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大夏各地引发的震动-《大夏召唤:登基后开始称霸诸天》

  此时这里发生的一幕,早就通过天幕传遍了整个南明星河。

  无数修士就这么静静的看着头顶的光幕,一言不发。

  整个九州,都无比的安静,没有一个人打扰仪式的进行,即使不在长安城。

  等待接引完毕,道门也停止了超度。

  时间已经来到了辰时。

  辰时正。

  正祭仪式也来到了第五步,也是最后一步。

  送神。

  由刘昊亲自敲响一旁的战鼓。

  “咚!”

  “咚!”

  “咚!”

  一共九下,每一声响起,鼓锤都犹如在每个人的心中。

  并通过国运之力,响彻于整个南明星河。

  而忠烈祠和纪念碑上所绽放的光芒,也在这一刻变得尤为璀璨。

  做完这一切,紧接着,这一次的国祭大典也就来到了第三项。

  宣读祭文。

  并且是由刘昊亲自来。

  接过祭文的刘昊,面向纪念碑和忠烈祠,神情严肃。

  “维大夏圣武一百三十六年岁次甲子,十月癸亥朔十五日丁丑,皇帝承谨以玄牡冥镪,昭告于天地十方并九千六百五十九万阵亡将士及历年来为国牺牲勇者之灵:”

  “朕闻黄沙百战……”

  “…………”

  整个大夏帝朝,都在刘昊沉稳的嗓音下静默。

  通过这封祭文,脑海中似乎也出现了一幕幕画面。

  “伏惟尚飨!”

  宣读完后,刘昊将祭文投入鼎中焚烧。

  而后的第四部,就是宣读安抚政策,和后续的赐‘铁血卫士’金匾。

  做完这一切后,天早已经大亮。

  国祭大典也宣告正式结束,大夏禄位也被重新迎回太庙供奉。

  虽然国祭大典结束了,但是这一场仪式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才刚刚开始。

  从十五日子时起,一直到未时结束。

  而那些玄色招魂幡,还会连续悬挂七日。

  早已经准备好的“铁血卫士”金匾,也在随着国祭大典后,按照牺牲者名录一一下发。

  青洲。

  飞来峡镇。

  因其镇子临近飞来峡而得名,算是飞来峡周围的大镇。

  而这飞来峡则是贯穿了整个飞峡府。

  此刻镇中,经过昨天国祭大典后,整个飞来峡镇都比较安静。

  因为在这飞来峡镇中,参军入伍的青壮年有几十位。

  前段时间,朝廷下发阵亡通知,飞来峡镇,就有一家。

  开始镇中的赵家,算是当地比较富庶一个小宗族,传承几百年,靠着经商闻名。

  其商业几乎涉及到了了整个廉江口县。

  而这赵离,乃是赵家主脉嫡长子。

  如今赵家嫡长子战死,没了军中这层身份,那些竞争对手恐怕也不会像以前一样有所顾忌。

  若是暗地里下手,加上本就不怎么和平的赵家一些支脉。

  此刻赵家内,家主赵庆平正一脸阴郁的想着对策。

  “父亲,大锅什么时候才会回来和小萍儿玩吖。”

  赵庆平看着一旁几岁的小女儿,脸色逐渐掩盖下去。

  “小萍儿乖,你大哥再过几年就能回来了,到时候为父就不让他走了,专门在家陪小萍儿玩。”

  年幼的小萍儿,听见父亲的话,一脸的天真:“可是再过几年……小萍儿就长大了吖。”

  赵庆平长叹一口气,他总不能告诉小女儿,你大哥死了吧。

  眼前最重要的还是要稳住族内那些支脉。

  “家主,来人了,县令大人和镇长大人来了!”

  县令和镇长?

  镇长还好说,县令这种大人物,怎么会来他们这个小小的飞来峡镇?

  还是他赵家,莫不是昨天国祭大典上陛下说的那些?

  若真是这样的话,他们赵家的危机岂不是就解决了?

  “快,前去迎接!”

  县令的到来,震动了整个飞来峡镇。

  赵家更是全体前去迎接。

  赵家大门口。

  赵家近千人齐刷刷的在门口恭迎。

  很快,一大队人马就从街道一头走了过来。

  为首的,还能看见两人抬着一个刺眼的匾额。

  这莫不不就是朝廷说的金匾?

  还不等他们有所反应,一行人就来到了赵家众人前。

  “见过县令大人,见过镇长!”

  赵庆平一行连忙行礼。

  廉江口县的县令,连忙上前托起赵庆平。

  他儿子可是烈士,如今更是享受了五十户的食邑。

  可以说,只要赵家以后不犯事,哪个不开眼的敢来赵家找事?

  不用他们县里动手,光是各地的锦衣卫衙门就能直接出手,完全不需要经过他们县里同意。

  “赵家主快快起身,你赵家可是为我大夏培养了一个好儿郎啊。”

  托起赵庆平后,县令才一脸郑重的开口。

  “赵庆平,你儿子赵离时任上抚军什长一职,战斗时悍不畏死,勇往无前,如今虽然牺牲,但我朝历来对有功之士和其家眷尤为照顾。”

  “陛下曾通告全国,所有将士战死了,其家中老小自当由朝廷抚养。”

  “如今更是下旨,给所有英勇就义的将士们颁发‘铁血卫士’金匾以彰显其功劳。”

  “本官此番前来,就是替朝廷,替陛下,前来抚慰赵家,同时送来御赐金匾。”

  “从此以后,除了赵离每月的抚恤外,还有‘铁血卫士’金匾的五十户食邑。”

  “不过这些,都有一个前提。”

  说到这里,县令看了一眼赵庆平周围的那些同辈人。

  似乎也听说过这段时间赵家所遇到的情况。

  “这些待遇,只有赵离家属可以享受,而且仅限于嫡亲血脉,也就是你赵离的嫡系子孙能传多少代,这金匾的食邑就能享受多少年。”

  “你可知晓?”

  这话,虽然是在给赵庆平说的,但更多的是却是在给其余人说。

  果不其然,赵家其他支脉的人听见这话,脸色齐齐一变。

  想说些什么,脸色变换几次,始终没有开口。

  县令说完后就将金匾给请了进去。

  前来围观的镇中修士,全部震惊的围了上去。

  “嚯啊,这就是传说中的金匾啊,竟然还可以享受五十户食邑?”

  “啧啧,这下这赵家算是得到了一块免死金牌啊,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会成为本县的大家族啊。”

  “听说这赵家因为赵离牺牲,如今正在夺权,这一下,等于朝廷直接拍板了,谁还敢跟这主脉过不去。”

  “就是,这赵离,也算是给他老子留下了一些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