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当场逮捕-《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百姓们此时跪在雪地里。

  个个低着头,手脚僵冷,眼眶却热了。

  先是李北玄那番话,说朝廷没忘了他们,说他们苦有理、怨有因,不该一口咬死什么“狗官”云云。

  这在他们看来,已是极大的体谅了。

  毕竟活这么多年,平日里但凡有点不满,那都是小声骂娘,大声不敢喘的。

  而现在,有个锦衣官爷,不光没骂他们,反倒说你们不是错,还说朝廷理解你们的苦……

  这就已经是破天荒的大恩大德了。

  再往后,赢高治又顶着一张红脸蛋出来了。

  虽然看起来是那么的好笑,但笑过之后,他们甚至开始有点愧疚,觉得自己刚才骂得太狠了。

  “你看看晋王殿下这脸……这得多冷啊……都冻成这样了还亲自给咱们送粮……”

  “人家是贵人哪,哪像咱,冻几下也就冻几下了……可人家原本能来的啊?这不是……为了咱们嘛……”

  “朝廷还是记得咱们的……我们不能再这么混不讲理了……”

  跪着的一众灾民低低说着。

  手指冻得发青,却眼里湿意朦胧。

  那是种既卑微又矛盾的心理。

  就像是穷人家被拖欠了工钱,天天骂老板王八蛋。

  可等那老板赔笑着说两句好话,自罚几杯酒……

  哪怕钱还是没给够,但骂声多半也就小了。

  甚至还会讪讪一笑,说一句“哎,也不全怪你”。

  甚至还会在心里反思,自己是不是太难为别人,太不体谅别人了。

  这种想法,说善良也罢,说懦弱也罢。

  但这就是人性常态。

  很多人就是这样。

  李北玄没说要处置他们,赢高治的脸冻得像猴屁股。

  常辛太监眼角泛红,还不忘补一句“殿下天生体弱,若不是念着诸位百姓,怎肯自讨这份苦?”

  于是,这一场本可能擦枪走火的冲突,就这么软塌塌地化了。

  而赢高治怔了一下。

  他是真没想到,李北玄那几句话,外加他那张冻得发亮的脸,居然杀伤力这么大。

  比起上马挥剑、下令镇压,效果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他本来还在想,要不要让亲卫在暗中布点防备,万一场面失控还能控制局势。

  结果现在倒是好了。

  他什么也没干,但百姓却跪得一个比一个标准。

  赢高治有点懵。

  又有点无语。

  再往后想一想,又突然觉得整件事都变得极其荒谬。

  一场可能酿成叛乱的局面,居然是靠他的两块冻疮给稳住的?

  这他娘的也太离谱了。

  他堂堂皇子,起早贪黑,披星戴雪,马不停蹄走了几百里山路,本想着靠点威严、靠点指挥、靠点帝王之术震慑众人。

  结果呢?

  威严没派上用场,战术没机会用上,最后是靠他那对红脸蛋扭转局势?

  赢高治此刻心情非常复杂。

  既觉得这结果不错,毕竟不费一兵一卒,就让百姓软了下来。

  但同时,又深深感受到了一种不容忽视的羞辱。

  他,一个帝王之子,天潢贵胄,寒窗苦读,戎马半生。

  最后关键时刻立功的,不是智慧、不是胆略、不是血性……

  而是他妈的一张猴屁股脸。

  李兄,你……”

  赢高治咬着牙,盯了李北玄一眼。

  嘴唇抖了两下,终究没说出“你他娘的太过分”这种话。

  只换了个比较体面些的问法:“你看……接下来怎么办?”

  而李北玄坐在马上,手一摊。

  语气懒洋洋的:“还能怎么办?放粮呗。”

  “粥棚支起来、药箱摆出来、冻疮膏挨家发一圈,愿意留下的留下,愿意走的也别拦着,能护送就护送,不能护送就给点干粮路引。”

  “再挪几匹牛车,拖拖老弱妇孺,总之,别让人死在半路上。”

  “还有棉被,还剩十车对吧?发一车下来吧。”

  赢高治听了一会儿,感觉李北玄安排的还挺合理的。

  反正现在事态也稳住了,那该怎么办怎么办呗。

  等在潞川这边卸了车,他们还得出发去晋阳。

  不能把时间都浪费在这些破事上。

  想到这里,赢高治点了点头:“李兄说得对。”

  说罢,赢高治吸了口气。

  刚抬起手,想做个“散了吧”的手势,却听身旁的李北玄忽然开口。

  “等等。”

  听到这话,赢高治手僵在半空,转头看他。

  而李北玄却没看他,只是冲前方那片还跪着的百姓群随意一点:“那个刘大哥是吧?”

  “哎对对对,就是造反的那个,把他带走。”

  此言一出,跪在前排的刘大哥猛地打了个寒战。

  抬起头,一张脸顿时白得如纸。

  “李大人!我……我错了啊!草民不是想要造反啊!我就是嘴快!一时糊涂!我不是造反,我没想造反!”

  刘大哥朝着李北玄连连磕头,额头撞得雪地咯咯作响。

  然而李北玄却只是负手而立,嘴角挑起一抹讥讽的弧度。

  “嘴快能鼓动一百人?一时糊涂能扯出天谴、皇帝老儿?”

  “你要是真糊涂,就不会挑这个时候、这个场面,喊那样的话。”

  “这事可以糊涂一次,那改天你是不是还能再糊涂一次?在别的村,在别的地方?”

  赢高治一听李北玄这番话,立刻反应过来,神色也冷了几分。

  他原本还有些犹疑。

  毕竟现在刚稳住局面,真要动人,搞不好会再惹出乱子。

  但这一刻,他忽然意识到,李北玄说得没错。

  百姓们闹腾,是因为饿,是因为怕死,是因为听风就是雨。

  可刘大哥,他可不是饿疯了说胡话。

  他是挑时间、挑气氛、挑人群。

  他知道怎么说最容易搅动情绪,知道哪句话说出来最容易让人发狠。

  甚至连“狗皇帝”、“天谴”、“朝廷不顾百姓”这种话,都敢当着县兵的面喊出来。

  这种人,说是“领头闹事”都便宜了他。

  这分明是——有意煽动,有意挑事,有意试探朝廷底线。

  赢高治脸色冷下来,直接一甩袖子:“不错!李兄说得极是。”

  说罢,赢高治看向跪在雪地上,还在不停磕头的刘大哥,目光冰冷:“百姓是一时情急,一时糊涂,但你却是有备而来。”

  “煽动百姓,其心可诛,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