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乱民用来平账的!-《大乾最狂驸马爷》

  十天之后。

  其他三州的兵马,全部由副将带领,来到了潞州城外集结。

  虽然有吃空饷的现象,但是基本上每一州都到了四千人左右。

  加上潞州的四千军队,一共一万两千人。

  顾道立即命令打乱编制,裁汰老弱,重新整编训练,最后得到一万新军。

  而唯独延州军队没到,反而等来一封公文。

  延州镇山卒副将李扶摇发来的。

  声称延州府内乱民造反,镇山卒正在跟知府大人一起平乱。

  此时若是无兵镇守,乱民炽焰必然嚣张,请侯爷体谅。

  仿佛是为了呼应他的话。

  公文到的第三天,乱民的军队就攻破了两座县城,战报立即到了顾道手里。

  原本只存在于传闻的乱民,一瞬间竟突然声势惊人,攻城略地了。

  “乱民能攻破县城?”顾道随手把战报扔在一边,他根本不信。

  所谓乱民,不过是官逼民反的农民,从他们上报出现乱民到现在,不过一个月的时间。

  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强大的组织力?

  甚至连攻坚能力都有了?要知道攻打县城可是个技术活。

  “给李杲去文书,就说本侯马上率军过去帮他们平叛,让他们随时把战报送给本侯。”

  顾道看了一下延州的地图,然后吩咐关石头。

  “本侯倒要看看你们平的什么叛。”

  延州。

  李杲和李扶摇,带着五千镇山卒又收复了一座县城,在县城里面接受了县令的盛情款待。

  这已经是他们收复的第四座县城了,叛军在前面攻城,他在后面收复。

  “幸亏大人来得及时,赶走了叛军。不过这粮食和库房里面的银子,被抢走了不少……”

  县令端着酒杯,斟酌着跟李杲说道。

  “叛军肆虐,损失巨大在所难免,粮食没了再跟朝廷申请就好。县令要心里有数……”

  李杲矜持的说道。

  “大人放心,属下怎能不清楚。”县令谄媚的说道。

  李杲点点头,酒宴开始进入欢快的气氛。

  就在这个时候,李扶摇走了进来。

  “大人。”李扶摇把一封文书递过来,“顾侯要来帮咱们一起平叛。”

  这话一出口,整个宴会气氛瞬间冻结到了冰点。

  甚至县令端着酒杯的手都瑟瑟发抖。

  “大人,顾侯要来么?”县令忐忑地看着李杲。

  “怎么,他来就来,平叛是好事啊!告诉他我们追叛军去高粱山了!”

  李杲不以为意的说道。

  “好,大人英明,高梁山苍茫一片,就是藏十万军队也不在话下。可不好找叛军!”

  县令擦了擦汗水,笑着说道,反正不在他这里就好。

  李杲在高仓县舒服了几天,估计顾道快到了,这才懒洋洋地带着五千镇山卒去了高梁山。

  他要在这里等顾道的大军到来,然后一起搜山,反正叛军就在这里,大家一起找。

  找不到再说找不到的。

  一日之后,一万军队到了高梁山下,与李杲汇合。

  “下官李杲恭迎侯爷……”

  “末将李扶摇恭迎侯爷……”

  李杲和李扶摇,两人远远地看着顾道的大旗到了,赶紧在路边恭迎。

  虽然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是顾道侯爵之位不能缺了礼数。

  “两位大人多礼了。”李兵跳下马,回礼之后说道。

  “侯爷何在?”李杲疑惑地问道。

  “剿灭区区民乱,岂能劳烦侯爷亲自出马?侯爷只是让末将虚张大旗而来,配合大人。

  至于侯爷本人,也许在去了州城,也许去了刚收复的县城,就不是末将所知道了。”

  李兵淡淡的说道。

  李杲一个晃悠,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顾道要去州城或者被收复的县城。

  那不是一切全都露馅了么?

  “马上返回州城,快!”李杲不顾对李兵的失礼,大声说道。

  顾道太不讲究了,竟然玩声东击西!

  两人刚要走。

  “李扶摇听令。”李兵却拿出一张军令,冷冷的说道。

  “侯爷将令在此,李扶摇配合李兵剿灭乱民,任务不完不得擅自脱离战场。”

  “李将军,您要抗命么?”

  面对李兵的咄咄逼人,李扶摇脸色瞬间难看。李杲也脸色大变。

  此时的顾道,已经来到了高仓县。

  把正在往外运的粮食,堵在了城门口,高仓县的知县满头大汗地跪在地上。

  顾侯不是去剿灭乱民了么,怎么来到了高仓县,这下要死了。

  “下官、下官见过顾侯……”

  “跟本侯解释一下,这些粮食运到哪里去?骗我就杀你全家,你应该知道本侯有这个爱好。”

  顾道用马鞭敲着自己的大腿,冷声说道。

  县令差点吓得晕死过去。

  “回,侯爷这些粮食,这些粮食……对,是调给平定乱民军队的军粮。”

  县令想到一个说法。

  “可有调粮的文书?”顾道继续问道。

  “文书……文书……因为着急,文书需要后补。”县令擦擦额头上的汗水继续编造。

  “砍了……”顾道冷声。

  “侯爷不要,我说……”县令一听赶紧大喊,可惜跃跃欲试的孔三刀等半天了。

  一刀下去,好大的头颅落地。这孩子杀心贼重。

  顾道指了指县丞。

  “你来说!”

  说话间,孔三刀拎着带血的刀,已经来到了县丞的身后,瞄准了县丞的脖子。

  “回侯爷,这些粮食是知县准备运往州城,交给知府大人家里人的。”

  县丞只觉得脖子一阵凉风,赶紧说道。

  “本侯耐心不多,把知道的都说了。”顾道冷声说道。

  县丞哪里还敢隐瞒,为了保命,直接说道。

  “回侯爷,这些粮食和后面一车银子,都是送到知府家里的。”

  “这些粮食是赈灾粮库的,银子是县衙银库的,送给知府五成,剩下五成留给县内大家一起发财。”

  “侯爷要问为什么这么大胆,因为有乱民攻入城中,这些东西名义上已经被他们劫掠了,账册也烧了。”

  “如果侯爷问乱民哪里来的?小人也不知道,反正知县大人偷偷打开城门,然后所谓乱民就冲进来。杀了几个跟知县大人不对付的就走了。”

  “小人不敢不从,否则也被杀了,侯爷饶命啊!”

  县丞这一套说辞,逻辑清晰,层层递进,节奏跟说快板一样。

  关石头和楚矛听得目瞪口呆。

  还可以这么玩?

  找人假扮乱民进来溜达一圈,然后知府后脚就到,收复县城。

  知府大人有了军功,然后还堂而皇之地分了银子和粮食。顺便排除异己。

  至于黑锅,那就保甲法来背着,反正这些乱民都是被保甲法逼反的。

  “真他娘的太离谱了。这胆子包了天了?”楚矛气的咬牙切齿。

  关石头握紧刀兵,一言不发。

  哈哈哈……

  顾道却爆发出来一阵狂笑,甚至眼泪都差点笑出来了。

  他想起一只猴子,闯进地府改生死簿的故事,看似猴子赢了,实际上不知道帮多少人平了账。

  真是异曲同工之妙。

  “我说怎么乱民战斗力如此之强,竟然能攻城略地了。原来他们是来平账的!”

  “好,好,好得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