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晋城:精准切入的防疫手术刀-《我在民国种田的日子》

  玄明与精心挑选的三人技术指导小组,已带着长治防疫的精华——几箱高效浓缩石炭酸溶液、数套改良的长柄高压喷筒、详尽的消杀流程手册以及一身实战经验,风尘仆仆地抵达了晋城。

  晋城的情况,果然如苏伯钧信中所言,与长治初期的紧张压抑截然不同。

  街道上行人神色虽带着几分对时疫的警惕,但市面秩序井然,并无慌乱之象。

  空气中弥漫的消毒水味也淡了许多,更多的是雨后泥土的腥气和市井生活的烟火气。

  然而,在玄明这位防疫专家的眼中,这份平静之下,潜藏的疏漏与风险点,却如同地图上被苏伯钧清晰标注出的污染源一样,亟待精准处理。

  在略显简朴却收拾得一丝不苟的县佐衙署偏厅,玄明与苏伯钧的会面没有多余的寒暄。

  苏伯钧,这位林砚的大舅,面容清癯,眼神锐利而务实,透着一股雷厉风行的干练。

  他早已将准备好的资料摊开在桌上:

  一张详细标注了已知污染点和近期散发吐泻病例村落位置的地图;一份晋城当前防疫措施执行情况的汇总简报;以及一份由本地郎中记录的病例症状简述。

  “玄明先生一路辛苦!”

  苏伯钧拱手,开门见山,“晋城幸得长治预警及前期物资,基础框架已搭起,煮沸饮水、分发药汤皆在推行。然,”

  他指向地图上的几个红圈,“此数处污染源头,虽已派人处理,但反馈效果不佳,异味难除,蚊蝇滋生。而这几处,”

  他又指向几个标有病例的村落蓝点,“散发病例虽不多,却顽固反复,且多集中在水源下游或卫生条件较差的安置角落。我疑心,源头清理不彻底,基层执行打折扣,是症结所在。请先生指点迷津!”

  玄明快速扫过资料,心中已然有数。

  他拿起晋城的防疫散药包,捻开一点药粉闻了闻,又看了看病例症状记录,对随行的药工微微点头。

  药工会意,低声对苏伯钧身边一名负责医药的吏员道:“此方基础尚可,但晋城湿气略重,可于每十包中,加入藿香叶粉半两、白蔻仁粉一钱,增强化湿辟秽之力,我稍后写个条陈。”

  吏员连忙记下。

  “纸上谈兵无益,苏县佐,请带路,我们即刻去最近的一处污染点看看。”玄明放下资料,语气不容置疑。

  一行人骑马直奔城东一处被洪水冲刷出的河沟。

  还未靠近,一股浓烈的腐臭味便扑面而来。

  只见沟边堆积着几具高度腐烂的猪羊尸体,蝇虫乱飞。几名穿着普通民夫服装的人,正远远地用长竹竿试图将尸体拨拉到一起,动作笨拙且效率低下,显然对近距离处理充满恐惧。

  旁边撒了些生石灰,但覆盖不均,效果甚微。

  玄明眉头紧锁。

  他带来的消杀骨干老张(立刻上前查看,随即摇头:“大人,这样不行!石灰撒得太少,且未与腐物充分混合反应,效果十不存一!人员防护也全无,极易染病!”

  苏伯钧脸色有些难看,解释道:“人手紧张,且确实缺乏有经验、懂方法的人。”

  玄明没有责备,而是直接下令:“老张,现场示范!用我们带来的器械和药剂!”

  老张立刻行动。

  他迅速戴上厚实的防污手套和简易面罩,指挥随行小组成员和现场几名胆大的民夫,先用长钩将腐尸集中拖到一处较深的洼地。

  接着,他拿起那支长治带来的长柄高压喷筒,灌入浓缩的石炭酸溶液,对着腐尸堆和周围污染严重的土壤,进行均匀、彻底的喷洒,刺鼻的气味瞬间压过了腐臭。

  喷完后,他指挥人将大袋的生石灰粉均匀覆盖上去,再浇上少量水促使其发热反应。

  “这样处理,才能最大程度杀灭病菌,减轻异味,防止蚊蝇再生!石灰要足量,覆盖要严密!”老张一边操作一边大声讲解要点。

  玄明对苏伯钧道:

  “苏县佐,看到了吗?

  专业器械、高效药剂、规范流程、合格防护,缺一不可。

  靠竹竿和勇气,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徒增风险。

  请立刻抽调可靠人手,由老张统一培训,组成专业的污染源清除小队,配齐防护和器械,按此标准,限期三日,彻底清理图上所有标记点!

  所需高效药剂,我带来的先用,后续请按清单速速补充!”

  离开污染点,玄明又随机抽查了一处靠近病例村落的灾民临时安置点。

  这里架设了烧水的大锅,锅边也堆放着仿制的防疫散。

  玄明走近时,正看到负责分药的妇人图省事,将一大包药粉直接倒入锅中,搅拌了几下,便吆喝着让人来领药汤,并未严格按照长治要求的煮沸时间为一刻钟以上来执行。

  领汤的人也稀稀拉拉,监督形同虚设。

  玄明舀起一点药汤,颜色淡而浑浊,显然药效大打折扣。

  他看向苏伯钧,虽未言语,但眼神已说明一切。

  苏伯钧深吸一口气,面沉如水:“是我疏忽了!基层执行,确需铁腕监督!”

  “非仅监督,更要培训。”

  玄明补充道,“百草师兄调整的药方条陈已给贵属。请立刻召集所有负责烧煮分发药汤的点位负责人和主要监督员,由我带来的药工小王,进行为期半日的紧急培训:重点讲解新方要点、标准熬煮流程、分发记录要求,以及简易的监督方法。同时,”

  他语气转厉,“请苏县佐赋予督察组更大权限,对执行不力者,当场纠偏,记录在案,严惩不贷!药汤无效,等于防线自溃!”

  回到县衙,玄明根据实地勘察和资料分析,迅速形成了一份简明扼要的《晋城当前防疫重点措施建议书》,递给苏伯钧:

  污染源雷霆清除:组建专业清除小队,配专业器械防护,三日彻底清除图上所有污染源,严格按长治标准消杀掩埋。

  药汤效力保障:立即对所有熬煮点负责人及监督员进行标准化培训,更新药方,严控熬煮流程,强化分发监督与记录。督察组重点巡查。

  高风险区域强化:对病例散发村落及周边,增派防疫组力量,入户检查饮水习惯,排查潜在病患,环境消杀(焚烧艾苍)频次加倍。

  信息每日一报:各点位执行情况、污染源清除进度、新增病例等,每日申时汇总至县衙,由玄明团队与苏县佐共同研判。

  “苏县佐,当前晋城疫情风险可控,但隐患未除,尤以源头与执行环节为甚。”

  玄明总结道,声音沉稳有力,“此方案如同手术,目标明确,切口精准。以雷霆之势清除污染源头,以铁腕之力保障药汤效力,辅以重点监控,晋城防线,可期速固!请即刻部署!”

  苏伯钧接过建议书,目光扫过那清晰有力的条陈,心中大定。

  长治的经验,玄明的专业,此刻化作了手中这份可立即执行的作战图。

  他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召来属官,声音斩钉截铁:

  “按玄明先生所拟方案,即刻执行!各部全力配合,不得有误!三日后,我要看到所有污染点清除干净,所有药汤熬煮点规范达标!”

  随着一道道命令从县衙飞速传出,晋城的防疫体系,在玄明这把精准手术刀的切入下,开始了一场针对性的、高效的升级与加固。

  一场旨在扑灭风险火苗、筑牢防线的专业救场行动,全面启动。

  后续的成效,将取决于这关键几日的执行力。

  玄明站在衙署廊下,望着开始忙碌起来的晋城,目光沉静,等待着第一份执行反馈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