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6章 虎门销烟-《我的餐馆通古代》

  宇文邕听的是一头雾水。

  鸦片是什么他好歹还能听懂。

  这带英又是什么玩意?

  为何他从来都没听过这个名字?

  这清朝的皇帝都是猪吗?

  明知鸦片的危害这么大,居然还放任这带英将鸦片卖入国中?

  似乎是看出宇文邕的困惑,任小天决定从头开始跟他解释清楚。

  “鸦片在这之前虽然在清朝也屡禁不止。

  但总归都是小打小闹,对社会的稳定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可这都随着带英的到来,一切都被打破了。”

  王莽有眼力见的递给任小天一瓶水。

  任小天一口气喝了半瓶后继续说道:“其实带英和清朝一直都有贸易往来。

  但带英却处在长期的贸易逆差的局面下。

  他们自然不甘,于是想要改变这种情况。”

  宇文邕不好意思的打断道:“先生,贸易朕能明白,可这逆差是什么意思?”

  “所谓的逆差就是他们买清朝的东西多于清朝买他们的东西。

  二者中间的差额就是逆差了。

  当时清朝无论是瓷器、茶叶还是其他的商品,在整个欧洲都是最为高端的。

  反观他们的东西在清朝并不畅销,根本卖不出去多少。

  长期这么下去,只会造成带英的资产流向清朝。

  于是他们决定找一种能够给他们带去巨大利润的商品,那就是鸦片。

  其实早在乾隆初年时,带英便已经偷偷的往口岸走私鸦片了。

  但那都是小规模的走私,并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

  于是他们想要走通清朝官方的渠道,让鸦片正大光明的走入清朝的每个角落。

  于是便有了马戛尔尼出使清朝。

  再说乾隆这个人,他缺点的确是不少,但总归不是个糊涂蛋。”

  乾隆浑身颤抖。

  自诩十全老人的他,如今却被人说的体无完肤。

  实在是有些挂不住面子了。

  “他十分清楚鸦片走入国门的危害,于是果断拒绝了马戛尔尼的要求。

  对于这个结果,马戛尔尼乃至整个带英都十分的失望。

  不过也正是在出使清朝的时候让马戛尔尼发现了清朝外强中干的事实。

  既然你官方不同意,那我们就加大走私的力度。

  即便被你们发现,谅你们也不敢怎么着。

  于是带英通过东印度公司向清朝南方大量走私鸦片。

  由于吏治的腐败,带英只需要向当地官员出一点贿赂便可正大光明的将鸦片运往那里。

  短短几年间运往清朝的鸦片便翻了几倍乃至几十倍。

  乾隆得知这个事情后也是下达了严格的禁令。

  可是由于清廷的衰落,这禁令和一纸空文也没多大区别。

  根本无法对带英造成任何的影响。”

  宇文邕听的连连摇头。

  皇帝政令无用到这种地步,那这国与亡了又有何异?

  “随着鸦片的泛滥,也逐渐影响到了南方以外的其他地区。

  乃至于乾隆眼皮子底下的京城,都有许多人痴迷于此物。

  可乾隆越是禁的厉害,走私的数量反而越多。

  等到乾隆吹灯拔蜡,鸦片已经遍布清朝各处了。”

  乾隆一脸的黑线。

  什么叫吹灯拔蜡?

  你就不能说朕驾崩了?

  “前后短短的二十年间,带英彻底扭转了贸易逆差。

  据不完全统计,这期间向带英流入的白银就超过一亿两。

  可想而知鸦片的走私疯狂到了什么程度。”

  硬了。

  朱棣听的拳头硬了。

  朕辛辛苦苦把倭国打下来,每年也就能挖掘几百万两白银。

  你们满清倒好,拱手就让出去了一亿两。

  “嘶。”

  宇文邕一阵牙酸。

  一亿两白银是什么概念?

  他要有这么多钱,早就把北齐灭几个来回了。

  甚至剩下的钱还能灭个南陈。

  朱由检更是一脸灰暗。

  当初他舍下皇帝这张面皮不要,才从大臣手中募得不过十万两白银。

  这些钱放在一亿两跟前怕是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他要有一亿两,不,一千万两,又何愁不够边军的军费?

  但凡边军人心安定,区区建奴又安能入关?

  “随着鸦片愈加泛滥,除却那些瘾君子之外的其他百姓都爆发出了强烈的不满。

  民声鼎沸之下让当时的道光皇帝也坐不住了。

  加上时任湖广总督林则徐上疏痛陈鸦片危害。

  最终道光下定决心,命林则徐为禁烟大臣,赶赴广州一带彻查此事。

  林则徐不辱使命,到任之后很快查清一切与带英有利益牵扯的官员。

  整肃官场之后他下令收缴所有鸦片,并且在虎门将之彻底销灭。

  近两百四十万斤鸦片被肃之一空,一时间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此事史称虎门销烟。”

  刘肇顿时欢呼道:“好啊!!!林则徐真乃官员楷模也!!!”

  刘询面色微沉:“怕是没有那么简单吧?

  带英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利益受损乎?”

  任小天点点头:“一语中的。

  这次收缴鸦片让带英极为不满。

  加上林则徐驱逐带英商人,让掌权的议会决定发动报复行动。

  最终投票通过,带英向清朝派遣舰船数十艘,官兵四千人。”

  宇文邕大感意外:“多少?”

  四千人?就这么点吗?

  怕是打一场小型的遭遇战都不够吧?

  这不是往虎口送肉?

  刘邦拍了拍宇文邕的肩膀:“时代变了啊。”

  宇文邕茫然的看向刘邦。

  时代再怎么变,四千人也不是什么大数吧?

  任小天叹了口气:“四千人听着不多,事实上也的确不多。

  但是对付腐朽的清朝却是足够了。

  其实当时带英政府也不认为这是战争,更多的是一场报复行动。

  他们也没有料到清军居然如此的不堪一击。

  在坚船利炮之下,清军根本无力还击。

  虽然他们也有火炮,但是工艺早就落后于时代了。

  甚至开炮都会经常炸膛伤到自己人。

  就算顺利的开炮,也根本就够不到带英的战舰。

  反观带英可以任意的炮击清朝的港口和军队。

  在火器面前,过去能够引以为傲的人数优势反倒成了劣势。

  带英随意开火都能伤到一大片,这仗还怎么打?

  经过几次战争,清朝军队节节败退。

  带英仅仅付出阵亡六十九人的代价就击杀了清军两千余人,另有万余人不同程度受伤。

  双方战损比达到了恐怖的44比1。

  这也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宇文邕听完张大了嘴巴,久久不能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