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收获好消息-《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杜公公带着圣旨出现在东宫,各宫给出了不同的反应。

  有替东宫高兴的,比如坤宁宫,又比如寿康宫。

  有保持沉默的,比如启祥宫。

  也有开口诅咒的,比如储秀宫。

  京城哪有那么多的秘密,消息很快就在权贵中传开。

  权贵看待问题,比宫中要更加全面,也更加深刻。

  太子掌管内务府,可不仅仅意味着太子权柄的加重。

  最重要的,是皇帝开始在让渡权力。

  虽然权贵们不明白正值盛年的皇帝,为何会有这种想法,不过太子成为帝国的下一任皇帝,几乎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

  安国公府、诚阳公府、乐善公府等早就投靠了太子的府邸,响起了毫不掩饰的欢笑。

  文官集团虽然不愿掺和皇室内部的事务,不过与储君有关的,算是国事。在文官集团转变想法后,作为嫡长子的太子,依旧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当然,任何事情,都很难做到让所有人满意。

  最不乐意的,大概就是安阳公了!

  安阳公府的上空阴云密布,府里的仆人更是小心翼翼,唯恐成为安阳公发泄怒火的工具。

  太子掌管内务府,意味着太子对内务府拥有着近乎绝对的权力。

  储秀宫在内务府布置数年,太子一句话就能摧毁。

  更让安阳公无法接受的,是太子对禁军的威胁。

  只需要卡住禁军的饷银,安阳公就会束手无策。

  皇帝代表着现在,如今的太子代表着未来。

  安阳公想要的,可不只是眼前的富贵!

  太子没有功夫去揣测其他人的想法,甚至没有时间小小的庆祝一番。

  东南西北都有情报传来,太子必须得亲自阅览。

  命金畅将杜公公送出东宫,太子简单的跟太子妃解释几句,便急匆匆地赶往书房。

  先看西边,西边有两件大事!

  铁詹事与大都督已经谈妥,大都督担保两个月后,高原人就会从南边冲下,给无主之地的家族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一件事,就是关于那些西边贵族子弟的赎金。

  那些贵族所在的国家,愿意花大价钱将他们赎回。

  放下卷宗,太子面露喜色!

  接下来就是东边的情报。

  江湖人士对武林秘籍的狂热,让翁门陷入到极为被动的局面。

  那位幸运儿,在一次又一次的冲突中,已经成为翁门的中坚力量。

  太子轻声笑了起来。

  放下,太子又拿起了关于南边的卷宗。

  越国的世子收敛起心中的杀意,捕获了大量的猴子。

  这些猴子被他用来修建前往港口的通道。

  猴子中的贵族打算解救自己的猴子,结果被世子捕获到更多的猴子。

  目前,尽管南方的小国还未平定,不过通往港口的道路,部分路段已经复工。

  太子对越国的世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关于北方的卷宗,太子放在了最后。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太子对梁王的重视。

  打开卷宗,太子看到的,是梁国世子聪明的举动。

  他才多大啊?

  太子不由得感慨起梁王后继有人。

  除了梁国,其他的都算是好消息,太子起身出门,前往主院陪太子妃说话。

  这一次,太子同太子妃聊了许久!

  用过午膳,太子前往詹事府议事。

  无论是官职还是资历,冯晓华都略显不足,太子将孙皋陶调回。

  詹事府内,太子先就铁詹事主导的两件事情,与二人充分的交换意见。

  等到认为再无漏洞,太子转而问起了代国的情况。

  代国的世子虽然知无不言,不过有时候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往往也会不同。

  “代国贫瘠,粮食需要朝廷支援,长岭卒虽然凶悍,不过他们需要防守的边界实在是太长。”孙皋陶看到的都是隐患。

  “你的意思,如果代国没有朝廷的支持,将会很快陷入到崩溃?”

  “殿下,下官认为应该让代国储备足够的粮食。”孙皋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

  代国世代忠于朝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离不开朝廷的支持。

  如果让代国储备足够的粮食?

  尽管太子与代国的世子交好,不过——

  他依然认为这是在冒险!

  皇帝是如何叮嘱的?

  哦!

  防人之心不可无!

  想到此处,太子心中一惊!

  “朝廷的粮食,一直都在源源不断地调往代国。”

  这一句话,事实上算是在反问。

  “殿下,朝廷一旦参战,可还有余力兼顾代国?”孙皋陶目光长远。

  太子明白过来,点头同意。

  “你方才提到边界太长,代国可还有余力继续扩军?”

  沉吟片刻,太子继续开口询问。

  “下官在代国的时间不长,不敢妄下结论。”

  毕竟是做过相国的人,孙皋陶表现出应有的严谨。

  “那就说说梁陈二国的边界。”太子没有勉强。

  “殿下,梁国将界碑往前推进了百里,占据了数座重要的城池。”

  清一清嗓子,孙皋陶介绍起边界的情况。

  “按照梁国的策略,陈国可还有收回城池的可能?”

  对梁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太子十分欣赏。

  “没有!”

  “等到陈国解除掉南边的危机,就会再次对梁国用兵!”太子发出了一声叹息。

  尽管对朝廷有利,不过两位大诸侯之间的战争,始终是对帝国实力的削弱。

  例如黑奴军团在陈国造成的破坏!

  据李铁牛他们传回的情报,陈国想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至少也得要花费数年的时间。

  “殿下,梁国想要南下,最近的路线就是穿过长岭,其次是通过燕国。”

  “陈国,绝不会是梁国南下选择的路线。”

  说到此处,孙皋陶停顿了一下,等候太子的指示。

  太子示意他继续!

  “梁国主动攻击陈国,是因为暂时没有找到南下的机会。等到陈国解除掉南边的危机,想必帝国的局势已有了巨大的变化。”

  “梁陈交战,对帝国有利,若是殿下不愿看到他们爆发冲突,不如给陈国寻找一个新的威胁。”

  说完后,孙皋陶冲太子拱手。

  “谁?”

  “代国!”

  “说下去!”

  “陈国对代国的土地极有兴趣,殿下何不请代王赚上一笔?”

  陈王毕竟是太子的岳丈,孙皋陶说得极为隐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