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怎样帮行远,午睡不成眠-《官场智斗》

  过了两天,我刚上班,萧市长就说:“走,到邵市长那儿去。”

  他没说去邵市长那儿去做什么。通常来说,领导之间商量工作不会带秘书。

  我猜想与我上次提的建议有关。

  邵市长在三楼上班。

  之所以设在三楼,是他办公室旁边有一个小型会议室,便于召集副手们开会。

  进邵市长办公室就像串门一样。我们这些秘书与市领导,以及他们的秘书都很熟。

  邵市长秘书秦新华见到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客套,只说:“在里面。”

  我与秦秘书扬扬手,跟在萧市长后面走进去。

  邵市长站起来,伸手道:“坐。”

  我朝邵市长笑道:“市长好。”

  一会儿,秦秘书送给两杯茶。

  市长办公室有一组沙发,一共四条短沙发。沙发之间都有一个小茶几。

  领导办公室一般是这样,他们一般只会见两三个客人,人多的话,就到隔壁的小会议去开会。

  萧市长和邵市长相邻而坐,我坐在稍远一点。

  萧市长说:“安全生产检查组刚走,我有些想法想向你汇报一下。”

  邵市长点点头。

  萧市长说:“因为突发事件,检查组不到两天就走了,但真正检查起来,我们的问题也不少。煤矿安全必须抓。”

  邵市长说:“我心里非常清楚,这项工作开不得玩笑,不能敷衍。”

  萧市长喝了一口茶:“我为这件事想了很久,没有想出个十分有用的办法,但小郝向我提了一个建议。我觉得可行。”

  邵市长伸出头,望了我一眼。

  萧市长说:“晓东,你搬条椅子坐到对面,向市长汇报一遍。”

  当秘书有个好处,就是经常见到领导,在领导面前比较放松。于是,我搬了一条椅子,坐到两位市长的对面。

  “邵市长,萧市长有时也向我征求意见,安全生产检查组一走,他就问我对这项工作有什么想法。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萧市长认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在向您做个汇报。”

  邵市长点点头。

  我成竹在胸,便一条一条,不急不慢地说出来。

  邵市长听得认真,不时点点头。

  听完,他问道:“这是你的独立思考?”

  我点点头。

  萧市长介绍:“复旦毕业,市一中的汪校长向孟主任推荐,孟主任就把他安排在五科,后来到干部培训中心工作。去年,我正要一个秘书,就这样调进来了。”

  邵市长点点头,说:“复旦毕业,不错。你先回去,我和萧市长再聊聊。”

  我站起来欠欠身子,走出里间把门带关,对秦秘书笑笑,下楼,回二楼办公室。

  坐在办公室,感觉邵市长对我提出的建议比较满意。

  在大领导身边工作,你不要想着领导像你妈妈一样,一点小成绩就会大肆表扬你。领导对下属的评价,一般惜字如金。

  邵市长说【不错】——等于你妈妈说【你太聪明了】。

  坐在那儿没事,一连接了好几个电话,都是询问萧市长在不在家。

  我说:“不在。”

  一会儿,张文杰打电话来问。这个我就不能敷衍,便回答道:

  “主任,你直接打他手机嘛。”

  “打了,关机。”

  领导关机,证明他和邵市长正在谈一些重要事情。

  既然如此,就算是张主任,我也不能告知去向,便说:

  “可以由我转达吗?等会他回来了,我给你说一声。”

  张主任说:“还是我亲自找他吧。他回来了,你打电话给我。”

  “好的。”

  半个小时后,萧市长回来了。

  我跟了进去,跟他汇报张文杰找他。

  萧市长说:“要他下午三点过来,打完电话,你进来坐坐。”

  我到外间回了张主任的电话,走了进去。

  萧市长示意我坐他的对面。

  一见他准备和我谈话,便起身就把门关了。

  等我坐下之后,萧市长高兴地说:

  “邵市长非常欣赏你这个点子,本来,选人是组织部门的事,但邵市长不放心。明天,你和我去江左打一转。我有个朋友对煤炭厅比较熟悉,先去了解情况。

  停了一下,他加了一句:这件事不要跟别人说,包括胡师傅。”

  我点点头。

  “下午,就给你放假,去财务室支五千块钱带到身上。”

  我点点头,立马去了财务室。

  下班时,我从办公室带了几个信封装进口袋,又去苏姐那儿买了几个红包封套。

  当秘书,就是什么事都要提前想好。

  出差取钱,这很正常,要吃要住嘛。但秘书要想得更周到一点,就是送礼。

  送礼是门学问。

  送礼物,另当别论,如果送钱,就有红包与信封之分。

  看望退休老领导,用红包套封装着,大大方方,叫慰问,也可直接入账。

  送给在位有关人士,用信封。以各种发票报账。只要两个人签字,证明因公开支就行。

  把这些事办好,吃过中餐,我就回宿舍休息。

  刚准备睡个午觉,张行远打电话来了。

  “你晚上在家吗?”

  “下午都在家。”

  “今天怎么啦?下午都不要上班?”

  “对。做点准备工作,明天要出差。”

  “哦,我从江左回来的路上,下午到你那儿来坐坐。经常跑江左,又是一个人,太寂寞了。”

  “要张主任给你评个先进嘛。”

  “先进,哼,先进都变了味。早几天张主任找我谈过,说他要去向领导反映,这个方法是胡搞。”

  “那就回来再谈吧。”

  挂了电话,我才明白,张主任找萧市长,应该是反映——去年出台的这个【评先进】方法不科学。

  脱了衣服上床准备睡一觉,可老是睡不着。

  这个新来的组织部齐部长,提出这么一个【评先进】的方法,真的不妥。

  这叫一刀切,尤其是对培训中心这样一类人少的单位,根本就不适用。

  十来个人只评一个。

  去年评了张行远。今年再评他,这样可能性很小。别人也想进步啊。

  如果今年不评行远,评上其他人。

  到了明年,另几个人联合,再评张三李四王五,那么,谁也达不到两年都是【先进工作者】,谁也别想提拔。

  人少的单位就真如一篓子螃蟹。你扯我,我扯你,最后,谁也提拔不了。

  张主任找萧市长,一定是为了这件事。

  我越想越对。

  要是按这个方法评下去,等于剥夺了张主任的用人权。

  不仅张主任气愤,跟培训中心一样的单位,比如五科也不到十个人,大家都想提拔,闻主任也同样头痛?

  怎么办呢?

  行远是我把他从乡村中学调上来的,要是他总得不到提拔,还不如在乡村中学干下去,以他的学历,以后还可以干到中学校长。

  一定得想办法帮他一把。

  一个中午,我都没想出什么好方法。毕竟,我不是决定政策的人啊。

  睡到两点,我起床去练字,先放松一下,等行远来了再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