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要彻底整顿-《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京城!

  内阁!

  太子的出现,让几位学士有些意外。

  他们正在讨论刚刚运进国库的赎金,要如何分配。

  太子才不关心他们会将这笔钱用到何处,他同几位学士闲聊了一会,便起身离去。

  内阁的大门外,几位学士目送太子扶着金畅的手臂踏上马车,眼神中都夹杂着一丝丝的忧虑。

  如果安阳公安分守己,他们自然不会担心,不过——

  几人聚在杜学士的值房内商议一番,随后杜学士便命人递牌子入宫,求见皇帝。

  乾清宫内,杜学士委婉的提出了内阁的建议。

  “将禁军调往东川?”

  皇帝注视着杜学士,目光中充满了探究。

  “是!”杜学士欠身回话。

  “如果禁军再次一败涂地,朕的颜面何存?”

  皇帝的语气中,已充满了浓浓的责备。

  “陛下,禁军前往东川,驻扎在资水附近。朱良臣练兵有方,可以命他用心指导,提高禁军的整体实力。”

  “最重要的,禁军可以跟在定东军的后面,捞取军功。”

  资水,是东川的治所,杜学士的解释十分露骨。

  皇帝在殿内来回踱步,沉吟不决。

  “杜芳!”

  许久过后,皇帝的声音在殿内响起。

  “奴婢在!”

  “太子今日去了何处?”

  “内阁!”杜公公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

  皇帝看了杜学士一眼,目光中透出了浓浓的寒意。

  “陛下,下官认为内阁的建议极好。”

  就在此时,有一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

  是赵院长!

  这位前内阁学士自从重返朝堂,便时常出现在乾清宫中,以备皇帝垂询。

  相处日久,倒也君臣相得。

  皇帝将目光转移到赵院长的身上。

  “陛下,禁军武备松弛,必须大力整顿,才有资格拱卫陛下。按内阁的建议,不但能提升禁军的实力,让他们见识到战场的残酷,还能获取一部分军功,洗刷在缓冲地带的耻辱。”赵院长冲皇帝拱手弯腰。

  “你们还真是心向太子!”皇帝语气冰冷。

  “下官是陛下的臣子!”

  赵院长不慌不忙的替自己辩解一句。

  “你呢?”皇帝的视线又落回到杜学士的身上。

  “陛下,下官的建议,在内阁经过了充分的讨论。”

  杜学士不卑不亢,展现出了首辅的风范。

  太子或许能与杜学士做一些利益交换,但是拉拢所有的学士?

  皇帝眼中的寒意在一点一点的减退。

  “你们打算派多少禁军前往?”

  良久,皇帝开口询问。

  “三万!”杜学士早已准备好答案。

  “准了!”

  一旦做出决定,皇帝便再也没有丝毫的犹豫。

  就在皇帝吐出这两个字的时候,太子正在自家的别院,宴请鲁国的二公子。

  依旧是睿亲王与平郡王作陪。

  气氛有些热烈,太子破例喝了一杯葡萄酿。

  至于原因,则是一封来自鲁国的书信。

  鲁王同意二公子留在朝廷做官。

  太子当即敲定了他在詹事府的官职。

  品级虽然不高,不过聪明的二公子丝毫都不介意。

  等到二公子告退,太子领着两位弟弟在小楼内品茶。

  “太子哥哥,看来鲁王并不看好吴国。”

  坐在太子身旁,睿亲王一针见血。

  “吴鲁富庶,如果吴王能耐心的等待变局,并非全无机会。”太子双手不停。

  “可吴王年事已高,已没有等待的时间。”睿亲王发出了一声叹息。

  “所以啊,这人世间的事情,没有谁能占尽了好处。”

  平郡王坐在太子的另一侧,面露感慨。

  “换掉李凤阳,内务府有什么反应?”太子换上一个话题。

  “风平浪静!”

  涉及到内务府,自然由平郡王作答。

  “更换掌印一事,老刘有没有同你们商议?”

  “商议过几次,人选已经初步确定。”

  “说详细一些!”

  “储秀宫的人,已经全部换掉,其余各宫的人,暂时没动。”

  “为何?”

  “刘总管认为不宜树敌过多。”

  “你同赵方纯是什么想法?”太子微微皱眉。

  “刘总管的想法极为妥当。”

  “回去后告诉他,孤很不满意。”

  “太子哥哥——”

  平郡王看向太子,满脸的疑惑。

  “储秀宫不能插手内务府,其余各宫同样不准插手。”

  将山泉水注入壶中,太子的双手终于有了片刻的空闲。

  “这样一来,恐怕——”平郡王脸上的疑惑被忧虑替代。

  “孤为何要来一次大换血?只是为了清除储秀宫的势力?”

  “太子哥哥是为了查账!”

  “你们三位不用自己人,这账能彻底查清?就不怕他们阳奉阴违?”

  听到太子的问话,平郡王沉默不语。

  “查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追回赃款,而是要让内阁看看,内务府大大小小的老鼠都能贪下这么多钱财,文官集团只多不少。”

  “没有大笔的进账,内阁哪来的动力在内部清查?”

  “臣弟明白了!”

  平郡王起身,冲太子拱手弯腰。

  太子请他坐下说话。

  “等到将内务府清理干净,孤会让你们明白,开源能做到什么程度,节流又能做到各种地步!”

  听完后,平郡王的眼中露出了一抹期待。

  “太子哥哥,内务府清查账目,户部和吏部能否派人学习?”

  睿亲王的敏锐,让他提出了这个请求。

  “没问题,不过得控制人数。”

  山泉水在壶中歌唱,太子的双手再次忙碌起来。

  几杯茶过后,两位王爷起身告辞。

  于是,就只剩下太子在小楼内独坐。

  “杜祥奎?”

  “奴婢在!”

  听到召唤,杜祥奎立刻出现在太子的眼前。

  “给孤讲上一段。”

  杜祥奎应下,一幅幅画面立刻浮现在脑海之中。

  从吐出第一个字,到太子命他停下,不知不觉中,时间已过去了一个多时辰。

  金乌西垂,太子缓缓起身,朝楼外走去。

  踏上马车,车轮转动时,太子已在车厢内端坐。

  他的思绪,从京畿的上空掠过,穿越安夏、代国、陈国和野人的地界,最后落在那一片神秘的土地。

  拿下西边的高原,再拿下东北的那一片土地,整个帝国的北境都可以向北推进数百里。

  这样一来,游牧部落的生存空间将会受到极致的压缩。

  作为来自另一时空的人士,对游牧部落南下的威胁,太子可是有着无比深刻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