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太子殿下!这使不得!-《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只要等烧退了,形成水疱就差不多了。

  “姜爱卿!”皇帝此刻转身,“这就是你向朕保证的‘万无一失’?”

  一旁太子也焦急道,“姜爱卿,这到底怎么回事儿?”

  姜淮以额触地:“陛下容禀,这只是接种后的正常反应,只需继续等待即可……”

  “正常?”一旁一个尚书大人也突然插话。

  “姜淮,你这不知从哪里学来的歪门邪道,竟敢用在皇嗣身上!陛下,此等大逆不道之徒,当立即问斩以儆效尤!”

  殿内一片哗然。

  姜淮感到数十道目光,如利箭射向自己。

  他就知道太医院这群太医一定紧盯着自己来寻错处,他们是最不愿见到他这个外行治好皇长孙的。

  如果他此刻退出,那些太医只需喂些正常退热的汤药,皇长孙就没事了,功劳就全部是他们的。

  “陛下,这只是正常反应?只是皇长孙的反应有些剧烈。”

  “你是说这是正常的?”

  “对,微臣不敢拿皇长孙的性命开玩笑。“

  “那好,那朕就等着!等着看后续如何。”

  又过了几日,和试验的幼童霜莹一样,萧明霄接种处出现红肿,之后局部形成典型水疱,最后热退疱消,留下一个小小疤痕。

  萧明霄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天花症状。

  在第八天时,皇上召见了姜淮,脸上也有了笑容,“姜爱卿,皇长孙已经能下床走动了,看来你的方法确实有效。”

  之后他声音又缓和了些,“如今霄儿精神好多了,也能进食。”

  姜淮也长舒一口气,总算成功了。

  段太医等人,此刻站在角落,脸色难看,如丧考妣。

  “朕错怪你了,姜爱卿!”皇帝难得承认错误,“只是朕不明白,为何皇长孙反应如此剧烈?”

  姜淮整理了一下思绪道:“回陛下,因皇长孙体质特殊,对牛痘反应较常人强烈。这恰恰证明此法效力越强,估计皇长孙日后对天花的抵抗力也越强。”

  他话刚说完。

  “荒谬!“一旁段太医再次忍不住插嘴,“陛下,这不过是巧合罢了!老臣怀疑是之前老臣用的传统方剂退了热,皇长孙殿下才无事!”

  “哦?段太医是说,此次功劳全是太医院的,和下官毫无关系?和陛下张贴的皇榜无关系,和太子殿下亲自寻死囚也无关系?全赖段大人一人仁心仁术,扁鹊再世,妙手回春?”

  他这话说完,一旁突然发出一小声“嗤”笑,是一个宫女。

  这段策不明摆着睁眼说瞎话嘛!

  不然皇上张贴皇榜,太子寻死囚,他做试验,他们这些人都在忙活什么?

  皇帝听完,也目光锐利地扫过那段策。

  他也很讨厌太医院这帮老古板,治病总治不断根不说,遇到事只会微臣知错,微臣知错。

  偶尔有人提出来个新主意,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一定是他们,和朝堂那帮老顽固一样。

  之后皇上又冷冷扫了段策一眼,随后看向姜淮:“姜爱卿,从今日起你专职负责皇长孙的调养。若此法真能预防天花,朕要你在全国推广。”

  “是。”姜淮深深一鞠躬。

  皇长孙好了,皇上心情也好了很多。

  他看向姜淮,笑了笑,“姜爱卿,此次你立了大功,朕说话算话,你想要什么赏赐?”

  姜淮想了想,站出来道,“陛下,臣只求一事,就是刚刚陛下所说的,允许臣将此法推广天下,让百姓也能免受天花之苦。”

  皇帝惊讶地看着他:“你不求高官厚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是臣的本分!”

  皇帝点了点头。

  赏赐自然是有的,就是得好好想想,到底给他什么。

  ....

  皇长孙得救,姜淮心情也好很多。

  这日姜淮准备去宫内看皇长孙,却发现皇长孙不在殿内。

  正迟疑着,一旁太子和太子妃走进来。

  姜淮一看,五岁的皇长孙萧明霄也穿着小袍子,规规矩矩地站在父母身旁。

  “微臣参见太子殿下,太子妃,皇长孙殿下。”姜淮行了一个大礼。

  “姜爱卿快快请起!”太子连忙笑着扶起他。

  “是啊!姜大人不必多礼!”太子妃也笑道。

  之后一旁的萧明霄突然挣脱太子妃的手,蹦蹦跳跳跑到姜淮面前:“姜修撰你看!”他骄傲地卷起袖子,露出左臂上那个已经结痂的小疤痕,“爹爹说这个疤会保护我,以后我再也不会得天花了!”

  “是嘛?”姜淮微微一笑,看着皇长孙玉雪可爱,天真无邪的笑脸,有些欣慰。

  他蹲下身平视皇长孙:“殿下真勇敢,这个疤也是您保护天下百姓的证明,因为您配合我了,所以以后其他孩童种痘也会纷纷效仿!”

  “是吗?我这么厉害!”

  “当然,你是大黔的皇长孙嘛!”

  萧明霄听完,心里美滋滋的。

  一旁太子妃沈氏也笑道,“姜修撰。明霄能痊愈,也是感念姜大人妙手仁心,本宫也得好好感谢一番姜修撰!”

  “太子妃客气了,这不过是尽了微臣的本分!”

  “姜大人!”一旁的太子突然接话,他起身,在姜淮的惊愕中,向他行了一个半礼。

  这是储君对臣子能行的最高礼节。

  “殿下!这使不得!使不得!”姜淮连忙回大礼。

  太子却执意完成礼节,“姜修撰不必惊慌。这一礼不是太子对臣子,而是一个父亲对救子恩人的感谢。”

  之后他拍了拍手,一名太监捧着红木托盘上前,盘中放着一枚通体碧绿的蟠龙玉佩,“这是孤随身佩戴多年的,今日赠予爱卿,见此玉如见孤。”

  姜淮看着那玉佩,蟠龙乃储君象征,太子殿下却亲自赠与他,这份礼品实在意义非凡。

  他正要推辞,太子妃也走了过来,身后宫女捧着两个精致的檀木盒子。

  “姜大人,本宫没有殿下那样的重礼!只备了两样小物件,望太医笑纳。”

  之后她亲自打开第一个盒子,只见里面是一个靛蓝色药囊,上面用银线绣着百草纹样。

  “这是本宫亲手缝制的药囊,针脚粗陋,但胜在装了五台山高僧开过光的平安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