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给辽宁省的政策,最感动的,当属新任辽宁巡抚祖泽润、新任辽宁总兵高第。
“陛下,臣替辽宁百姓,给陛下磕头。”
“陛下功德,辽宁百姓将永世不忘。”
祖泽润感动得泪流满面,高第也是激动不已。
辽宁百姓,受的苦难,太多了。免赋税十年的回报,是他们该得的。
自从大规模开发裕州盐矿,手中有盐;大规模开发密云铁矿,手中有铁;崇祯就能通过大明银行,配合大明皇家商场、大明皇家百货公司,大规模发行银票。
再有天下百姓都认的、好用又有价值的大明银票,就可以做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
修水利,设粮仓,养功臣,恤百姓,办学堂,育稚童……兴盛大明天下。
这一切的一切,最关键的关键,就在一个有用的“银票”身上。
在辽宁设辽宁仓,把辽宁之地,打造为大明粮仓,就是其中的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第二日,田虎、张能率领大军,返回开原,将一众投降的旗人俘虏,押回铁岭。
三天之后,田虎返回,崇祯亲率大军启程,返回沈阳。
回到沈阳,唐王朱聿键带着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福王朱由崧、桂王朱常瀛、鲁王朱以海、益阳王朱术雅、宁靖王朱术桂,以及五军营副将郝摇旗,大将马世耀、党守素,以及一众藩王、子弟前来拜见。
整个沈阳城,已经彻底打扫干净。建奴的祖宗牌位,已统统烧毁。所有满文书籍,也都付之一炬。
崇祯将一半的军中文职,全部调给祖泽润,任命为辽宁省各州府教谕、县令等职。又下旨从大明农部,调集一批善于种植红薯且政绩突出的文官,交给祖泽润使用。
如此,辽宁省的框架,就初步搭建起来了。
大玉儿、范文程、小皇帝福临,也当着一众旗人俘虏的面,跪倒在崇祯脚下。
绝望的多尔衮,依然被塞着破血布,被押上刑场。
跟他一起遭活剐的,还有国史院大学士刚林、弘文院大学士希福,以及作为汉人的礼部尚书冯铨、翰林院大学士宁完我。
旗人成年男丁,都已灭绝。留着他们这些糟老头子,除了偷偷给那些幼童讲解旗人曾经的辉煌之外,一无是处。还不如论罪诛杀,永绝后患。
冯铨和宁完我,没有范文程的作用,也一同刮了,也算是给汉人叛徒,一个警醒。
天主教传教士汤若望,竟然舔着脸,跪地求饶:“陛下,臣熟知火药、火药、炼金之术,请为陛下效劳。”
崇祯冷冷一笑:“你懂的,朕都懂。大明的工业,强你西夷,何止百步。”
“既然你投了建奴,就为建奴殉葬吧,朕不稀罕。”
“啊......”汤若望当场晕倒。
那一天,人山人海,一众文臣武将、大明将士,都来观刑。
一代枭雄多尔衮、几个亡国老臣、天主教徒汤若望,就这么给一刀一刀,给削成了人棍。
大清之亡,亡于多尔衮!
谁说汉人懦弱、不善武?
报仇的时候,汉人可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紧跟着,就是改名、蓄发、易服。
在惊恐万状的大玉儿、福临、范文程的带领下,一众惊恐的旗人妇孺、儿童,都异常听话。
改名,易服,特别乖。
就连分配媳妇,也没有多少哭泣,更不敢不服、不从。
被饿得头晕眼花的一众旗人妇女,早没有赴死、殉国的勇气。
战争中卑微活下来的,谁还有什么国仇家恨?
他们旗人,比夷人还夷人,人活一世,就为了一口吃的。
谁给她们吃的,她们就认谁为夫、为爷。
况且,汉人更善良,更朴实,更勤劳,更会心疼媳妇。
她们,也乐得顺从。
一切安定之后,大明皇家百货公司的李岩,也率领沿海组建的庞大船队,将采购的粮食,源源不断通过海船,运到辽东。
李岩也感慨不已:“陛下大军,刚出辽东,卑职的粮草都没运到,这么快,辽东就平了。”
“此文治武功,世所罕见呐。”
崇祯轻轻一笑:“建奴所赖,骑兵马射箭尔。朕只要破了他的骑兵,再隔绝援兵,剪除四翼,建奴易破尔。”
“谨受教!”李岩再次服了。
他知道,这些办法,作为谋士,大多都能想到。可要真正实施起来,问世间又有几人能办到?
粮草运到之后,大明军心,更甚。
一众将士,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这日,崇祯率领众将,为陈之礼、张天琳两员大将下葬,崇祯又亲自诵读祭文,率领众将,集体祭祀,极大哀荣。
这一切,又激起了众将士的复仇之心。
“陛下,现在兵精粮足,兵强马壮,末将请命,率军进攻朝鲜。将尚可喜那厮,给陛下抓回来,为陈将军、张将军报仇。”吴三桂大声请命。
“陛下,末将愿随平西王出战,陈将军就是因为末将没及时跟进,才中了埋伏,为国壮烈。末将,誓要亲手扭下尚可喜的人头,为陈将军报仇。”王辅臣紧跟请命。
“陛下,末将请命,随平西王出战。宰了倭寇,鲜奴,为张将军报仇。”李过也大声请命。虽然张天琳是死于多尔衮及一众旗人之手,可作为帮凶的倭寇、鲜奴,也罪责难逃。
“陛下,倭寇不灭,辽宁难宁,末将请命,率军入朝,灭了倭寇,永绝后患。”戚元辅大声请命,他们戚家军,打倭寇,那是刻在血脉里的基因,随时都能觉醒。
“陛下,末将请命,为大军先锋,为大军开路。”田虎也大声请命,没能赶上辽东大战,他甚是可惜。
“陛下,咱们手里有朝鲜世子。朝鲜一直是大明的藩属,应立即修书一封,让朝鲜国王李倧,交出凶手尚可喜,驱逐倭寇。否则,我大明军队,可就不客气了。”小张良陈幕,也急忙建议。
.......
紧跟着,王永吉、福王朱由崧、唐王朱聿键、桂王朱常瀛、何庄、李性忠、李忠、刘泽清、祖大寿、高第、郑成功......一干宗室藩王、文臣武将,都大声请命。
都誓言要入朝缉凶,为陈之礼、张天琳报仇。要灭了倭寇、保辽宁安宁。还要拿朝鲜国王李倧问罪。
崇祯看着请命的众将,心里乐开了花。
就连被俘虏的朝鲜世子李溰,也急了,站出来,大声道:“陛下,家父一向忠诚于大明。前番为建奴所逼,才迫不得已被征兵。”
“如今,建奴已灭,家父和朝鲜,将永为大明藩属,永远忠于陛下。”
“陛下,倭寇、尚可喜所部入朝鲜,定会祸害朝鲜百姓。罪臣请命,为大军带路,入朝剿灭倭寇,追缴尚可喜残部,保朝鲜安宁。”
崇祯轻轻一笑,他心里,对于朝鲜用兵,绝非报仇、缉凶、灭倭寇那么简单。
他要趁此机会,一劳永逸解决朝鲜问题。
说白了,大明的藩王可削。作为大明藩属的朝鲜,也该削了!
突然,远处雪路上,飞来骑雪人。
那雪人奔来,十丈之外,滚鞍下马,再手脚并用,冲到崇祯皇帝面前跪倒:“锦衣卫百户姚鑫,禀报陛下,朝鲜有变!”
“啊......有变?”众文臣武将一惊!
百户姚鑫大口喘息着,继续道:“五卫都总管金自点,在倭寇酒井忠胜和尚可喜的帮助下,诛杀朝鲜囯王李倧,自立为王。”
“陛下,臣替辽宁百姓,给陛下磕头。”
“陛下功德,辽宁百姓将永世不忘。”
祖泽润感动得泪流满面,高第也是激动不已。
辽宁百姓,受的苦难,太多了。免赋税十年的回报,是他们该得的。
自从大规模开发裕州盐矿,手中有盐;大规模开发密云铁矿,手中有铁;崇祯就能通过大明银行,配合大明皇家商场、大明皇家百货公司,大规模发行银票。
再有天下百姓都认的、好用又有价值的大明银票,就可以做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
修水利,设粮仓,养功臣,恤百姓,办学堂,育稚童……兴盛大明天下。
这一切的一切,最关键的关键,就在一个有用的“银票”身上。
在辽宁设辽宁仓,把辽宁之地,打造为大明粮仓,就是其中的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第二日,田虎、张能率领大军,返回开原,将一众投降的旗人俘虏,押回铁岭。
三天之后,田虎返回,崇祯亲率大军启程,返回沈阳。
回到沈阳,唐王朱聿键带着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福王朱由崧、桂王朱常瀛、鲁王朱以海、益阳王朱术雅、宁靖王朱术桂,以及五军营副将郝摇旗,大将马世耀、党守素,以及一众藩王、子弟前来拜见。
整个沈阳城,已经彻底打扫干净。建奴的祖宗牌位,已统统烧毁。所有满文书籍,也都付之一炬。
崇祯将一半的军中文职,全部调给祖泽润,任命为辽宁省各州府教谕、县令等职。又下旨从大明农部,调集一批善于种植红薯且政绩突出的文官,交给祖泽润使用。
如此,辽宁省的框架,就初步搭建起来了。
大玉儿、范文程、小皇帝福临,也当着一众旗人俘虏的面,跪倒在崇祯脚下。
绝望的多尔衮,依然被塞着破血布,被押上刑场。
跟他一起遭活剐的,还有国史院大学士刚林、弘文院大学士希福,以及作为汉人的礼部尚书冯铨、翰林院大学士宁完我。
旗人成年男丁,都已灭绝。留着他们这些糟老头子,除了偷偷给那些幼童讲解旗人曾经的辉煌之外,一无是处。还不如论罪诛杀,永绝后患。
冯铨和宁完我,没有范文程的作用,也一同刮了,也算是给汉人叛徒,一个警醒。
天主教传教士汤若望,竟然舔着脸,跪地求饶:“陛下,臣熟知火药、火药、炼金之术,请为陛下效劳。”
崇祯冷冷一笑:“你懂的,朕都懂。大明的工业,强你西夷,何止百步。”
“既然你投了建奴,就为建奴殉葬吧,朕不稀罕。”
“啊......”汤若望当场晕倒。
那一天,人山人海,一众文臣武将、大明将士,都来观刑。
一代枭雄多尔衮、几个亡国老臣、天主教徒汤若望,就这么给一刀一刀,给削成了人棍。
大清之亡,亡于多尔衮!
谁说汉人懦弱、不善武?
报仇的时候,汉人可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紧跟着,就是改名、蓄发、易服。
在惊恐万状的大玉儿、福临、范文程的带领下,一众惊恐的旗人妇孺、儿童,都异常听话。
改名,易服,特别乖。
就连分配媳妇,也没有多少哭泣,更不敢不服、不从。
被饿得头晕眼花的一众旗人妇女,早没有赴死、殉国的勇气。
战争中卑微活下来的,谁还有什么国仇家恨?
他们旗人,比夷人还夷人,人活一世,就为了一口吃的。
谁给她们吃的,她们就认谁为夫、为爷。
况且,汉人更善良,更朴实,更勤劳,更会心疼媳妇。
她们,也乐得顺从。
一切安定之后,大明皇家百货公司的李岩,也率领沿海组建的庞大船队,将采购的粮食,源源不断通过海船,运到辽东。
李岩也感慨不已:“陛下大军,刚出辽东,卑职的粮草都没运到,这么快,辽东就平了。”
“此文治武功,世所罕见呐。”
崇祯轻轻一笑:“建奴所赖,骑兵马射箭尔。朕只要破了他的骑兵,再隔绝援兵,剪除四翼,建奴易破尔。”
“谨受教!”李岩再次服了。
他知道,这些办法,作为谋士,大多都能想到。可要真正实施起来,问世间又有几人能办到?
粮草运到之后,大明军心,更甚。
一众将士,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这日,崇祯率领众将,为陈之礼、张天琳两员大将下葬,崇祯又亲自诵读祭文,率领众将,集体祭祀,极大哀荣。
这一切,又激起了众将士的复仇之心。
“陛下,现在兵精粮足,兵强马壮,末将请命,率军进攻朝鲜。将尚可喜那厮,给陛下抓回来,为陈将军、张将军报仇。”吴三桂大声请命。
“陛下,末将愿随平西王出战,陈将军就是因为末将没及时跟进,才中了埋伏,为国壮烈。末将,誓要亲手扭下尚可喜的人头,为陈将军报仇。”王辅臣紧跟请命。
“陛下,末将请命,随平西王出战。宰了倭寇,鲜奴,为张将军报仇。”李过也大声请命。虽然张天琳是死于多尔衮及一众旗人之手,可作为帮凶的倭寇、鲜奴,也罪责难逃。
“陛下,倭寇不灭,辽宁难宁,末将请命,率军入朝,灭了倭寇,永绝后患。”戚元辅大声请命,他们戚家军,打倭寇,那是刻在血脉里的基因,随时都能觉醒。
“陛下,末将请命,为大军先锋,为大军开路。”田虎也大声请命,没能赶上辽东大战,他甚是可惜。
“陛下,咱们手里有朝鲜世子。朝鲜一直是大明的藩属,应立即修书一封,让朝鲜国王李倧,交出凶手尚可喜,驱逐倭寇。否则,我大明军队,可就不客气了。”小张良陈幕,也急忙建议。
.......
紧跟着,王永吉、福王朱由崧、唐王朱聿键、桂王朱常瀛、何庄、李性忠、李忠、刘泽清、祖大寿、高第、郑成功......一干宗室藩王、文臣武将,都大声请命。
都誓言要入朝缉凶,为陈之礼、张天琳报仇。要灭了倭寇、保辽宁安宁。还要拿朝鲜国王李倧问罪。
崇祯看着请命的众将,心里乐开了花。
就连被俘虏的朝鲜世子李溰,也急了,站出来,大声道:“陛下,家父一向忠诚于大明。前番为建奴所逼,才迫不得已被征兵。”
“如今,建奴已灭,家父和朝鲜,将永为大明藩属,永远忠于陛下。”
“陛下,倭寇、尚可喜所部入朝鲜,定会祸害朝鲜百姓。罪臣请命,为大军带路,入朝剿灭倭寇,追缴尚可喜残部,保朝鲜安宁。”
崇祯轻轻一笑,他心里,对于朝鲜用兵,绝非报仇、缉凶、灭倭寇那么简单。
他要趁此机会,一劳永逸解决朝鲜问题。
说白了,大明的藩王可削。作为大明藩属的朝鲜,也该削了!
突然,远处雪路上,飞来骑雪人。
那雪人奔来,十丈之外,滚鞍下马,再手脚并用,冲到崇祯皇帝面前跪倒:“锦衣卫百户姚鑫,禀报陛下,朝鲜有变!”
“啊......有变?”众文臣武将一惊!
百户姚鑫大口喘息着,继续道:“五卫都总管金自点,在倭寇酒井忠胜和尚可喜的帮助下,诛杀朝鲜囯王李倧,自立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