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樱花扇下的约定-《难逃懿劫》

  司马懿心中惴惴不安,不确定小乔是否会钟情于那把粉色樱花扇。他忆起小乔日常的装扮——那身粉白交织的衣裙,宛如春日里初绽的樱花瓣,轻盈而柔美。

  裙摆上,几朵樱花绣得栩栩如生,仿佛微风拂过,便能嗅到那淡淡的芬芳。

  而她那一头粉白色的秀发,被巧妙地扎成了两个可爱的丸子头,与樱花的颜色相得益彰,更添了几分俏皮与灵动。

  司马懿暗自揣度,小乔如此喜爱粉色与白色,又对樱花情有独钟,这把扇子定能博得她的欢心。

  然而,女孩的心思如同深邃夜空中的星辰,难以捉摸,比战场上敌军的意图更加难以揣度。

  因此,尽管心存疑虑,司马懿还是决定亲自动手,以原先在地摊上看到的那把扇子为蓝本,用最上乘的材料,精心仿制了一把更为精致的扇子。

  他还融入了自己的创意与巧思,期望这把扇子能成为小乔心中的珍宝。

  当小乔接过这把扇子时,双手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仿佛她手中捧着的,是一件无上的圣物。

  她万万没有想到,司马懿会如此用心地为她准备一份礼物。

  心中交织着紧张与兴奋,但更多的是难以言表的激动与喜悦。

  这把扇子,在她那娇小玲珑的身躯映衬下,显得愈发硕大。扇骨漆黑如夜,下方悬挂着的扇坠,宛如一块温润的黑玉,透着几分神秘与高贵。

  小乔颤抖着手指,缓缓将扇子打开。随着一根根扇骨的舒展,发出了一阵清脆悦耳的声响,如同春日里细雨轻拂过竹叶,又似微风中铃铛的轻吟。

  随着扇面的徐徐展开,一幅精致绝伦的图案映入眼帘。扇面整体呈粉色,绣着一朵朵栩栩如生的樱花,仿佛每一朵都蕴含着生命的活力,散发着淡淡的芬芳。

  小乔瞪大了那双如粉色宝石般璀璨的大眼睛,颤抖的小手轻轻抚过扇面,感受着那份细腻与温润。

  她轻轻一摸,便知这扇面的材料定是价值连城。一朵朵樱花大小不一,近大远小,仿佛让人置身于樱花树下,欣赏着樱花飘落时的绝美景色,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此时的小乔,已被这份突如其来的惊喜震撼得说不出话来。她坐在司马懿的腿上,低着头,粉白的秀发如瀑般垂落,身体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她纤细的小手紧紧握着这把扇子,甚至当着司马懿的面,默默地抽泣了起来。

  司马懿那双冷漠而湛蓝的眼睛,紧紧盯着小乔,心中充满了担忧。

  他害怕小乔并不喜欢这把扇子,更害怕自己的心意被误解,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失落感。

  于是,司马懿叹了口气,心中暗自思量,自己终究还是不够了解小乔。或许,小乔根本就不喜欢樱花,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罢了。

  想到这里,他轻轻抚摸着小乔那头粉白色的秀发,声音低沉而充满磁性,带着几分愧疚与歉意。

  “对不起,我……让你失望了,对不起。”

  他想说些什么来安慰小乔,但此刻,除了道歉,他似乎什么也说不出口,感觉任何言语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然而,就在这时,小乔却猛地摇了摇头,用抽泣的声音哽咽着说道。

  “不,不是的!我很喜欢,只是……只是让我想起了一些事情……”

  说着,小乔已经泪流满面,哽咽的声音缓缓向司马懿倾诉起一段往事。

  二十多年前,大乔和小乔同时降临在乔氏家族这个温馨的港湾。那时,她们的母亲还健在。

  有一次,母亲带着大乔和小乔外出游玩,偶然间,小乔被那樱花树飘落樱花时的绝美景象深深吸引。

  那是她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欣赏到樱花,从此便深深地爱上了这种花。从那以后,小乔经常央求母亲带她去看樱花。

  母亲也总是宠溺地答应她的请求,在樱花飞舞的树下与母亲快乐地玩耍,成了小乔那段时光中最快乐、最幸福的回忆。

  她常常把自己弄得满身都是樱花的花瓣,那一刻的小乔,充满了童真、欢乐和幸福,仿佛自己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

  然而,当她和母亲回来时,却碰到了她们那个混蛋父亲乔玄。

  一看到小乔身上的樱花花瓣,乔玄便勃然大怒,直接对着小乔稚嫩可爱的脸狠狠地抽了一巴掌。

  顿时,小乔的脸肿了起来,嘴角也溢出了鲜血。

  乔玄还恶狠狠地把小乔大骂了一顿,他说樱花是白色的,而白色通常代表着丧事,这是不祥的征兆。小乔竟然还把这些樱花带到家里来,这是把晦气的东西带到家里来了,这是想诅咒谁死吗?

  随后,乔玄就把小乔连带着她的母亲狠狠地揍了一顿,差点把母女俩活活打死。

  听到这里,司马懿不禁感到小乔的父亲真是庸俗、荒唐又愚蠢至极。他还是一个家族族长呢!

  竟然把樱花看成不祥的征兆,真是蠢到无可救药。

  如果白色就代表的是丧事,那照他的意思这么说的话,红色代表喜事,血也是红色的,那是不是说他意外受伤,血流不止,马上要死了,还得敲锣打鼓庆祝一下这“天大的喜事”呀?

  司马懿心中暗自咒骂着这个无知的族长,同时也更加珍惜与小乔之间的这份情谊。

  小乔泪眼婆娑,不住地向司马懿倾诉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彼时,她与母亲惨遭乔玄无情地谩骂与毒打,那一幕幕如同锋利的刀刃,深深割裂着小乔的心。

  她眼睁睁看着母亲,因自己一时任性的赏樱之愿,无辜遭受牵连,心中痛楚与愧疚如潮水般汹涌澎湃。

  年仅一两岁的小乔,毅然决然地跪倒在父亲面前,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直至额头鲜血淋漓,只为恳求父亲能手下留情,放过母亲,并发誓从此再不提及赏樱之事。

  乔玄见状,怒气稍减,终是放过了这对苦命的母女。

  小乔心如刀绞,望着母亲倒在血泊之中,愧疚与悲痛交织成无尽的泪水,她放声大哭,声音凄厉而绝望。

  自那日起,小乔对樱花既爱又怕,再也不敢央求母亲带她去赏樱,但对樱花的痴迷与热爱,却如同野火燎原,无法熄灭。

  小乔的母亲深知女儿心意,便亲手为她织就了人生中第一条樱花连衣裙。

  为了瞒过那个无知又暴戾的乔玄,母亲特意将樱花的粉色部分加重,完全掩盖了白色,让那无知的父亲再也无法辨认出这是樱花的图案,从而失去了打骂她们的借口。

  小乔对这条裙子爱不释手,每日都穿着它,沉醉于裙上那绚烂的樱花图案之中,仿佛这样就能弥补无法亲临樱花树下的遗憾。

  虽然无法亲身感受樱花树下的那份壮观与美丽,但对小乔而言,这已足够让她心满意足。

  当小乔蜷缩在司马懿的怀中,将这些往事一一哭诉而出时,司马懿只觉乔玄此人庸俗至极,又毫无文化底蕴,简直是个不折不扣的蠢货。

  听着小乔那断断续续的哭诉,他的心情愈发沉重,脸色也愈发阴沉,仿佛暴风雨前的天空,压抑而沉闷。

  此时,小乔靠在司马懿的怀里,愧疚与委屈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泣不成声。

  “我只是喜欢看樱花,却未曾料到会害了母亲。都是我的错,如果我不要求母亲带我去看樱花,她就不会被父亲打了。都是我的错……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去看樱花了,因为每次看到樱花,我都会想起母亲被父亲打得血流成河的惨状,那段痛苦的记忆,我实在不愿再回忆……呜呜呜。”

  司马懿听着小乔的哭诉,心中如刀割般疼痛。

  他深知,那愚蠢而又没文化的人的荒谬理解,却将自己的无知如此张扬地展现出来,以权力为武器,对自己的妻女肆意发泄,这样的人,简直不是个东西,更不配做一个男人。

  司马懿听着小乔那断断续续的哭诉,心中因可能送错礼而产生的忐忑早已被滔天的怒火与蚀骨的心疼所取代。

  他揽着小乔的手臂肌肉紧绷,若非怀中人如此脆弱,他几乎要控制不住那骤然升起的、想要毁灭一切的暴戾之气。

  “荒谬绝伦!”

  司马懿的声音从齿缝间挤出,低沉而冰冷,带着毫不掩饰的杀意。

  “以色定吉凶,乃是世间最愚不可及之事!樱花绽放时绚烂夺目,飘零时凄美壮烈,其性高洁如雪,何来不祥之说?若白色即为丧兆,那冬日银装素裹、皎月清辉洒落,岂不都成了天地间的诅咒?若红色便是喜庆,那他日后若遭贼人暗算,失血过多,命悬一线,莫非还得鸣锣奏乐,庆贺这‘天大的喜事’不成?简直滑天下之大稽,蠢钝如猪!”

  他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最后几个字,对乔玄那套狭隘恶毒的逻辑鄙夷到了极点。

  感受到怀中小乔因恐惧回忆而加剧的颤抖,司马懿猛地收住了汹涌的怒气。

  他深吸一口气,极力将声音放得缓和,但那其中的冰冷与威严并未完全散去,反而转化成一种更为深沉坚定的力量。

  “真是荒谬绝伦!”

  他再次重复,声音压得更低,却像绷紧的弓弦,蕴含着可怕的力量。

  “岂能因一人之愚见,便定万物之吉凶?樱花绽放时极尽绚烂之美,飘零时凄美壮烈如诗,其生其死皆撼动人心,此乃生命之壮美诗篇,何来晦气之说!”

  他冰蓝色的眼眸中锐光一闪,那是在战场上审视敌军弱点时的冷酷神色,此刻却对准了那个愚蠢而暴戾的乔玄。

  虽然司马懿知道乔玄已经被他用计除掉,但还是感到无比的愤怒,他气呼呼地说。

  “他不配为一族之长,更不配为人父、为人夫。”

  司马懿的话语如同最终审判,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鄙夷。

  “以无知为刀,以权威为鞘,伤害最应庇护的妻女,此乃天下至懦至愚之行!他只是自己不喜欢樱花,却寻个荒唐借口践踏你们的心爱之物,让你们也别想喜欢,以满足他可悲的控制欲,这才是其本性!”

  他的指尖极其轻柔地拂过小乔红肿的眼眶,试图拭去那不断涌出的、滚烫的泪水。

  他的动作与他言语中的冰冷怒意截然相反,是一种近乎笨拙的温柔,仿佛怕惊扰了这只受伤的小鹿。

  司马懿的指尖如羽毛般轻轻掠过小乔湿润的眼角,与先前那冷峻的语气截然不同,此刻他的动作尽显柔情。

  “错的从来不是樱花,小乔。”

  他放缓了声音,低沉而稳重,仿佛带着一种能安抚人心的魔力。

  “错的是那些以愚昧为剑,无情伤害亲人、践踏世间美好的懦夫。你童年时对樱花的喜爱没有错,你母亲留给你的快乐回忆更无分毫之错。”

  他的目光缓缓落在那把绘制着精致樱花图案的扇子上,语气里充满了坚定与决心。

  “这把扇子,它现在属于你,不应再唤起你任何痛苦的回忆。从今往后,它只象征着你重新拥抱那份纯真美好的权利。只要有我在,绝不容许任何人再因无谓的流言蜚语,诋毁你心中所爱。”

  他低下头,目光温柔地注视着小乔依旧埋在他颈间的小脸,感受到她逐渐平复的啜泣。

  “若你愿意……”

  司马懿的声音变得更加低沉而充满磁性,仿佛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承诺。

  “待来年春日,樱花烂漫之时,我携你与你的姐姐,包括貂蝉、文姬、香香、甄姬,一同返回江东。我们要光明正大地再赏一次樱花盛放,你可愿意?”

  小乔在他温暖的怀抱中轻轻动了动,抬起头,粉色的眼眸中虽然还泛着泪光,却已不再只是悲伤。

  她的眼中映入了他的身影,还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希望与深深的感动。

  她凝视着司马懿那双平日里深邃难测、此刻却为她溢满温柔与保护的眼睛,她的心灵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安全感所包围。

  她用力地点了点头,小手更紧地抓住了他的衣襟,就像是握住了能够驱散她童年所有阴霾的灿烂阳光。

  “……好。”

  她带着些许鼻音,小声却坚定地回答道。司马懿没有再多言,只是更加用力地拥紧了她,将她牢牢地护在怀中。

  榻上,那把樱花扇静静地躺着,扇面上的樱花在摇曳的烛光下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绽放出比往日更加明媚而勇敢的光彩。

  不知过了多久,两人才依依不舍地松开彼此。小乔当着司马懿的面,再次展开了那把樱花扇,精美的樱花图案再次呈现在两人眼前。

  小乔粉色的大眼睛中闪烁着天真与喜悦的光芒,她靠在司马懿坚实而宽阔的胸膛上,笑着说。

  “谢谢主人,这把扇子我真的很喜欢,非常感谢!”

  司马懿微点了点头,宠溺而温柔地抚摸着小乔那头粉白色的秀发。小乔舒适地享受着这份亲昵,小脑袋随着司马懿的手轻轻摆动。

  “喜欢就好。”

  司马懿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柔和地响起。随后,小乔从司马懿的腿上跳下,穿好了自己樱红色的小布鞋,小心翼翼地将扇子收起。

  当她把扇子完全收起的那一刻,她突然发现最外层扇骨的上方刻着一个字——“懿”。

  这个发现让小乔既惊喜又意外。她仔细回想,终于记起来在蔡文姬的铃铛上也见过这个字。

  蔡文姬曾救过小乔的命,两人关系亲密无间,因此小乔知道那对铃铛是司马懿亲手制作并赠送给蔡文姬的。

  这意味着她手中的这把扇子也出自司马懿之手。

  一想到这把扇子是司马懿亲手为她制作的,小乔再次感动得热泪盈眶。

  她轻抚着那个“懿”字,用充满感激的粉色大眼睛看着司马懿,然后再次紧紧地拥抱了他。

  虽然因身高所限,她只能抱住他的腰,但这份拥抱里却充满了无尽的爱意与幸福。

  司马懿低头看着这个仿佛能当他腰间挂饰的小家伙,无奈地叹了口气,再次宠溺地抚摸着她的小脑袋,而小乔的眼中则悄悄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小乔轻轻拥着司马懿,脸上漾开一抹温柔至极的微笑,缓缓开口。

  “我们约定好了哦,待你大仇得报,大业功成,我们,我们一家人,便一同去赏那烂漫樱花。”

  她的声音里,还残留着未干的鼻音,却清晰得如同山间清泉流淌,又似一枚纯净无瑕的琉璃印,轻轻盖在了这个静谧的午后时光上,也深深印在了司马懿那波澜壮阔却又深藏不露的心湖之中。

  司马懿抚弄她发丝的手,微微一顿,似被什么触动。他身处乱世,权谋算计早已如血液般融入他的骨血。

  宏图霸业、血海深仇,这些沉甸甸的重担,像一座又一座的大山,压在他的肩头,成了驱动他步步为营、步步算计的冰冷齿轮。

  他从未有过,甚至从未敢去想象,如此沉重的东西,竟能与“樱花”这般柔软、短暂,在他眼中甚至有些无用的美好事物联系在一起。

  更不曾料到,会是这样一个娇小玲珑、仿佛不谙世事的少女,用如此郑重其事的语气,将这两者紧紧捆绑,化作一个关于未来的美好约定。

  她的话语里,没有对“大业”的野心勃勃,也没有对“复仇”的热血渴求,有的只是对他这个人的全然接纳,以及一种近乎天真的信任。

  那信任,如同春日里最和煦的阳光,穿透层层阴霾,照亮他前行的道路;又似冬日里最温暖的炉火,驱散他心中的寒冷。

  她坚信他终将达成目标,然后,他们便能携手去实现这个看似微不足道,于她而言却重若千钧的愿望。

  这份纯粹的信任和期待,像一道微弱却执拗的光,猝不及防地照进了他内心深处那片从不示人的荒芜之地。

  那片荒芜,如同久未开垦的土地,布满了荆棘与杂草。而这道光,如同希望的种子,在这片荒芜中悄然生根发芽。

  他低头,凝视着小乔依旧紧紧环在他腰间的胳膊,以及她仰起的、写满认真与期盼的小脸。

  那双粉色的大眼睛,宛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一眨不眨地望着他,仿佛要从他总是冰封的眼眸里,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沉默,如同一层厚重的雾霭,笼罩在两人之间。空气里,只有烛火偶尔噼啪的轻响,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终于,司马懿极其缓慢地、郑重其事地点了一下头。这不是他平日里那种算计权衡后的颔首,而是一个沉甸甸的承诺,如同千斤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嗯,知道了。”

  他应道,声音比平时更加沙哑低沉,却蕴含着一种奇异的力量,仿佛能穿透一切阻碍。

  “我们约定好了。”

  他伸手,不是如往常般抚摸她的头,而是轻轻握住了她一只仍抓着他衣襟的小手。那柔若无骨的手,在他的温热而略带薄茧的掌心里,显得如此娇小、如此脆弱。

  他将那只手完全包裹,仿佛要将所有的温暖与力量都传递给她。

  “我答应你,待尘埃落定,海晏河清。”

  他凝视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仿佛在缔结一项最重要的盟约,那是对未来的期许,也是对她的承诺。

  “我必以樱花为信,迎你共赴江东之约。届时,再无俗务缠身,再无仇雠扰心,唯有春日正好,樱花如雪。”

  他的话语,如同一幅梦幻般的画卷,在她眼前徐徐展开。那不仅是赏花,更是一个关于“之后”的、安稳静好的未来,是他们在历经风雨后,共同拥有的幸福港湾。

  小乔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比刚才更加璀璨,仿佛所有的星光都落入了她的眼中。

  她破涕为笑,那笑容纯粹而满足,带着全然的幸福和信赖,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美丽而动人。

  她用力回握住他的手,虽然她的力量于他而言微乎其微,但那坚定的意味却清晰地传递了过去。

  “拉钩!”

  她孩子气地伸出另一只手的小指,眼神亮晶晶地望着他,如同夜空中最明亮的星星。

  司马懿看着那根纤细的、代表着孩童式承诺的小指,湛蓝色的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被融化的柔和。

  他这位算无遗策、权倾朝野的司马仲达,竟也依言伸出了自己的小指,与她那根细小得可怜的手指勾在了一起。

  “拉钩。”

  他低沉地重复,完成了这个与他身份格格不入、却又无比郑重的仪式。

  小乔心满意足地笑了,再次将脸埋进他腰间,蹭了蹭。

  司马懿感受着那份全然的依赖和信任,心中那片荒芜之地,仿佛因着这个看似幼稚的约定和勾手指的仪式,悄然生出了一株柔韧的幼苗。

  那幼苗,在感情的滋养下,茁壮成长,终将成为一片繁茂的森林。

  等到来年樱花盛开时,或许他仍身陷囹圄,或许前程依旧血雨腥风。但从此,他的征途尽头,有了一树待放的樱花在等他。

  那樱花,如同他心中的希望之火,永不熄灭。

  而握着他手的小乔,便是照亮那条漫长血路的第一缕、也是最重要的一缕暖光,温暖着他,支撑着他,走向那未知却又充满希望的未来。

  小乔的樱花扇静默无声,扇面上的樱花在交织的誓言与泪水中,仿佛被赋予了更永恒的生机,灼灼其华,如同他们之间那坚定不移的爱情,在时光的长河中,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