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朝廷有分歧-《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自从去了江东,韩尚书便与太子书信不断。

  对太子的想法和宏愿,他自然是十分清楚。

  海盗从鲁国入境,韩尚书敏锐的察觉出其中的机会,一面派军队将海盗困在昌化,一面给朝廷上了道奏折。

  何止是八百里加急!

  在等待朝廷命令的同时,韩尚书也没有闲着,他将从昌化到鲁国的路线,清理得干干净净。

  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太子的书信!

  送信的人是白虎,可见太子对此事的重视。

  检查完信封,韩尚书让白虎下去休息,没想到白虎摇了摇头,表示打算立即返回。

  韩尚书微微动容!

  回到书房后,他撕开信封,认真阅读起来。

  太子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字迹还有些生硬,一看就是太子亲笔书写。韩尚书烧掉书信,随即带着禁军赶往昌化。

  等到了昌化,谢维安带着江东军,已将海盗死死的压制在云梦山一带。

  名义上是山,其实就是丘陵,四周无险可守。

  围三阙一!

  韩尚书打算让他们原路返回。

  “抚台,这样做是不是太明显了?”谢维安有些犹豫。

  “要么,按本都院的安排来,恐怕还有一线生机。要么,云梦山就是他们的葬身之地!”韩尚书霸气侧露。

  “下官担心鲁国那边——”

  “一切后果,由本都院承担!”

  韩尚书是御前的红人,跟随他一同赴任的五百禁军,足以证明皇帝对他的宠信。

  听他说得如此笃定,谢维安也就放下心思,准备打一场漂亮的追击战。

  要么原路返回,要么被就地歼灭,海盗才坚持了半日,就按照韩尚书设计好的路线,朝鲁国逃去。

  等追至边界,谢维安怀着激动的心情再次请示。

  见韩尚书轻轻点头,谢维安大手一挥,江东军便踏上了鲁国的土地。

  此举意义非凡,被后世的学者公认为是大明中兴的起点!

  此时,白虎已返回宫中,再次出现在太子身后。

  内阁,还在同内务府争论,太子端坐东宫,冷笑不已。

  几位开府的皇子联袂前来,太子在凉亭请他们喝茶。

  “鲁王一系,世镇海疆,有大功于帝国,内务府为何咬定不放?”睿亲王向太子请教。

  “二哥这几句话,弟弟不敢苟同!”

  太子还没有开口解惑,三皇子突然表达出自己的意见。

  不知不觉中,三皇子的政治立场已不再像往常那样,同朝廷保持高度一致。

  睿亲王看向平郡王,面色平静。

  “纵容海盗侵入江东,可不是一句有大功于帝国就能抵消的。”平郡王继续说道。

  “高原人侵入曹国,为何不见内务府有如此大的反应?”四皇子也开始参与讨论。

  “高原人五万大军,从燕、宋两国边界快速突入;海盗不足万人,大摇大摆的穿越鲁国数百里土地。这二者之间,怕是无法相提并论吧?”平郡王振振有词。

  “鲁国势大,就算朝廷有心惩处,恐怕也无法做到。”

  五皇子在吏部待了这么些时日,对天下局势,已大致有些了解。

  “天下诸侯,就是因为这样才有恃无恐。如果不加以遏止,将来礼崩乐坏,朝廷还有何威信可言?”平郡王大声喝道。

  见几位兄弟都似笑非笑的盯着自己,平郡王才醒悟过来这里是东宫。

  几人,就坐在太子面前!

  急忙起身,平郡王冲太子弯腰请罪。

  “说得没错,何罪之有?”太子的脸上露出了温和的微笑。

  缓缓起身,太子拍了拍平郡王的肩膀,示意他坐下喝茶。

  凉亭很大,太子坐得太久,干脆就在凉亭内来回踱步。

  “今日鲁王放海盗入江东,如果不加以严惩,明日越王就可以放猴子入山南。”

  沉吟片刻,太子缓缓开口。

  “猴子?”几位皇子都不约而同地看向太子。

  “就是南边那十几个弹丸小国!”

  太子见他们满脸的疑惑,笑着解释一句。

  想想那十几个国家在京城活动的使者,几位皇子都笑了起来。

  太子的比喻,的确十分贴切!

  凉亭内原本有些凝重的气氛,突然间轻松下来。

  “长此以往,恐怕将来游牧部落的铁骑就能直入京城。”太子继续刚才的话题。

  “可五弟说的也有些道理!”睿亲王轻轻皱眉。

  太子笑而不语!

  叮嘱几人切勿插手,太子领着他们去花厅喝酒。

  就在太子同兄弟们频频举杯的时候,乾清宫内,刘总管同杜学士站在御案前面,皆是脸色阴沉。

  几日前,内务府的一位副总管,当着刘总管的面被一群太监带走。

  那些太监戴着面具,不但全程一声不吭,就连走路都听不见脚步声!

  刘总管愤怒的看向杜公公,质问他为何不提前告知。

  杜公公没有辩解,起身将面前的一份卷宗送到刘总管的面前。

  刘总管看完后,面如土色!

  沉默半晌,刘总管起身,冲杜公公一揖到地。

  杜公公侧身避过。

  “刘总管,还是去乾清宫和东宫谢恩吧!”

  将刘总管扶起,杜公公轻声说道。

  刘总管点头称是,脸上再也没有平日里的倨傲。

  从那日起,内务府同内阁的关系立刻变得剑拔弩张,也就有了朝堂上的针锋相对。

  相持不下,只能恭请圣裁!

  “一位是内务府的总管,一位是内阁首辅,要和衷共济!”皇帝的表情十分严肃。

  二人弯腰应下!

  出了乾清宫,二人并肩走下台阶。

  “这件事,刘总管为何如此坚持?”杜学士主动开口打破了沉默。

  “梁进,昨日已被剁成肉泥喂狗!”刘总管语气冰冷。

  看似毫不相干的一句话,让杜学士的脸色微微一变。

  梁进,内务府的副总管之一,前几日被戴着面具的太监带走。

  “呵呵!可惜了!”

  不愧是首辅,呼吸之间就已神色如常。

  “的确是可惜!要是他不死,恐怕要不了多久,这内务府的总管,就该轮到他了。”

  “刘总管圣眷正浓,何出此言?”

  “这件事给咱家提了个醒!圣眷再浓,也得提防小人,否则,到时候被剁成肉泥的,就该是咱家了!”

  “小人的确可恶!”杜学士面带笑意。

  “杜学士!”

  此时二人已走下台阶,刘总管停下脚步,转身看向杜学士。

  杜学士的目光,同样落在刘总管的脸上。

  “内务府,是陛下的内务府!”

  扔下这句后,刘总管扭头就走,留下杜学士独自享受着阳光的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