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周立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对郑为国说道:“郑大人,事已至此,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是好?他们如此行事,分明是想把我困死在帝都,耗尽我们的资源啊。”
郑为国定了定神,安慰道:“陛下,您不必过于担忧。帝都的兵权尽在您的掌控之中,而且这里的资源足以支撑我们生活数年之久。
只要我们坚守不出,他们也拿我们无可奈何。不过,我担心的是,他们双方可能会因为耐不住性子而相互开战。”
二皇子周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觉得郑为国的分析有一定道理。然而,他心中却始终有一个疑问萦绕不去。
“郑大人,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周立突然问道。
郑为国闻言,面露疑惑之色,赶忙问道:“陛下,您指的是哪个问题呢?”
周立缓缓说道:“近段时间以来,镇北王周宁异常安静,这实在有些反常。依我看,他很可能正在暗中策划着什么阴谋。”
郑为国面色凝重地说道:“陛下,您这么一提醒,臣觉得镇北王确实极有可能会对太子的北州下手啊!”
周立微微颔首,表示赞同,沉凝片刻后说道:“北州乃是太子的根基所在,如果镇北王真的占领了北州,那无异于斩断了太子的后路,同时也将他的地盘一分为三。”
周立的分析入木三分,令人不禁深思。的确,如果镇北王周宁成功攻占北州,那么太子周明的势力范围将会被割裂成三块。
北州恰好位于中间位置,而太子所掌控的益州和中州的城池,则被福亲王的势力所阻隔,彼此之间难以相互支援。如此一来,西州和中州之间也因北州的阻隔而变成了飞地,彼此之间的联系也将被切断。
郑为国紧接着说道:“太子周明将大部分的兵马都调往了中州,这无疑给了镇北王可乘之机。以镇北王的野心和谋略,他绝对不会放过如此绝佳的机会。”
周立冷笑道:“如果周宁真的占领了北州,第一个灭亡的就是太子的势力,到时候他控制的地盘,会被我们三个分割。”
周立的分析可谓是一针见血,他已经看到了接下来的战争方向。
可是太子和裕亲王忽略了镇北王。他们下意识的认为周宁不会出兵。
然而,远在定西关的端亲王却独具慧眼,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致命的漏洞。
他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派人给太子送去了一封密信,提醒他务必密切关注镇北王的一举一动,以防他趁虚而入,偷袭北州。
太子周明收到端亲王的密信后,心中不由得一紧。
他原本以为定西关那边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故,却没想到这封密信所揭示的问题竟然如此严重。
当他仔细阅读完密信的内容后,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对周宁的忽视可能会给他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周明深知事态紧急,刻不容缓。他立刻下达命令,要求裕亲王率领军队火速赶回北州,加强防御,绝不能让镇北王有机可乘。
裕亲王在得知自己的疏漏后,也是懊悔不已,他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带领士兵们踏上归途,马不停蹄地赶往宛城。
就在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凌城外突然杀出一支军队,而领军之人,赫然正是镇北王周宁!
原来,周宁得知太子和裕亲王会将大部分兵力调离凌城,于是他抓住这个绝佳的时机,率领大军直逼凌城。
此时的凌城,守军仅有一万兵马,与周宁的大军相比,实力悬殊。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凌城的守军们能否抵挡住周宁的猛烈进攻呢?
周宁心中早有盘算,他深知凌城对于整个战局的重要性。若能成功占领凌城,便可截断太子支援北州的必经之路,给太子的军队造成巨大的阻碍。与此同时,荔城和雁北关的军队也已如离弦之箭般迅速发兵,猛攻北州的各个城池。
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周宁可谓是煞费苦心。他在调遣兵马时,采取了极为隐秘的方式,生怕被太子察觉。毕竟,一旦太子发现他的举动,整个计划都可能会功亏一篑。
然而,周宁的谨慎和周密安排并没有白费。一切都在按照他的预想顺利进行着。
时机成熟,周宁毫不犹豫地下达了进攻凌城的命令。亲卫军如猛虎下山一般,气势如虹,一马当先地冲向城门。只听得一声巨响,城门被炸得粉碎,亲卫军如汹涌的潮水般涌入凌城。
铁牛身先士卒,率领着亲卫军在城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而凌城的一万守军面对如此凶猛的攻势,竟然毫无还手之力,直接放弃了抵抗。
仅仅用了一炷香的时间,周宁便成功地占领了凌城,这一关键城池的易手,无疑给太子的军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就在这个时候,北州陷入了一片熊熊战火之中。镇北王周宁毫不犹豫地派出了大量的兵马,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迅速占领北州,绝不给太子留下丝毫喘息和反应的时间。
一切似乎都在按照镇北王周宁精心策划的计划顺利推进着,然而,唯独进攻晋城的白虎军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沈丘身先士卒,率领着白虎军如猛虎下山一般,直直地冲向了晋城。
然而,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这里的守将竟然早已得到了端亲王的警示,对周宁的军队早有防备。
当白虎军想要偷袭晋城的时候,等待他们的并不是毫无防备的敌人,而是一场精心布置的伏击。
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白虎军统领沈丘并没有惊慌失措。白虎军毕竟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在沈丘的果断指挥下,迅速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沈丘带着白虎军终于成功地杀出了伏击地点,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郑为国定了定神,安慰道:“陛下,您不必过于担忧。帝都的兵权尽在您的掌控之中,而且这里的资源足以支撑我们生活数年之久。
只要我们坚守不出,他们也拿我们无可奈何。不过,我担心的是,他们双方可能会因为耐不住性子而相互开战。”
二皇子周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觉得郑为国的分析有一定道理。然而,他心中却始终有一个疑问萦绕不去。
“郑大人,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周立突然问道。
郑为国闻言,面露疑惑之色,赶忙问道:“陛下,您指的是哪个问题呢?”
周立缓缓说道:“近段时间以来,镇北王周宁异常安静,这实在有些反常。依我看,他很可能正在暗中策划着什么阴谋。”
郑为国面色凝重地说道:“陛下,您这么一提醒,臣觉得镇北王确实极有可能会对太子的北州下手啊!”
周立微微颔首,表示赞同,沉凝片刻后说道:“北州乃是太子的根基所在,如果镇北王真的占领了北州,那无异于斩断了太子的后路,同时也将他的地盘一分为三。”
周立的分析入木三分,令人不禁深思。的确,如果镇北王周宁成功攻占北州,那么太子周明的势力范围将会被割裂成三块。
北州恰好位于中间位置,而太子所掌控的益州和中州的城池,则被福亲王的势力所阻隔,彼此之间难以相互支援。如此一来,西州和中州之间也因北州的阻隔而变成了飞地,彼此之间的联系也将被切断。
郑为国紧接着说道:“太子周明将大部分的兵马都调往了中州,这无疑给了镇北王可乘之机。以镇北王的野心和谋略,他绝对不会放过如此绝佳的机会。”
周立冷笑道:“如果周宁真的占领了北州,第一个灭亡的就是太子的势力,到时候他控制的地盘,会被我们三个分割。”
周立的分析可谓是一针见血,他已经看到了接下来的战争方向。
可是太子和裕亲王忽略了镇北王。他们下意识的认为周宁不会出兵。
然而,远在定西关的端亲王却独具慧眼,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致命的漏洞。
他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派人给太子送去了一封密信,提醒他务必密切关注镇北王的一举一动,以防他趁虚而入,偷袭北州。
太子周明收到端亲王的密信后,心中不由得一紧。
他原本以为定西关那边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故,却没想到这封密信所揭示的问题竟然如此严重。
当他仔细阅读完密信的内容后,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对周宁的忽视可能会给他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周明深知事态紧急,刻不容缓。他立刻下达命令,要求裕亲王率领军队火速赶回北州,加强防御,绝不能让镇北王有机可乘。
裕亲王在得知自己的疏漏后,也是懊悔不已,他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带领士兵们踏上归途,马不停蹄地赶往宛城。
就在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凌城外突然杀出一支军队,而领军之人,赫然正是镇北王周宁!
原来,周宁得知太子和裕亲王会将大部分兵力调离凌城,于是他抓住这个绝佳的时机,率领大军直逼凌城。
此时的凌城,守军仅有一万兵马,与周宁的大军相比,实力悬殊。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凌城的守军们能否抵挡住周宁的猛烈进攻呢?
周宁心中早有盘算,他深知凌城对于整个战局的重要性。若能成功占领凌城,便可截断太子支援北州的必经之路,给太子的军队造成巨大的阻碍。与此同时,荔城和雁北关的军队也已如离弦之箭般迅速发兵,猛攻北州的各个城池。
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周宁可谓是煞费苦心。他在调遣兵马时,采取了极为隐秘的方式,生怕被太子察觉。毕竟,一旦太子发现他的举动,整个计划都可能会功亏一篑。
然而,周宁的谨慎和周密安排并没有白费。一切都在按照他的预想顺利进行着。
时机成熟,周宁毫不犹豫地下达了进攻凌城的命令。亲卫军如猛虎下山一般,气势如虹,一马当先地冲向城门。只听得一声巨响,城门被炸得粉碎,亲卫军如汹涌的潮水般涌入凌城。
铁牛身先士卒,率领着亲卫军在城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而凌城的一万守军面对如此凶猛的攻势,竟然毫无还手之力,直接放弃了抵抗。
仅仅用了一炷香的时间,周宁便成功地占领了凌城,这一关键城池的易手,无疑给太子的军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就在这个时候,北州陷入了一片熊熊战火之中。镇北王周宁毫不犹豫地派出了大量的兵马,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迅速占领北州,绝不给太子留下丝毫喘息和反应的时间。
一切似乎都在按照镇北王周宁精心策划的计划顺利推进着,然而,唯独进攻晋城的白虎军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沈丘身先士卒,率领着白虎军如猛虎下山一般,直直地冲向了晋城。
然而,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这里的守将竟然早已得到了端亲王的警示,对周宁的军队早有防备。
当白虎军想要偷袭晋城的时候,等待他们的并不是毫无防备的敌人,而是一场精心布置的伏击。
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白虎军统领沈丘并没有惊慌失措。白虎军毕竟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在沈丘的果断指挥下,迅速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沈丘带着白虎军终于成功地杀出了伏击地点,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