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小学建好了-《开局夺回七个亿:带着空间穿70》

  开学前,大方村口的小学已经修建好,静静坐落在那块地上,等待着一开学被学生填满。

  学校的大铁门看起来很气派,崭新崭新,锃光瓦亮的。

  弯弯的门楣上挂着“大方村小学”几个字。

  学校里面的教学楼修建成了二层的小楼房,还有个崭新崭新的跑道。

  看起来就和大方村的体育馆里一样,但比体育馆里的设施看起来光鲜多了。

  操场两头装了两个篮球框,当然也没忘了在教学楼前树立一面高高的五星红旗。

  虽然现在还没开学,但大铁门已经打开了。

  安排好的老师已经进学校报到,在做开学准备了。

  开了学,花晚迟就五年级了。

  到了明年这个时候,她就得去县里读初中了。

  所以说,时间过得还是很快的。

  小学五年转眼就过,初中和高中加起来也不过是六年,六年过后,就要上大学了!

  在开学的前几天,花晚迟检查了一下大家做作业的情况。

  显然,这两个月的时间小朋友们都玩得忘乎所以,早已经不知道知识点为何物了。

  不过嘛,这也很正常。

  毕竟就连花晚迟自己都开开心心玩耍,早就把学习抛之脑后了。

  所以她毫不手下留情地给大家布置了三张试卷。

  因为三天后就是开学,一天一张,正好在开学前写完。

  “以后就不用到公社去上小学了!”

  家长们还是挺开心的,这就意味着不用再给小孩准备中午吃的饭,或者给钱叫孩子去外面吃了。

  反正学校就在村口,回家吃个饭也就是走几步路的事。

  还能顺便在家睡个午觉再走呢。

  小朋友们倒是想不到那么多,不过嘛,学校就在村口,就不用走那么多路了!

  而且村口还有个小卖部,里面可多可多好吃的,还有好多小玩具。

  大人们在里面买来做裤子的松紧带,就是女孩们用来跳皮筋的皮筋。

  还没开学,躁动的孩子们就已经在村口跳皮筋,踢毽子,打弹珠了。

  之前从公社小学回来要好久好久,现在不用走那么多路,多出来起码一个小时的娱乐时间!

  孩子就没有不爱玩的,当下放学后的娱乐生活那就丰富起来。

  花高芝分了家,收入不用上交家里,加上方建国也在厂里上班,两人工资加起来六十,时不时还有额外的奖金,那是相当充裕。

  所以给方雨妹的零花钱很大方。

  一个月足足有五块钱呢!

  店里的零食都是几分几毛,方雨妹几乎是想买什么就能买,钱花完了等下个月就是了。

  有比较贵的,就把钱攒起来,两个月十块钱,什么买不到?

  总之,大方村小学的诞生很是拉动了一波小卖部的经济。

  万青柳乐乐呵呵的,每天生意都很不错。

  小卖部的生意不只有大方村的村民捧场,隔壁周家桥,附近一公里以内的其他村子也会来买东西。

  毕竟大方村小卖部是离他们最近的一个售货点,买东西不要票,价格也不贵,自然就有很多人来光顾了。

  今年有一批孩子新入学,就可以直接去村口小学报到,一批孩子上学,自然有一批孩子毕业。

  小学毕业的基本上都能上初中,而初中毕业的,就未必能考上中专或是高中了。

  这一批人虚岁也有十六了,可以出来找活干了。

  恰好羊城那边的厂子建好,村里的一批后生可以去打工了。

  羊城那边的工钱给得还算大方,包吃包住,每个月50块钱。

  一听说每个月有50块钱,家里头有年龄合适的,就直接到村长那头去报了名。

  那可是五十块啊!

  在村里制衣厂一个月才三十呢!

  这五十块钱,起码也得寄三十回家,家里每个月就多了三十的进项,谁能不心动?

  况且早几年大家使劲生孩子,一家可能有两三个年龄合适的兄弟姐妹一起去,那就是六十,九十的寄回家了。

  羊城制衣厂并不需要那么多人,能接纳的也就几十个,但那里有这一家,就肯定会有很多其他家厂——完全可以去其他厂干。

  村口大家还在说呢。

  “反正我家老大老二准备去的。”喜花婶家最大的两个女儿一个十七,一个十六。

  原本打算养两年嫁人,但现在可以出去打工,两人都不用家里说,直接自告奋勇想跟着一起去了。

  “你说我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去那头打工呢?还是现在才反应过来!”旁边的大婶拍了一下大腿。

  “羊城多远啊!而且外头也不安全,不晓得情况的时候,谁敢随随便便跑出去哦?”

  “也是,跟着这一批去吴寡妇那个服装厂的后生一起去,路上也有个照应。”

  其实最好的就是在家门口工作,知根知底,还有家里人一起,又能拿到钱。

  不过嘛,村里的岗位就那么些,刚毕业的后生多半只能在家闲着,有些的去学门技术,有些的没什么兴趣,也舍不得花钱,就只能在家种地了。

  大方村一共是50个人准备去羊城的服装厂,另外还有30人跟着一起走,准备去羊城找工作。

  吴木香还专门给朱老板打电话,希望他能给介绍介绍其他厂的工作。

  朱老板很豪爽,拍拍胸脯表示自己还是认得一些厂子老板的,到时候一定给这些后生介绍进去。

  两边要做长久生意的,那边自然不会坑村里人。

  村里帮这群后生出了火车票,大家都在家收拾起了行囊,随后带着对外界的好奇和对离家的不安踏上行程。

  去打工的后生一走,小孩子们也开学了。

  新的学期,大家要认识新的老师了。

  当然,有些老师不用重新认识。

  毕竟都是自己村里人,说不定还沾点亲戚。

  村里考上的老师大多是高中毕业,初中毕业可以报名,但竞争不过高中毕业的人,自然,考进来的都是学历比较高的了。

  还有些是中专师范毕业刚分配进来的。

  另外一部分,就是从周边小学调过来的老师,就比如公社小学。

  负责带花晚迟班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就是从公社小学调过来的老教师。

  新老师还没有什么经验,当然不会一开始就让教五年级毕业班,一般都是分配到一年级的新班。

  喜欢开局夺回七个亿:带着空间穿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