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 争不如不争-《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听完李北玄的这番话,赢丽质挑了挑嘴角。

  笑容里,带着几分讥讽。

  毕竟在听完李北玄这份鞭辟入里的剖析,又回想起方才在宫门外,赢高熙那副幸灾乐祸、自以为看透一切的蠢样子,赢丽质很难不笑。

  赢高熙实在是太蠢了。

  那双眼睛,大概只能看见最表层的东西。

  只看到她交了权,挨了骂,便急不可耐地跳出来彰显存在,落井下石。

  根本想不到,也看不透那雷霆震怒之下的暗流涌动与权衡算计。

  就这般眼界,这般肤浅的认知,居然还曾屡次试图招揽李北玄,以为凭些金银权势,就能让这等人物替他效命?

  赢丽质轻嗤一声,只觉得滑稽。

  随后转头看向李北玄,眼带笑意道:“既然小爷们儿你猜的这么准,那你可否再猜一猜,我接下来是该安安分分的呆在府里读书习礼呢,还是可以做点别的?”

  眼下,齐王已经倒了。

  而翟松龄也凭借此事立了威。

  若是趁机运作一番,登莱和济南,就能顺势被她收入囊中……

  想到这里,赢丽质有点心动。

  但是赢丽质只沉吟了片刻,随后便轻轻摇了摇头。

  轻声道:“算了,想了想,最近这段日子,我还是安分一点,老老实实待在府里读书习礼比较好。”

  毕竟齐州之事,看似平息,实则余波未平。

  朝中不知多少双眼睛正盯着她,看她接下来会有什么动作。

  而赢世民虽赏了她,却也收了她的权。

  而这种举动本身,就是一个再明确不过的信号。

  风头太盛,当避其锋。

  此时若再伸手向登莱、济南,未免太过急切,吃相难看,反而会引来赢世民真正的猜忌,和朝臣的攻讦。

  “就像你之前说的。有些东西,争不如不争。”

  赢丽质轻轻呼出一口气,轻声道:“我现在最要紧的,是让父皇放心,让所有人都觉得我赢丽质知进退、懂分寸,只是一时情急才偶露锋芒,并无任何非分之想。”

  “在搞事,就是作死了。”

  而听到这话,李北玄的眼里,露出几分毫不掩饰的赞赏和欣慰的笑意。

  点了点头,将自己身上的薄毯子裹紧了些,懒洋洋地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才慢条斯理地开口:“正该如此。妞儿,你历练了一个月,是真的长进了不少。”

  毕竟,赢世民刚刚收走她的监国之权。

  表面是流程,但内里,也未尝没有敲打和观察之意。

  若此时,赢丽质立刻偃旗息鼓,闭门谢客,表现出全然无意于此的姿态,赢世民那边才会真正安心。

  甚至可能因为她的这份识大体而心生些许愧疚,而那点本就有的欣赏,才会更纯粹些。

  反之。

  若赢丽质此刻就急着去捞取战利品,布局山东,那在陛下和那些老狐狸眼里,她先前所有的孝心、事急从权就都变了味,成了处心积虑的权力算计。

  “蛰伏,有时候比进取更需要智慧和定力。”

  李北玄轻声说道。

  而赢丽质认真听着,心中的那一丝躁动,彻底平复下来。

  李北玄的话,总是能精准地点破关窍。

  让她看得更远,更稳。

  思及至此,赢丽质微微一笑。

  轻声道:“好,那便如此。这段日子,我就安心在蓝田……嗯,和你一起做学术研究!”

  “成啊,第三代蒸汽机已经做出来了,我明天带你去看?”

  “好!”

  ……

  次日,太极殿常朝。

  文武百官依序入殿,不少人下意识地便将目光投向御阶之侧。

  那是赢丽质之前所在的位置。

  然而今日,那里却空空如也。

  取而代之的,是端坐于龙椅之上,虽面色仍带着几分病后初愈的苍白,但已然恢复锐利与威严的皇帝赢世民。

  刹那间,殿内响起一阵极其细微的、压抑着的骚动。

  官员们迅速交换着眼神,心中念头飞转,惊疑不定。

  果然收权了!

  看来齐州之事,陛下对公主殿下终究还是心存芥蒂。

  陛下终究是陛下,岂容权柄旁落?

  即便是亲生女儿也不例外。

  公主殿下此番,怕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看来这女子监国,终究是镜花水月,一场空啊。

  各种猜测、惋惜、乃至一丝不易察觉的幸灾乐祸,在无声的目光中传递。

  整个大殿的气氛,显得凝重且微妙。

  不过,赢世民却懒得管这些。

  只是自顾自的开口道:“齐州之事,众卿想必已有耳闻。”

  听到这话,百官顿时齐齐低头,不敢去看赢世民此刻的表情。

  而赢世民见状,轻轻地叹了口气。

  随后冷声道:“逆子赢高恽,身为皇子,受封齐王,却不思皇恩,不修德行。”

  “听信谗言,擅杀朝廷命官,私动兵甲,据城谋逆。”

  “罪证确凿,天地不容!”

  “着,削去赢高恽一切爵位封号,废为庶人。赐白绫,即日了断。”

  “其母阴氏,教子无方,纵容包庇,难辞其咎。降为嫔,迁居冷宫思过。”

  “阴弘智,构陷亲王,煽动谋逆,罪大恶极。凌迟处死,夷三族。阴氏一族,凡涉案者,一律下狱,按律严惩,绝不姑息!”

  一连串的处字,从赢世民口中吐出。

  赐死亲子,贬黜妃嫔,族诛母家……

  赢世民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更没有留给任何人求情或议论的空间。

  一时间,殿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到底……

  还是走上了上一辈的老路。

  一些年纪大一些的大臣,回想起当年玄武门之事,忍不住闭眼叹息。

  而赢世民也闪过一丝泪光。

  但这一丝泪光,不过一闪即逝,很快便被赢世民自己眨掉了。

  随后,赢世民重新板起脸,公事公办道:“济南知府翟松龄,临危不乱,平叛迅速,有功于社稷。擢升为山东道行军大总管,总揽济南及周边军政,善后事宜,一应由其处置。”

  处理完这一切,赢世民顿了顿。

  随后再度环顾殿中,淡淡道“若无其他要事,便散朝吧。”

  赢世民语气冷硬,明显透着一股不耐。

  百官都是人精,自然嗅得出这味道。

  纵有本要奏,也纷纷咽回了肚子里,齐声山呼万岁后,依序退出了太极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