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一点机会不给-《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朱怀弼说到这里,摸了摸下巴,神情中浮出几分少见的复杂。

  “虽然我一向看不惯老三那个假孝男孩儿,但这次,咱们哥几个,还真是欠他一个人情。”

  毕竟要不是赢高治把事情给压了下来,等到闹大了,他们几个不说回家挨揍,恐怕也得吃点瓜落,讨不了好。

  想到这里,朱怀弼撇撇嘴,主动道:“这样吧,我看你跟老三关系还成,改天找个时候,咱们哥几个登门拜访一下子。”

  “哈哈,行,不过别登门了,把他叫出来玩就行。”李北玄笑着说道。

  朱怀弼闻言,眨了眨眼:“啊?他平时不是不怎么出门吗?听说天天都在家抄孝经……”

  “放心吧,已经不抄了。”

  李北玄一脸高深莫测道:“而且你要叫,他肯定第一时间就出来,信我。”

  “……行。”

  朱怀弼虽然不理解为什么,但选择相信李北玄的话,点了点头,算是记下了。

  随后,两人又寒暄几句。

  不知不觉,天色已泛起鱼肚白。

  东边天际露出一抹灰青,清晨的寒意也随之卷了进来。

  李北玄看了看天色,知道再留也无益,便起身拱手告辞:“时候不早了,我也得回府了。”

  朱怀弼起身相送:“我也差不多,困死了,赶紧回家睡一觉去。”

  两人相视一笑,勾肩搭背的离开雅座。

  不过,李北玄离开主厅后,并未立刻离开百花园。

  而是绕过中庭,悄然去了后院一趟。

  后院几个包间里,常俊、张辟疆、常茂、杜仲几个纨绔,正在临时请来的郎中手下处理伤口。

  几个都是皇城里响当当的祖宗级别,平日里骑马射猎、打人斗狗,作天作地,从未在打架斗殴这件事上吃过亏。

  但今夜却栽了。

  虽然他们下手不轻,可对方毕竟是吐蕃使者。

  一个个牛高马大的。

  虽然他们这边人数占优,但却也都被人拉了一把、推了一肘,不少地方青了一片,破了一点皮。

  尤其是杜仲,脸上挂了个拳印,额角贴着膏药,坐在榻上还气得直骂:“妈拉个巴子的,小爷我非得找个机会套他麻袋,打断他两条狗腿!”

  “三条!”张辟疆一边嘶嘶的吸着冷气,一边不甘示弱的挥了挥拳头。

  李北玄见状,忍不住失笑。

  进屋笑着调侃了哥几个几句,又寒暄了一番,最后又让敢叔儿跑了一趟腿,从定远伯府里拿了些药过来。

  等一切都安顿好之后,才打着哈欠回到了定远伯府。

  这一觉,李北玄睡得极沉,却也没睡多久。

  李敢心疼李北玄这一夜没睡,特意没早早叫他。

  但就算再拖,也拖不了多久。

  等到快辰时时,李敢便推门而入,低声叫醒了李北玄。

  “少爷,快辰时了。”

  听到这话,李北玄整个人都有些崩溃:“敢叔儿,我不是不是才睡下吗?”

  “哪儿啊,睡了两个时辰了。”

  李敢拿过一张湿帕子,一边给李北玄擦脸,一边道:“鸿胪寺的人来传话了,说今日还有两拨吐蕃使节要走流程,寺丞亲自点了名,要您到场招待。”

  “……”

  李北玄翻身坐起,头发凌乱,眼神空洞,无比渴望再睡一个回笼觉,起码要睡到下午。

  不过他也知道,这事躲不了。

  昨天那场突发的百花园风波,虽算是勉强稳住了场子,但吐蕃人心中怎么可能没有芥蒂?

  今日的招待,若是再出半点岔子,前功尽弃不说,说不定还要把锅扣他头上。

  于是他不再废话,草草洗漱,换上了新官服,整整齐齐束好腰带,踩着晨露出了门。

  鸿胪寺位于城北偏东,是一座极为庄重的礼制机构。

  今日虽不再有昨日那样的大场面,但吐蕃使团尚有两拨支脉未完全接待完毕,照规制,仍需逐一会晤,礼节齐备。

  李北玄一到,便被引入偏殿。

  此时堂中已坐了几位吐蕃随员。

  这帮人的穿着,不同于昨日宴会上的盛装,而是更接近本土官吏的常服。

  衣袍用色浓重,以黑蓝灰三色为主,腰间饰物繁多。

  个个神色冷淡,眼神中带着几分倨傲与疲惫。

  但一见李北玄步入,场中气氛微妙地收束了些。

  表情有警惕,也有试探,更有愤怒与厌恶。

  显而易见。

  被朱怀弼他们揍了一顿,又被赢高治吓唬了一顿的吐蕃人,在复盘了一夜之后,终于回过味儿来了。

  李北玄见状,心中微微一乐。

  但并不打算继续在昨晚那件事上纠缠。

  于是他也不急着端什么官架子,反倒先打起哈哈。

  摆手让人上茶,自己则与几位吐蕃随员打起了外交闲话。

  一会儿说点家长里短,一会儿又说说各地风俗。

  基本上是把之前崔仲琛和赢高治兜圈子的那一套,全都拿来使到这帮吐蕃人身上了。

  吐蕃人脑子直,哪里看得出来李北玄的险恶用心?

  不知不觉就陪着他兜起了圈子。

  而这圈子一兜,就是一个时辰。

  好容易有使臣回过味儿来,还想再掰扯掰扯昨晚的事儿,但李北玄却好像知道他们要说什么似的,当场就开启了武朝式款待流程第二阶段。

  中层使节团体的深度游。

  不再是那种明面摆设式的文书交流,而是真正的、实操层面的招待。

  包括参观蓝田制造局,由工部预备几场铸器、缝甲,军演演示。

  再比如走访弘文馆,让他们亲眼看看武朝士子如何习礼诵经、治学考艺。

  再往后,还有一场专为吐蕃使团准备的百艺展。

  其中琴、棋、书、画、舞、技伎、俑舞、歌吹、摔跤、驯兽……无所不包。

  甚至还特意安排慧空来了一场讲经。

  妙语连珠,字字珠玑。

  听得吐蕃人都快记不得自己是谁了。

  等到晕晕乎乎的回到使馆,回过味儿来再一琢磨,这才反应过来。

  靠。

  今天啥正事都没干啊!

  昨晚的场子没找回来,互市的正事更是一个字也没提!

  于是几个使臣痛定思痛,决定明天再也不要被李北玄牵着鼻子走。

  可接下来三天里,他们又被李北玄安排着打了一天麻将,逛了一天勾栏,最后又辩了一天经……

  末了,还是什么也没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