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诸侯看诸侯-《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仓廪实而知礼节!

  康国富庶,自诩为帝国礼教的典范之一。

  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太子同康王在边界完成了一套极为繁琐的礼仪。

  随后太子邀请康王同自己共乘一车。

  康王表现得受宠若惊!

  或者说是小心谨慎!

  不过,当他的目光从马车旁扫过,看到抬头挺胸,目不斜视的李硕时,心中对太子突然有了亲切的感觉。

  李硕,康王第四子!

  上车,康王谢过太子对李硕的提携。

  “侍卫营就是个熬资历的地方,只要不出错,想必用不了多少年,就会从三等变成一等。”太子笑着解释了几句。

  康王虽说远在南方,可对京城并非一无所知。

  宫中侍卫的差事,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就算太子想要名额,恐怕也得做出一些利益交换。

  更何况补的还是三等侍卫!

  康王再次谢过。

  “孤怎么也没能想到,最先主动入朝的,居然是你!”

  郑亲王与曹亲王都承受着巨大的外部压力,算不得主动。

  “殿下,自从您与越王达成共识,臣就有了入朝的想法。”康王欠身回话。

  “哦?”太子微微有些意外。

  “越王是出了名的难缠,上次入朝觐见弄得沸沸扬扬。可这一次觐见,不但风平浪静,还同殿下达成了合作。”

  太子微微一笑,没有开口打断。

  “臣对殿下佩服得五体投地,更是看到了结束割据的希望。”

  “割据?”

  对康王的大胆,太子微微有些诧异。

  至少在名义上,皇室还是帝国的主宰,对统治者来说,没有什么比大一统更加重要。

  “殿下,朝廷唯一能影响到诸侯的,也就是对他们给予法理上的认可。诸侯对朝廷唯一的责任,也只是那为数不多的贡赋。”

  康王冲太子拱手,语气十分诚恳。

  听到康王的辩解,太子依旧微微一笑。

  从康王方才小心翼翼的举动来看,太子怎能听不出蕴含其中的试探。

  “就这么一点贡赋,他们还时常拖欠。”

  注视着康王,太子肯定了他的看法。

  “等到殿下击败高原人的进攻,入朝的想法就更加坚定。”

  “但是,如果臣早几月入朝,恐怕对朝廷并无帮助。”

  “烽烟渐起,正是臣入朝的时候!”

  康亲王的眼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太子大笑,对康亲王的表现,极为满意。

  与聪明人交谈是件愉快的事情,太子问起康亲王对当前局势的看法。

  “殿下,康国是小国,在臣的眼中,无论是梁徐,还是吴鲁,都不是康国能得罪的。”

  “对臣来说,支撑下去的唯一理由,就是朝廷。”

  “就算朝廷日益——衰败,殿下,臣能否如此形容?”康王礼貌的向太子询问。

  太子轻轻点头。

  “殿下,就算朝廷无力压制大诸侯,可毕竟掌握着礼法。那些大诸侯想要吞并我们,总得要寻找一个貌似合理的借口。”

  “无论是加九锡,还是册立世子,都是朝廷用礼法来制衡诸侯。如果臣没有猜错的话,这应该是殿下的杰作。”

  太子没有回应,算是默认了康王的猜测。

  “只要诸侯没有快速摧毁朝廷的能力,哪怕强如梁徐,也绝不敢轻举妄动。”

  话音落下,康王在车厢内正襟危坐,准备聆听太子的点评。

  康王的这些想法,太子也曾经反复想过。

  只不过如今从一位诸侯王的口中说出,更加坚定了太子的判断而已。

  “吴王恐怕不会有这么多的顾忌!”

  年迈的吴王,已没有等待的时间。

  “那殿下就利用礼法的优势,尽快将吴国拿下。”

  康王早已分析过这些诸侯,回话的时候没有丝毫犹豫。

  尽快?

  太子的脑海中浮现出‘翁门’二字。

  也不知住持到底有没有联系上千变门的门主?

  一路都是官道!

  半月过后,迎接的队伍出现在京城外面。

  礼部制定的仪式十分隆重,康王准确的流露出激动的情绪。

  等到上殿,君臣合力上演了感人至深的一幕。

  赐宴!

  金銮殿的气氛被推向了高潮。

  等到宴席结束,康王,也就变成了康亲王。

  上朝议政,位列曹亲王之后。

  密亲王,终究还是退了一步。

  密亲王要有自己准备,表现得十分豁达。

  出金銮殿后,站在空旷的广场上,太子拍了拍密亲王的肩膀,劝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密亲王注视着太子,脸上写满了三个字:

  听不懂!

  太子这才想起,这时空没有塞翁失马的典故,于是花了好一番力气,才解释清楚。

  密亲王满脸的感激,谢过太子的安慰。

  第二日,有太监前往密亲王府传旨。

  密军,改为镇北军,归兵部管辖。

  密亲王,是镇北军的主将。

  在这个乱糟糟的局面之下,万贯家财不如数千家丁,更何况还是一支数万人的军队。

  密亲王终于明白了太子的意思!

  密亲王进宫谢恩,然后在午门巧遇准备出城的太子。

  太子笑着打趣,表示要讨一杯水酒。

  密亲王自然是千肯万肯。

  太子拱手告辞,随即扶着金畅的手臂踏上了马车。

  密亲王早已深深的弯下腰去。

  马车出城后,一路向北,最后停在清净寺的山门外面。

  清净寺的住持和首座依旧在山门外恭候。

  太子下车,慢慢的踩上那古老的石阶。

  两位和尚冲太子行礼,太子潇洒的挥一挥衣袖,笑着吩咐免礼。

  “昨日刚回京,就听说你想见我,怎么?又得了好茶?”太子明知故问。

  住持宣一声佛号,请太子入内。

  太子看了他身后的首座一眼,随即抬腿入内。

  很快,太子同住持便出现在丈室。

  住持请太子入座。

  “殿下,有消息了!”

  没让太子久等,住持一边泡茶,一边缓缓开口。

  “就知道你不会让孤失望!”太子笑着夸了一句。

  “罗非最近麻烦缠身,预计要过段时间,才能前来京城。”

  “麻烦?什么麻烦?”太子听出了弦外之音。

  “漠西城!”

  太子脸色一沉。

  “殿下,罗非虽然不太听从燕王的调遣,不过与漠西城有着密切的往来。”

  “上次你怎么不提?”

  “殿下,老衲也是刚刚得知。”

  住持双手不停,手法别有一番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