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明年上高原-《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过了几日,常遇春提到的那百十名太监终于赶到。

  就在这群太监离开京城的第二日,常遇春就派人出发,将卷宗送往河西。

  不过,就算快马加鞭,也只比这些太监早五日赶到。

  这些太监,靠的可是双腿!

  太子对他们的表现十分满意。

  除了满意,还有高兴。

  太子非常高兴。

  按照太子的理解,这些太监既然是皇帝派来保护自己的,那么就可以算作皇帝的赏赐。

  既然是赏赐,也就没有归还的道理!

  太子仔细问了问情况,随后将他们交给青龙和二七带下去安排。

  他自己则慢慢溜达到后面,写谢恩折子去了。

  这群太监一来,太子就有了底气。

  他不再龟缩在大营里面,邀请两位王爷和住持,再带上张统领和胡罗素,欣赏这十里长廊的美景。

  十里长廊,是太子给燕宋两国让出的地界,取的一个颇有诗意的名字。

  住持的心中原本是有些抗拒的。

  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好好谋划一下,看看如何让高原人皈依。

  不过自从太子见识过那把断剑之后,一有空就会热情的邀请住持喝茶。

  太子的热情,实在是让他难以招架。

  那晚过后,太子曾就此事向青龙询问。

  听到太子的描述,青龙脸色大变,表示就算是一段的杜公公,恐怕也无法办到。

  这也是太子表现得如此热情的最重要的原因。

  除了欣赏景色,太子也有再次勘查地形的意思。

  既然是清净寺出钱,太子便示意几人不必客气。

  几人心领神会,构思出一个庞大的防御链。

  住持没有丝毫犹豫,痛快应下。

  此次前来,虽然损失了一二十名武僧,不过清净寺获得的利润,也超过了两百万。

  确定以后,太子派人送信回京,命金顺组织工匠材料。

  河西军的军营已经投入使用,那些工匠已经休息了一段时日。

  等这件事情敲定,太子请住持在高台喝茶。

  “那晚的事情,孤还没有向你致谢!”太子的表情十分诚挚。

  “老衲不明白殿下的意思!”

  住持的一张老脸,似乎永远都没有表情。

  “不承认?算了,孤也不勉强。”太子笑着将一杯茶放在住持的面前。

  只要住持明白自己的心意就行。

  “回去后准备半年,等到明年春暖花开,有一部分僧人就会前往高原传教。”

  知道太子一定会问,住持干脆主动说出自己的安排。

  “都清楚了?”太子面露关切。

  “没有!不过如果没有面对苦难的勇气,又如何能自在圆满?”

  住持的目光中,透出了一丝坚定。

  看着面前的老和尚,太子想起另一时空的西游记。

  不!

  是玄奘!

  “孤听说高原的西边有一个教派,一手拿着经书,一手握着刀剑,所向披靡!”

  太子沉吟片刻,开口巩固住持的信念。

  “西边?老衲为何从未听说?”住持面露疑惑。

  “不信?等帝国拿下高原,你可以派人再往西边走走,去一探究竟。”

  “是一探究竟?还是替殿下探路?”住持的语气波澜不惊。

  “格局!把格局打开!”

  太子笑着缓缓起身,走到高台的边上。

  住持认真品茶,没有开口说话。

  “以帝国的实力,将来扩张到高原已是极限。不过你们的教义,可以传播得更远。”

  “教他们向善,让这人世间多一些祥和!”

  听完太子语重心长的训示,住持缓缓抬头,目光落在太子的背影上。

  太子虽然身材修长,不过远远称不上魁梧,可住持偏偏觉得此刻的太子,形象有些高大。

  不但如此,他心中对太子的手段也是佩服不已。

  太子一方面限制他们在帝国的境内发展,一方面又鼓励他们将教义向四方传播。

  “但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度牒制度,你们还是要遵守的。”

  话音一转,太子开口告诫。

  住持认为太子殿下说得极是。

  没有了制约,别说朝廷不放心,住持同样也不会放心。

  “前往高原传教,需要大量的人手和物资。你去同胡罗素商议,十里长廊的堡垒,你可以用来作为中转站。”

  转过头,太子表情严肃。

  住持谢过!

  “孤会派人随你们一同前往!”太子继续开口。

  这句话,既像是给他们提供帮助,又像是在提出要求。

  住持再次谢过!

  等从高台上下来,太子命青龙将二七找来。

  站在中军帐内,二七的心中十分忐忑。

  跟了太子这么长的时间,这还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被召见。

  “二七,你带几个人回一趟京城。”

  没有废话,太子直接开口吩咐。

  二七弯腰低头,纹丝不动。

  “去乾清宫找杜公公,将那晚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他。”

  “喏!”

  “就说是孤的意思,让他主动将此事向父皇禀报。”

  “喏!”

  对于太监来说,能不能理解并不重要,能否完美的执行,才是他们需要担心的事情。

  “再去一趟诚阳公府,什么也不用讲,只需要将这封信交到他的手中。”

  说完后,太子示意青龙把信递到二七的面前。

  二七双手捧过,小心的揣进怀里。

  “最后再回一趟东宫,告诉周姑姑,寿康宫那里,每日都得去上一趟。”

  “喏!”

  “快去快回,路上要注意安全!”

  对身边人,太子一向都十分体贴。

  二七一撩下摆跪了下去,磕头请太子保重。

  “青龙?”

  等二七退了出去,太子开口喊道。

  “奴婢在!”

  “最近有多少信从大营送回京城?”

  太子面无表情,语气中也透着丝丝冷意。

  “大战过后,勋贵子弟总共送出了二十三封,吏部的官员送出十一封。”

  这两个数据,青龙张口就来。

  “都有谁?”太子开始来回踱步。

  没有停顿,一个个名字从青龙的嘴里吐出。

  “琮量送了三封出去?”太子微微皱眉。

  “是!最近的一封是昨日送出。”青龙连时间都记得十分准确。

  “他倒是勤快!”

  须臾,太子突然笑了起来。

  青龙弯腰低头,就像——

  就像杜公公在乾清宫内的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