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后果不堪设想-《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沈老先生摇摇头:“老夫自然信得过大人清廉。然……人言可畏啊!尤其是……听说这些谣言,并非空穴来风,似乎……

  似乎与某些未能追回的海外赃款有关……甚至有说法,牵连到了……京中的某位贵人……老夫也只是听闻,大人还需早做防备才是。”

  京中的贵人?海外赃款?

  姜淮心中猛地一凛。他立刻想起了案卷中几笔指向不明、最终因线索中断而无奈搁置的海外账目!

  当时他便怀疑有更大的人物在背后操控,但苦无证据。如今,这背后的黑手,终于要借谣言反扑了吗?试图将水搅浑,甚至将他拖下水?

  送走忧心忡忡的沈老先生,姜淮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这已不是简单的流言,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抹黑,意图在他离任前夕、圣眷正隆之时,给他致命一击,甚至可能阻碍他的升迁。

  他立刻行动:

  严密监控:下令暗中监控城中几个谣言传播最盛的茶楼酒肆,追踪源头。

  加固账目:将追赃的所有明细账目、解送京师的勘核凭证、以及相关案卷,重新整理备份,做到无懈可击。

  上奏自辩:他不再等待,主动起草了一份言辞恳切、证据扎实的奏折,详细禀报了追赃全过程及数额,并对市井谣言予以驳斥,表明心迹,请求朝廷派员核查。

  同时,他也将沈老先生暗示的“京中贵人”线索,以极其隐晦的方式,如“听闻谣言牵涉广泛,恐非空穴来风,臣恐办案未尽,有负圣恩”密奏于皇帝。

  然而,对方的动作更快更狠。

  就在姜淮的奏折还在路上时,都察院两位御史的弹劾奏章,已经先一步送到了皇帝的御案上!

  奏章中,言之凿凿,引述“江宁士民公论”,弹劾姜淮“办案酷烈,株连无辜,有伤陛下仁德”;

  更“风闻”其“追赃之际,账目晦暗,或有染指之嫌”,请求皇帝“暂缓其升迁,派员彻查,以正视听”!

  消息通过隐秘渠道传回江宁,姜淮闻讯,纵然心志坚定,也不由感到一股寒意。对方在朝中的势力,果然根深蒂固!

  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原本已经平息的江宁官场,再次暗流涌动。那些对姜淮又恨又怕的残余势力,似乎又看到了希望,开始蠢蠢欲动。

  就连省里那位之前支持他办案的按察使,来信的语气也变得含糊暧昧起来,提醒他“稍安勿躁,谨慎应对”。

  似乎转眼之间,他从功臣变成了待查的疑犯。

  书房内,姜淮独自一人。窗外月色清冷,海风带来遥远的潮声。

  他面前摊开着那几本几乎能倒背如案的账册,还有那两份言辞尖锐的弹劾奏章抄本。

  他的脸色在灯下显得有些苍白,连日来的劳累和此刻的压力,让他的咳嗽又加重了几分。

  但他眼中没有丝毫慌乱,只有一种被逼到绝境后的冰冷与锐利。

  他仔细回忆着办案的每一个细节,推敲着账目的每一个数字,思考着谣言中每一个可能的漏洞。

  忽然,他的目光在其中一本暗账的某一页停住了。那里记录着一笔数额巨大的“海外投资”,去向模糊,只标注了一个奇怪的符号和一个日期。

  这个日期……他猛地想起,似乎在另一本与钱通判有关的私人礼单中,也出现过!而那个符号……

  他急速地翻阅着其他卷宗,终于在一份关于某年皇宫采买海外珍玩的旧档中,看到了类似的标记!

  一条极其隐蔽的线索,似乎隐隐约约地浮现出来,这笔巨款,可能并非简单的商业投资。

  而是通过某种方式,流向了京中某位极有权势的皇室成员或勋贵!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一切疯狂的反扑和抹黑,就有了更合理的解释!

  他们怕的,不仅仅是江宁案本身,更是怕姜淮顺藤摸瓜,查到那最终端的、谁也碰不得的人物!

  姜淮缓缓靠回椅背,深吸了一口凉气。

  他明白了。这场风暴,远未结束。他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不仅关乎个人的荣辱,更可能触及一个无比危险的禁区。

  是明哲保身,就此打住?还是……

  他看了一眼那面靠在墙角的、象征皇权和王命的旗牌。

  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他提起笔,并非继续写自辩的奏章,而是开始重新梳理那条刚刚发现的、指向京师的线索。

  他要将这最后的、也是最危险的发现,以最隐秘的方式,直接密奏于皇帝一人。

  这是一场赌博,赌的是皇帝整顿吏治、甚至约束皇亲国戚的决心。

  风险极大,但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局面,证明自己的清白,并将真正的元凶揪出。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窗外的潮声,仿佛化作了金銮殿上的惊雷,正在隐隐酝酿。

  ……

  一段时间后,时值夏末秋初,江南之地本该是“秋风送爽”的好时节,但今年的天象却极为反常。

  一连数日,天色阴沉如盖,闷热无风,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潮湿和压抑,江面上的水鸟也焦躁不安地低飞盘旋。

  经验丰富的老船公和农户们早已面露忧色,窃窃私语:“天色不对,怕是有‘风潮’要来了……”

  时任江宁知府的姜淮,对此不敢有丝毫怠慢。他深知长江下游水网地带,一旦遭遇特大台风或风暴潮,后果不堪设想。

  他立即下令:沿江各县衙,加派人员巡堤查险,预备沙袋、木桩等防汛物资;晓谕沿江、沿河百姓,密切关注水情。

  及早加固房屋,必要时听从官府安排转移;所有官仓打开,预备粮食药材,以备救灾之需。

  然而,天威难测。这一次的台风,来得格外凶猛迅疾!

  预报的狂风暴雨尚未抵达,先是长江口外传来骇人消息:海潮因风暴吸吮,异常暴涨,竟逆着江流,以排山倒海之势,倒灌入长江口!

  这一日午后,原本只是阴沉的天空,骤然如同黑夜提前降临!乌云压顶,仿佛触手可及。

  紧接着,如同万千鬼魅同时嚎叫的狂风猛地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