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解剖(三)-《刑侦档案:破案先锋》

  夜已深,东江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内静谧无声,唯有一楼会客室还透着光亮。四面落地玻璃将走廊昏黄的灯光反射进来,在地面和墙壁上形成一道道冰冷的纹理,仿佛给这个空间铺上了一层寒霜。

  程望与邓露神色凝重,应学院方的邀请,与学院代表及伦理委员会负责人在此会面。此次事件已然在舆论层面掀起波澜,触及到了敏感神经,学院出于种种考虑,强烈要求会面全程录像,并且安排了学校保安在旁陪同。

  伦理调查小组负责人周安坐在一侧,面容严肃却难掩疲惫之色。他手中正翻动着一份“实验室自查报告”,这份报告是学院紧急自审后对外公布的唯一文件,此刻在他手中,似有千斤重。

  程望微微侧头,看了看身边同样一脸严肃的邓露,轻声提醒道:“录像一定要安排专人独立固定管理,绝不能让他们有机会剪辑内容、篡改事实。”

  现场灯光有些刺眼,程望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我们此次前来,并非是要无端指控学院。只是当前案件情况特殊,我们必须明确解剖样本的来源,以及与受害者身份的关联,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无辜学生的权益不受损害。之前我们所提出的伦理失效窗口问题,至今依然存在。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厘清刘某导师单独安排取样的具体细节。”

  周安微微低头,思索片刻后回答道:“关于‘单独安排’这一点,我们会详细核查学院的出入记录,对工作室的门禁系统以及教职工卡的使用情况展开全面调查。”

  程望目光坚定地对着镜头,严肃说道:“我们已经掌握了部分资料,显示你们的出入系统记录与实验日志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希望贵校在将相关数据呈交法庭时,能够给公众一个合理的交代。”

  一时间,会客室内的气氛陡然凝重起来,空气仿佛被寒冬的冷风瞬间冻结,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那沉甸甸的压力,如同水滴在寂静中滴答作响,敲打着每个人的内心。

  隔日凌晨,城市还在沉睡之中,技术团队已经在紧张地工作着。他们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按照学院提供的门禁数据与监控视频进行逐帧比对。每一个画面的切换,每一个时间节点的核对,都倾注了他们大量的精力。

  在昏暗的灯光下,技术人员们的眼睛紧紧盯着屏幕,手中的鼠标不停地点击、拖动,仔细分辨着每一帧画面中的人物、时间和动作。他们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小声交流,遇到模糊不清的画面,还会反复放大、调整亮度和对比度。

  经过数小时的艰苦比对,终于有了重大发现。确认刘某导师带着韩璐在案发前三天至少出现三次进入实验室暗角。画面中,他们的身影在深夜的实验室中显得格外诡异。刘某导师每次都小心翼翼地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才带着韩璐匆匆进入。而且,他们还曾携带记忆卡与冷链样品箱出入。日期准确、时间精准,均在晚间灯光关闭之后。然而,令人疑惑的是,有人能使用“紧急钥匙”进入实验室,可这钥匙的来源却成了谜团。

  科研助理被带到了询问室。室内灯光有些昏暗,科研助理坐在椅子上,眼神闪躲,显得十分紧张。询问人员严肃地问道:“关于那把紧急钥匙,你知道它的来源吗?”科研助理嘴唇微微颤抖,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避而不谈,只是低下头,双手不停地揉搓着衣角。

  与此同时,校园里早已炸开了锅。校园舆情通过学生自发的论坛迅速发酵,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微博话题“解剖现场曝光”更是以惊人的速度被推到热搜榜第三。评论区里,大部分学生都表达出了恐慌之情。

  “天呐,我们住寝室晚上还能安心上自习吗?”

  “身边居然可能隐藏着冷漠的解剖者,太可怕了!”

  一句句充满恐惧和担忧的话语,如潮水般涌来。程望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外面寂静的校园,脑海里不禁回放起昨日凌晨自己在摸索林地转角时闻到的那股刺鼻的“防腐剂味”。他深知,这起案件已然不仅仅是单纯的法律问题,更是一场对伦理道德的巨大震荡。

  上午十点,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实验记录室的地面上,但室内的气氛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程望带领团队和伦理委员会代表缓缓走入这间充满神秘与紧张气息的房间。

  邓露小心翼翼地拿来密封的样本盒,将它们一一摆放在桌子上。她深吸一口气,戴上手套,开始一件一件地在众人面前开示。她的动作缓慢而沉稳,眼神专注而坚定。

  “编号从EH - 23到EH - 29。”邓露边说边仔细观察着样本盒上的编号,然后轻轻打开其中一个样本盒,取出里面的样本,放在显微镜下。她微微俯身,眼睛凑近显微镜,仔细观察着样本的切缝。

  过了一会儿,她直起身来,神色凝重地说道:“经过仔细观察,这些样本的切缝操作轨迹一致,从手法上来看,疑似是单一人工操作。”说着,她又将显微样本照片拿出来,与整段解剖线进行比对,向众人展示证据。

  “这些东西,不是普通的实验样本,而是人体碎片。”程望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一般敲击在众人的心上。“我们在韩璐的宿舍找到过同批样本手套,经过检测,上面的DNA与案发现场的样本相符。”

  听到这话,对面的学院代表和伦理委员会成员们顿时一阵窘迫。伦理负责人周安的脸色逐渐变得苍白,他的嘴唇微微颤抖,低声说道:“我们会在24小时内将相关系统交接……”

  程望毫不犹豫地打断他:“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系统交接,还有监控视频、钥匙借出记录、目标采样日志,这些都要一次性完整地提供给我们。后续任何数据如果被删除或编辑,都将作为掩盖罪证的重要考量。”周安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辩解些什么,但最终还是低下了头,沉默不语。

  夜里八点,刑侦支队审讯室内灯光昏暗,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刘某独自一人坐在简易隔离室中,他身着一身黯色西装,虽看起来依旧精致,但眼神中却透露出深深的疲惫与焦躁。他的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捏住椅子扶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你明知道那个地方会发生什么,却还是让韩璐深入其中。她是你的学生,不是你用来随意摆弄的实验品!”程望走进审讯室,目光如炬,冷声质问刘某。

  刘某微微一颤,眼神游移不定,不敢与程望对视。沉默片刻后,他低声说道:“我…我没计划让她死……刚开始,我只是想做一个小型动物解剖模型测试,后来她主动说想要来拍照参与……我真的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失控的地步。”

  “失控?”程望怒目而视,猛地抽出显微解剖对比图,“培养皿是小型实验设备,可你却带她去了空旷的林地。她是被活生生地剥离肢体,然后装入分析袋的!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刘某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慌乱地擦了擦汗,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我没算到……其实我们有一组人。这个…团队…我们当时在为博士论文绘制切层手法,因为样本有限,所以才决定用林地现场递测……”

  “你们竟然为了所谓的科研,就罔顾生命,越过了最基本的伦理底线!你们难道不知道,需要活人临床样本这种行为是多么的残忍和不道德吗?”程望眼睛冰冷如霜,“你知道她至少失去了三块完整组织,那是怎样的痛苦吗?”

  审讯室内安静得只能听见两人沉重的呼吸声。刘某喉结滚动,眼神空洞,仿佛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我…我真的没想到那个地方那么混乱、那么不受控制……我们发现切口太…太准确了……当时我就该停下的……”他声音哽咽,几近崩溃。

  “但你终究还是没停。”程望冷冷地说道,“因为这是一条你为了所谓的科研成果,精心编织出来的罪恶路径。你无情地踩碎了一个年轻人的人生,把她的生命当作了你实验的素材。”

  刘某的喉结动了动,眼泪不受控制地滑落下来:“我…我愿意接受审判。”说完,他低下头,身体微微颤抖着,仿佛被抽去了所有的力气。

  当夜至深,整个城市仿佛都陷入了沉睡,然而校园论坛上却依旧热闹非凡。一则署名为“韩璐遗愿”的短文悄然流传开来:

  “我的身体被分割,我的名字快被遗忘。如果你曾见到我的影子,请替我告诉人类:我们不是标本。我们是有家的孩子。”

  这篇短文如同一颗震撼弹,在学生群体中引发了强烈的共鸣。学生们自发地行动起来,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贴出大量黑白海报,海报上写满了呼吁完善实验伦理监督的话语。他们神情严肃,默默地传递着手中的海报,一个接着一个,仿佛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力量。

  学院得知此事后,选择了报警。但学生们并没有因此撤下海报,他们将海报叠起来,整齐地放到实验楼门口。在沉默与恐惧中,这群年轻人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将政治、法律、伦理、科研等诸多复杂的元素紧紧地交织在一起。

  此时,站在支队门口的程望见证的不仅是侦查进程的一步步推进,更是社会在这起案件冲击下,那道被悄然拉开的裂缝。他在支队门口的招牌下静静地伫立了几秒,眯眼看着天色逐渐亮起,心中暗暗发誓:“明天,就是最后对质的时候,真相必将大白于天下。”

  喜欢刑侦档案:破案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