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咬住尾巴,吴三辅的疯狂-《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休整一日,第二天,崇祯率领各路大军,开始拔营开拔。

  这一次,他信心满满,要一次性、一劳永逸,解决问题。一切顺利,以后辽东,也就太平安定了。

  崇祯大军开拔之际,多尔衮、范文臣、鳌油,护着大玉儿和小皇帝福临的马车,在辽东大地上,早已奔逃了一日。

  吴三桂、胡心水、夏龙山及两万多关宁铁骑,也狂追了一日。

  这一日逃亡,雪狼一般、狐狸一般的多尔衮,知道北边方向,有明军的围三阙一,采取了大迂回的逃命术。

  三千营的网,已经张得足够大。

  可是,李性忠、马科、杨展、曾英、铁木蛮的五张大网,还是被多尔衮成功绕过。

  在沈阳、抚顺、铁岭的必经之路上,都没有网到多尔衮。

  消息来回传报,李性忠、马科也得知多尔衮带着大玉儿和福临小皇帝出逃的消息,更得知众将都没有发现逃军的消息,急得两人,大雪天的,还满头大汗。

  “李将军,这多尔衮,难道会上天入地不成?”马科焦虑道。

  李性忠咬着牙,怒气冲冲道:“狗日的,锦州方向,他不敢去。辽阳方向,他去了是死。朝鲜方向,他也无路可逃。唯一的活路,就是铁岭、辽左,他不可能不去。”

  “可是,算时间,他早该来了。”

  “奶奶的,半路堵不住,那咱不堵了。”

  “不堵?”马科大惊!

  李性忠点点头:“咱就直接杀去铁岭,去会陈之礼和王辅臣。”

  马科兴奋点头:“李将军妙计,张网捕鱼,不如守株待兔。铁岭,他绝对会去。”

  围堵的三千营,堵不到多尔衮。追击的关宁军,倒是非常幸运,追上了多尔衮的尾巴。

  打了几十年的仗,只有关宁军,更熟悉旗人。

  说是搜索前进,把多尔衮赶进三千营的包围圈,就行。

  可吴三桂一行,还是拿出亡命追击的速度,狂追布不止。

  因为,关宁铁骑之中,还有一个吴三辅。

  铁板一块的关宁军中,吴三桂为平西王,已封无可封。胡心水晋封忠智伯、夏龙山晋封忠贤伯,都加右都督衔。

  囯丈吴襄,也封了广陵伯。

  这次,崇祯皇帝亲自下旨,谁抓住多尔衮、大玉儿和小皇帝福临,封万户侯。

  若是立下不世功勋,把功劳给吴三辅。那么,他们又多了一个侯爵之位。

  再加上祖大寿的平辽伯,祖泽润的辽东巡抚,以及对吴三桂仰慕至极、言听计从的靖南王左梦庚。

  最后,再有吴萌萌的贵妃之位、以及诞下的龙子王位。

  加起来,他们就有三王位、一侯爵、三伯爵,在大明朝,可谓占据半壁江山,成为举足轻重的强大力量集团,什么事都可以做、也有实力做。

  经过一日一夜猛追,吴三辅率领前锋营,终于看到了两黄旗的尾巴。

  吴三辅大喜,长枪前指,兴奋大吼:

  “弟兄们,给我追!”

  “杀一个旗人,赏一百银元!”

  “活捉多尔衮,赏赐千金!”

  “杀......”

  一众将士大喜,崇祯皇帝的赏赐,直接被吴三辅提高十倍。用的,是吴家的私钱。

  吴三辅算盘珠子打得好,为了这个万户侯,他把万金舍出去,也是赚疯了。

  身后明军迫近,马蹄声声,多尔衮也敏锐感觉到了。

  “鳌由。”

  “末将在。”

  “带五百兵马,给我堵住。至少,三个时辰。”

  “末将遵令。”

  鳌由大声领命。

  迅速带人,回身列阵。

  “大清的巴图鲁勇士,大清需要你们的时候,到了......”鳌由提刀,大声呐喊。

  “杀杀杀......”

  五百正黄旗巴图鲁勇士的呐喊,声音震天,几乎胜过万人。

  “锥形阵,准备.......”

  “弓箭手,准备.......”

  鳌由提刀,大声怒吼。

  一众正黄旗勇士,立马组成锥形阵型,齐齐弯弓搭箭,对准追杀上来的明军追兵。

  鳌由兵少,组成锥形阵,正好能将对战时的损失,降到最低。

  五百兵一起锥型冲锋,说不定能刺破明军的追兵,把明军追击阵型搞乱,为多尔衮撤逃,争取更多时间。

  ......

  吴三辅看旗人竟然列阵、停马举弓、严阵以待。

  大怒:“竖子,胆敢举箭瞄老子!”

  猛然举枪,战马不停,疯狂大吼:“弟兄们,弓箭准备,燧发枪准备。”

  一众追击的关宁军,也猛然举起遂发枪、举起弓箭。

  关宁军中,有十门大明车炮、一千支燧发枪。这还是把李自成赶出山西的时候,吴三桂舔着脸,跟崇祯皇帝要的。

  没想到,崇祯皇帝,竟然豪爽地给了。

  这十门大明车炮、一千支燧发枪,是关宁军压箱底的宝贝。不到关键时刻,吴三桂、吴三辅决舍不得拿出来。

  这次追击多尔衮、大玉儿、小皇帝福临,正当时。

  吴三桂一狠心,把一千燧发枪枪手,全部调给了亲弟弟吴三辅。

  吴三辅率领的前锋营,就是由这一千燧发枪枪手和一千最精锐的关宁铁骑组成。

  “给我射......”

  追击到两百步的距离,吴三辅大吼一声,立马下令射击。

  两军对射,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燧发枪的射击距离优势,在这一刻,立马形成对战优势。

  砰砰砰......

  砰砰砰......

  砰砰砰......

  一千支燧发枪,陆续开枪。

  旗人锥形阵的真正尖锥,前面五十几人,旗人、战马,立马被射成筛子,铠甲碎裂、头盔碎裂,血肉碎裂,几乎被射成一滩烂泥,萎靡坍塌。

  不过,这些尖锥,确实挡下了绝大部分的纸壳子弹。

  每个人,每匹马,用他们的身躯,都接下十几、几十、甚至上百弹。

  一枪过后,关宁军燧发枪枪手,立马上刺刀,以燧发枪了长枪,冲杀上去。

  另外一千关宁军,则是弯弓搭箭,继续瞄准断后的正黄旗骑兵,在疯狂的吴三辅指挥下,继续疯狂冲击。

  “射......”

  几乎,在同一时间,在相距七十步的距离。

  吴三辅和鳌由,同时下令。

  决死的正黄旗骑兵和追击的关宁军,同时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