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恐怖的流言-《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东宫的大厅内,常遇春规规矩矩的站在中央,正默默的展开自我反省。

  上一次来东宫,已是半月之前!

  作为太子手中的利刃,实在是太不像话。

  想到此处,常遇春抬手就送给自己一记耳光。

  “没想到你还有自残的爱好。”

  大厅外,突然响起了太子温和的声音。

  转身、跪下、磕头,常遇春的动作一气呵成。

  太子笑着吩咐免礼。

  等到常遇春从地上爬起,太子已经走上台阶,在正中的椅子上坐下。

  “方才为何会给自己一下?”

  对常遇春怪异的举动,太子觉得有些奇怪。

  常遇春没有隐瞒,弯腰说出自己的反思。

  太子听后哈哈大笑。

  “锦衣卫若是不能完成任务,你就算日日跟在孤的身边,孤也不会用你。”

  等收了笑,太子开口教训起面前的心腹。

  常遇春将腰深深的弯了下去。

  太子命他直起腰来回话。

  “丰记的粮食已经开始运往陈国,各家诸侯在京城的势力都有什么反应?”

  “反应最强烈的还是吴国的使者,昨日在兵部语带威胁,最后被一位郎中请了出去。”

  常遇春清楚太子打算最先对吴国动手,所以禀报也从吴国开始。

  “说了些什么?”

  “他说——若是吴国的将士们义愤填膺,不小心踏入东川,一切都是朝廷的责任。”

  唯恐太子动怒,常遇春的回话加了十二分的小心。

  “最近几日留意一下坊间的舆论。”

  太子语速平缓,情绪毫无波动。

  “下官明白!”常遇春冲太子拱手。

  太子命常遇春继续。

  “梁国的使者也持反对意见,不过仅仅只是偶尔埋怨几句,并无过激的行为。徐国的使者,倒是替陈国说了些好话。”

  从这几句就能看出,常遇春对太子十分了解。

  除了吴国,太子最关注的诸侯,当数梁徐二国。

  太子轻轻点头,用眼神示意常遇春不必停顿。

  “越国的相国已经启程南下,燕宋两国没有表态,奇怪的是,鲁国的二公子居然也保持了沉默。”

  “陈国的世子呢?”

  “陈国的世子特意前往内阁,感谢朝廷对陈国的支持。”

  “见了哪位学士?”

  “一位都没能见到。”

  “剩下的诸侯,有没有表达看法的?”

  “没有!”

  除了代国旗帜鲜明的表态支持朝廷,如今剩下的那些小诸侯,一个个都摆出了中立的姿态。

  他们在京城的王府,从来都不会参与任何与政治相关的讨论。

  “安阳公说过的那些话,如今坊间还有没有人议论?”

  沉吟片刻,太子继续发问。

  “有!很多!”

  “明目张胆的编排孤,为什么?”

  太子微微皱眉,起身慢慢走下了台阶。

  常遇春跪了下去。

  “你这是干嘛?”

  太子正好走到他的身旁,伸出脚轻轻的踢了他一下。

  “下官——下官——”

  “你是指挥使,吞吞吐吐的,成何体统?”太子微微有些不悦。

  “坊间——有——有——流言——”常遇春感觉自己的牙齿都在颤抖。

  “说!”太子脸色一沉。

  “下官不敢!”常遇春立刻将脑袋埋了下去。

  “同孤有关?”

  见常遇春这副模样,太子大致猜出了他听到的是些什么内容。

  “是!”

  “说吧,孤又不是没有听过关于自己流言。”太子并不在意。

  “殿下,坊间——流传您找了许多人替您炼丹。”

  努力控制住自己的内心的呼吸,常遇春开始谨慎措辞。

  额头,依旧抵在冰冷的地板上。

  “这是事实,算不得什么流言。”

  太子想起在羽林卫的营地里刻苦钻研的那些异人,哑然失笑。

  原本他打算找一清净之所,供他们研究炸药,但是想到如此重要的武器,绝对不能出半点差错,又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

  如今羽林卫的儿郎,早已习惯了偶尔传来的巨响。

  “他们说您让那些人炼的,是虎狼之药!”常遇春的声音慢慢的低了下去。

  “虎狼之药?”太子突然愣住。

  常遇春保持着磕头的姿势,纹丝不动。

  “说下去!”

  片刻之后,太子吐出了一口浊气。

  “坊间议论,您之所以支持陈国,是因为有——有把柄在陈国的世子手上。”常遇春已是满身大汗。

  “还有没有?”

  “当年的那个流言,也开始——”

  “当年?”

  “殿下——好男风!”

  太子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当年,就是这个‘有隐疾’,让太子差一点无法过关。

  如今再次出现,针对的就不是太子一人。

  身怀六甲的太子妃,同样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大厅内来回踱步,太子在极力平复内心的愤怒。

  也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太子的神色逐渐恢复了正常。

  见常遇春还跪在地上,太子命他起身说话。

  “有没有查到是谁在背后操纵?”

  等常遇春将姿势换成了垂手低头,太子开口询问。

  “安阳公府!”

  “不是安阳公?”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安阳公府,但无法证实是来自安阳公的授意。”常遇春早已养成了严谨的习惯。

  “孤还是那个问题,为什么?”

  注视着常遇春,太子再次重申了内心的疑惑。

  “下官一定尽快查清。”

  主忧臣辱,常遇春立刻将责任扛在了自己身上。

  太子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轻轻点头。

  “那位粮商,查得如何?”太子问起另一件事情。

  “没发现异常,不过丰记已针对他们家做出了布置。”

  太子原本也只是随口一问,听后不置可否,挥挥手命常遇春退下。

  等到常遇春离去,太子的脸色又慢慢的阴沉下来。

  众口铄金,又叫做人言可畏!

  不需要相信,只要文官集团对流言持怀疑的态度,策划这一切的幕后主使,就算达到了目的。

  用另一时空的语言来讲,这就像是在东宫埋下了一颗地雷,等到关键的时候引爆,就会让整个东宫变成一片废墟。

  真是安阳公?

  东宫传出喜讯,尽管还不知道性别,但是皇帝已不止一次的表示帝国百年无忧。

  以安阳公的智慧,会去自寻死路?

  想着想着——

  太子的脑海中又莫名其妙的浮现出了那道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