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朱善美的不解,喜婆也没有出言嘲讽,而是看着朱善美,耐心的对她解释道:
“善美,我在你吃饭之前,跟你讲的都是,关于新郎迎娶新娘过门之后的婚俗。
其实新郎来迎娶新娘的时候,也有一个婚俗,那就是头不见天,脚不落地。
所谓的头不见天,就是新娘子在上花轿之前,盖头不能掉,而脚不落地则是指新娘子不能自己走进花轿。
若是新娘子有兄长,那就由兄长来背着新娘子出门,若是新娘子没有兄长,那就由家里其他亲近的人来背。”
“春娘,如果新娘子不小心掉了盖头,或者让脚落了地呢?”听完春娘所讲的这些内容,朱善美又好奇地问道。
喜婆听完朱善美问的话,连忙对朱善美提醒道:“善美,在这件事上可没有如果,不论是盖头落地或是脚落地,那都是不吉利的,你可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而且有娘家人背着新娘子出门,也能让夫家知道,新娘子是有娘家人撑腰的,断不能随意欺负。
因为这件事比较简单,不复杂,所以我之前就没有跟你讲。
现在离新郎迎亲还有段时间,你可以跟你的哥哥们商量一下,这事谁来做比较好。”
“春娘,我要抓紧时间帮善美上妆了,这件事还是由你找善美的哥哥们商量吧,否则时间上就来不及了!”
妆娘在喜婆说完这些话后,才看着喜婆,笑着对她提议道。
毕竟对妆娘来说,她在配合春娘的同时,也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否则李清沐会怪罪她的。
朱善美本想答应喜婆,去找三个哥哥商量这事的,可她听到妆娘说的话,也不禁犹豫了起来,毕竟她也不想耽误妆娘的时间 ,她思索片刻,才看着喜婆,笑着对她说道:
“春娘,那就听云娘的吧,我哥哥都在屋里呢,很容易找到他们的,这事你跟他们商量就行了,不用再过问我的意见。”
喜婆看朱善美都这样说了,她也就没有开口反驳,而是笑着点点头答应了,毕竟李清沐跟她交代过,让她一切都听朱善美的。
喜婆答应做这件事后,就转身离开了房间,准备去找朱大宝、朱大富和朱大贵。
让喜婆感到惊喜的是,她刚走出房间,就碰见了朱大贵,所以她赶紧拦住朱大贵,笑着向他问道:
“大贵,你大哥和二哥在哪?我有事要跟你们三个人商量。”
“春娘,我大哥和二哥现在都有事在忙,你有什么事可以先告诉我。”
听到喜婆问的话,朱大贵想了想,才开口回道,毕竟他也不能告诉喜婆,朱大宝和朱大富在守自己爹娘的门。
得知朱善美的大哥和二哥都有事在忙,喜婆也没有多问,而是看着朱大贵,认真对他说道:
“大贵,新郎来迎亲的时候,新娘子是不能自己走进花轿的,需要一位兄长背着她出门,所以你们兄弟三人商量一下,谁来做这件事比较合适,身体瘦弱可不行。”
“春娘,这事不用商量了,找我大哥就行了,我待会儿就告诉他一声。”
朱大贵对于喜婆说的话,还是比较重视的,但他想起朱大富之前叮嘱过他的,若是有意外的事情发生,就推给朱大宝去做,所以他才想都没想,直接笑着回道。
喜婆本想亲自嘱咐朱大宝的,毕竟背新娘子出门也很重要,但她听到朱大贵这样说了,也只能笑着说道:
“大贵,既然如此,那就麻烦你转告一声了,我还有事,就先回去了。”
“春娘,你若是还有其他事情需要我们帮忙,尽管找我大哥就行了。”
朱大贵听完喜婆说的话,又笑着对她补充道。
朱大贵刚把话说完,就听见朱大宝向他问道:“三弟,什么事需要找我?”
“春娘,这是我大哥朱大宝,你有什么事,尽管找他就行了,他都能做主的。”
朱大贵听到朱大宝的声音,就把朱大宝拉到自己的身边,笑着对喜婆介绍道。
说完这句话,朱大贵又看着喜婆,向朱大宝介绍道:
“大哥,她叫春娘,是负责教善美婚俗礼仪的喜婆。
春娘刚才告诉我,妹夫来迎亲的时候,需要我们背着善美出门。
我就告诉春娘,这事找你就行了。”
“春娘,你叫我大宝就行了,除了背善美出门这件事,你要是还有其他事情,需要我们兄弟去做的,也尽管来找我,我就待在院门口,很容易找到的。”
因为朱大宝刚跟朱大富见过面,所以他也被朱大富叮嘱过,他除了要负责招待凑热闹的村民以外,还要负责其他意外发生的事。
有了这样的安排,朱大宝才会这么痛快的答应。
喜婆在朱大宝出现的时候,就暗中打量了朱大宝,发现朱大宝长得高高大大,十分壮实,背朱善美出门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所以她看着朱大宝,笑着对他嘱咐道:
“大宝,李公子来家里迎娶善美的时候,你记得提前过来,莫要来迟了。”
“好的,春娘,我记住了。”面对喜婆的叮嘱,朱大宝认真地回道。
有了朱大宝的承诺,喜婆满意地点点头,随后便离开了朱大宝和朱大贵,朝朱善美住的地方走去。
朱大宝在喜婆离开后,认真想了想,才开口对朱大贵说道:“三弟,你别在院门口等着李清沐了,你去村口等着吧!
你要是在村口听见敲锣打鼓的声音,就赶紧跑回来跟我和二弟说一声。
我和二弟也能提前有个准备,毕竟我要背着善美出门,二弟要把他们叫醒。”
“大哥,我知道了,那我现在就跑去村口等着。”朱大贵听完朱大宝说的话,立马开口答应道。
说完这句话,朱大贵就快步朝院门那走去,随后便打开院门,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村口。
朱大宝在朱大贵跑走后,也没有闲着,而是在院子里,特意找了两块石头,挡住即将关上的两扇大门,并且把大门开到最大,方便迎亲的和凑热闹的进出。
干完这件事,朱大宝才站在院门口,等着朱大贵来报信。
朱大宝从最开始的站着,慢慢变成蹲着,直到他快蹲麻了,才听见朱大贵朝他喊道:“大哥,来了,他们来了!”
“善美,我在你吃饭之前,跟你讲的都是,关于新郎迎娶新娘过门之后的婚俗。
其实新郎来迎娶新娘的时候,也有一个婚俗,那就是头不见天,脚不落地。
所谓的头不见天,就是新娘子在上花轿之前,盖头不能掉,而脚不落地则是指新娘子不能自己走进花轿。
若是新娘子有兄长,那就由兄长来背着新娘子出门,若是新娘子没有兄长,那就由家里其他亲近的人来背。”
“春娘,如果新娘子不小心掉了盖头,或者让脚落了地呢?”听完春娘所讲的这些内容,朱善美又好奇地问道。
喜婆听完朱善美问的话,连忙对朱善美提醒道:“善美,在这件事上可没有如果,不论是盖头落地或是脚落地,那都是不吉利的,你可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而且有娘家人背着新娘子出门,也能让夫家知道,新娘子是有娘家人撑腰的,断不能随意欺负。
因为这件事比较简单,不复杂,所以我之前就没有跟你讲。
现在离新郎迎亲还有段时间,你可以跟你的哥哥们商量一下,这事谁来做比较好。”
“春娘,我要抓紧时间帮善美上妆了,这件事还是由你找善美的哥哥们商量吧,否则时间上就来不及了!”
妆娘在喜婆说完这些话后,才看着喜婆,笑着对她提议道。
毕竟对妆娘来说,她在配合春娘的同时,也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否则李清沐会怪罪她的。
朱善美本想答应喜婆,去找三个哥哥商量这事的,可她听到妆娘说的话,也不禁犹豫了起来,毕竟她也不想耽误妆娘的时间 ,她思索片刻,才看着喜婆,笑着对她说道:
“春娘,那就听云娘的吧,我哥哥都在屋里呢,很容易找到他们的,这事你跟他们商量就行了,不用再过问我的意见。”
喜婆看朱善美都这样说了,她也就没有开口反驳,而是笑着点点头答应了,毕竟李清沐跟她交代过,让她一切都听朱善美的。
喜婆答应做这件事后,就转身离开了房间,准备去找朱大宝、朱大富和朱大贵。
让喜婆感到惊喜的是,她刚走出房间,就碰见了朱大贵,所以她赶紧拦住朱大贵,笑着向他问道:
“大贵,你大哥和二哥在哪?我有事要跟你们三个人商量。”
“春娘,我大哥和二哥现在都有事在忙,你有什么事可以先告诉我。”
听到喜婆问的话,朱大贵想了想,才开口回道,毕竟他也不能告诉喜婆,朱大宝和朱大富在守自己爹娘的门。
得知朱善美的大哥和二哥都有事在忙,喜婆也没有多问,而是看着朱大贵,认真对他说道:
“大贵,新郎来迎亲的时候,新娘子是不能自己走进花轿的,需要一位兄长背着她出门,所以你们兄弟三人商量一下,谁来做这件事比较合适,身体瘦弱可不行。”
“春娘,这事不用商量了,找我大哥就行了,我待会儿就告诉他一声。”
朱大贵对于喜婆说的话,还是比较重视的,但他想起朱大富之前叮嘱过他的,若是有意外的事情发生,就推给朱大宝去做,所以他才想都没想,直接笑着回道。
喜婆本想亲自嘱咐朱大宝的,毕竟背新娘子出门也很重要,但她听到朱大贵这样说了,也只能笑着说道:
“大贵,既然如此,那就麻烦你转告一声了,我还有事,就先回去了。”
“春娘,你若是还有其他事情需要我们帮忙,尽管找我大哥就行了。”
朱大贵听完喜婆说的话,又笑着对她补充道。
朱大贵刚把话说完,就听见朱大宝向他问道:“三弟,什么事需要找我?”
“春娘,这是我大哥朱大宝,你有什么事,尽管找他就行了,他都能做主的。”
朱大贵听到朱大宝的声音,就把朱大宝拉到自己的身边,笑着对喜婆介绍道。
说完这句话,朱大贵又看着喜婆,向朱大宝介绍道:
“大哥,她叫春娘,是负责教善美婚俗礼仪的喜婆。
春娘刚才告诉我,妹夫来迎亲的时候,需要我们背着善美出门。
我就告诉春娘,这事找你就行了。”
“春娘,你叫我大宝就行了,除了背善美出门这件事,你要是还有其他事情,需要我们兄弟去做的,也尽管来找我,我就待在院门口,很容易找到的。”
因为朱大宝刚跟朱大富见过面,所以他也被朱大富叮嘱过,他除了要负责招待凑热闹的村民以外,还要负责其他意外发生的事。
有了这样的安排,朱大宝才会这么痛快的答应。
喜婆在朱大宝出现的时候,就暗中打量了朱大宝,发现朱大宝长得高高大大,十分壮实,背朱善美出门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所以她看着朱大宝,笑着对他嘱咐道:
“大宝,李公子来家里迎娶善美的时候,你记得提前过来,莫要来迟了。”
“好的,春娘,我记住了。”面对喜婆的叮嘱,朱大宝认真地回道。
有了朱大宝的承诺,喜婆满意地点点头,随后便离开了朱大宝和朱大贵,朝朱善美住的地方走去。
朱大宝在喜婆离开后,认真想了想,才开口对朱大贵说道:“三弟,你别在院门口等着李清沐了,你去村口等着吧!
你要是在村口听见敲锣打鼓的声音,就赶紧跑回来跟我和二弟说一声。
我和二弟也能提前有个准备,毕竟我要背着善美出门,二弟要把他们叫醒。”
“大哥,我知道了,那我现在就跑去村口等着。”朱大贵听完朱大宝说的话,立马开口答应道。
说完这句话,朱大贵就快步朝院门那走去,随后便打开院门,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村口。
朱大宝在朱大贵跑走后,也没有闲着,而是在院子里,特意找了两块石头,挡住即将关上的两扇大门,并且把大门开到最大,方便迎亲的和凑热闹的进出。
干完这件事,朱大宝才站在院门口,等着朱大贵来报信。
朱大宝从最开始的站着,慢慢变成蹲着,直到他快蹲麻了,才听见朱大贵朝他喊道:“大哥,来了,他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