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确定管辖权-《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京城每日都有卷宗送往河西,那是锦衣卫送给太子过目的情报。

  说是卷宗,其实里面就只有一张纸。

  纸上通常都只有一个字:

  安!

  京城太平,太子在河西才能待得踏实。

  此时,徐国的大军已经同高原人小小的碰撞了几次,互有胜负。

  太子正想命锦衣卫加紧打听,不曾想收到徐王的来信。

  在信中,徐王对太子的提醒致以诚挚的谢意,同时明确的表示,这场对峙会持续到冬天来临。

  到时候大雪封山,徐军攻不上去,高原人的大军也下不来缓冲地带。

  想打谷草?

  先扛过这个冬天再说吧。

  太子十分满意,亲自提笔给徐王回信。

  中心思想只有一个:

  徐王的愿望,他会竭尽全力帮助实现。

  赎金已经算好,太子放走了大都督的几位亲信,让他们回去筹措银两。

  太子比朝廷要好说话得多,不管是黄金法器,还是战马牦牛,统统都可以用来代替白银。

  但是——

  太子只给了三个月的期限。

  三个月之后,如果见不到赎金和购买粮草的银两,太子会将那些大大小小的贵族的人头,挂在高高的辕门之上。

  胡罗素有些犹豫,他怕等来的不是赎金,而是高原人的大军。

  太子看出他的顾虑,表示高原人一定不会放弃大都督。

  胡罗素冲太子拱手弯腰,请太子赐教。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用武力解决?”太子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胡罗素的表情更加糊涂。

  太子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认真琢磨,随后慢悠悠走上了高台。

  接近两千万的赎金,不管如何挥霍,总能缓上一阵了!

  独坐高台,微风拂面,太子十分惬意!

  面对朝廷的军队和粮商在缓冲地带的活跃,燕、宋两国自然不会无动于衷。

  他们的相国亲自前往大营,想要求见太子,转达自家王爷的不满。

  结果——

  太子不见!

  理由简单粗暴:

  他们,还不配!

  想要当面抗议,除非是两位诸侯王亲自前来。

  两位诸侯王心怀鬼胎,太子才不相信他们敢离开自己的封地。

  不过,太子一向通情达理。自己不见,不代表不会派人接待,好歹那两个家伙也算是远道而来。

  没有让两位亲王出面,而是命铁詹事亲切的接见了他们。

  詹事府的詹事,虽然只是三品,不过铁詹事的上一个官职,却是兵部的侍郎。

  两位相国在他面前,倒也不敢露出傲慢的神色。

  近朱者赤,铁詹事热情的请二人喝茶。

  品上几口香茗,又聊了聊西边的风土人情,铁詹事便对两国截断退路的行动表示感谢。

  语气十分诚恳!

  两位相国也趁机做出了解释。

  他们认为高原人十分奸诈,万一顺势流窜到河西,将会给河西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铁詹事频频点头,深以为然。

  “高原人的确异常狡诈,不但在缓冲地带劫掠,还试图偷袭大营。幸亏将士们殊死抵抗,才没能让他们得逞。”

  既然说到这里,铁詹事就将那场激烈的战斗,向二人做出了详细的介绍。

  两位相国皆是怒气冲冲,对高原人进行了严厉的声讨。

  “那帮高原人最后越过了燕国的边界,不知燕国的大军是否已将他们歼灭?”

  铁詹事看向燕国的相国,满脸的关切。

  “竟有此事?本相暂未收到消息,等回国后,一定会安排人彻查!”

  燕国的相国面露惊讶,演技十分出色。

  铁詹事笑笑,没有继续追问。

  两位相国对视一眼,开始默契的表明来意,随后克制的提出了抗议。

  铁詹事面色平静,表现得极有耐心。

  “本官有一事不明,想请二位解惑!”

  等两人说得口干舌燥,铁詹事体贴的请两位相国喝茶。

  二人目视铁詹事,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百十里宽的缓冲地带,可是燕宋两国的封地?”

  问完后,铁詹事面露疑惑。

  能做到诸侯的相国,都是人精中的人精,二人听出这问话里面的陷阱,皆是沉默不语。

  等待片刻,铁詹事又重复了一遍。

  “立国之初,太祖皇帝分封诸侯时,确实有将缓冲地带划给我们两国管理。”宋国的相国谨慎措辞。

  “管理?那到底是算封地?还是不算封地?”

  很明显,铁詹事不打算放过,继续追问。

  “几百年间,形势多有变化,已无法简单的给出一个结论。”燕国的相国想要模糊概念。

  “在本官看来,这件事其实很简单。如果是两国的封地,就向朝廷解释为何任由高原人践踏?如果不是,那二位今日表现出来的义愤填膺,到底愤从何来?”

  铁詹事语气平缓,气定神闲。

  “本相说过,几百年的变迁,缓冲地带的局面变得无比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楚。”燕国的相国依旧打算模棱两可。

  “既然无法确定,二位何来的底气,敢质问殿下?”铁詹事开始上纲上线。

  两位相国听后没有丝毫慌乱,解释绝无质问之意。

  “既然不是质问,那本官想来,应该也无语回答!”

  二人对视一眼,缓缓点头。

  铁詹事十年寒窗,两位相国也是饱读诗书,抛开公事,三人聊得十分愉快。

  铁詹事又设宴款待,用的是太子殿下带来的厨子。

  菜式新颖可口,两位相国赞不绝口。

  军中禁酒,不过在特殊的情况下,喝上几杯葡萄酿,还是允许的。

  几杯酒过后,铁詹事有些好奇的询问,他们给太子敬献的,到底是什么礼物?

  两位相国面露尴尬。

  “是本官多嘴!”

  铁詹事装作认为是二人不方便透露。

  “不过,不管进献的什么,还是要将进献这件事情透露出去。”

  “军中有御史,免得他们到时候误以为两位王爷骄横,参上一本。”

  “横生枝节不说,还有损两位王爷的英明。”

  铁詹事可算是推心置腹。

  “军中还有御史?”宋国的相国开口问道。

  铁詹事仿佛怕被人看到,点头的幅度十分轻微。

  “这也没什么不能说的!给殿下进献的礼物,需要时间精心准备。本相这次来的匆忙,回去后,本相会亲自督促,抓紧时间送来,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瞎话!

  是张嘴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