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清丈田亩-《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江宁府的天空,在经过连番疾风骤雨般的动荡与革新后,似乎终于短暂地放晴。海塘稳固,港务新章初见成效,市舶司的蠹虫被清算,手工业虽革新维艰却也埋下些许星火。

  姜淮打算在江宁府推行清丈田亩。

  此事并非突发奇想。他早已注意到,江宁府虽富庶,但田赋征收却始终未能足额,其中必有豪强士绅隐匿田产、转嫁税负之弊。此举既能增加朝廷税收,亦可稍稍减轻小民负担。

  然而,“清丈田亩”四字,触动的却是地方统治根基,士绅集团最核心的利益。这比整顿市舶司、推行港务新章,更加致命。

  命令甫一传出,整个江宁府的士林和乡绅阶层瞬间炸开了锅!先前因港务新章而利益受损的豪商,与拥有大量田产的士绅迅速合流,形成了强大的反对联盟。

  “与民争利!此乃暴政!”

  “姜淮莫非是疯了?真要搞得江宁天怒人怨才罢休?”

  “我等诗书传家,岂容胥役持尺丈量祖产?斯文扫地!”

  抗议的声浪不再是市井流言,而是化作了雪片般的“士民公启”、“乡绅呈情”,涌入府衙,言辞激烈,甚至引经据典,指责姜淮“违背祖制”、“苛虐士子”。更有甚者,开始暗中串联,准备联名向省垣、乃至京师都察院上书弹劾。

  通判,虽已失势但人脉尚在,等人暗中窃喜,等着看姜淮如何收场。

  榻上的姜淮,阅读着这些充满愤怒与威胁的文书,脸上无波无澜。他知道这是捅了马蜂窝,但他更知道,此事若成,于国于民,利在长远。

  “继续清丈。”他躺在榻上,声音不容置疑,“先从官田、屯田始,逐步推开。敢有阻挠丈量、隐匿田亩者,无论功名身份,一律按律究治!”

  .........

  时值初秋,江宁府衙内却已透着一丝凉意。姜淮正与通判及几位属官商议秋粮征收与加固海塘后续事宜,虽咳嗽不时打断议事,但精神尚可支撑。

  忽听堂外传来一阵极其急促的马蹄声和惶急的禀报声,一名身背令旗、满身风尘的驿卒几乎是跌撞着冲进大堂,扑倒在地,声音因恐惧和疲惫而变调:

  “报,知府大人!急报!象山、宁海、奉化三县沿海急报!大批海盗倭寇乘数十艘快船突袭沿海村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象山县石浦所、宁海县健跳所汛兵抵挡不住,死伤惨重!数个村庄已被焚毁,百姓死伤逃亡者不计其数!倭寇海盗现仍盘踞外海,恐其再次登岸!求知府大人速发兵救援!”

  噩耗如同晴天霹雳,炸响在原本还算平静的大堂之上!

  “什么?!”通判骇然失色,手中的茶盏“啪”地掉落在地。

  几位属官也是面面相觑,脸上瞬间失去血色。

  倭寇!这个词对于东南沿海的官员百姓而言,如同梦魇!虽然近些年海防略有整顿,大规模侵扰已不多见,但其凶残暴虐,早已刻入骨髓记忆之中!

  姜淮“霍”地站起身,动作太急引得一阵眩晕,他扶住案几才勉强站稳,脸色本就苍白,此刻更是难看至极。但他眼中瞬间爆出的锐利光芒。

  “何时发生?贼寇有多少?装备如何?现在确切位置在哪?”他语速极快,问题直指要害,声音因急切而愈发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镇定,瞬间压下了堂内的恐慌气氛。

  那驿卒喘着粗气,努力回忆:“回……回大人!是前日夜间和昨日凌晨分批突袭!贼船约有二三十艘,人数恐不下五六百!

  皆凶悍异常,手持倭刀、鸟铳,甚至……甚至有佛郎机小炮!此刻大多贼船仍游弋在象山港外韭山列岛一带,似在休整,亦像是在窥探我虚实!”

  五六百悍匪!鸟铳!甚至有小炮!这已不是寻常的小股流寇,而是一股极具威胁的武装力量!

  通判声音发颤:“知府……是否立刻行文浙江都司,请调大军围剿?我江宁卫所兵额不足,战力堪忧,恐难匹敌啊!”

  “等大军到来,沿海早已糜烂!”姜淮断然否定,目光扫过堂下惊惶的众人,语气斩钉截铁,“倭寇之患,在于其疾如风火,劫掠即走!绝不能让其站稳脚跟,荼毒更多百姓!”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急速下达一连串命令,条理清晰,不容置疑:

  “通判大人!”

  “下……下官在!”

  “即刻以府衙名义,下令江宁卫、观海卫、定海卫所有可用之兵,立即集结,驰援象山、宁海!命各卫所指挥使亲自带队,违令者,军法从事!”

  “令沿海各县,所有巡检司弓兵、乡勇、民壮,全部动员,登城守寨,护卫百姓,严查奸细!”

  “传令各沿海村镇,立即坚壁清野,百姓速退入城内或预设寨堡!来不及撤离者,入山林躲避!”

  “工房、户房!”

  “卑职在!”

  “立即清点府库,所有库存之火药、箭矢、刀枪、旌旗、锣鼓,全部启运前线!开设粥棚,安置流离百姓,救治伤员!”

  “即刻募集城中青壮,协助守城、运输物资!告知全城,倭寇当前,保家卫国,人人有责!”

  “另外,”他目光冷冽,“即刻行文浙江巡抚衙门及浙江都指挥使司,详陈敌情,请求速发援军,并严令周边台州、温州等府,加强戒备,严防倭寇流窜!”

  一道道命令如同连珠炮般发出,原本惊慌的属官们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立刻领命,飞奔而出执行。

  姜淮又对那驿卒道:“你辛苦,立刻赶回象山,告知前线将士,援兵即至,务必死守待援,尽可能拖住倭寇!府衙必有重赏!”

  “是!”驿卒磕个头,踉跄着跑出去。

  命令下达完毕,大堂内暂时只剩下姜淮和几个亲随。他猛地一阵剧烈咳嗽。

  “老爷!”老管家连忙上前扶住他,“您不能再劳累了!军务之事,交由卫所将军们便是……”

  姜淮摆摆手,推开老管家,眼中燃烧着一种近乎偏执的火焰:“倭寇非同小可……我需亲往督战!”

  喜欢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