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重启运-9,拯救运-10!-《大国军工:重生1985,为国铸剑》

  “民用技术的反攻,从我们开始,必须从一开始就把市场价格打下来!何况,现在cIA跟克格勃等情报部门在了解我们的导弹技术后,国际上军火交易肯定会盯着,无法对我们施压,买家能抗住么?”

  众人脸上神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其实,整个619早就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

  从往两伊战场上卖pL-4改空空导弹,并不会引起西方跟苏联的太多重视:除了波斯的F-14,双方空军都没有多少先进的战机。

  米格-29在85年才开始装备苏联空军,到现在也不知道啥大木拿到没有。

  波斯的F-14,随着巴列维王朝倒台,大量空军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跟维修保障人员逃离,波斯空军在没有完善的后勤保养系统、没有零配件补给的情况下摔几架F-14。

  不正常么?

  被击落?

  霍美丽可丢不起这个人。

  可随着大量7弹道导弹在战场上使用,第一次傻大木的17座官邸被炸对外宣称是波斯情报部门跟伊拉克国内反对组织炸的,可以接受。

  而这次伊拉克直接用几十枚射程超过600公里的侯赛因导弹炸塌了波斯国会大厦,炸死30多名政要跟军方高层,根本没法再找别的借口。

  刘威铭不会相信西方情报部门如此无能。

  “短时间内靠着出口装备获得经费的可能性不断减小,那就只能向民品市场要研发经费了!咱们得好好利用单位的优势。”

  刘威铭的话,让叶永安跟王兴国等人深以为然。

  不停地点头。

  果然,在第三天,曹副总跟王司令就联袂而来,告诉刘威铭,上级批准了619以出口为主导的预警机研发。

  “怎么?一点惊喜都没有?”

  曹副总对刘威铭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很是蛋疼。

  从认识刘威铭开始,这小子永远都是一切尽在掌握中的表情。

  “刘总已经吩咐相关配套项目启动了……”

  已经麻木的叶永安回答道。

  “……”

  他的话,直接让曹副总跟王司令嘴角抽搐,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上面虽然同意你们研制的预警机出口,但也需要了解你们关于预警机的研制计划。”

  曹副总觉得必须减少跟刘威铭呆在一起的时间。

  要不然,他会怀疑自己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跟智商。

  直接进入正题。

  “根据目前国内的科技水平跟工业基础,我打算咱们的预警机研制分三步走,第一步就是以运-8作为载机平台,搭载双面有源相控阵雷达,牺牲部分全向探测能力来降低研发的技术难度、研制成本,却可以解决空警一号的众多问题,解决空警一号对海面、地面目标广域搜索时的缺陷……”

  既然要卖出去,刘威铭可不会真的傻得把先进的卖出去。

  “性能呢?”

  “对海面大型军舰的探测精度在380公里、定位精度小于50米……”

  刘威铭直接把空警-200的技术指标拿出来。

  先搞区域防空的小型预警机。

  “这款预警机主要用于区域防空、海上巡逻……也是锻炼我们技术团队的机会。”

  曹副总身边带着的一名助手,不停地快速记录。

  曹副总跟王司令不停地询问一些技术方案,刘威铭都对答如流。

  这让他们意识到,刘威铭谋划这事情不是第一天了。

  “第二步呢?”

  王司令听完后,急切地问道。

  “以运-9作为载机平台。”

  “啥?运-9?这都已经下马好些年了,现在要重新启动?”

  曹副总眉头拧到了一起。

  运-9在十年前就因为技术指标过高,基础配套落后,技术储备不足、资金紧张等原因,完成设计后就停止了研究。

  刘威铭此刻以运-9作为预警机的载机平台,怕不是为了启动运-9的制造任务。

  “小刘啊,运-10已经正式下马了……”

  王司令真的难以理解刘威铭的想法。

  哪怕把运-10项目接手过来,也好过重新启动运-9项目。

  运-9依然是涡轮螺旋桨飞机,最大起飞重量也只有78吨。

  运-10好歹是涡轮风扇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10吨,内部空间更大,航程更远啊。

  “就因为运-10下马,我们才必须重新启动运-9。当年技术储备不足、配套不足、资金不足的问题都已经得到了解决。而且,运-9是在运-8的基础上增加机体长度、拓宽机体宽度改进而来的……”

  刘威铭平静地提醒几人。

  众人顿时愣住了。

  运-8已经研制成功,并且进行了改型,技术储备有了。

  配套?

  运-9大部分的零部件都能跟运-8通用,配套、后勤维护保养同样能用。

  资金?

  619手里握着超过350亿的经费!

  正愁着不知道如何花钱呢。

  “要不,还是搞运-10?运-10之前计划改成宽体飞机……不管怎么说,运-10更先进。”

  王司令一脸期待地看着刘威铭。

  去年,运-10研制计划彻底终止。

  现在接手过来,团队还没散,配套也是齐全的。

  “那是第三步的计划了!第二步以运-9为平台的预警机,改进空警一号的圆形天线,内部安装三块有源相控阵雷达,机头增加球鼻天线、合成孔径雷达等,机腹安装刀片天线……全向探测距离不低于500公里……”

  刘威铭嘴角浮现出笑容。

  脉冲多普勒雷达,等研制成功再说吧。

  有源相控阵雷达才是未来。

  “以大型涡扇飞机作为载机平台的预警机什么配置?探测距离多少?”

  王司令急切地问道。

  刘威铭虽然没有直接说,可他们都知道,第二步的预警机,怕是都不会卖出去了。

  “数字阵列雷达,增加电磁压制等设备……”

  刘威铭并没有说得太详细。

  要实现这些技术,怕是要十年的时间。

  这还是他知道方向,加上资金等方面充足才有可能。

  “所以,我需要运-10团队,另外,运-10的配套必须保持下去。”

  “设计团队可以划拨给你们,不过生产方面……沪市大飞机厂5703现在生产线已经被改来用于生产麦道-82客机……”

  曹副总一脸为难。

  他从刘威铭的这三步计划中隐隐感觉到了刘威铭想要干什么。

  这小子!

  要的不只是预警机。

  不仅要重启运-9,还要拯救运-10!

  难道刘威铭跟空军的关系才是最好的?

  “生产线我们不要了,但是技术团队我们必须得要!把运-10设计团队全部调到蓉城,到时候将会有一部分去西飞!你们可得做好麦道不放人的准备!”

  刘威铭提醒曹副总。

  “这不可能!我们的人,他们凭什么阻止?”

  王司令冷哼了一声,“这里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