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3章 王负剑-《我的餐馆通古代》

  朱厚照嬉笑着说道:“始皇帝,说起来朕也有些好奇。

  当初那荆轲刺杀你的时候,你心里到底慌没慌?”

  秦始皇笑道:“说不慌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在第一击不中之后,寡人的心反而安定了下来。

  因为寡人知道,寡人的生命无恙了。”

  朱见深沉吟道:“朕记得战国策有云,荆轲一击不中时始皇帝想要拔剑还击。

  最后却因辘轳剑太长,久久不能拔出。”

  “那可不,你是没见过辘轳剑的真面目。

  也就始皇帝那身高能拿那剑了。

  换做一般人来,或许都不如那剑高呢。

  曹孟德,你说孤说的对不对?”

  孙权说完还冲着曹操挤眉弄眼。

  曹操勃然大怒:“孙仲谋!你这竖子什么意思!”

  刘备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说道:“他是说始皇帝相当于在身上佩戴了一个孟德兄你啊。”

  “刘玄德!”

  曹操气的吹胡子瞪眼。

  朱见深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秦始皇手持曹孟德砍向荆轲的画面。

  最后忍不住噗嗤乐出了声。

  “刘大耳!你害孤!”

  曹操扑向孙权的同时,孙权怪叫一声也扑向了刘备。

  三人顿时闹作了一团。

  不过他们三人也并非是真动气,任小天也就由他们去了。

  打了半辈子仗,到了这儿他们也实在是不想再打了。

  秦始皇眼中闪过一丝追思的色彩:“荆轲一击不中,寡人也的确一时无法拔出宝剑。

  幸得我大秦勇士无谓,赤手空拳与那荆轲肉搏。

  荆轲武艺也的确了得,一把短短的匕首顷刻间便伤了好几人。

  也就是夏无且那老医官,情急之下拿药箱砸倒了荆轲。

  寡人也不记得是谁大喊了一声王负剑,寡人这才想起把辘轳剑背在身上抽剑出鞘。

  一剑之下便斩断了那荆轲左腿,饶是这样他仍旧拿匕首扔向寡人。

  如果他不是燕国死士,寡人倒是挺欣赏他的。”

  孤身(秦舞阳:?)一人勇闯咸阳宫这等龙潭虎穴。

  即便是真能挟持或者杀死秦始皇,那荆轲最后也决计是保不住性命的。

  从一开始他就报了死志,只是为了报答太子丹的信任。

  朱厚照咂么着嘴说道:“可惜啊可惜。”

  秦始皇斜了他一眼面无表情道:“可惜什么?

  可惜荆轲没有把寡人杀死吗?”

  朱厚照顿时打了个激灵:“朕不是那个意思。

  朕可惜的是荆轲这等志士居然不识天下大势。

  妄想做这等逆天之举,岂有不败之理?”

  秦始皇摆摆手道:“行了行了,你莫要拿这些漂亮话搪塞寡人。

  寡人心知肚明,若寡人真死于荆轲之手,大秦未来如何真尚未可知了。”

  秦始皇可是大秦的顶梁柱。

  他要是死了,不管是扶苏、公子高、公子将闾亦或者是胡亥都撑不起大秦的重担。

  或许也无法阻止大秦最终统一,但中间又要花费多少年就不好说了。

  一行人在秦王宫逛了一圈,合影留念之后便去往了下一处景点。

  “清明上河图啊...”

  赵佶抬头看着城门上的五个大字恍然如梦。

  刘询问道:“清明上河图是何物?听起来是一幅画作的名字啊?”

  任小天点点头:“不错,正是一幅绘画的巨作。

  其中描绘的正是北宋都城汴梁的繁荣景象。

  咱们眼前这处景区正是以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汴梁为蓝本打造而成的。

  可惜的是清明上河图尚在,昔日繁华的汴梁却已经沉入地下了。”

  赵祯默然不语。

  随即神情又放松了许多。

  任小天说的汴梁沉入地下,那是现在所处的后世。

  而在他的朝代,汴梁还是那个天下最为繁华的都城。

  赵煦一把揪住赵佶的耳朵:“你这混账还有脸说?!

  若不是你们父子废物,又怎么能放任金兵践踏汴梁?!”

  赵煦越说越来气。

  别看赵煦比赵佶年轻,但是他怎么说都是赵佶的皇兄和先帝。

  赵佶在他这位铁血兄长面前愣是连个屁都不敢放。

  任小天劝道:“好了赵煦,赵佶现在也已经卸任皇帝。

  况且在他那边没有发生靖康之耻,你就不要揪着他不放了。

  就算你想教训他,也等到咱们回去之后再说。”

  “看在先生的面子上,朕就暂且饶你一次。”

  赵煦恨恨的瞪了赵佶一眼。

  赵佶捂着耳朵苦笑不已。

  朱常洛抓了抓头发说道:“朕记得清明上河图便是在宋徽宗年间成画的吧?”

  任小天点点头:“不错,张择端便是活跃在赵佶和赵构年间的宫廷画匠。

  而清明上河图正是成画于赵佶登基的第一年,也就是北宋靖国元年。

  赵佶一见这画便十分喜爱,随之便将其收入御府。

  这么算下来,赵佶正是清明上河图的第一任主人。”

  刘启深思后蹙眉道:“朕隐约记得宋徽宗赵佶也是精于绘画一道?”

  “嗯,赵佶这家伙别看皇帝干的不怎么样,但是十分具有艺术细胞。

  他的绘画和书法放在艺术专业领域里都是十分出色的。”

  任小天的话让赵佶嘴角微微翘起。

  毕竟没有人不愿意听恭维话。

  紧接着刘启便抛给了赵佶一个问题:“那赵佶你觉得你和张择端谁画的更好?”

  赵佶愣了半天后回道:“各有所长,难分优劣。

  但若让朕画清明上河图,肯定是没有张择端画的好。”

  乾隆附和道:“宋徽宗绘画重细节和意境。

  而张择端则更偏向于写实,也就是所说的风俗画。

  朕认为在风俗画这一领域,无人能够超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任小天一拍手看向乾隆:“你不说话我都把你忘了。

  后来这清明上河图也是落在你手上了吧?”

  乾隆得意道:“朕与此画有缘,理应被朕所得。”

  任小天嫌弃的瞥了他一眼:“快上一边子去吧,你脸咋这么大呢?

  要照你这么说,普天下但凡有名的书法绘画都和你有缘了。

  要是我记得不错,清明上河图上也没少被你盖戳吧?

  嗯?我说的可对?清章宗?”

  乾隆顿时脸色羞红。

  “你看,果然是我说的吧?

  不过这次倒还好,你只在上面盖了两个章。”

  任小天拿出手机搜索了一下清明上河图展示给了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