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郎们,杀!”
“杀!”数千西南军冲锋上前,飞龙飞双拳难敌四手,最终全被屠戮殆尽。
唐时擦干净佩刀上的血迹,将佩刀收回鞘中,跪地道,“恭迎父亲回营。”
数千西南军齐齐跪地大喊,“恭迎大将军回营!”
唐征心中畅快,“儿郎们,平元帝不仁,今日我便带尔等反了他自立为王。”
“以后滇州就是独属于我们西南军的地盘,再也不归大渝管辖!”
唐时率先改口,“王爷英明!”
数千西南军喊声震天,“王爷英明!”
“启程,回滇州!”
唐征一声令下,数千西南军齐齐上马,跟在唐征身后一路向滇州而去。
半个月后,收到唐征割据滇、贵二州并自立为西南王的消息的平元帝气的砸了御书房,“好,好一个魏国公,好一个西南王,这些乱臣贼子,全部都该死!”
等平元帝怒气宣泄地差不多,周大监才小心翼翼禀告,“陛下,庶人唐明求见。”
自唐征私逃出京,平元帝一身怒气全部发放到唐明母子身上,不仅褫夺唐明贵妃封号贬为庶人,还将唐明母子打入冷宫。
“朕不是说了不见那贱人吗?”
周大监为难,想了想还是道,“唐庶人说,是为了三皇子的事求见陛下。”
毕竟三皇子是陛下的亲儿子,要是他不通传,将来三皇子有个什么万一,他可担待不起。
平元帝至今只有三个儿子,对三皇子还是有一丝儿舐犊情深,但又实在不愿见唐明,只好道,“你去问清楚。”
周大监应下,片刻后回来道,“唐庶人说,三皇子高烧不退,请陛下赐御医诊治。”
平元帝皱眉,“唐明是怎么照顾的三皇子?立即派御医去给三皇子诊脉。”
周大监立即吩咐下去。
唐明喜得连连磕头,手脚并用爬起来跑回冷宫。
御医到了后,看着襁褓中已经烧的满身通红,气息微弱地几乎察觉不出来的三皇子大惊失色,一边施针退烧一边命人熬药。
然而,还未等药熬好,三皇子已经没了声息。
御医跪在地上,“三皇子薨了!”
“胡说,胡说八道!我的孩子好好的,谁准你诅咒我的孩儿?谁准你诅咒大渝的皇子?!”
唐明抱着身体还是温软的三皇子神色癫狂道,“我要告诉陛下,你竟然诅咒陛下的三皇子,我要让陛下砍你的头、诛你的九族!”
唐明说着眼泪流下来,“我的孩子,我的儿啊!”
“你醒醒啊,我的儿啊,你怎么那么狠心扔下娘一个人留在这世上!”
周大监叹了口气,转身离开冷宫回御书房禀报。
平元帝面色淡淡,“死了也好。”
有那样一个不堪的母亲和造反的外家,死了也免得他费心去想如何安置三皇子。
周大监没想到平元帝竟然这么说,一时间很是同情三皇子母子。
“敢问陛下,三皇子的葬礼该如何安排?”
“交给皇后处理吧”,平元帝道,“三皇子未成年而薨,不宜葬入皇陵,让皇后找块风水宝地安葬就是。”
内侍奉命去将三皇子的尸体入棺时,唐明却死死抱着不放,甚至还咬伤了抢夺三皇子尸身的小太监。
收到内侍的禀报,皇后骂道,“没用的东西,这么多人还治不住一个疯妇吗?”
跪在殿内的内侍告罪,“奴才该死,请皇后娘娘再给奴才一个机会,奴才定会办好这桩差事。”
得到皇后允准内侍如狼似虎冲进冷宫,几个力气大的内侍一点点拉开唐明的手臂,将三皇子的尸身抱走。
“把我的儿子还给我!”
唐明踉跄地追上去,却被破烂的桌椅绊住脚,摔倒在地半天爬不起来,只能眼睁睁看着冷宫大门轰然关闭。
“啊!”唐明崩溃大叫,心里恨得滴血。
翌日,内侍前来禀报,“娘娘,冷宫传来消息,唐庶人疯了。”
“疯了?”皇后吃惊,“好端端的怎么就疯了?”
内侍沉默,短短几天之内,唐庶人先后经历父亲叛逃、自己被贬为庶人、母亲儿子惨死这些事,很难不疯吧?
“你可去看了?是真疯还是装的?”
“奴才去看过了,是真的疯了”,内侍欲言又止。
皇后簇起好看的眉头,“有话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奴才去时,正见唐庶人在,在喝恭桶里的粪水。”
内侍说着又想起那一幕,拼命抑制干呕,“若非真疯了,很难做出这样不体面的事。”
要是唐庶人是装疯的,那可真是太豁出去了。
皇后听着厌恶极了,也高兴极了,唐明初入太子府时是何等得意,连她都要暂避锋芒,后来更是仗着有魏国公撑腰,一个贵妃竟然敢欺到她这个皇后的头上来。
原本以为要废很大功夫才能扳倒唐明,没想到魏国公竟然叛逃,唐明没了倚仗不说,还因此被陛下牵连,连刚生下的皇子都不被陛下看重。
也是活该。
皇后吩咐,“去禀告陛下吧。”
唐庶人毕竟曾得过陛下宠爱,陛下又是个念旧情的,万一陛下动了恻隐之心,她也不好与陛下唱反调。
果然,平元帝在得知唐明得了癔症之后,心里又惦念起唐明的好,叹息道,“派个御医给唐庶人诊治。”
“还有”,平元帝道,“让唐庶人迁出冷宫,找个朕看不到的地方住着,以后宫里就当没有这个人。”
周大监立马下去传旨。
待平元帝处理完内宫之事后,朝中大臣才被宣召进殿,商议如何处理唐征叛逃自立之事。
刑部尚书第一个站出来表态,“臣以为,唐征如此行径,称得是大逆不道,如此逆贼,应该枭首示众,以绝后人效仿之心。是以,臣恳请陛下,立即派兵讨伐逆贼!”
大理寺卿附议,“不仅要讨伐逆贼唐征,还有跟随唐征叛乱的西南军,也要一并处死!”
阁老黎明反对,“臣认为,西南军自镇守西南边境以来,没有功劳亦有苦劳,且谋逆叛乱之事,是上面的将军将领主导,与底层将士无关。”
“是以臣谏言,当诛杀谋逆主谋,对西南军以招降为主。”
“杀!”数千西南军冲锋上前,飞龙飞双拳难敌四手,最终全被屠戮殆尽。
唐时擦干净佩刀上的血迹,将佩刀收回鞘中,跪地道,“恭迎父亲回营。”
数千西南军齐齐跪地大喊,“恭迎大将军回营!”
唐征心中畅快,“儿郎们,平元帝不仁,今日我便带尔等反了他自立为王。”
“以后滇州就是独属于我们西南军的地盘,再也不归大渝管辖!”
唐时率先改口,“王爷英明!”
数千西南军喊声震天,“王爷英明!”
“启程,回滇州!”
唐征一声令下,数千西南军齐齐上马,跟在唐征身后一路向滇州而去。
半个月后,收到唐征割据滇、贵二州并自立为西南王的消息的平元帝气的砸了御书房,“好,好一个魏国公,好一个西南王,这些乱臣贼子,全部都该死!”
等平元帝怒气宣泄地差不多,周大监才小心翼翼禀告,“陛下,庶人唐明求见。”
自唐征私逃出京,平元帝一身怒气全部发放到唐明母子身上,不仅褫夺唐明贵妃封号贬为庶人,还将唐明母子打入冷宫。
“朕不是说了不见那贱人吗?”
周大监为难,想了想还是道,“唐庶人说,是为了三皇子的事求见陛下。”
毕竟三皇子是陛下的亲儿子,要是他不通传,将来三皇子有个什么万一,他可担待不起。
平元帝至今只有三个儿子,对三皇子还是有一丝儿舐犊情深,但又实在不愿见唐明,只好道,“你去问清楚。”
周大监应下,片刻后回来道,“唐庶人说,三皇子高烧不退,请陛下赐御医诊治。”
平元帝皱眉,“唐明是怎么照顾的三皇子?立即派御医去给三皇子诊脉。”
周大监立即吩咐下去。
唐明喜得连连磕头,手脚并用爬起来跑回冷宫。
御医到了后,看着襁褓中已经烧的满身通红,气息微弱地几乎察觉不出来的三皇子大惊失色,一边施针退烧一边命人熬药。
然而,还未等药熬好,三皇子已经没了声息。
御医跪在地上,“三皇子薨了!”
“胡说,胡说八道!我的孩子好好的,谁准你诅咒我的孩儿?谁准你诅咒大渝的皇子?!”
唐明抱着身体还是温软的三皇子神色癫狂道,“我要告诉陛下,你竟然诅咒陛下的三皇子,我要让陛下砍你的头、诛你的九族!”
唐明说着眼泪流下来,“我的孩子,我的儿啊!”
“你醒醒啊,我的儿啊,你怎么那么狠心扔下娘一个人留在这世上!”
周大监叹了口气,转身离开冷宫回御书房禀报。
平元帝面色淡淡,“死了也好。”
有那样一个不堪的母亲和造反的外家,死了也免得他费心去想如何安置三皇子。
周大监没想到平元帝竟然这么说,一时间很是同情三皇子母子。
“敢问陛下,三皇子的葬礼该如何安排?”
“交给皇后处理吧”,平元帝道,“三皇子未成年而薨,不宜葬入皇陵,让皇后找块风水宝地安葬就是。”
内侍奉命去将三皇子的尸体入棺时,唐明却死死抱着不放,甚至还咬伤了抢夺三皇子尸身的小太监。
收到内侍的禀报,皇后骂道,“没用的东西,这么多人还治不住一个疯妇吗?”
跪在殿内的内侍告罪,“奴才该死,请皇后娘娘再给奴才一个机会,奴才定会办好这桩差事。”
得到皇后允准内侍如狼似虎冲进冷宫,几个力气大的内侍一点点拉开唐明的手臂,将三皇子的尸身抱走。
“把我的儿子还给我!”
唐明踉跄地追上去,却被破烂的桌椅绊住脚,摔倒在地半天爬不起来,只能眼睁睁看着冷宫大门轰然关闭。
“啊!”唐明崩溃大叫,心里恨得滴血。
翌日,内侍前来禀报,“娘娘,冷宫传来消息,唐庶人疯了。”
“疯了?”皇后吃惊,“好端端的怎么就疯了?”
内侍沉默,短短几天之内,唐庶人先后经历父亲叛逃、自己被贬为庶人、母亲儿子惨死这些事,很难不疯吧?
“你可去看了?是真疯还是装的?”
“奴才去看过了,是真的疯了”,内侍欲言又止。
皇后簇起好看的眉头,“有话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奴才去时,正见唐庶人在,在喝恭桶里的粪水。”
内侍说着又想起那一幕,拼命抑制干呕,“若非真疯了,很难做出这样不体面的事。”
要是唐庶人是装疯的,那可真是太豁出去了。
皇后听着厌恶极了,也高兴极了,唐明初入太子府时是何等得意,连她都要暂避锋芒,后来更是仗着有魏国公撑腰,一个贵妃竟然敢欺到她这个皇后的头上来。
原本以为要废很大功夫才能扳倒唐明,没想到魏国公竟然叛逃,唐明没了倚仗不说,还因此被陛下牵连,连刚生下的皇子都不被陛下看重。
也是活该。
皇后吩咐,“去禀告陛下吧。”
唐庶人毕竟曾得过陛下宠爱,陛下又是个念旧情的,万一陛下动了恻隐之心,她也不好与陛下唱反调。
果然,平元帝在得知唐明得了癔症之后,心里又惦念起唐明的好,叹息道,“派个御医给唐庶人诊治。”
“还有”,平元帝道,“让唐庶人迁出冷宫,找个朕看不到的地方住着,以后宫里就当没有这个人。”
周大监立马下去传旨。
待平元帝处理完内宫之事后,朝中大臣才被宣召进殿,商议如何处理唐征叛逃自立之事。
刑部尚书第一个站出来表态,“臣以为,唐征如此行径,称得是大逆不道,如此逆贼,应该枭首示众,以绝后人效仿之心。是以,臣恳请陛下,立即派兵讨伐逆贼!”
大理寺卿附议,“不仅要讨伐逆贼唐征,还有跟随唐征叛乱的西南军,也要一并处死!”
阁老黎明反对,“臣认为,西南军自镇守西南边境以来,没有功劳亦有苦劳,且谋逆叛乱之事,是上面的将军将领主导,与底层将士无关。”
“是以臣谏言,当诛杀谋逆主谋,对西南军以招降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