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843: Sister Luo Leaves a Letter and Departs, Set Out on the Journey Again Today.
海宝儿心中一紧,赶忙展开信,只见上面写着:
宝儿,见字如晤。
当你启封此信,我已走了。往昔恩仇情恨皆作云烟,消散于岁月洪流,可我对你的心意,却如璞玉藏辉,从未有丝毫黯淡。
只是历经这许多波折,我内心已千疮百孔,实在需要一段静谧时光、一方辽阔天地,舔舐伤口、自我疗愈。
我意已决,请不要来寻我,我会去往一个你永远也找不到的地方。待我与内心和解,想通一切的那天,定会倦鸟归巢,毫不犹豫地奔赴你身旁。那时,或许柳暗花明,万象更新,我们亦可抛却前尘,重新开始。
归期未定,唯盼安好。茵陈留。
……
这短短百余字,海宝儿却仿若用尽了一生的时间去读解。他的目光久久凝滞在那娟秀的字迹上,不肯转移。
冷凌烟自是看出了海宝儿的复杂情愫,心疼地说,“师弟,赶快去找她吧,时间尚短,想必骆姐姐并未走远。”
可海宝儿却摇了摇头,往昔的回忆如潮水般汹涌袭来——
犹记与骆茵陈初逢的那个春日,暖阳倾洒,微风拂动她的衣袂,她的一颦一笑便在那时悄然落入他的心底。而后,骆茵陈的父亲骆重楼,为护他声誉,毅然赴死,临终前将女儿郑重托付于他,那殷切的目光与沉重的嘱托,成了他心底不可磨灭的印记。
此后的日子里,他们携手走南闯北,于江湖的惊涛骇浪中并肩前行。面对无数艰难险阻,他们相互扶持,彼此慰藉。那些共度的风雨,那些患难与共的时刻,都化作了如今心头最酸涩的触动。如今,这一纸书信,却宣告着她的决然离去。
此一别,云深雾渺,伊将匿迹于沧海之陬。
此一别,聚首茫茫,莫问何年可再续前缘。
想到此处,海宝儿眼眶泛红,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顺着脸颊缓缓滑落,那是饱含着深情与不舍的心酸之泪。
赋诗一首,《香闺劫·别》:
夜透罗帷玉漏沉,香闺忽起裂帛音。
银簪破雾惊残月,素手挥戈断孽根。
血渍青衫痕尚在,墨凝锦字意尤深。
孤鸿掠影千山外,忍顾离人泪满襟。
后半夜无话。
翌日清晨。海宝儿怀着复杂的心情,寻到了冷凌烟。
“师姐,这里诸事皆已尘埃落定,我准备即刻启程回竟陵。只是不知师姐有何打算?”海宝儿目光真挚,言辞恳切,直入主题。
“这么快便要走了吗?”冷凌烟闻声抬起头,她的双眼布满血丝,不知是因彻夜操持事务的疲惫,还是听闻海宝儿即将离去,心中满是眷恋不舍所致。
她沉默良久,似是在心底反复权衡思量,声音略带沙哑,“师弟,我也渴望与你一同闯荡江湖,仗剑天涯,领略世间万象。可浮青阁遭受重创,历经这般劫难,满目疮痍,我实在难以忍心就此离去,弃它于不顾。所以,我决意暂时留下来,倾尽心力重建浮青阁,使其重振往日辉煌。待至今年冬日,我便前往北极之地,恭迎师父归来。”
海宝儿微微点头,心中虽有万千不舍,却也深知冷凌烟的责任所在,故而并未出言劝阻,“是啊。如今罪魁伏诛,其恶行已昭然于世,想来往后再无人敢心怀不轨,对你肆意冒犯。你留在这里,一来能遂师父心愿,让他老人家安心;二来于我而言,亦是莫大的慰藉,我自当放心。”
说到此处,海宝儿稍作停顿,抬手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物,递向冷凌烟,言语间满是关切:“这是鸣宝带着蒲狼崽,在冷千重房间的暗格中寻得的。这名册详尽记录了所有弟子的立场,想来能为师姐重整浮青阁的大业,提供莫大助力。”
冷凌烟伸出微微颤抖的双手,接过那本册子,刹那间,心中压抑已久的情绪如决堤洪水,奔涌而出,泪水夺眶,再也无法抑制。她现在就是一只受伤后寻求慰藉的小鹿,一头扑进海宝儿怀中,声音带着哭腔,抽抽噎噎地说道:“师弟,待我妥善处理阁中诸事和接回师父,定会跋山涉水去寻你。此后,无论天涯海角,你在何处,我便追随至何处。”
“好!我等你……”
晌午用膳完毕,日光正暖,恰是启程的吉时。
海宝儿引领着黎姝盺、伍标等人,再次向着竟陵郡的方向进发。一路上,日光倾洒,为他们的身影勾勒出一层淡淡的金边,一行人步伐坚定,身影逐渐融入远方的道路。
行至甚远,张礼与卢浔驾驭着两辆马车,携数匹矫健快马疾驰而来,马蹄声声,由远及近,须臾间便已至近前,带起一阵尘土飞扬。
“相公!”临上车前,黎姝盺款步至海宝儿身旁,朱唇轻启,眉梢眼角尽是思索,“这冷千重当真令人捉摸不透。师姐乃闺阁女子,未必将那阁主之位放在心上。他若能再多些耐心,假以时日,师姐说不定便会将阁主之位主动相让,何苦如此操之过急呢?”
的确如此!
何苦如此急于求成?!
伍标眉头微蹙,眼中同样满是困惑,下意识地喃喃自语:“他等不及,可他儿子理应等得。纵使他儿子同样迫不及待,可总归都姓冷。追根溯源,这浮青阁终究是冷家的产业,何必这般行事,实在令人费解。”
听闻二人言语,海宝儿脚步一顿,剑眉渐渐拧作一团,神色凝重:“你们也觉着此事大有蹊跷?”语毕,他转头看向“蠡口神断”幽篁子。
幽篁子迎着这探寻目光,肩头微微一耸,嘴角勾起一抹戏谑笑意,调侃道:“哟,少主,这尘缘俗事您可千万别问老道。老道我不过是个胸无大志的闲散道士,这些江湖纷争、权谋纠葛,既琢磨不透,也着实看不惯。”
海宝儿听闻幽篁子这般回答,不禁莞尔一笑,心中却暗自思忖。这冷千重的行径确实有悖常理,背后定有隐情。“所以,还是老规矩?!”
也不给幽篁子推脱的可能和反驳的机会,他用手在地上随手写了个“冷”。众人见海宝儿举动,皆好奇地簇拥上前。
幽篁子无奈,只得敛容正色,认真地审视着那字。须臾,面色陡然一变,从地上随手捡起一根树枝,并以树枝为笔在地上勾勒字形:“观此字结构,左有两水,属坎卦之象,主险陷。右为‘令’,按六书当为形声,但细观其势,上半部分撇捺如龙翔天际,暗合‘天’字初形;下半‘口’部居中,恰应‘口为祸福门’之论。”
总结便是——字含坎象与祸福!
海宝儿闻言,心中猛地一震,忙追问道:“何解?!”
幽篁子以树枝轻点水旁:“此水非江湖之水,乃玄冰之水。‘水冷金寒爱丙丁’,丙丁属火,正克寒水。而浮青阁地处‘卧龙渊’,渊名有龙,龙属震木,木能生火,此乃天然制衡之局。”
他忽又将“令”字拆解:“令字去头,余下‘亼’部形似‘承’字起笔。承者,继也,担也,暗藏继承担当之意。再观令字中间一竖,贯穿上下,意指‘一竖通天,权柄在握’。”
话说得虽有些晦涩难懂,但海宝儿大致是听懂了,于是又问:“如何破局?!”
幽篁子将手指在“冷”字周围划出八卦方位:“坎水居北,属阴;令字在南,属离火。‘冷’字暗含水火既济之象,水火相冲,必生变数。互卦为水火既济,九三爻辞‘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主需持久方能破局。”
最后,他再以树枝圈住整个“冷”字:“这字总格二十七画,属‘破舟入海’之数,主险中求胜。水冷金寒之际,需得丙丁真火,方能冰消雪融。以‘天龙’为引,以‘承民’为基,秉持正道,承天应命;道存民立,民兴道昌。此为正解。”
道为何物?乃秉持浩然正道之心,以无畏之姿扞卫道统之尊。
民作何解?即守护苍生殷切之愿,以赤诚情怀践行为民之责。
道存于心,护之方显天地正气;民系于怀,行之乃见赤子丹心。道与民本是一体,守道即护民,为民即彰道,此为亘古不变的真谛。
道民合一,方为至境!
众人听得一头雾水,面面相觑,全然不解其中深意。唯有海宝儿,听后先是一怔,旋即仰头哈哈大笑起来,畅快淋漓地说道:“原来如此,师姐的出路和最终归宿竟都在这里!神断,我已明了往后该如何行事了!我们继续启程!”言罢,海宝儿大手一伸,牵起黎姝盺的手,步伐急促而坚定地大步流星钻进了马车。
徒留其余人呆立在原地,满脸的茫然无措,完全就是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模样。
海宝儿心中一紧,赶忙展开信,只见上面写着:
宝儿,见字如晤。
当你启封此信,我已走了。往昔恩仇情恨皆作云烟,消散于岁月洪流,可我对你的心意,却如璞玉藏辉,从未有丝毫黯淡。
只是历经这许多波折,我内心已千疮百孔,实在需要一段静谧时光、一方辽阔天地,舔舐伤口、自我疗愈。
我意已决,请不要来寻我,我会去往一个你永远也找不到的地方。待我与内心和解,想通一切的那天,定会倦鸟归巢,毫不犹豫地奔赴你身旁。那时,或许柳暗花明,万象更新,我们亦可抛却前尘,重新开始。
归期未定,唯盼安好。茵陈留。
……
这短短百余字,海宝儿却仿若用尽了一生的时间去读解。他的目光久久凝滞在那娟秀的字迹上,不肯转移。
冷凌烟自是看出了海宝儿的复杂情愫,心疼地说,“师弟,赶快去找她吧,时间尚短,想必骆姐姐并未走远。”
可海宝儿却摇了摇头,往昔的回忆如潮水般汹涌袭来——
犹记与骆茵陈初逢的那个春日,暖阳倾洒,微风拂动她的衣袂,她的一颦一笑便在那时悄然落入他的心底。而后,骆茵陈的父亲骆重楼,为护他声誉,毅然赴死,临终前将女儿郑重托付于他,那殷切的目光与沉重的嘱托,成了他心底不可磨灭的印记。
此后的日子里,他们携手走南闯北,于江湖的惊涛骇浪中并肩前行。面对无数艰难险阻,他们相互扶持,彼此慰藉。那些共度的风雨,那些患难与共的时刻,都化作了如今心头最酸涩的触动。如今,这一纸书信,却宣告着她的决然离去。
此一别,云深雾渺,伊将匿迹于沧海之陬。
此一别,聚首茫茫,莫问何年可再续前缘。
想到此处,海宝儿眼眶泛红,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顺着脸颊缓缓滑落,那是饱含着深情与不舍的心酸之泪。
赋诗一首,《香闺劫·别》:
夜透罗帷玉漏沉,香闺忽起裂帛音。
银簪破雾惊残月,素手挥戈断孽根。
血渍青衫痕尚在,墨凝锦字意尤深。
孤鸿掠影千山外,忍顾离人泪满襟。
后半夜无话。
翌日清晨。海宝儿怀着复杂的心情,寻到了冷凌烟。
“师姐,这里诸事皆已尘埃落定,我准备即刻启程回竟陵。只是不知师姐有何打算?”海宝儿目光真挚,言辞恳切,直入主题。
“这么快便要走了吗?”冷凌烟闻声抬起头,她的双眼布满血丝,不知是因彻夜操持事务的疲惫,还是听闻海宝儿即将离去,心中满是眷恋不舍所致。
她沉默良久,似是在心底反复权衡思量,声音略带沙哑,“师弟,我也渴望与你一同闯荡江湖,仗剑天涯,领略世间万象。可浮青阁遭受重创,历经这般劫难,满目疮痍,我实在难以忍心就此离去,弃它于不顾。所以,我决意暂时留下来,倾尽心力重建浮青阁,使其重振往日辉煌。待至今年冬日,我便前往北极之地,恭迎师父归来。”
海宝儿微微点头,心中虽有万千不舍,却也深知冷凌烟的责任所在,故而并未出言劝阻,“是啊。如今罪魁伏诛,其恶行已昭然于世,想来往后再无人敢心怀不轨,对你肆意冒犯。你留在这里,一来能遂师父心愿,让他老人家安心;二来于我而言,亦是莫大的慰藉,我自当放心。”
说到此处,海宝儿稍作停顿,抬手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物,递向冷凌烟,言语间满是关切:“这是鸣宝带着蒲狼崽,在冷千重房间的暗格中寻得的。这名册详尽记录了所有弟子的立场,想来能为师姐重整浮青阁的大业,提供莫大助力。”
冷凌烟伸出微微颤抖的双手,接过那本册子,刹那间,心中压抑已久的情绪如决堤洪水,奔涌而出,泪水夺眶,再也无法抑制。她现在就是一只受伤后寻求慰藉的小鹿,一头扑进海宝儿怀中,声音带着哭腔,抽抽噎噎地说道:“师弟,待我妥善处理阁中诸事和接回师父,定会跋山涉水去寻你。此后,无论天涯海角,你在何处,我便追随至何处。”
“好!我等你……”
晌午用膳完毕,日光正暖,恰是启程的吉时。
海宝儿引领着黎姝盺、伍标等人,再次向着竟陵郡的方向进发。一路上,日光倾洒,为他们的身影勾勒出一层淡淡的金边,一行人步伐坚定,身影逐渐融入远方的道路。
行至甚远,张礼与卢浔驾驭着两辆马车,携数匹矫健快马疾驰而来,马蹄声声,由远及近,须臾间便已至近前,带起一阵尘土飞扬。
“相公!”临上车前,黎姝盺款步至海宝儿身旁,朱唇轻启,眉梢眼角尽是思索,“这冷千重当真令人捉摸不透。师姐乃闺阁女子,未必将那阁主之位放在心上。他若能再多些耐心,假以时日,师姐说不定便会将阁主之位主动相让,何苦如此操之过急呢?”
的确如此!
何苦如此急于求成?!
伍标眉头微蹙,眼中同样满是困惑,下意识地喃喃自语:“他等不及,可他儿子理应等得。纵使他儿子同样迫不及待,可总归都姓冷。追根溯源,这浮青阁终究是冷家的产业,何必这般行事,实在令人费解。”
听闻二人言语,海宝儿脚步一顿,剑眉渐渐拧作一团,神色凝重:“你们也觉着此事大有蹊跷?”语毕,他转头看向“蠡口神断”幽篁子。
幽篁子迎着这探寻目光,肩头微微一耸,嘴角勾起一抹戏谑笑意,调侃道:“哟,少主,这尘缘俗事您可千万别问老道。老道我不过是个胸无大志的闲散道士,这些江湖纷争、权谋纠葛,既琢磨不透,也着实看不惯。”
海宝儿听闻幽篁子这般回答,不禁莞尔一笑,心中却暗自思忖。这冷千重的行径确实有悖常理,背后定有隐情。“所以,还是老规矩?!”
也不给幽篁子推脱的可能和反驳的机会,他用手在地上随手写了个“冷”。众人见海宝儿举动,皆好奇地簇拥上前。
幽篁子无奈,只得敛容正色,认真地审视着那字。须臾,面色陡然一变,从地上随手捡起一根树枝,并以树枝为笔在地上勾勒字形:“观此字结构,左有两水,属坎卦之象,主险陷。右为‘令’,按六书当为形声,但细观其势,上半部分撇捺如龙翔天际,暗合‘天’字初形;下半‘口’部居中,恰应‘口为祸福门’之论。”
总结便是——字含坎象与祸福!
海宝儿闻言,心中猛地一震,忙追问道:“何解?!”
幽篁子以树枝轻点水旁:“此水非江湖之水,乃玄冰之水。‘水冷金寒爱丙丁’,丙丁属火,正克寒水。而浮青阁地处‘卧龙渊’,渊名有龙,龙属震木,木能生火,此乃天然制衡之局。”
他忽又将“令”字拆解:“令字去头,余下‘亼’部形似‘承’字起笔。承者,继也,担也,暗藏继承担当之意。再观令字中间一竖,贯穿上下,意指‘一竖通天,权柄在握’。”
话说得虽有些晦涩难懂,但海宝儿大致是听懂了,于是又问:“如何破局?!”
幽篁子将手指在“冷”字周围划出八卦方位:“坎水居北,属阴;令字在南,属离火。‘冷’字暗含水火既济之象,水火相冲,必生变数。互卦为水火既济,九三爻辞‘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主需持久方能破局。”
最后,他再以树枝圈住整个“冷”字:“这字总格二十七画,属‘破舟入海’之数,主险中求胜。水冷金寒之际,需得丙丁真火,方能冰消雪融。以‘天龙’为引,以‘承民’为基,秉持正道,承天应命;道存民立,民兴道昌。此为正解。”
道为何物?乃秉持浩然正道之心,以无畏之姿扞卫道统之尊。
民作何解?即守护苍生殷切之愿,以赤诚情怀践行为民之责。
道存于心,护之方显天地正气;民系于怀,行之乃见赤子丹心。道与民本是一体,守道即护民,为民即彰道,此为亘古不变的真谛。
道民合一,方为至境!
众人听得一头雾水,面面相觑,全然不解其中深意。唯有海宝儿,听后先是一怔,旋即仰头哈哈大笑起来,畅快淋漓地说道:“原来如此,师姐的出路和最终归宿竟都在这里!神断,我已明了往后该如何行事了!我们继续启程!”言罢,海宝儿大手一伸,牵起黎姝盺的手,步伐急促而坚定地大步流星钻进了马车。
徒留其余人呆立在原地,满脸的茫然无措,完全就是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