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解剖(一)-《刑侦档案:破案先锋》

  清晨五点半,山间林地被一层薄雾轻柔地包裹着,那雾好似一层细密的棉幕,给这片静谧的山林增添了几分朦胧与神秘。

  老李像往常一样,扛着柴刀,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这片他再熟悉不过的山林。脚下的泥土带着清晨特有的湿冷,每一步都留下一个浅浅的脚印。他哼着不成调的小曲,目光随意地在四周游移。

  突然,老李的视线被前方不远处的一片异样吸引住了。在那片草丛中,似乎有一些形状怪异的东西,像是被随意丢弃的白色塑料袋。他心中泛起一丝疑惑,平日里这片地方可干净得很,今天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东西?他放慢脚步,眉头微微皱起,心中隐隐有了一种不安的预感。

  随着一步步靠近,老李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双眼瞪得滚圆,那哪里是什么塑料袋,分明是一块块人形的碎片!在湿润的土壤里,这些碎片的边缘仿佛正渗透出一种触目惊心的腥味。老李只觉得一阵寒意从脚底直冲脑门,全身的血液仿佛都凝固了。

  艾草灰般的雾霭中,断肢凌乱地摆散着。一只手掌朝天张开,半曲的手指指向晨光的方向,像是在绝望地求救,又像是在对某种恶行进行着无声的审判。天快亮了,湿气开始缓缓蒸发,那原本鲜红的血液颜色正一点点变暗,仿佛生命的热度也在这雾气中渐渐消散。

  老李呆立原地,大脑一片空白,过了好一会儿,才下意识地伸手去摸裤兜里的手机。他哆哆嗦嗦地按下报警电话,电话嘟嘟地响着,每一声都像是重锤敲在他的心口。“嘟……嘟……嘟……”响了三次,竟然都没人接。老李急得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他再次拨打,这次电话终于接通了。

  “喂……喂!警察同志,这里……这里是山林,我看到了一些断肢,就在我平时砍柴的地方,这肯定不是野兽能干的啊!”老李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可那颤抖的语调还是出卖了他内心的恐惧。他把柴刀往地上一靠,站在几米外,手指不住地颤抖着,眼睛始终不敢从那些断肢上移开。

  几分钟后,警车尖锐的警笛声打破了山林的寂静。警车的灯光在林间穿梭,蓝白交错的光线映照在地面残留的阴影上,仿佛是来迎接一具被无情丢弃的尸体,又像是为这片恐怖的场景添上了一抹更加紧张的氛围。

  刑侦支队快速出动,抵达现场后,程望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他先是快速扫视了一圈周围的环境,目光落在那些触目惊心的断肢上,微微眯起眼睛。

  短暂的观察后,他立刻转身,对着身后的队员们下达指令:“先抄清照管区域,第一时间布控外围,防止任何非授权人员进入!”声音坚定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附近的一条碎石小路上,很快就有站岗干警轮流把守。

  雾在车灯与警示灯的交界处蜿蜒打转,像是一群沉默的见证者,在静静等待着真相的揭开。

  程望站在外围,伸手轻轻拨开眼前的雾气,目光穿过层层迷雾,望向远处那被护架白布盖着的断肢。透过白布,依然能隐约看到那些被切割得整齐的部位。他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凝重,手指下意识地轻点着下巴,低声自语道:“这绝不是野兽分食,而是被人精确切割的。”

  这时,法医邓露蹲在断肢旁,她的表情严肃而冰冷,目光中透着专注与审视。她缓缓取出一副一次性手套,动作沉稳而熟练,轻轻揭开覆盖布。指甲在空气中划过一道无痕的弧线,展示出一段清晰的弧形切口。那切面平滑如新,边缘几乎没有毛刺,仿佛是一件精心雕琢的工艺品,却带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气息。

  “肋骨之间被完整分割,出血管被拨除,再翻开腹膜。”邓露戴着头灯,声音平静而专业,不疾不徐地说道,“用的器械是职业手术钳与解剖刀,该区域切开角度接近正交,说明切割者对人体解剖结构和肋间肌层位置了如指掌。”

  程望微微点头,迅速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笔记本,快速记录下邓露分析的每一个关键信息。同时,他转头对着身旁的队员大声命令道:“立刻架设多角度相机与录音设备,确保现场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都能准确记录,后续复查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初步判断死亡时间在24小时内。”邓露侧过头,补充道,“血液尚未完全凝固,体温差距适中,且切口仍呈淡粉色,说明切割发生在死后不久。”

  “记录底物。”程望继续说道,目光在周围的土壤中搜寻着,“周边土壤中抓到的是附着在断肢上的根茎,我要对比带有大学植物实验室的种子。这里面或许藏着关键线索。”

  话音刚落,陈越领队的土壤取样小组小心翼翼地递上一个密封袋,里面装着几株带土的根茎,某些叶片上还带有白色粉末粘附。

  程望仔细端详着密封袋里的根茎,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看向地形图,又对照附近“东江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实地标识,沉思片刻后,果断说道:“要调取那里的种植记录,还有监控。这白色粉末和根茎很可能是突破口。”他的语言简洁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带出一种不容动摇的指向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现场很快重新架设起了勘验小帐篷。程望与邓露在其中,仔细比对断肢样本与人体模型。帐篷里安静得只能听到两人轻微的呼吸声和偶尔纸张翻动的声音。那只手掌的血管与肌腱清晰可见,所有神经末梢都被完整保留,看起来不像是被残忍肢解,而更像是“剥离之后供图教学”,这种精准让人心生寒意。

  “受害者可能是女性。”邓露打破了沉默,低声分析道,“骨盆宽度与肋骨厚度不一致,而且头部不在此处,现场也没有被拉走的明显迹象。再结合断肢骨骼的细腻程度,女性的可能性很大。”

  “意味着肢体很可能分散到其他地点。”程望接口道,目光紧紧盯着人体模型,大脑飞速运转,“嫌疑人不是想简单地掩埋尸体,而是要进行解剖展示,或者保存这些部位作为工具使用样本,供不特定受众解读。他们把这片林地当成了一个变态的舞台。”

  “他们把林地当成了舞台。”邓露轻声重复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和无奈。

  程望站起身,走出帐篷,对着周围的队员大声指示:“封锁半径扩大50米,防止任何路人靠近。现场的每一个血迹、每一个泥足印都要仔仔细细地拍下来,只要有泥土、雨天能存证的地方,都不能放过!”

  四名刑警迅速行动起来,牵引着警犬,沿着周边开始仔细搜索。警犬的鼻子在地面上快速嗅动着,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气息。很快,在低矮灌木与树丛中,他们找到了两块泥地制鞋残印,还有一片透明塑料薄膜碎片,疑似手术手套的片段,被风吹到了树梢上。

  “这些碎片说明嫌疑人可能使用一次性防护装备,在手术室外退下后,匆忙中遗留下来的。塑料薄膜也可能是用来遮蔽或者垫物的材料。”程望沉声分析道,目光紧紧盯着那片碎片,仿佛要从中看出嫌疑人的模样。

  邓露默默接过碎片,仔细比对,发现薄膜上带有微量丙烯类标签。她抬起头,看向程望:“这个需要送去法检,映射其来源批次,说不定能找到关键线索。”

  程望点头:“带走,备案。这很可能是找到嫌疑人的重要证据。”

  识别死者身份的第一步,是通过DNA与失踪档案匹配。

  程望坐在车里,紧盯着警局系统的屏幕,眉头紧锁。“骨盆线索初步确定受害者为女性,但本市暂无失踪档案符合。”他思索片刻后,果断说道,“我们需要调取省级平台以及各地院校失联学生名单。必须尽快确定死者身份。”

  他将任务交由档案室技术员执行:“统计失踪1年以下,年龄20 - 30岁的女性人员,重点优先比对校园试验材料接触记录。这可能是找到死者身份的关键突破口。”

  与此同时,他又安排队员联系图书馆与社团办公室,“查看3月29日至4月1日期间的借阅数据与晚间出入记录。这些数据流里,可能掩藏着死者最后几小时的足迹。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丝线索。”

  上午时分,支队召开快速汇报会。会议室里气氛紧张,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严肃和专注。汇报屏幕上列出了已确认的信息:

  ? 死者为女性,年龄推测25 ± 3岁;

  ? 肢体被完整切割处理,时间在24小时内;

  ? 知识背景可能涉及人体结构理解;

  ? 断肢未发现擦伤或割裂,说明死后进行了干净解剖;

  ? 未找到头颅与内脏,极可能被分离带走;

  ? 现场无血迹蔓延至外路,切割后被快速运离。

  程望站在屏幕前,神色凝重地总结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极其理性的解剖者,绝非激情型凶手。此人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冷静地执行了这一系列残忍的行为,却又选择在公共林地区伪装实验场。目标很明确——女性人体结构,不是泄愤,而是有目的的研究。”

  邓露接着补充:“所有器具痕迹与手法,都提示嫌疑人使用的是常规解剖工具,并未使用高端冷冻设备。这说明切割很可能发生在现场后不久,随后由车运离。车辆是我们接下来追踪的重点。”

  程望点头,继续说道:“要追溯那辆车。据了解,夜间只有一辆车能进这林路——此前被保洁人员拍到,是一辆深色SUV,后车尾有泥痕。”

  技术组立即行动起来,提取保洁监控图像,仔细对比车牌残影进行模糊识别,同时将信息交给公安交管处,查询同款车型近一月异地登记情况。

  “责任人必须有人看护车。”程望语气冷静而坚定,“嫌疑人至少是两人作战:一个做解剖,一个做运输。我们要从具备这种能力的人群入手。”

  法医与刑警们齐步合作,目标直指实验林地常见的科研实习生、临床志愿者、相关专业人士。

  程望看了一眼现场白板上逐渐升高的X光人像图,目光坚定地说:“我们会逐人排查,将每条路径压到最细碎的节点,让他们无处可逃。真相一定会大白于天下。”

  午后,技术员将首批车辆比对结果与校园失踪档案送上桌面。

  “在50公里范围内,有三辆SUV符合轮迹特征,车主都是男性,30 - 40岁,具备驾车涉林地的权限。”技术员汇报时,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

  “同时,失踪档案中有一名研究生‘韩璐’,东北籍,正查阅中……”陈越接着汇报。

  程望放下耳机,目光紧紧盯着屏幕,手指轻点了一下,果断说道:“把这一具解剖肢体送样DNA对比她的亲属。这很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邓露补充道:“另外,要重点关注与她同组实习的3名女性学生,她们知道她当晚所在林地勘查计划,很可能掌握重要线索。”

  “通知宿舍安全办,约谈她四名室友。”程望冷声道,“每个人都可能是解开谜团的关键线索,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他的话语在空旷的空间里回荡,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

  夜幕降临,勘查林地外围禁止通行通告已生效。三名刑警正在校门口轮岗值守,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校园灯光昏暗,偶尔有一名学生骑车缓缓驶过,被拦下后解释“半夜加班”,但刑警们依旧认真地留存信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

  程望与技术队员继续在支队大楼旁查看监控车流,时针慢慢靠近零点。房间里安静得只能听到电脑主机运转的嗡嗡声和偶尔鼠标点击的声音。程望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走到茶水机旁,按下开关,冷水缓缓流出。他端起水杯,喝了一口,冰冷的水让他清醒了许多。

  “从今晚开始,我们要连续追踪72小时。”他看着大屏,目光坚定而执着,“包括车内通话内容、林地巡逻记录、所有出入人员轨迹——直到找到那辆SUV司机。这是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忽而,他的目光落在履带轮迹复原图上,那里暗示着“被挖出又重新填埋的地面”,该地位于林地一条偏僻岔路,非常难以察觉。

  “现场下面,还可能有别的碎片。”他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且走查失败不是选项。我们必须找到所有线索,给受害者一个交代。”

  一旁,邓露正把切割工具仔细地塞入袋中,她抬起头,看向程望:“明天,我们还得去实验室取比对样本,拿隔离血清与痕迹比对。时间紧迫,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时间差。”

  程望点头:“对,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决定着案件的走向。我们一定要争分夺秒。”

  风声穿窗而入,像是从林地送来的诡异回声。两人相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与决心。一切已然启动,一场与凶手的较量正式拉开帷幕。

  喜欢刑侦档案:破案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