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设备。显微镜、紫外线灯、x光机,一应俱全。
“让我看看这幅画。”齐教授戴上白手套,小心地展开画卷。
韩云逸紧张地站在一旁,手心都出汗了。这幅画关系到他的未来,容不得半点马虎。
齐教授先是整体观察了一遍,然后拿起放大镜仔细查看印章。几分钟后,他又用紫外线灯照射画面,观察纸张的荧光反应。
“纸张是明末清初的,这个没问题。”齐教授一边检查一边说,“印章的刻工也很精细,符合那个时代的特征。”
韩云逸心里一阵狂跳。
“但是…”齐教授话锋一转,“这幅画有个问题。”
“什么问题?”韩云逸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
“你看这里。”齐教授指着画面右下角,“这个题跋的墨色和主画面不太一样。而且笔迹虽然模仿得很像,但仔细看还是能发现差异。”
韩云逸凑近一看,确实如齐教授所说,那处题跋的墨色偏淡一些。
“这说明什么?”
“这幅画本身是真的,但题跋是后加的。”齐教授放下放大镜,“在古代,有些收藏家为了提高画作的价值,会请名家补题。这种情况很常见。”
韩云逸松了口气:“那这幅画还值钱吗?”
“当然值钱!”齐教授笑了,“石涛的真迹,哪怕没有题跋也价值连城。我估计这幅画至少值300万。”
300万!韩云逸差点跳起来。虽然比预期少了一些,但也足够解决眼前的困难了。
“齐教授,您能帮我出具鉴定证书吗?”
“没问题。不过我建议你先别急着出手。”齐教授收起放大镜,“最近市场上石涛的作品很受追捧,再等等价格可能还会涨。”
韩云逸点点头:“我会考虑的。”
从博物馆出来,韩云逸心情大好。有了齐教授的鉴定证书,这幅画就是铁板钉钉的真品了。
他开车回到流云斋,把画小心地收好。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买家。
正想着,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
“请问是韩云逸先生吗?我是古韵轩的王总。听说您手里有件好东西?”
韩云逸一愣。古韵轩是本市最大的古玩经销商,王总在圈子里很有名气。但自己还没开始联系买家,消息怎么就传出去了?
“王总您好。请问您是怎么知道的?”
“哈哈,圈子就这么大,有什么风吹草动大家都知道。齐教授那边刚鉴定完,我这边就收到消息了。”王总的声音很爽朗,“韩先生,有时间聊聊吗?我对您那幅石涛很感兴趣。”
韩云逸想了想,反正也要找买家,不如先见见这个王总。
“好的,什么时候方便?”
“现在就行。我在古玩城,您过来吧。”
古玩城位于市中心,是本市最大的古玩交易市场。韩云逸开车赶过去,很快找到了古韵轩的店面。
店面装修得很气派,各种古董摆得满满当当。王总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穿着唐装,留着小胡子,一副文人模样。
“韩先生,久仰大名!”王总热情地迎上来,“您父亲韩枫先生我也认识,是个真正的行家。”
“王总过奖了。”韩云逸客气地回应。
两人在茶室坐下,王总亲自泡茶。
“听说您手里有幅石涛的山水画?”王总开门见山。
“确实有一幅。不过我还在考虑是否出手。”韩云逸没有急于表态。
“理解,理解。”王总点点头,“不过韩先生,现在古画市场有些波动,石涛的作品虽然受追捧,但价格也到了高位。我建议您趁现在出手,免得夜长梦多。”
韩云逸心里一动。王总说得有道理,市场变化莫测,确实不宜拖太久。
“王总打算出什么价?”
“我还没看到实物,不好估价。不过如果真是石涛真迹,我可以给您一个满意的价格。”王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280万,现金交易。”
280万?韩云逸皱了皱眉。齐教授说至少值300万,王总的出价明显偏低。
“王总,这个价格恐怕…”
“韩先生别急。”王总笑着摆手,“价格可以商量。关键是我能保证交易的安全性。您也知道,古画交易水很深,一不小心就可能出问题。”
韩云逸明白王总的意思。古画交易确实风险很大,特别是来源不明的作品,很容易惹上麻烦。
“我再考虑考虑。”韩云逸没有立即答应。
“没问题。”王总递过一张名片,“随时联系我。”
从古韵轩出来,韩云逸在古玩城里转了转。这里人来人往,各种古董琳琅满目。他想起了在民国时期的经历,那时候的古玩市场虽然简陋,但东西都是真的。现在这里虽然繁华,但假货也多了不少。
正走着,前面传来争吵声。
“这个瓷器有问题!”一个年轻人指着摊位上的青花瓷瓶说道。
“什么问题?你说清楚!”摊主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脸色很难看。
韩云逸好奇地凑过去看热闹。那个年轻人正是王总,他正在和摊主争论一个青花瓷瓶的真伪。
“王总,您看这个瓷器怎么样?”旁边一个穿西装的男人问道。看样子是王总的客户。
王总拿起瓷瓶仔细观察:“这个瓶子整体不错,青花发色正宗,造型也符合清代特征。”
“那就是真的了?”西装男很兴奋。
“等等。”王总又仔细看了看底部,“这个底足有些问题。”
摊主脸色一变:“什么问题?我这可是祖传的!”
韩云逸也凑近看了看。这个瓷瓶确实漂亮,青花发色浓艳,画工精细。但仔细观察底足,确实有些不对劲。
“王总,能具体说说吗?”韩云逸忍不住问道。
王总看了他一眼,认出了他:“韩先生也在这里啊。您看这个瓶子怎么样?”
韩云逸接过瓷瓶,仔细端详。瓶身的青花确实是清代的特征,但底足的胎质和釉色与瓶身有细微差别。
“这个瓶子…”韩云逸斟酌着用词,“整体还不错,但可能有些小问题。”
“什么小问题?”摊主急了,“你们别胡说八道!”
“让我看看这幅画。”齐教授戴上白手套,小心地展开画卷。
韩云逸紧张地站在一旁,手心都出汗了。这幅画关系到他的未来,容不得半点马虎。
齐教授先是整体观察了一遍,然后拿起放大镜仔细查看印章。几分钟后,他又用紫外线灯照射画面,观察纸张的荧光反应。
“纸张是明末清初的,这个没问题。”齐教授一边检查一边说,“印章的刻工也很精细,符合那个时代的特征。”
韩云逸心里一阵狂跳。
“但是…”齐教授话锋一转,“这幅画有个问题。”
“什么问题?”韩云逸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
“你看这里。”齐教授指着画面右下角,“这个题跋的墨色和主画面不太一样。而且笔迹虽然模仿得很像,但仔细看还是能发现差异。”
韩云逸凑近一看,确实如齐教授所说,那处题跋的墨色偏淡一些。
“这说明什么?”
“这幅画本身是真的,但题跋是后加的。”齐教授放下放大镜,“在古代,有些收藏家为了提高画作的价值,会请名家补题。这种情况很常见。”
韩云逸松了口气:“那这幅画还值钱吗?”
“当然值钱!”齐教授笑了,“石涛的真迹,哪怕没有题跋也价值连城。我估计这幅画至少值300万。”
300万!韩云逸差点跳起来。虽然比预期少了一些,但也足够解决眼前的困难了。
“齐教授,您能帮我出具鉴定证书吗?”
“没问题。不过我建议你先别急着出手。”齐教授收起放大镜,“最近市场上石涛的作品很受追捧,再等等价格可能还会涨。”
韩云逸点点头:“我会考虑的。”
从博物馆出来,韩云逸心情大好。有了齐教授的鉴定证书,这幅画就是铁板钉钉的真品了。
他开车回到流云斋,把画小心地收好。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买家。
正想着,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
“请问是韩云逸先生吗?我是古韵轩的王总。听说您手里有件好东西?”
韩云逸一愣。古韵轩是本市最大的古玩经销商,王总在圈子里很有名气。但自己还没开始联系买家,消息怎么就传出去了?
“王总您好。请问您是怎么知道的?”
“哈哈,圈子就这么大,有什么风吹草动大家都知道。齐教授那边刚鉴定完,我这边就收到消息了。”王总的声音很爽朗,“韩先生,有时间聊聊吗?我对您那幅石涛很感兴趣。”
韩云逸想了想,反正也要找买家,不如先见见这个王总。
“好的,什么时候方便?”
“现在就行。我在古玩城,您过来吧。”
古玩城位于市中心,是本市最大的古玩交易市场。韩云逸开车赶过去,很快找到了古韵轩的店面。
店面装修得很气派,各种古董摆得满满当当。王总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穿着唐装,留着小胡子,一副文人模样。
“韩先生,久仰大名!”王总热情地迎上来,“您父亲韩枫先生我也认识,是个真正的行家。”
“王总过奖了。”韩云逸客气地回应。
两人在茶室坐下,王总亲自泡茶。
“听说您手里有幅石涛的山水画?”王总开门见山。
“确实有一幅。不过我还在考虑是否出手。”韩云逸没有急于表态。
“理解,理解。”王总点点头,“不过韩先生,现在古画市场有些波动,石涛的作品虽然受追捧,但价格也到了高位。我建议您趁现在出手,免得夜长梦多。”
韩云逸心里一动。王总说得有道理,市场变化莫测,确实不宜拖太久。
“王总打算出什么价?”
“我还没看到实物,不好估价。不过如果真是石涛真迹,我可以给您一个满意的价格。”王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280万,现金交易。”
280万?韩云逸皱了皱眉。齐教授说至少值300万,王总的出价明显偏低。
“王总,这个价格恐怕…”
“韩先生别急。”王总笑着摆手,“价格可以商量。关键是我能保证交易的安全性。您也知道,古画交易水很深,一不小心就可能出问题。”
韩云逸明白王总的意思。古画交易确实风险很大,特别是来源不明的作品,很容易惹上麻烦。
“我再考虑考虑。”韩云逸没有立即答应。
“没问题。”王总递过一张名片,“随时联系我。”
从古韵轩出来,韩云逸在古玩城里转了转。这里人来人往,各种古董琳琅满目。他想起了在民国时期的经历,那时候的古玩市场虽然简陋,但东西都是真的。现在这里虽然繁华,但假货也多了不少。
正走着,前面传来争吵声。
“这个瓷器有问题!”一个年轻人指着摊位上的青花瓷瓶说道。
“什么问题?你说清楚!”摊主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脸色很难看。
韩云逸好奇地凑过去看热闹。那个年轻人正是王总,他正在和摊主争论一个青花瓷瓶的真伪。
“王总,您看这个瓷器怎么样?”旁边一个穿西装的男人问道。看样子是王总的客户。
王总拿起瓷瓶仔细观察:“这个瓶子整体不错,青花发色正宗,造型也符合清代特征。”
“那就是真的了?”西装男很兴奋。
“等等。”王总又仔细看了看底部,“这个底足有些问题。”
摊主脸色一变:“什么问题?我这可是祖传的!”
韩云逸也凑近看了看。这个瓷瓶确实漂亮,青花发色浓艳,画工精细。但仔细观察底足,确实有些不对劲。
“王总,能具体说说吗?”韩云逸忍不住问道。
王总看了他一眼,认出了他:“韩先生也在这里啊。您看这个瓶子怎么样?”
韩云逸接过瓷瓶,仔细端详。瓶身的青花确实是清代的特征,但底足的胎质和釉色与瓶身有细微差别。
“这个瓶子…”韩云逸斟酌着用词,“整体还不错,但可能有些小问题。”
“什么小问题?”摊主急了,“你们别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