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他从何处来-《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今日,是太子被禁足的最后一天。

  被禁足的太子是悠闲的,金顺却比往常要更加忙碌。

  原因很简单。

  每日上午,他得准时赶往詹事府,将孙皋陶早已准备好的卷宗送入东宫。

  卷宗里记载的,是詹事府前一日的讨论。

  等到太子阅览完毕,在上面做出批示,金顺又急匆匆将卷宗送回到詹事府。

  悠闲地太子,牵着太子妃的小手,在东宫的花园里漫步。

  游乐场一扩再扩,东宫的花园只剩下可怜的一块。

  “东宫还是小了些,不然还可以弄个动物园出来。”

  太子对詹事府的讨论十分满意,心情自然极为轻松。

  “动物园?那是什么?”太子妃已经习惯了太子的胡言乱语。

  “养一些不常见的野兽,供大家欣赏。”

  “野兽?”太子妃有些担忧的看向游乐场的方向。

  此时,有几位小公主正在那里愉快的玩耍。

  “放心,我要是打游乐场的主意,那些小家伙绝对会跑到乾清宫告状。”

  说完后,太子轻声笑了起来。

  太子妃转过头看了太子一眼,同样面带微笑。

  “听顺妃讲,六弟将那女人送到了城外的庄子。”

  见只有青龙和周姑姑跟在身后,太子妃轻声说道。

  皇宫中的人擅长捧高踩低,太子妃不得不挺着大肚子,时常出现在长春宫,替顺妃撑腰。

  “劝她看开一点,就算只是个国公,在这皇城也吃不了亏。”太子发出了一声轻叹。

  太子妃虽然轻轻点头,不过她的心中明白,任何暖心的话,都无法填平郡王与国公的落差。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太子也明白这一点,紧接着又补充了两句。

  “什么意思?塞翁是谁?”太子妃满头雾水。

  “我的意思——算了!当我没说。”太子恨不得赏自己一耳光。

  好在太子妃没有继续追问。

  将太子妃送回主院,太子刚溜达到凉亭内坐下,便看到金顺出现在凉亭外面。

  “放到书房了?”太子指的是卷宗。

  “是!”金顺在凉亭外弯腰回话。

  “下午不用送了,孤明日一早就会过去。”

  “喏!”

  太子看了他一眼,命他入内说话。

  “书院修得如何?”

  太子悠闲的坐在椅子上,没有泡茶的意思。

  “再过两月,就能完工!”

  “陶山长可还满意?”

  “勉强能接受!”

  听太子提及陶山长,金顺面露无奈。

  “嗯?”

  “殿下,这是他的原话!”金顺急忙开口解释。

  “那不行,告诉他,让他大胆的提意见,直到满意为止!”太子的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奴婢明白!”

  “如今你手上的工匠,有多少?”

  “不到三千!”

  “有多少人闲着?”

  “没有!”

  “除了修书院,全部送去缓冲地带了?”

  “是!”

  “抽一两百回来,孤有用处。”

  略一沉吟,太子笑着吩咐。

  “奴婢立刻安排!”金顺没有丝毫犹豫。

  “储秀宫,这几日有什么动静?”

  “殿下,新上来的总管面生得很,奴婢从未见过。”

  “叫什么名字?”

  “杨逢木!”

  “去内务府查查,不,孤明日问问老杜。”太子觉得有些奇怪。

  “喏!”

  ————

  第二日!

  太子锻炼完毕,洗漱更衣后,赶往乾清宫请安。

  皇帝随口问了几句,便命太子退下。

  杜公公将太子送至殿外,随后二人默契地朝角落走去。

  “老杜,杨逢木这人,你可曾听过?”

  没有铺垫,太子直接开口询问。

  “殿下指的可是储秀宫新上任的总管?”

  “那就是听过了,这家伙到底是从何处钻出来的?”太子追问一句。

  “奴婢也不清楚!”杜公公冲太子拱手弯腰。

  “少来这套,是不清楚?还是不愿意说?”太子一把将他拉起。

  “殿下,奴婢真不清楚。”

  “这宫中还有你不知道的?”

  太子慢慢松手,满脸的疑惑。

  “殿下,有些事——奴婢也不敢打听。”

  杜公公上前一步,有些刻意的压低了声音。

  “老刘那里能否查到?”

  略一思索,太子开口问道。

  “奴婢不知,想来应该不能!”

  “怪了——”

  拍一拍杜公公的肩膀,太子慢慢朝自己的铜辇走去。

  回东宫用过早膳,太子随即赶往詹事府。

  当太子的马车在詹事府外停下,孙皋陶已经迎了上来。

  “殿下辛苦了!”

  等太子扶着金畅的手臂下车,孙皋陶冲太子弯腰行礼。

  “习惯了!”太子笑着吩咐免礼。

  入内!

  很快,二人便出现在大堂之中。

  “今日,就不招他们前来商议了!”

  坐在正中的椅子上,太子语气温和。

  “一切全凭殿下做主!”孙皋陶态度恭敬。

  “关于吴国,孤只提两点,要提防陈国将那些黑人引入东川。”

  语气虽然温和依旧,不过太子的表情逐渐变得有些严肃。

  “下官明白!”

  “孤虽然让世子提醒陈王,要分兵防御梁国,不过陈王未必肯听。”

  “所以,还要防止陈国窃取朝廷的胜利果实。”

  说是两点,再提炼一下,其实就只有一点:

  防备陈国!

  “下官明白!”孙皋陶在座位上欠身回话。

  “你准备何时启程?”太子的视线落在孙皋陶的身上。

  “等到虎贲军传来消息,下官便动身赶往东川。”

  詹事府的官员,才是张统领真正的智囊团。

  “那你就同河西军一道出发。”

  孙皋陶欠身应下。

  “詹事府的官员,只要是你看中的,都可以带走。”

  孙皋陶起身,冲太子弯腰谢过。

  太子笑着让他坐下说话。

  “吴国富庶!告诉张统领,一定要大力约束军队,不得祸害当地百姓。”

  等孙皋陶落座,太子又叮嘱了几句。

  孙皋陶自然是立刻应下。

  “这一仗结束,怕是要打出好几个伯爵!”

  正事已经说完,太子开口感慨了一句。

  朝廷打压军方,对封赏控制得极严,至于爵位,更是十分吝啬。

  内务府的刘总管,能有一个伯爵的头衔,完全是政治的需要。

  看看胡罗素,至今也没有捞到一个爵位。

  孙皋陶的心中,开始对即将到来的大战,充满了浓浓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