”

  房玄龄点头。

  “京都的那些家伙,可还老实?”

  房玄龄本要离去,吴缺突然又问。

  “其他地方的世家闹,还有可能,可京都的人怎么敢呢?”

  房玄龄苦笑道。

  那些世家非但不敢,还深怕自己卷进去。

  而且这段时日,还有不少人意图联系杨广想让其为他们做主。

  那些世家还以为,杨广可以镇得住吴缺。

  殊不知,他们是异想天开。

  暂且不说杨广是否有用,就说杨广本来也想对付世家。

  见吴缺下手如此果断赫拉,他高兴还来不及,怎会帮助世家呢?

  “若有人乱来,或者背地里使什么手段,找到证据格杀勿论。”

  吴缺又道。

  “诺!”

  房玄龄直接领命。

  “此事一了,你和杜如晦也休息一段时日。”

  吴缺又道。

  一听这话,房玄龄神色微变。

  “朕是让你们休息,不是让你们告老还乡。”

  吴缺这才反应过来,特意解释道。

  “可国事繁重...”

  房玄龄犹豫。

  “你们休息期间,只管搞定国策就行,其他的不用担心。”

  吴缺淡淡说道。

  其实就算没有房玄龄和杜如晦辅佐,他自己处理奏折的速度也非常的快。

  毕竟吴缺拥有前世记忆,而且更加了解国情。

  处理起来,自是得心应手。

  “诺。”

  房玄龄也只好应下。

  “退下吧。”

  吴缺拂袖。

  “臣告退。”

  房玄龄躬身退下。

  这一次,在没什么人过来打搅。

  吴缺也全身心的投入在奏折之中,将近期国事统统处理。

  至于关于戒日王朝的奏折,吴缺都不带看的。

  他都不用想,就知道与戒日王朝的交战会如何。

  有李靖和岳飞在,而且还有罗成和秦叔宝等人屯兵草原。

  诸多能人悍将都在,还怕区区戒日王朝?

  要知道,现在的大武不说其他的,单论军事战斗力。

  就足以傲视世界!

  ......

  西海郡,也就是原先的吐谷浑领地。

  吐谷浑既然已灭绝,那此地就是大武的地盘。

  李靖上奏之后得到回应,自改变了此地名称。

  这些原先的吐谷浑人,也成为了武人。

  加上大武给的仁政,这些人倒是挺享受的。

  此地,也暂且稳定下来。

  这一日,已有文官到来。

  此人一到,就前往郡守府面见李靖。

  值得一提的是,郡守府是用原先的吐谷浑王宫改造。

  占地面积不算大,也算不上奢华。

  至少同关中的大兴宫等,无法相提并论。

  充其量,也能同一些大武的庄园相比。

  所以这郡守府,也算不上极其奢华。

  毕竟其中一部分是郡守府,另外一部分便是临时的将军府。

  李靖尚有目的在此,短时间内无法退兵,自然要建立个临时将军府。

  “下官,参见李大将军!”

  文官极其尊敬,行礼方式也特别真诚。

  毕竟李靖也对大武立了无数功劳,其军事才能也极其了得,深受吴缺重用啊。

  “免礼。”

  李靖微微颔首。

  他也没有多的废话,直接将近期西海郡的诸多政务,一并交给这官员打整。

  其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李靖还特意嘱咐了几句。

  “这些东西,本将也只能弄个大概,准确的还需要你们来做。”

  李靖直言。

  说起行军打仗,他一身本事和计谋不用多言。

  可要论起治理这块,李靖就要逊色许多,但也不能说是一窍不通。

  至少基本的,李靖可以办到。

  “李将军言重了,下官这些本事在您面前,也不过是班门弄斧。”

  这官员极为尊敬的说道。

  “不过你要小心为上,最好莫要随意离开此地。”

  李靖不忘叮嘱。

  毕竟只是这块区域暂且安定,西海郡仍有吐谷浑残余妄图反抗。

  这是无法避免的。

  总有一些漏网之鱼,亦或者其他宵小,想要趁机做一番大事业。

  这些人东躲西藏,一时间还真没法清理干净。

  “下官谨听将军教诲。”

  官员急忙点头。

  李靖也不多待,一切事宜交接之后,他便回了将军府。

  接下来,只需要等岳飞同下一批与日军交战的结果传来便可。

  喜欢隋唐:十倍吕布战力,杀穿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