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影业和天眼嘉禾的联合声明,在整个电影行业内部引发了远超外界想象的巨大地震。
许多中小影视公司和中立院线先是震惊,随即陷入了观望和紧张的盘算中。天眼影业近年来势头太猛,出品必属精品,已然是优质内容的代名词;而安乐影业也是老牌强者,底蕴深厚,江智强更是业内教父级人物。
不过这两大巨头正面碰撞,站谁的队倒是很容易选择。那必然是站天眼影业和天眼嘉禾这边啦!
很快,一些早就对“偷票房”现象苦不堪言的公司和院线开始公发声支援。
番茄、猫眼、新丽、儒意、杨柳影业更是旗帜鲜明的紧跟天眼影业和天眼嘉禾后面,毕竟都是杨大佬的公司,这时候必须要表表忠心,那能让老板主动吩咐呢。
万达影业、光线传媒、藤讯影业、横店影业等业内巨头也是表达了对天眼影业与天眼嘉禾的支持和理解,毕竟他们都是合作伙伴。
杨简更是几家公司的股东,他们有几家还是《战狼》和《肿瘤君》的出品方。
这踏马的也是偷了他们的钱啊,钱的数目虽然不大,但都和杨简一个意思,属于他们的钱,一分钱也别想偷了去。
博纳的于胖子竟然也声援天眼影业和天眼嘉禾。
华艺兄弟、乐视影业、阿里影业和星美等则保持了沉默,态度微妙。
真正让安乐影业感到脊背发凉的是,除开第一大院线天眼嘉禾,全国排名前二十的院线中,超过一半,包括第二的万达院线、第三的大地院线以及中影南方新干线、金逸院线等,纷纷以“响应行业自律”为名,宣布加强内部票务系统监管,开展自查自纠。这虽然没明说支持天眼,但无疑是对安乐影业的一种无形施压和孤立——大家都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被怀疑和“偷票房”有牵连。
尤其是上市院线或者说想要上市的院线,大家都是很注重品牌形象的。
更让江智强头疼的是,一些原本谈好的合作方,电话开始变得难以接通,或者语气变得含糊其辞。天眼影业的内容优势和天眼嘉禾的终端渠道,组合起来的威慑力开始显现。
这些其实都还好,风声过去了,该赚钱的还是要赚钱,只要有利益,以后依然可以合作。
关键是声明里的那两条——天眼影业出品或参与投资的所有电影项目,将不会在安乐影业及其关联公司旗下任何影院上映; 天眼嘉禾院线旗下所有影院,将全面拒绝上映安乐影业出品或参与投资的任何电影项目。
这踏马才是最致命的,江智强其实已经做好他们做的那些事情被曝光的打算,他想着自己做的很隐秘,只要不留下证据,到时候来个一问三不知,打死不认。
最后在私底下跟杨简说一声,说是手底下的人手脚不干净,找个人来背锅,再把背锅的人打发回香江去做事就行了。反正没证据的事情,说了也白说,他安乐影片也没上市,也不会影响股价。
没想到杨简一点都不讲武德、不讲商场潜规则,直接把桌子掀了。
真是个扑街仔啊!!![○?`Д′? ○]
真的应了那句话,聪明反被聪明误。
江智强“偷票房”的本意是给《捉妖记》第二部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现在确实损失了天眼嘉禾这个全国最大的院线,关键是这个最大的院线在香江、湾省以及东南亚也有不少的影城。
江智强真的有点慌。
如此大规模的行业纠纷和舆论风暴,不可能不引起官方注意。更何况天眼影业提前和上头沟通过了。
上头对这类行为也是深恶痛绝的,因为这是在破坏整个行业的生态发展,这是在破坏他们的政绩。
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对想要上进的人来说,断他们的政绩,比杀人父母还要严重。
广电和电影局相关部门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等舆论起来了以后,就紧跟着发布一条通告。
临近中午的时候,电影局官网和官方微博同步发布了一则简短但态度鲜明的通告:
“国家电影局高度重视媒体和群众反映的电影市场秩序问题。将会第一时间约谈相关企业,并派出专项工作组赴各地进行市场巡查,坚决打击‘偷、漏、瞒、虚’报票房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对于任何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一经查实,必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这则通告,虽然没有点名任何企业,但“约谈相关企业”和“坚决打击”的措辞,无疑是对天眼影业举报的正面回应,也是对行业乱象的严厉警告。这相当于给了天眼影业行动以官方的初步背书,同时也将巨大的压力给到了将要被“约谈”的安乐影业一方。
这是双重的压力啊!
偷瞒票房被重处已有先例。
2011年11月15日,华夏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在华夏政府法制信息网上公布,其中对降低准入门槛、严禁虚构票房等作出规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14年,华夏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和华夏电影制片人协会对全国42家偷瞒票房的电影院作出了从重处罚,处罚方式包括对查处影院停止供片取消影院今年电影专项资金先征后返、各项资助和资励资格,同时在华夏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的曝光台上进行曝光。
今年2月份的时候,国家电影局、华夏电影制片人协会和华夏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又先后发布了《关于做好电子商务售票工作的通知》和《电影票务营销销售规范》。
同时,上头希望借助技术手段完善系统售票服务与管理功能,实现国家平台真实有效地接收影院数据,杜绝通过“双系统”等偷漏瞒报票房行为。但是,双系统售票比较隐秘,需要监票人员进影厅检查,发现人数不符以后,再检查影院的系统,监管难度很大。
关键是部分影院手写票、业务票、零元票等不通过票务系统形式的偷票房行为仍然难以监管。为此,《电影票销售及结算行为规范》有相应规定,电影院须使用计算机票,对持各种本影院认可的电影票卡、券、二维码等前来观影的观众,电影院须兑换成计算机票。
没想到年初刚刚出台相关措施,这才过去多久啊,就有人明目张胆的触霉头。
安乐影业BJ总部,气氛降到了冰点。
江智强坐在办公室里,面沉如水。他面前堆放着各种紧急报告:媒体轰炸式的负面报道、合作院线的询问和施压、网上滔天的骂声……
他是真没想到杨简的反应如此激烈、如此决绝、如此不留余地!直接宣布全面封杀!这完全打破了行业内部哪怕斗争再激烈也会维持表面和谐的潜规则。
“他怎么敢?!一个毛头小子!”江智强内心又惊又怒,但更多的是措手不及的慌乱。他是真的做好被发现的打算,但就算被发现,也可以私下交涉、互相妥协、最多罚酒三杯的事情。毕竟,偷票房在行业里算是个“历史悠久”的潜规则,只是大家心照不宣,很少像这次玩得这么大、这么明显,他就不信天眼影业那些电影都是实打实的票房?就没有一点猫腻?就一点不怕?
对的,就是没有猫腻,就是一点不怕,所以杨简才敢这么掀桌子。
助理小心翼翼地汇报:“江生,电影局那边的约谈……时间定在今天下午三点。我们……怎么回应?”
“怎么回应?”江智强猛地一拍桌子,怒火攻心,“我们能怎么回应?!那些蠢货!让他们做点事都做不干净!现在被人抓到这么多把柄!”
他深知,在天眼影业抛出部分铁证,如监控片段、内部系统操作日志截图、观众手持无效票根的清晰照片以及官方已经介入的情况下,完全否认已经不可能。强硬对抗更不明智,那只会让安乐彻底站在行业和官方的对立面。
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断尾求生。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和无奈:“立刻准备两份声明。第一份,对外发布:坚决拥护电影局决定,积极配合调查。对于旗下个别加盟影院管理不力、可能存在的违规操作,深表歉意,已成立内部调查组,一经查实,必将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绝不姑息!并承诺加强全线影院监管,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这是弃车保帅,把责任推给“个别加盟影院”和“临时工”。
“第二份,”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沉重,“以我的私人名义,起草一封致杨简的信。语气要诚恳,表达……表达误会和歉意,希望有机会当面沟通,化解矛盾。强调安乐影业尊重内容,期待与天眼影业未来还有合作机会。”
尽管屈辱,但这是必要的姿态。他需要试探杨简的态度,争取一丝转圜的余地。然后再从梅雁芳、张国榕和刘得桦他们那里再想想办法,争取天眼影业的电影能在安乐影业上映,他们的电影也能在天眼嘉禾上。
不然的话,这踏马比上头的约谈威力还要大。
江智强是真没想到杨简的回应会比他想像的更加冷酷、更加猛烈,也或许他想到过,只不过心里那一丝侥幸让他觉得能蒙混过去。
有些人就是这样,总是心怀侥幸,等到所做的事情发生了超出预料的后果时候,也不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而是对方小题大做。
天眼影业方面对安乐的第一份声明只回应了四个字:“拭目以待。”而对于江智强的私人信函,杨简甚至没有亲自回复,只是由张彤彤礼貌性地回了一句:“感谢江董来信,一切以官方调查结果和法律程序为准。”
这种毫不买账、铁了心要追究到底的态度,让江智强感很是愤怒。他知道,这件事绝不可能轻易善了。天眼影业那份近乎封杀令的声明,在官方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恐怕会一直持续。
江智强甚至庆幸他的这些小动作是后期才搞的,这要是一开始就这么干,别说20亿,可能10亿都成问题。
只是这次他又想错了,杨简要单方面封杀安乐影业的事情可不会顾及官方的调查结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场由偷票房引发的战争,天眼影业凭借快速反应、舆论造势、官方支持和自身的硬实力,直接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它不仅沉重打击了对手,更向整个行业清晰地划下了红线,确立了自身不容侵犯的强势地位。
实际上,一直以来,业内的大小公司都不敢像安乐影业一样大胆,
而杨简,用一场教科书般的商业反击战,告诉所有人:内容为王的时代,拥有优质内容和完善生态的玩家,拥有最终的话语权和定规矩的资格。任何试图用盘外招挑战这一规则的人,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杨简不知道这次的事情会不会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但经过这次的事情,其他公司以后想要搞点小动作的时候,起码会想一想安乐影业,想一想他们能否承受得起这样的后果。到时候大家面对杨简旗下公司电影的时候,是不是会想着公平竞争、尊重内容?杨简觉得他们会的。
如果能让更多的人去尊重内容,或许是这场风波带来的最积极的效应。
......
江智强在天眼影业碰了一鼻子灰,他又先后去广电和电影局找了佟钢和张红森,两位领导也没给江智强好脸色,佟刚甚至毫不留情面的直接批评了他。
佟钢和张红森的态度,本就代表了上头,这如同两盆冰水,将江智强最后一丝侥幸心理也彻底浇灭。他原本想利用自己香江企业和投资人的特殊身份,打一打“影响内地与香江团结”的感情牌,甚至隐隐施加一点压力,却万万没想到,换来的却是领导们前所未有的严厉态度。
“江董啊,你这个想法很危险!”佟钢面色严肃,手指轻轻点着桌面,“现在是什么时代了?还搞这一套?市场的问题,就要用市场的规则和法律的手段来解决!杨简导演和他的公司,是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是在扞卫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舆论和民意都站在他们那边嘛!你想要给他扣帽子?这不是解决问题,这是在制造更大的矛盾!”
这要是香江刚回归那几年,这一招很好用,但是现在都2015年了,关键杨简还不是普通人,那是在国际上都有极大影响力的人,更别说香江了。
这一次,抛开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外,香江那边的舆论和普通市民其实都不支持江智强。
严格算起来,天眼嘉禾就是香江本地企业嘛。
而且杨简在香江的人缘还是挺好的,他的粉丝不去安乐影片拉横幅抗议就已经算是有素质的了。
张红森那边的语气同样不容置疑:“江董,不是我们不帮你。但这次的事情,证据确凿,影响太坏!‘偷票房’这种歪风邪气,早就该狠狠刹一车了!上头的意思很明确,这次就是要杀鸡儆猴,树立典型!不管涉及到谁,有什么背景,都必须一查到底,严肃处理!你们安乐这次,撞到枪口上了。回去好好配合调查,该整改整改,该认罚认罚,不要再动这些歪心思了。”
张红森还有一段话没说,就算上头没有杀鸡儆猴的意思,这件事情他们也不可能帮江智强。就算不提杨简首富的身份,也不管他捐了多少钱,光是他对华夏电影行业的贡献,以及他在国际上为华夏电影行业赚回那么大的名声,电影局就注定要站在他这边。
两位领导的话,像重锤一样砸在江智强的心上。老登这时候才意识到,时代真的变了。
内地市场日益成熟规范,以往那种凭借特殊身份和人情关系就能获得额外关照的时代正在过去。尤其是在这种涉及行业根本规则和公平性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官方选择了站在规则和舆论一边,而非传统的“圈子”和“人情”。
心事重重地离开广电大楼,江智强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官方渠道彻底走不通,天眼影业那边又态度强硬,拒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和解。
无奈之下,江智强只好又将希望寄托于香江娱乐圈的人脉。他带着心腹阿明立刻飞返香江,约见了在香江乃至整个华语娱乐圈都极具分量的三位好友——梅雁芳、张国榕和刘得桦。他希望凭借多年的交情,请这三位出面斡旋,哪怕只是缓和一下与杨简的关系,让天眼影业不要再如此咄咄逼人。
一家私密性极好的高级餐厅包房内,气氛却并不轻松。
三人自然是知道江智强找他们是因为什么事情,圈内发生那么大的事情,尤其是还是和杨简有关系,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
江智强强打精神,将事情的经过,向三位好友诉说了一遍,这自然是经过他修饰和淡化处理的版本,他着重强调了天眼影业的“强硬”和“不留情面”,以及自己目前面临的巨大压力,最后恳切地请求:“Anita、Leslie、Andy,这次我真的遇到大麻烦了。杨简那边油盐不进,官方也不肯帮忙。看在多年交情的份上,能不能请你们出面,帮我说和说和?哪怕只是让他暂时高抬贵手,给我一点处理危机的时间也好。”
他说完,满怀期待地看着三人。三人里面,江智强与梅雁芳的关系又最好,两人始于微时。
上世纪八十年代,江智强的安乐影业还是一家小公司。1986年,他引进小日子的电影《子猫物语》时,邀请当时已炙手可热的梅雁芳帮忙站台宣传,梅艳芳爽快答应,而且还不计报酬。他曾说梅雁芳对萍水相逢的小公司能尽心如此,是“她本能的善良”。
2003年时,梅雁芳打电话给江智强,表达想拍一部“能留得下来的电影”的愿望。当时江智强正与张一谋筹备《十面埋伏》,便为梅雁芳量身定制了“江湖大姐大”的角色。前世的梅雁芳因为病情恶化未能如愿参演。
这一世因为杨简的提前干预,让那个梅雁芳如愿参演,也活到了现在,身体虽然大不如前,可到底是活了那么久。看开了之后的梅雁芳,现在活的很开心,没事的时候约朋友打打牌喝喝茶,有时候去BJ杨简家住一段时间,领着家里的四个小朋友们成天就去公园溜达,有时候还会叫上张国榕。
家里的四个小朋友也很喜欢他们的梅姑姑,主要是他们的梅姑姑会带他们去吃自家爸爸妈妈不让他们多吃的美食。
前世的江智强还耗时多年为梅雁芳拍摄传记电影,至于他是什么目的就不知道了。
反正他在公开场合接受采访表示“是为履行对梅姐的承诺,并报答早年恩情,才决心为她拍摄传记电影。”
这个过程的确也遭遇不少质疑,被指消费梅雁芳。最终电影《梅雁芳》于2021年上映,江智强多次表示此举是“还人情报恩”,并强调“没有消费她”。有一次他甚至还动情地说:“我哭完以后想,我对得起梅姐……我终于对得起她了。”
不管江智强出于什么目的,他能给梅雁芳拍一部传记电影,说明大家的关系的确还是不错的。
江智强与刘得桦的关系,其实也很不错,他曾邀请刘得桦加盟张一谋的《十面埋伏》。
前年的时候,两人还首次共同投资并制作了警匪片《风暴》,刘得桦担任主演并投入大量心血。江智强还开玩笑说自己的主意主要打在预算上,希望刘得桦片酬少一点,刘得桦则笑称“要他一块钱好像要他爸妈一样”,这其实反映了他们之间轻松且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
实际上梁乐民和陆剑青最初曾找刘得桦投资,刘得桦因故未能参与,便将剧本推荐给了江智强,只不过被天眼嘉禾截胡了而已。
喜欢这个影帝不务正业
许多中小影视公司和中立院线先是震惊,随即陷入了观望和紧张的盘算中。天眼影业近年来势头太猛,出品必属精品,已然是优质内容的代名词;而安乐影业也是老牌强者,底蕴深厚,江智强更是业内教父级人物。
不过这两大巨头正面碰撞,站谁的队倒是很容易选择。那必然是站天眼影业和天眼嘉禾这边啦!
很快,一些早就对“偷票房”现象苦不堪言的公司和院线开始公发声支援。
番茄、猫眼、新丽、儒意、杨柳影业更是旗帜鲜明的紧跟天眼影业和天眼嘉禾后面,毕竟都是杨大佬的公司,这时候必须要表表忠心,那能让老板主动吩咐呢。
万达影业、光线传媒、藤讯影业、横店影业等业内巨头也是表达了对天眼影业与天眼嘉禾的支持和理解,毕竟他们都是合作伙伴。
杨简更是几家公司的股东,他们有几家还是《战狼》和《肿瘤君》的出品方。
这踏马的也是偷了他们的钱啊,钱的数目虽然不大,但都和杨简一个意思,属于他们的钱,一分钱也别想偷了去。
博纳的于胖子竟然也声援天眼影业和天眼嘉禾。
华艺兄弟、乐视影业、阿里影业和星美等则保持了沉默,态度微妙。
真正让安乐影业感到脊背发凉的是,除开第一大院线天眼嘉禾,全国排名前二十的院线中,超过一半,包括第二的万达院线、第三的大地院线以及中影南方新干线、金逸院线等,纷纷以“响应行业自律”为名,宣布加强内部票务系统监管,开展自查自纠。这虽然没明说支持天眼,但无疑是对安乐影业的一种无形施压和孤立——大家都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被怀疑和“偷票房”有牵连。
尤其是上市院线或者说想要上市的院线,大家都是很注重品牌形象的。
更让江智强头疼的是,一些原本谈好的合作方,电话开始变得难以接通,或者语气变得含糊其辞。天眼影业的内容优势和天眼嘉禾的终端渠道,组合起来的威慑力开始显现。
这些其实都还好,风声过去了,该赚钱的还是要赚钱,只要有利益,以后依然可以合作。
关键是声明里的那两条——天眼影业出品或参与投资的所有电影项目,将不会在安乐影业及其关联公司旗下任何影院上映; 天眼嘉禾院线旗下所有影院,将全面拒绝上映安乐影业出品或参与投资的任何电影项目。
这踏马才是最致命的,江智强其实已经做好他们做的那些事情被曝光的打算,他想着自己做的很隐秘,只要不留下证据,到时候来个一问三不知,打死不认。
最后在私底下跟杨简说一声,说是手底下的人手脚不干净,找个人来背锅,再把背锅的人打发回香江去做事就行了。反正没证据的事情,说了也白说,他安乐影片也没上市,也不会影响股价。
没想到杨简一点都不讲武德、不讲商场潜规则,直接把桌子掀了。
真是个扑街仔啊!!![○?`Д′? ○]
真的应了那句话,聪明反被聪明误。
江智强“偷票房”的本意是给《捉妖记》第二部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现在确实损失了天眼嘉禾这个全国最大的院线,关键是这个最大的院线在香江、湾省以及东南亚也有不少的影城。
江智强真的有点慌。
如此大规模的行业纠纷和舆论风暴,不可能不引起官方注意。更何况天眼影业提前和上头沟通过了。
上头对这类行为也是深恶痛绝的,因为这是在破坏整个行业的生态发展,这是在破坏他们的政绩。
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对想要上进的人来说,断他们的政绩,比杀人父母还要严重。
广电和电影局相关部门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等舆论起来了以后,就紧跟着发布一条通告。
临近中午的时候,电影局官网和官方微博同步发布了一则简短但态度鲜明的通告:
“国家电影局高度重视媒体和群众反映的电影市场秩序问题。将会第一时间约谈相关企业,并派出专项工作组赴各地进行市场巡查,坚决打击‘偷、漏、瞒、虚’报票房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对于任何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一经查实,必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这则通告,虽然没有点名任何企业,但“约谈相关企业”和“坚决打击”的措辞,无疑是对天眼影业举报的正面回应,也是对行业乱象的严厉警告。这相当于给了天眼影业行动以官方的初步背书,同时也将巨大的压力给到了将要被“约谈”的安乐影业一方。
这是双重的压力啊!
偷瞒票房被重处已有先例。
2011年11月15日,华夏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在华夏政府法制信息网上公布,其中对降低准入门槛、严禁虚构票房等作出规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14年,华夏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和华夏电影制片人协会对全国42家偷瞒票房的电影院作出了从重处罚,处罚方式包括对查处影院停止供片取消影院今年电影专项资金先征后返、各项资助和资励资格,同时在华夏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的曝光台上进行曝光。
今年2月份的时候,国家电影局、华夏电影制片人协会和华夏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又先后发布了《关于做好电子商务售票工作的通知》和《电影票务营销销售规范》。
同时,上头希望借助技术手段完善系统售票服务与管理功能,实现国家平台真实有效地接收影院数据,杜绝通过“双系统”等偷漏瞒报票房行为。但是,双系统售票比较隐秘,需要监票人员进影厅检查,发现人数不符以后,再检查影院的系统,监管难度很大。
关键是部分影院手写票、业务票、零元票等不通过票务系统形式的偷票房行为仍然难以监管。为此,《电影票销售及结算行为规范》有相应规定,电影院须使用计算机票,对持各种本影院认可的电影票卡、券、二维码等前来观影的观众,电影院须兑换成计算机票。
没想到年初刚刚出台相关措施,这才过去多久啊,就有人明目张胆的触霉头。
安乐影业BJ总部,气氛降到了冰点。
江智强坐在办公室里,面沉如水。他面前堆放着各种紧急报告:媒体轰炸式的负面报道、合作院线的询问和施压、网上滔天的骂声……
他是真没想到杨简的反应如此激烈、如此决绝、如此不留余地!直接宣布全面封杀!这完全打破了行业内部哪怕斗争再激烈也会维持表面和谐的潜规则。
“他怎么敢?!一个毛头小子!”江智强内心又惊又怒,但更多的是措手不及的慌乱。他是真的做好被发现的打算,但就算被发现,也可以私下交涉、互相妥协、最多罚酒三杯的事情。毕竟,偷票房在行业里算是个“历史悠久”的潜规则,只是大家心照不宣,很少像这次玩得这么大、这么明显,他就不信天眼影业那些电影都是实打实的票房?就没有一点猫腻?就一点不怕?
对的,就是没有猫腻,就是一点不怕,所以杨简才敢这么掀桌子。
助理小心翼翼地汇报:“江生,电影局那边的约谈……时间定在今天下午三点。我们……怎么回应?”
“怎么回应?”江智强猛地一拍桌子,怒火攻心,“我们能怎么回应?!那些蠢货!让他们做点事都做不干净!现在被人抓到这么多把柄!”
他深知,在天眼影业抛出部分铁证,如监控片段、内部系统操作日志截图、观众手持无效票根的清晰照片以及官方已经介入的情况下,完全否认已经不可能。强硬对抗更不明智,那只会让安乐彻底站在行业和官方的对立面。
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断尾求生。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和无奈:“立刻准备两份声明。第一份,对外发布:坚决拥护电影局决定,积极配合调查。对于旗下个别加盟影院管理不力、可能存在的违规操作,深表歉意,已成立内部调查组,一经查实,必将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绝不姑息!并承诺加强全线影院监管,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这是弃车保帅,把责任推给“个别加盟影院”和“临时工”。
“第二份,”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沉重,“以我的私人名义,起草一封致杨简的信。语气要诚恳,表达……表达误会和歉意,希望有机会当面沟通,化解矛盾。强调安乐影业尊重内容,期待与天眼影业未来还有合作机会。”
尽管屈辱,但这是必要的姿态。他需要试探杨简的态度,争取一丝转圜的余地。然后再从梅雁芳、张国榕和刘得桦他们那里再想想办法,争取天眼影业的电影能在安乐影业上映,他们的电影也能在天眼嘉禾上。
不然的话,这踏马比上头的约谈威力还要大。
江智强是真没想到杨简的回应会比他想像的更加冷酷、更加猛烈,也或许他想到过,只不过心里那一丝侥幸让他觉得能蒙混过去。
有些人就是这样,总是心怀侥幸,等到所做的事情发生了超出预料的后果时候,也不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而是对方小题大做。
天眼影业方面对安乐的第一份声明只回应了四个字:“拭目以待。”而对于江智强的私人信函,杨简甚至没有亲自回复,只是由张彤彤礼貌性地回了一句:“感谢江董来信,一切以官方调查结果和法律程序为准。”
这种毫不买账、铁了心要追究到底的态度,让江智强感很是愤怒。他知道,这件事绝不可能轻易善了。天眼影业那份近乎封杀令的声明,在官方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恐怕会一直持续。
江智强甚至庆幸他的这些小动作是后期才搞的,这要是一开始就这么干,别说20亿,可能10亿都成问题。
只是这次他又想错了,杨简要单方面封杀安乐影业的事情可不会顾及官方的调查结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场由偷票房引发的战争,天眼影业凭借快速反应、舆论造势、官方支持和自身的硬实力,直接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它不仅沉重打击了对手,更向整个行业清晰地划下了红线,确立了自身不容侵犯的强势地位。
实际上,一直以来,业内的大小公司都不敢像安乐影业一样大胆,
而杨简,用一场教科书般的商业反击战,告诉所有人:内容为王的时代,拥有优质内容和完善生态的玩家,拥有最终的话语权和定规矩的资格。任何试图用盘外招挑战这一规则的人,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杨简不知道这次的事情会不会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但经过这次的事情,其他公司以后想要搞点小动作的时候,起码会想一想安乐影业,想一想他们能否承受得起这样的后果。到时候大家面对杨简旗下公司电影的时候,是不是会想着公平竞争、尊重内容?杨简觉得他们会的。
如果能让更多的人去尊重内容,或许是这场风波带来的最积极的效应。
......
江智强在天眼影业碰了一鼻子灰,他又先后去广电和电影局找了佟钢和张红森,两位领导也没给江智强好脸色,佟刚甚至毫不留情面的直接批评了他。
佟钢和张红森的态度,本就代表了上头,这如同两盆冰水,将江智强最后一丝侥幸心理也彻底浇灭。他原本想利用自己香江企业和投资人的特殊身份,打一打“影响内地与香江团结”的感情牌,甚至隐隐施加一点压力,却万万没想到,换来的却是领导们前所未有的严厉态度。
“江董啊,你这个想法很危险!”佟钢面色严肃,手指轻轻点着桌面,“现在是什么时代了?还搞这一套?市场的问题,就要用市场的规则和法律的手段来解决!杨简导演和他的公司,是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是在扞卫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舆论和民意都站在他们那边嘛!你想要给他扣帽子?这不是解决问题,这是在制造更大的矛盾!”
这要是香江刚回归那几年,这一招很好用,但是现在都2015年了,关键杨简还不是普通人,那是在国际上都有极大影响力的人,更别说香江了。
这一次,抛开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外,香江那边的舆论和普通市民其实都不支持江智强。
严格算起来,天眼嘉禾就是香江本地企业嘛。
而且杨简在香江的人缘还是挺好的,他的粉丝不去安乐影片拉横幅抗议就已经算是有素质的了。
张红森那边的语气同样不容置疑:“江董,不是我们不帮你。但这次的事情,证据确凿,影响太坏!‘偷票房’这种歪风邪气,早就该狠狠刹一车了!上头的意思很明确,这次就是要杀鸡儆猴,树立典型!不管涉及到谁,有什么背景,都必须一查到底,严肃处理!你们安乐这次,撞到枪口上了。回去好好配合调查,该整改整改,该认罚认罚,不要再动这些歪心思了。”
张红森还有一段话没说,就算上头没有杀鸡儆猴的意思,这件事情他们也不可能帮江智强。就算不提杨简首富的身份,也不管他捐了多少钱,光是他对华夏电影行业的贡献,以及他在国际上为华夏电影行业赚回那么大的名声,电影局就注定要站在他这边。
两位领导的话,像重锤一样砸在江智强的心上。老登这时候才意识到,时代真的变了。
内地市场日益成熟规范,以往那种凭借特殊身份和人情关系就能获得额外关照的时代正在过去。尤其是在这种涉及行业根本规则和公平性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官方选择了站在规则和舆论一边,而非传统的“圈子”和“人情”。
心事重重地离开广电大楼,江智强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官方渠道彻底走不通,天眼影业那边又态度强硬,拒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和解。
无奈之下,江智强只好又将希望寄托于香江娱乐圈的人脉。他带着心腹阿明立刻飞返香江,约见了在香江乃至整个华语娱乐圈都极具分量的三位好友——梅雁芳、张国榕和刘得桦。他希望凭借多年的交情,请这三位出面斡旋,哪怕只是缓和一下与杨简的关系,让天眼影业不要再如此咄咄逼人。
一家私密性极好的高级餐厅包房内,气氛却并不轻松。
三人自然是知道江智强找他们是因为什么事情,圈内发生那么大的事情,尤其是还是和杨简有关系,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
江智强强打精神,将事情的经过,向三位好友诉说了一遍,这自然是经过他修饰和淡化处理的版本,他着重强调了天眼影业的“强硬”和“不留情面”,以及自己目前面临的巨大压力,最后恳切地请求:“Anita、Leslie、Andy,这次我真的遇到大麻烦了。杨简那边油盐不进,官方也不肯帮忙。看在多年交情的份上,能不能请你们出面,帮我说和说和?哪怕只是让他暂时高抬贵手,给我一点处理危机的时间也好。”
他说完,满怀期待地看着三人。三人里面,江智强与梅雁芳的关系又最好,两人始于微时。
上世纪八十年代,江智强的安乐影业还是一家小公司。1986年,他引进小日子的电影《子猫物语》时,邀请当时已炙手可热的梅雁芳帮忙站台宣传,梅艳芳爽快答应,而且还不计报酬。他曾说梅雁芳对萍水相逢的小公司能尽心如此,是“她本能的善良”。
2003年时,梅雁芳打电话给江智强,表达想拍一部“能留得下来的电影”的愿望。当时江智强正与张一谋筹备《十面埋伏》,便为梅雁芳量身定制了“江湖大姐大”的角色。前世的梅雁芳因为病情恶化未能如愿参演。
这一世因为杨简的提前干预,让那个梅雁芳如愿参演,也活到了现在,身体虽然大不如前,可到底是活了那么久。看开了之后的梅雁芳,现在活的很开心,没事的时候约朋友打打牌喝喝茶,有时候去BJ杨简家住一段时间,领着家里的四个小朋友们成天就去公园溜达,有时候还会叫上张国榕。
家里的四个小朋友也很喜欢他们的梅姑姑,主要是他们的梅姑姑会带他们去吃自家爸爸妈妈不让他们多吃的美食。
前世的江智强还耗时多年为梅雁芳拍摄传记电影,至于他是什么目的就不知道了。
反正他在公开场合接受采访表示“是为履行对梅姐的承诺,并报答早年恩情,才决心为她拍摄传记电影。”
这个过程的确也遭遇不少质疑,被指消费梅雁芳。最终电影《梅雁芳》于2021年上映,江智强多次表示此举是“还人情报恩”,并强调“没有消费她”。有一次他甚至还动情地说:“我哭完以后想,我对得起梅姐……我终于对得起她了。”
不管江智强出于什么目的,他能给梅雁芳拍一部传记电影,说明大家的关系的确还是不错的。
江智强与刘得桦的关系,其实也很不错,他曾邀请刘得桦加盟张一谋的《十面埋伏》。
前年的时候,两人还首次共同投资并制作了警匪片《风暴》,刘得桦担任主演并投入大量心血。江智强还开玩笑说自己的主意主要打在预算上,希望刘得桦片酬少一点,刘得桦则笑称“要他一块钱好像要他爸妈一样”,这其实反映了他们之间轻松且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
实际上梁乐民和陆剑青最初曾找刘得桦投资,刘得桦因故未能参与,便将剧本推荐给了江智强,只不过被天眼嘉禾截胡了而已。
喜欢这个影帝不务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