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我发现你这人特较真-《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赢高治听到这里,眼睛瞪得溜圆,整个人都像被雷劈了一样愣在原地。

  “你居然是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怀疑他了?”

  他忍不住脱口而出,“那不是我们第一次见刘继恩的时候吗?你那时候就怀疑他了?!”

  “不。”

  李北玄摆了摆手,语气谦虚道:“不是那个时候,其实还要更早一些。”

  “……啊?”

  赢高治眨了眨眼,一脸呆滞。

  而李北玄嘴角勾了一下,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轻声说道:“其实,在冯威说,把刘继恩活着从麻谷岭里带回来的时候,我就感觉他不对劲了。”

  “不是,李兄,兄弟,你真开了吧?!人还没见到,就怀疑上了?!”

  赢高治没绷住。

  而刘继恩也快崩溃了:“不是?这河狸吗?”

  “这很河狸。”

  李北玄看也不看刘继恩,反而问了赢高治一个问题:“殿下,我问你,你今年十八对吧?正是早晨八九点钟……正是卯时的太阳,最有朝气,身体最好的阶段对吧?那我问你,现在我把你扔到麻谷岭去,你能活几天?”

  赢高治:“……”

  想了一下,赢高治试探着说道:“三天?”

  “哇哦,牛逼。”

  李北玄点点头:“但我就不行了,我估计,就我这体格子,最多不过三个时辰,就得冻死在山里头。”

  “但刘知府就牛逼了,没水,没粮,没衣没药,能在零下三十几度的天荒野求生半个月,还躲过了十万人的搜捕……”

  “你是谁的部将,这么勇猛?”

  “就这体格子,别说三英战吕布,得三吕布战刘知府吧?”

  刘继恩:“……不是,我发现你这人特较真,我不都说了吗?我是猎户出身,从小就上山……”

  “那你也说了是从小啊。”

  李北玄撇撇嘴,打断了刘继恩的话:“你今年都快四十了吧?”

  “你当了多久的官?从粮司、仓曹,一路到主簿、判官,再升知府,怎么着也有快十年吧?”

  “这十年里,你天天伏案写稿,签字盖章,吃得是细粮,住得是公署,穿得是冬衣绫罗,整年累月都在官道、驿亭、大堂、衙舍之间转悠。”

  “你说你还能像十几岁那年一样,在麻谷岭那种地方,靠树皮草根和一口山泉水苟命半个月,还不被十万青壮围山给抄出来……”

  “你谁啊?贝爷啊?”

  话音一落,刘继恩愣了一瞬,嘴角抽了抽:“……贝爷是哪个道的军头?我不认得。”

  “……他不是军头,但这不重要。”

  李北玄摆摆手,随后又伸出了三根手指头:“本伯现在心情不咋好,不想听你狡辩,接下来我说第三点。”

  “……还有?”

  “嗯。”

  李北玄继续道:“第三点就是县志。”

  刘继恩听到这话,眼皮抖了抖,有些发虚。

  但还是硬着头皮问了一句:“县志……咋了?”

  而李北玄头也不抬,直接道:“县志上没你。”

  “啊?”

  刘继恩愣住了,“没我……那咋了?”

  而李北玄闻言,终于抬起头来。

  说了四个字:“那就很怪。”

  他顿了顿,接着道:“你是晋阳本地人。”

  “你是一地的父母官。”

  “而且不是刚上任的新调,也不是过境巡察,而是正儿八经地在这儿主政数年。”

  “可县志上,居然没有你。”

  “没有你名字,没有你履历,没有你政绩,也没有你家族的任何只言片语。”

  他看着刘继恩,一脸诚恳的问道:“刘大人,你觉得这合理吗?”

  “……不合理。”

  刘继恩顿时面如死灰。

  瞬间明白了什么叫欲盖弥彰。

  而李北玄也懒得再理他。

  刚想冲赢高治摆摆手,让他把人带下去。

  但想了一下,又转向常辛,认真道:“劳烦常公公了。”

  “好说。”

  常辛笑眯眯的点了点头。

  而赢高治见状,却忍不住不满道:“李兄,你僭越了!”

  “你不讲理了是不是?不是你说的不想当棒槌吗?”

  “哦哦哦。”

  赢高治顿时有些讪讪。

  而等到常辛带着刘继恩离开之后,赢高治才问道:“那李兄,咱们接下来咋办,查清河崔氏?”

  “好啊好啊。”

  李北玄连连点头:“去查,快去查,你要是能查出来什么,你爹肯定非常高兴,说不定葬礼规格都能给你抬一截,封你做太子耶。”

  “……”

  赢高治哽了一下,差点被哽的翻白眼:“那现在咋办?不查?”

  而李北玄耸了耸肩,非常光棍的说:“不查也行,不过那你到时候,可能只能以庶人的规格下葬了。”

  听到这话,赢高治直接气笑了。

  “李兄,以你的意思看,也就是说不管咱们查还是不查,都是死路一条呗?”

  李北玄闻言,脸上也露出几分苦意:“差不多是这么个劲儿吧,反正我暂时也是想不出什么好主意……”

  听到这话,赢高治这一刻是真麻了。

  他原本还想着,李北玄向来点子多、手腕强。

  这事儿虽然棘手,但只要有李北玄在,八成还是能整出个法子的。

  结果呢?

  李北玄也摇头了。

  连他也不知道该咋办了。

  这……

  赢高治想了想,试探的问道:“你……真不知道啊?”

  “我真不知道。”

  李北玄无奈的一摊手。

  因为这玩意儿,根本不是点子不点子的问题。

  是压根就没处下口。

  清河崔氏是五姓七望之一。

  是出世的家族。

  是一个时代血脉与风气的载体。

  是门阀制度的活化石。

  是皇帝都得敬让三分的存在。

  一旦要查,那就是实打实的要动刀子。

  要把从礼部、户部、太常寺到工部、国子监一整个盘根错节的士族网捅破。

  查的是他们在朝堂中的代理人,查的是他们在各地州府的耳目,查的是门阀对皇权的钳制和架空。

  一旦查起来,整个文官体系都得跟着发抖。

  甚至极有可能……不,是一定可能会动摇国本。

  到时候直接开战都是轻的,再严重一些,搞不好赢世民的皇位都没得坐。

  可如果不查,那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