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战术确定-《士兵:从诺曼底冲出来的新兵》

  袁理俯身潜伏在右侧山坡的一处洼地,巧妙地避开了正前方的高地视野。

  透过狭窄的观察缝隙,指向一处被倒塌巨树树干遮蔽的通道入口,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那里有一个我之前没有标记出来的洞口。”

  “是我和多斯在搜寻伤员时发现的,我们听到了里面传来对话声。我可以肯定,还有更多像这样的隐蔽工事被我们漏掉了。”

  他揉了揉发红的鼻子,空气中弥漫的恶臭几乎令人窒息。

  那是腐烂物、火药和血腥混杂在一起的气味,已经浸透了这片土地的每一个缝隙。

  袁理停顿了几秒钟,将注意力拉回到与指挥官的对话上。

  “他们简直像老鼠一样,无处不打洞。我们必须更加谨慎。”

  袁理稍作停顿,目光如刀,继续说道:“我建议立即调整舰炮射角,重点覆盖那些植被异常茂密的区域,再进行一轮齐射。”

  “他们的洞口大多经过周密伪装,藏在植被之下。炮击的目的不仅是杀伤,更是要震塌他们的通道和洞穴体系。”

  指挥官刚张开嘴,似乎想要发言,却被袁理毫不犹豫地截断了话头。

  袁理心里清楚,眼前这位指挥官难得能听进下属意见。

  若是换个固执己见、或是死要面子的长官,这场坑道战恐怕还得拖上十天半个月。

  而他一天也不想再闻到这地狱般的恶臭了。

  “此外,根据我的侦察,我初步拟定了一套详细的作战方案。”

  指挥官嘴角不明显地抽动了一下,欲言又止。

  但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沉默地看向袁理,眼神复杂。

  这混蛋大兵,什么时候轮到你来制定作战计划了?我才是指挥官。

  但想到袁理以往所展现出的卓越军事素养,指挥官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袁理没有留意,或者说并不在意指挥官的心理活动。

  用食指在被舰炮反复犁过、焦黑破碎的土地上划出清晰的示意图。

  “我们绝不能沿用之前的战术。原先的思路是只解决表面上的敌人,然后越过去,但他们骚扰和反扑的凶猛程度,您昨天也亲身经历过了。”

  “这群杂种被军国主义洗脑至深,毫不畏死,只想着为他们的婊子养的天照大神献身。”

  “所以面对钢锯岭这样坑道密布、堡垒交错的高地,核心战术必须明确为三点:孤立、压制、摧毁。”

  袁理手指重重地点在几个方位:“目前发现的这些洞口,即便炸毁,战术价值也有限,最多只能为我们侧翼和后方减轻一些压力。真正关键的是下一步。”

  袁理抬起头,眼神锐利地盯住指挥官:

  “我们应该挑选出几个敢于冒险的大兵,或者从部队中遴选优秀射手,主动诱使敌方开火,标记所有火力点位置。”

  “一旦锁定,立即用机枪和狙击手进行压制,为突击组创造接近条件,或直接呼叫火箭筒轰炸。”

  他语气愈发冰冷坚定,每个字都像铁钉般砸进指挥官和他身旁的副指挥官的意识:

  “我提议组建专业攻坚小组,每组四至五人。”

  “一名步枪手,最好配备冲锋枪,负责近距离掩护;”

  “一名喷火兵,对准洞口喷射火焰,燃烧洞内氧气。即便烧不到人,也能通过高温和缺氧使敌人窒息或丧失战斗力;”

  “一名爆破手,携带巴祖卡、炸药包或爆破筒,任务不是炸开口子,而是彻底炸塌坑道结构,实现永久性封堵;”

  “最后一名投弹手,协助步枪手掩护,并专门投掷白磷手榴弹。这种武器能产生高温和剧毒烟雾,能把里面那些杂种活活闷死、毒死。”

  袁理陈述完毕,目光直直射向指挥官。

  指挥官一时有些发怔,站在他身后的副官更是瞠目结舌。

  尽管钢锯岭战役的惨烈程度早已超出预期,但袁理所描述的战术组合仍然令人脊背发凉。

  除了步枪手还算常规,喷火、爆破、白磷弹……这三种手段几乎确保敌人不得好死。能痛快一枪毙命,反而成了某种仁慈。

  天啊。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迈克尔,竟有如此血腥冷酷的一面。副官忍不住在心里暗想。

  指挥官看上去还算镇定,但他快速眨动的眼睛泄露了内心的波澜。

  袁理的方案几乎游走在战争伦理的边缘。

  然而战场没有时间犹豫。

  指挥官最终重重点头:“就按你说的做。”

  他别无选择。喷火器、白磷手榴弹、炸药、雷管、巴祖卡……这些武器他们都有。现在需要的,只是决断。

  三人小心地沿原路撤回。一路上,指挥官和副官都不自觉地多次回头看向袁理,仿佛重新认识这个人一般。他们之间弥漫着一种无声的警惕和敬畏。

  回到崖边阵地,士兵们正一个挨着一个蹲在掩体后面,大多面色青白。有些经历过上一次冲锋的老兵也仍然难以适应,这刺鼻的恶臭和死亡的气息无孔不入,几个心理承受比较薄弱的士兵已经忍不住呕吐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通讯兵正忙着架设线路,确保与后方时刻连通,舰艇上的重炮轰炸可离不开这个。

  多斯也醒了,安静地蹲在掩体一角。

  但与昨日战前截然不同的是,再也没有人对他投以轻视或怀疑的目光。

  此刻围绕他的,是无声的敬佩、信任,甚至依赖。

  他用一场不带武器的战斗,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指挥官故意放慢脚步,等袁理跟上后,低声搭话:

  “多斯这小伙子还算不错。虽然他坚持不拿枪,但他的行动说服了所有人。我原以为我已经很会看人……但还是看走眼了。”

  “你觉得他怎么样?”

  这明显是一句试图拉近关系的闲谈,指挥官似乎还没从袁理刚才那番话带来的冲击中完全恢复。

  袁理仍然神色警惕,目光不断扫视周围,提防随时可能出现的冷枪或突袭。他只随口答道:

  “他是个好人,也很优秀。甚至我觉得他比您更适合坐在指挥位上。”

  “……什么?”

  “因为至少他不会在战场上跟我说废话。而且,他非常善于倾听。”

  袁理说完,利落地翻身跃回掩体。

  他至今对指挥官昨日过早下令重机枪开火耿耿于怀。

  如果再多忍几十秒,等敌人更靠近一些,交叉火力的杀伤效果会好得多。

  指挥官只能苦笑一下,也跟着跳进掩体。他蹲下身体,背部挺直,深吸一口气,面向所有士兵,声音重新变得沉稳有力:

  “好了,兄弟们。刚才迈克尔汇报了他的战术构想,我认为值得一试。现在我来部署具体的分组方案……”

  喜欢士兵:从诺曼底冲出来的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