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清洗内务府-《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太子低估了对手!

  吴国使者回去的当天夜里,就被人吊在了房梁之上。

  凶手还体贴的让他留下了一封遗书。

  洋洋洒洒一大篇,中心思想只有一个:

  愧对吴王!

  与此同时,吴国使者供出来的那座府邸之中,同样有人悬梁自尽。

  等到锦衣卫察觉出异常,人都已经凉透。

  从相貌来看,此人应该就是使者口中的路总管。

  一地的灰烬,掐断了所有的线索。

  沮丧的常遇春,前往东宫请罪。

  谁料到太子听后,表现得异常平静。

  “起来吧!”

  坐在正中的台阶之上,太子语气温和。

  磕头,常遇春起身后弯腰低头。

  “是孤大意了!”

  说完后,太子发出了一声轻叹。

  “不!是下官无能!”常遇春态度端正。

  “抬起头来!”

  见常遇春萎靡不振,太子突然提高了音量。

  听到命令,常遇春本能的抬头挺胸。

  “你是锦衣卫的指挥使,这副模样,你要如何指挥?”太子的语气中充满了浓浓的责备。

  常遇春不敢回话,站在原地纹丝不动。

  “这一次,并非全无收获!”

  太子缓缓起身,慢慢走下了台阶。

  常遇春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太子的身影。

  “至少,孤清楚替吴王干脏活的,和想要害孤的,是同一伙人。”太子语速缓慢。

  常遇春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不过不敢开口询问。

  “那位路管家的尸体在何处?”太子看了常遇春一眼。

  “已经运到了锦衣卫。”

  “在京城活动了这么多年,孤不信他们能掐断所有的线索,明白没?”

  “下官明白!”

  “死死的咬住不放,等他们察觉到危机,自然会露出马脚。”

  怕常遇春没有彻底领会,太子又补充了几句。

  “下官明白!”常遇春弯腰应下。

  等常遇春告退,温和的太子立刻面沉如水。

  “金畅!”

  沉思许久,太子冲门外喊道。

  很快,一道身影出现在大门外面。

  “去内务府,请刘总管来东宫喝茶。”太子沉声吩咐。

  “喏!”金畅弯腰退下。

  太子继续在大厅踱步。

  “殿下!”有声音从大厅的角落响起。

  是青龙!

  “说!”

  “您的脚——目前还不宜过多的走动。”青龙轻声提醒。

  对于正确的建议,太子从来都是欣然接受。

  慢慢在离自己最近的一张椅子上坐下,太子继续陷入到思索之中。

  直到金顺前来请太子用膳,这才将太子从沉思中惊醒。

  叹一口气,太子起身出门。

  用过午膳后,太子慢悠悠前往凉亭喝茶。

  等太子在凉亭内坐下,刘总管的身影正好出现在凉亭外面。

  行礼!

  太子笑着吩咐免礼,请他入内喝茶。

  刘总管谢过,半个屁股落座。

  挽起衣袖,太子准备泡茶。

  “殿下,昨夜的事,奴婢已经听说。”刘总管主动开口。

  “用饭没?”太子看了刘总管一眼。

  “没有!”

  刘总管微微欠身,如实回话。

  “油泼面加酱牛肉?”太子问出一句。

  刘总管谢过太子的体恤。

  东宫的厨房随时待命,很快,一大碗油泼面就摆在刘总管的面前。

  还有一碟酱牛肉,几瓣蒜,再加上一壶葡萄酿。

  刘总管不自觉的吞了口口水。

  太子双手不停,示意刘总管随意。

  刘总管清楚太子的脾气,谢过后便开始大快朵颐。

  等到将面前的食物一扫而光,一杯香茗正好出现在面前。

  “老刘,孤需要一个团结的内务府,一个清廉的内务府。”

  抿上一口,太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奴婢明白!”

  能坐稳内务府总管的位置,刘总管并非泛泛之辈。

  “先将李凤阳的副总管免掉,将他赶回储秀宫。”

  尽管心中一喜,不过刘总管还是冷静的请示免职的理由。

  “孤用谁不用谁,还需要理由?”太子反问一句。

  刘总管拱手请罪!

  “二十四衙门,只要是你信不过的,统统换掉。”太子继续吩咐。

  “殿下——”刘总管脸色一变。

  “你在怕什么?”

  “殿下,二十四衙门中,储秀宫的人可是最多。”

  “那又如何?”

  “殿下,乾清宫那边——”

  “父皇那里,你无需担心。”

  刘总管的担忧立刻烟消云散。

  “除了那几个关键的衙门,其他的人选,你同平郡王和赵方纯商议。”

  “奴婢一定照办!”

  “等到各衙门的掌印确定后,立刻清查账目。记住,倒查二十年。”

  说这最后五个字时,太子特意加重了语气。

  刘总管虽然应下,不过脸色有些不太自然。

  “老刘,钱财这东西,够用就行。借这个机会,将该抹的全部抹平,不要留下什么把柄。”

  太子才不相信刘总管会清廉如水。

  这是暗示?

  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提醒!

  刘总管起身,冲太子拱手弯腰。

  太子请他坐下说话。

  “查清之后,该抓的抓,该杀的杀,贪掉的每一两银子,都得给孤送回内务府的库房。”

  “殿下,这样做的话,内务府恐怕——”

  “所有人俸禄翻倍,有品级的太监,每年还会有一笔额外的钱财。”太子明白刘总管的顾虑。

  “怕是不够!”

  “金顺提议在京畿买上一座田庄,用来安置东宫年迈的太监,孤已经同意了。”

  刘总管看向太子,满脸的震惊。

  “够不够?”

  “够——够了!”

  太监拼命揽财是为了什么?

  除了一部分人心理扭曲,绝大部分,都是为了老有所依。

  如果皇室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又有多少人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去收藏那些黄白之物?

  “老刘,这件事你若是做好了,孤保你一世富贵;你若是办砸了,孤就只得让你回你的伯爵府养老。”

  盯着刘总管的眼睛,太子的表情极为严肃。

  “请殿下放心,奴婢一定鞠躬尽瘁。”

  “孤再给你交个底,这么做,既是为了内务府,也是为了朝廷。”

  刘总管听得十分认真,不敢开口打断。

  “内务府若是做成此事,孤就会请内阁考虑在朝廷推行。”

  “别说倒查二十年,就算倒查十年,也不知能挖出多少蛀虫。”

  话音落下,太子动手给自己倒茶。

  “内阁会同意?”

  刘总管同内阁博弈了数十年,对他们的秉性十分清楚。

  “那得看你能查出多少了?”

  注视着刘总管,太子的眼中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