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走廊里,程望站在一扇落地窗前,手中是一份详细的病例复制件与初查提纲。
他已经在病房与林知微单独交谈了近一个小时。
这个女孩,比表面看上去坚强得多。他能从她细致的自我观察笔记中看到一种病理性的冷静,那不是一个普通大学生所具备的状态。她像一名受过基础训练的侦查员,记录着每一个症状,每一次异常反应,甚至包括洗澡时头发的脱落量、每日饭菜来源与摄入时间,精确到分钟。
程望看重的不是这些笔记本身,而是她的意识状态——她已经明白,这不是“疾病”,而是“蓄意”。
她报出的名字,是她的室友之一:顾言清。
二十岁,应用化学专业,与林知微同宿四年。她沉默寡言,不喜欢社交,成绩优异,在校实验室做过多个课题助研。
“她不会跟我正面起冲突。”林知微的声音在脑中回荡,“但她总是在角落里……看着我,像是在等什么。我不知道这是错觉,还是……直觉。”
程望不信直觉,只信细节。
他低头看了看表,拨通了市局技术科的号码。
“立刻调阅林知微所在宿舍楼过去一个月的门禁刷卡记录,包括电梯监控和寝室门口摄像头数据,特别是315室的出入时间。”他顿了顿,又加了一句,“调出顾言清的所有校内实验记录,以及她的学生卡刷卡行为和电脑登录痕迹。”
电话那头迅速应答:“明白,五小时内送至你办公室。”
程望挂断电话,沉默地看了几秒钟楼下医院停车场的车流。
他隐隐感觉,这起案件不只是“下毒”那么简单。
?
下午一点半,江州大学东区。
阳光正盛,空气中弥漫着草木初夏的味道,江州大学的东区校门旁,几辆警务车辆悄然驶入。校保卫处接到通知后,安排专人配合警方展开排查。
程望带队,刑侦二组、技术侦查小组、图侦人员与一名法检分析员同步进入,目标明确:查验宿舍及实验室环境,封锁潜在施毒路径。
315寝室门口,气氛凝重。
宿舍里的另外两名女生——杨晴与马婧雯,已经被带到旁边办公室做问询。顾言清不在,校方表示她于三天前请假回家,原因是“家中老人病重”。
“巧得有点过了。”副队孙越低声道,“林知微三天前病情急转直下,她就离校。”
程望没说话,只让人调出顾言清的请假流程、短信请假截图与辅导员通话录音。与此同时,他戴上手套进入宿舍。
315室为四人间,格局整齐,床铺与书桌一一对应。墙上贴有课程表与日程提醒,空气中淡淡有股消毒水与女生洗护用品混合的味道,窗台摆着几盆半死不活的绿萝。
“从行为分布来看,顾言清住靠内铺位。”技术员指着左后角说,“她的书桌最整洁,抽屉上锁。”
程望蹲下,拿出工具开启抽屉锁——没有暴力痕迹,而是采用一套通用安全钩针。锁开后,内部陈设规整,书本按照年份排列,文具分格放置。角落里一个密封塑料袋格外显眼,里面装有几副医用手套、一只滴定管、一小瓶标记不明的无标签玻璃小瓶,液体泛蓝,瓶口密封完好。
“送检。”程望立刻下令,“重点查重金属痕迹,尤其是铊。”
技术员应声操作,细致包封。另一名现场勘查员在床铺下搜出一只灰色收纳箱,内含多个实验记录本、部分旧设备及清洗剂。
“她私自带实验用品回宿舍?”孙越皱眉,“这个不正常。”
“查她的课题背景。”程望翻开一册实验本,快速扫视,“她在参与一个‘重金属络合物反应’的副课题,指导教授叫段林志,是校内有授权接触少量危险化学品的导师。”
“段林志这个人你有印象吗?”
“有,市局曾请他做过刑技鉴定顾问。他是个怪人,不太和人来往,认死理儿,但做实验一丝不苟。”
程望站起身:“去找他。”
?
下午四点,江州大学化学系教师研究楼。
段林志的办公室门外,贴着一张实验室安全提醒。他本人正在摆弄一架老旧的分光光度计,穿着洗得发白的实验服,近视眼镜后面是一双典型学究眼。
程望出示证件,说明来意。
“你们怀疑顾言清投毒?”段林志皱起眉,“不太可能,她的性格确实孤僻,但她做事极细致,从没越过规矩。我不敢替她担保人品,但她在实验操作上是合格的。”
“她是否能接触到铊元素或其化合物?”
段林志思索片刻:“我们在一次关于金属络合反应可逆性的研究中,用过极微量的硫代铊化合物,实验封闭,只配制了单人使用量。顾言清当时确实在场,但我亲自监督她完成操作。”
“你知道她是否对林知微抱有敌意?”
段林志冷笑了一声:“大学里每个‘第一名’身边都会有人讨厌她,顾言清应该也不例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什么意思?”
“林知微是系里第一,天赋型人才,有音乐背景又能搞实验;顾言清虽然努力,但始终只能做她后面那一个。”段林志推了下眼镜,“你知道,那种压抑是会慢慢膨胀的。”
程望点了点头,起身离开:“谢谢合作。”
走出研究楼,他站在台阶下,望着夕阳将教学楼剪出斑驳剪影,眼神冰冷。
“排查重点扩大。”他说,“查顾言清的家庭背景、初中、高中、心理健康史、所有校内课程分数与社交轨迹,特别是和林知微的交集。我们需要确认,她下毒的动机、途径与时间闭环。”
“如果真是她,”孙越迟疑道,“她是怎么做到投毒的?这不是一两次,而是连续行为——她怎么避开监控和同宿舍三人的视线?”
程望轻声道:“我们离真相不远,但还缺一把钥匙——那把钥匙,一定藏在生活细节中。”
?
当晚七点,江州市局刑警支队技术室。
分析报告初步出炉——顾言清书桌抽屉中那瓶无标签液体,经质谱分析,确认含有高浓度硫酸铊溶液,纯度极高,接触极少量即可造成中毒。
程望沉默了一会,闭上了眼。
证据,动机,路径——三点成线。嫌疑人浮出水面。
可他知道,这个案子,远未结束。
林知微依旧在病床上煎熬,身体每一天都在往不可逆的深渊沉下去。而顾言清,在遥远的某个角落,正注视着这场未完的游戏。
喜欢刑侦档案:破案先锋
他已经在病房与林知微单独交谈了近一个小时。
这个女孩,比表面看上去坚强得多。他能从她细致的自我观察笔记中看到一种病理性的冷静,那不是一个普通大学生所具备的状态。她像一名受过基础训练的侦查员,记录着每一个症状,每一次异常反应,甚至包括洗澡时头发的脱落量、每日饭菜来源与摄入时间,精确到分钟。
程望看重的不是这些笔记本身,而是她的意识状态——她已经明白,这不是“疾病”,而是“蓄意”。
她报出的名字,是她的室友之一:顾言清。
二十岁,应用化学专业,与林知微同宿四年。她沉默寡言,不喜欢社交,成绩优异,在校实验室做过多个课题助研。
“她不会跟我正面起冲突。”林知微的声音在脑中回荡,“但她总是在角落里……看着我,像是在等什么。我不知道这是错觉,还是……直觉。”
程望不信直觉,只信细节。
他低头看了看表,拨通了市局技术科的号码。
“立刻调阅林知微所在宿舍楼过去一个月的门禁刷卡记录,包括电梯监控和寝室门口摄像头数据,特别是315室的出入时间。”他顿了顿,又加了一句,“调出顾言清的所有校内实验记录,以及她的学生卡刷卡行为和电脑登录痕迹。”
电话那头迅速应答:“明白,五小时内送至你办公室。”
程望挂断电话,沉默地看了几秒钟楼下医院停车场的车流。
他隐隐感觉,这起案件不只是“下毒”那么简单。
?
下午一点半,江州大学东区。
阳光正盛,空气中弥漫着草木初夏的味道,江州大学的东区校门旁,几辆警务车辆悄然驶入。校保卫处接到通知后,安排专人配合警方展开排查。
程望带队,刑侦二组、技术侦查小组、图侦人员与一名法检分析员同步进入,目标明确:查验宿舍及实验室环境,封锁潜在施毒路径。
315寝室门口,气氛凝重。
宿舍里的另外两名女生——杨晴与马婧雯,已经被带到旁边办公室做问询。顾言清不在,校方表示她于三天前请假回家,原因是“家中老人病重”。
“巧得有点过了。”副队孙越低声道,“林知微三天前病情急转直下,她就离校。”
程望没说话,只让人调出顾言清的请假流程、短信请假截图与辅导员通话录音。与此同时,他戴上手套进入宿舍。
315室为四人间,格局整齐,床铺与书桌一一对应。墙上贴有课程表与日程提醒,空气中淡淡有股消毒水与女生洗护用品混合的味道,窗台摆着几盆半死不活的绿萝。
“从行为分布来看,顾言清住靠内铺位。”技术员指着左后角说,“她的书桌最整洁,抽屉上锁。”
程望蹲下,拿出工具开启抽屉锁——没有暴力痕迹,而是采用一套通用安全钩针。锁开后,内部陈设规整,书本按照年份排列,文具分格放置。角落里一个密封塑料袋格外显眼,里面装有几副医用手套、一只滴定管、一小瓶标记不明的无标签玻璃小瓶,液体泛蓝,瓶口密封完好。
“送检。”程望立刻下令,“重点查重金属痕迹,尤其是铊。”
技术员应声操作,细致包封。另一名现场勘查员在床铺下搜出一只灰色收纳箱,内含多个实验记录本、部分旧设备及清洗剂。
“她私自带实验用品回宿舍?”孙越皱眉,“这个不正常。”
“查她的课题背景。”程望翻开一册实验本,快速扫视,“她在参与一个‘重金属络合物反应’的副课题,指导教授叫段林志,是校内有授权接触少量危险化学品的导师。”
“段林志这个人你有印象吗?”
“有,市局曾请他做过刑技鉴定顾问。他是个怪人,不太和人来往,认死理儿,但做实验一丝不苟。”
程望站起身:“去找他。”
?
下午四点,江州大学化学系教师研究楼。
段林志的办公室门外,贴着一张实验室安全提醒。他本人正在摆弄一架老旧的分光光度计,穿着洗得发白的实验服,近视眼镜后面是一双典型学究眼。
程望出示证件,说明来意。
“你们怀疑顾言清投毒?”段林志皱起眉,“不太可能,她的性格确实孤僻,但她做事极细致,从没越过规矩。我不敢替她担保人品,但她在实验操作上是合格的。”
“她是否能接触到铊元素或其化合物?”
段林志思索片刻:“我们在一次关于金属络合反应可逆性的研究中,用过极微量的硫代铊化合物,实验封闭,只配制了单人使用量。顾言清当时确实在场,但我亲自监督她完成操作。”
“你知道她是否对林知微抱有敌意?”
段林志冷笑了一声:“大学里每个‘第一名’身边都会有人讨厌她,顾言清应该也不例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什么意思?”
“林知微是系里第一,天赋型人才,有音乐背景又能搞实验;顾言清虽然努力,但始终只能做她后面那一个。”段林志推了下眼镜,“你知道,那种压抑是会慢慢膨胀的。”
程望点了点头,起身离开:“谢谢合作。”
走出研究楼,他站在台阶下,望着夕阳将教学楼剪出斑驳剪影,眼神冰冷。
“排查重点扩大。”他说,“查顾言清的家庭背景、初中、高中、心理健康史、所有校内课程分数与社交轨迹,特别是和林知微的交集。我们需要确认,她下毒的动机、途径与时间闭环。”
“如果真是她,”孙越迟疑道,“她是怎么做到投毒的?这不是一两次,而是连续行为——她怎么避开监控和同宿舍三人的视线?”
程望轻声道:“我们离真相不远,但还缺一把钥匙——那把钥匙,一定藏在生活细节中。”
?
当晚七点,江州市局刑警支队技术室。
分析报告初步出炉——顾言清书桌抽屉中那瓶无标签液体,经质谱分析,确认含有高浓度硫酸铊溶液,纯度极高,接触极少量即可造成中毒。
程望沉默了一会,闭上了眼。
证据,动机,路径——三点成线。嫌疑人浮出水面。
可他知道,这个案子,远未结束。
林知微依旧在病床上煎熬,身体每一天都在往不可逆的深渊沉下去。而顾言清,在遥远的某个角落,正注视着这场未完的游戏。
喜欢刑侦档案:破案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