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与世无争’-《酿秋实》

  天有小雪,枯枝颤风。

  时逢暮霭换日,此间山河,一派萧瑟。

  静谧的庭院中,早已不见了余幼嘉的踪迹。

  只剩下清癯青年枯坐的身影。

  直至穿堂风经掠青纱帐,青年方才像是被惊动一般,垂眼看向庭外。

  风雪凿凿,一如他当年逃离时的那个初冬。

  而如今,他又被困在了初冬。

  青年沉默了几息,毫无征兆的伸处手去,将自己身上的大氅扯下,狠狠丢在了早已失温的炭盆之上:

  “周利贞......又是周利贞!”

  “怎么人人都爱这个周利贞!”

  他几欲失智,动作自然不小。

  厚实的大氅在炭盆上滑落,牵连矮案几上的茶杯坠落,在明净的地上碎裂,炸开,发出一连串的杂声。

  可这却没有令他平复。

  那张本应隽秀,温和,无辜的脸上,早已被妒火点燃,堕落,沉沦,直至焚毁。

  “小九!”

  青年抬头,庭外立马有声音应答。

  青年肩膀微微有些发颤,可声音却是一贯的平稳,带有毒蛇吐信之息:

  “将周利贞带来,杀了他。”

  “我要,杀了他。”

  “凭什么他有一个好娘亲,凭什么他能做到让百姓都对他赞不绝口,凭什么......”

  青年发出一声忍耐的痛意:

  “凭什么表妹也爱他,也忘不了他?”

  “表妹救的是我!”

  “她看过我的痣,看过我的脸,多看过很多眼......她为什么不爱我?!”

  这些问题,庭下人回答不上。

  鬓发散乱的青年没有理会庭前的沉默,青丝垂落在他那张分外苍白的脸旁,勾的他整个人阴郁的犹如厉鬼。

  ‘厉鬼’为恶,青年忽又记起一事:

  “.....去的时候,顺手将余家那群家眷都杀了。”

  “脏东西,都是脏东西,全部,全部都是脏东西。”

  “她们只会拖累表妹,我不会,我不会。”

  “等她们一死,表妹肯定还会想起我的好,来我身边......”

  “我们能结发成婚,我们能恩爱百年......”

  庭下仍是沉默。

  青年疾步行至青纱帐前,一把掀起了帘幔:

  “我如今唤不动你们?”

  小九当即下跪:

  “属下不敢。”

  青年冷笑:

  “那就去。”

  “你若功夫不到家,那就收回另外四个数卫暗桩,招他们回来,与你同去。”

  小九早已将头扣死在了雨雪染湿的泥地里,他努力挤字道:

  “主子,杀余家家眷不难.......”

  “但是......”

  小九的牙齿都在打颤:

  “主子您忘了,周利贞......早就死了。”

  周利贞,早死了。

  这句话,夹杂着后知后觉的风雪灌进青纱帐中,密密落在青年的发丝,眼睫,与手上。

  宛如数年前落于他身上的一场初雪。

  青年被突如其来的风雪染指,受冷的眼睫下意识阖上,也方才后知后觉——

  周利贞......确实早就死了。

  那时候,伴随初雪而来的,还有血。

  漫天的血。

  那个与他一般大,却愚蠢不堪的温和少年,高喊着什么‘愿为上卿赴死’,而后,便穿着他的官服,被无数刀剑砍死在了雪中......

  连尸骨也没有。

  如此,自然也无法再杀掉。

  因为他,至始至终,都无法去追究一个死人......更无法比过一个死人。

  李氏身为亲母,爱他。

  城中的百姓,因为他早年定下的经商规矩,而感念他的好,爱他。

  而.....

  而那天神下凡一般,光芒万丈的表妹,也是因惦记着他的温柔,费劲心思在城外那场伏杀下救了‘他’。

  人人都爱周利贞。

  没有人记得当年那个孤身出使,言惊四座的‘谢上卿’。

  更别提,他原本的名讳。

  可偏偏,他要留在表妹身边,还得用周利贞的身份,名讳.....甚至是利用他当年的好。

  青年站于帐旁片刻。

  终于,还是从阴郁沦丧的厉鬼,恢复成了面无表情的冷淡青年。

  他对之前的一切轻描淡写,轻声道:

  “原是如此......那便不用去了。”

  “你去取一盆新的炭来,顺便将旧炭盆换下去吧。”

  如此蜻蜓点水一样轻巧的言语,却决定了许多条命。

  小九捏了把冷汗,从地上爬了起来,从善如流的退出院子。

  青年清癯的身影穿过因风雪而颤抖的青纱帐,重新回到矮案几旁。

  他捡起了余幼嘉刚刚坐过的蒲团,将之翻面放在了软榻上,而后靠着蒲团,便是失神。

  小九很快去而复返,脸上,身上的泥污也早已擦拭干净,他端着炭盆进帐,而后,便是轻声的请示:

  “主子,李氏正在院外等候。”

  青年又成了那个温和而不失疏离的青年,他回了些神智,问道:

  “她鲜少来新院,表妹走时,没与她撞见吧?”

  表妹当时问他李氏去了哪里,他说李氏去上香。

  李氏确实去上香不假,可上完头香,早早就回来了。

  若是撞见......

  小九回答道:

  “没有。”

  “表小姐走的急,八头牛都赶不上。”

  青年略略安了些心,扫了一眼身旁有些突兀的蒲团,还有满地的炭灰,站起身道:

  “我出去见她.....别碰塌上。”

  小九应声,青年迈步而出。

  李氏等在院外,抬头也不知在看着什么,而她身旁正有个婆子给她打伞。

  青年止步于二道门的檐下,轻唤了一声:

  “母亲。”

  李氏闻声回头,这个往日颇为端正干练的妇人,今日脸上难掩落寞的神色。

  李氏只问道:

  “幼嘉今日来了?”

  “我在内屋抄佛经,若不是刚刚有人同我说起,我都不知道这事。”

  青年微微颔首,算是应了:

  “表妹今日来寻我帮个小忙。”

  李氏一愣,急道:

  “那你帮了吗?”

  “她是个好孩子,应该得帮帮她的,她从小有娘生,却没有娘养,乖巧又懂事,性子也极好,应该的帮帮她的......”

  青年的脸色始终淡淡,没有应声。

  李氏多重复了几遍,脸色便有些恍惚起来:

  “傻孩子,怎么都到了这儿,也不知道来找舅母......也不知道她在余家过的究竟怎么样。”

  “那群高门女眷我看都是吸血虫,比起周氏应该只差不好,若是被欺负了去可怎么办......”

  “我原替她攒了不少银钱作嫁妆,怎么不知道来寻我......”

  青年终于出声打断道:

  “小忙,已经办了。”

  李氏又是一愣,旋即大大松了一口气:

  “该是这样的。”

  “你们自幼就感情好,还在这棵树下搭秋千玩闹过,既有情分,应该帮帮她的......”

  李氏一指,正是原先她盯了许久的庭中老树。

  青年又一次垂下了眼睫,李氏后知后觉自己说的有些不讨喜,好半晌,方才继续开口道:

  “孩子,你帮帮她。”

  “我就剩这么一个孩子,你就当,就当...好人有好报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