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5章 澶州之战-《我的餐馆通古代》

  “当然了,就算王超能够调动高阳关的兵力,最后战果可能也不会太好。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纵观大宋一朝骑兵都是十分匮乏的。

  王朝集结所有兵力也不过十万余,兵力上堪堪与辽国持平。

  但是辽国军队以骑兵为主。

  野战中步兵对骑兵本来就是天然的劣势。

  最后战争的结果也是显而易见了。”

  在没有重火力的宋朝,用步兵的肉身之躯对抗冲锋起来的骑兵无异于螳臂当车。

  朱常洛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步兵也不是完全不能打骑兵吧?

  宋武帝刘裕不就曾以却月阵大破北魏精锐骑兵吗?

  更何况岳武穆麾下背嵬军也是以步兵为主。”

  刘裕摇头道:“朕能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骑兵并非没有前提。

  朕也曾见过宋仁宗时期的军队,战斗力可谓是相当的颓废。

  如果让朕带他们的军队去和北魏作战,那也未必能够战而胜之。”

  赵祯听后一脸的尴尬。

  刘裕这是直接说到他脸上了。

  不过北宋的军队素质差这是不争的事实。

  归根到底还是缺乏严格的训练。

  岳飞能够拉起这么一支百战百胜的背嵬军,也离不开他平日刻苦的操练。

  “此次战败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主帅王超临场指挥的应变能力不足。

  最初王超率军赶到时,辽军已经占领了望都。

  双方在望都南方遭遇之后立刻展开了战斗。

  第一场交锋下来辽军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反而是被宋军小胜了一番。

  等到王超拉开阵型与辽军对峙之后,辽军一时间也拿防守严密的宋军没什么好办法。

  然而这个时候就看出双方主帅的差距了。

  辽军主帅萧达凛在仔细研究了战场局势之后发现了宋军的薄弱点。

  那就是战略纵深拉的太长,王继忠所部先胜了一阵,因追击辽军导致脱离主力部队。

  再加上辎重运输部队防备薄弱。

  于是萧达凛果断派兵围堵住了王继忠所部。

  另又派兵截断了宋军的粮道。

  王超反应过来之后为时已晚。

  他派去增援王继忠的军队被辽军挡住。

  再加上辎重被劫致使军心大乱。

  王超也顾不上王继忠了,只能率军撤退。

  辽军趁势掩杀,将王超大军赶退数十里。

  王继忠在寡不敌众之下只能投降辽国。”

  赵恒这会突然反应过来了:“先生你且等一下。

  听你的意思,王继忠并没有战死沙场?”

  任小天轻笑道:“当然没有了。”

  赵恒面色阴沉道:“好啊!

  朕当初从撤军的将领那里明明得知的是王继忠已经战死。

  亏朕还为他伤心落泪,为他上了谥号。

  他居然转头就投了辽国?!”

  任小天双手下压道:“其实你也不能全怪他。

  在当时那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能够以死明志的人又有多少?

  何况王继忠虽然投了辽国,但却不像其他叛将一样转头就带兵攻打旧国。

  相反他还致力于两国和平,并且为此出了不少力。”

  赵恒听后重重叹了口气。

  任小天微微摇头:“望都之战给宋朝敲响了警钟。

  从那时起宋朝应对辽国的战略再次发生了转变。

  由原来的野战变成了据城坚守。”

  其实这也是最好的办法了。

  如果是野战的话,宋朝军队在面对来去如风的辽国骑兵时根本没有什么好办法。

  倒不如坚守城池,让辽国骑兵的优势发挥不出来。

  赵恒点点头:“朕这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接下来就轮到澶渊之盟了,这件事可是影响宋辽两国一百余年的大事。

  赵恒你可要听好了。”

  赵恒立刻肃穆的看向任小天。

  这件事在他那边还没有发生。

  他可不敢错过哪怕一个细节。

  任小天正色道:“事情要从你那边的明年说起,也就是景德元年(1004年)。

  辽国在望都之战获胜之后,更是加剧了他们的野心。

  于是太后萧绰以及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大军二十万,以收复失地为名进犯北宋边境。

  然而他们的进攻却算不得顺利。

  除了趁北宋不备,拿下了唐兴和遂城之外。

  接下来东攻瀛州,遭遇了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

  单单这一仗就让辽国战死三万余人,伤者更是翻倍。

  他们不得不饶过瀛州,转攻祁州、冀州和贝州。

  除了祁州被攻下之外,其他几个地方都没有攻克。

  为此萧绰不得不饶过这些地方,直逼宋朝东京汴梁。

  最后他们一路打到了澶州(河南濮阳)。

  一旦澶州失守,那汴梁将再无门户可守。

  辽军围困澶州三门,澶州守军三军用命力保城池不失。”

  赵匡胤恨恨的说道:“该死的辽国人,他们还有脸说是收复失地。

  连燕云十六州都该是大宋的,他们何德何能敢放如此妄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元吉撇撇嘴:“光喊口号没用啊。

  燕云之地实际不还是在人家辽国手上么?”

  赵匡胤顿时噎住了。

  任小天耸耸肩:“萧绰的目的也并不是要完全消灭宋朝。

  不然也不会选择绕过这些地方直逼汴梁了。

  她是想用展示武力的手段来彻底打消北宋北伐的决心。”

  这话不是任小天随口说说的。

  当时宋朝的综合国力虽然比辽国稍弱一些,但弱的也不多。

  萧绰想要以二十万大军一战平定宋朝,无异于痴人说梦。

  一旦辽国被彻底拖入战争的泥潭,那以宋朝的经济底蕴,拖垮辽国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萧绰在南下的途中完全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选择直奔汴梁而去。

  “汴梁城中的文武大臣得知辽军大举南下,澶州岌岌可危,顿时乱成了一团。

  不少人都在这个时候劝说赵恒迁都南下,以避辽国铁蹄。

  赵恒这个时候也在犹豫。

  最后还是两大宰相寇准和毕士安接连劝说,赵恒这才答应御驾亲征。

  他留下雍王赵元份守卫汴梁,他则是带着文武百官去往了澶州。”

  赵匡胤瞥了赵恒一眼:“行!不算辱没了赵家的名声。

  你若是敢这个时候迁都,朕非剁了你的脑袋不可!”

  迁都这种事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天下就这么大,最后你还能迁到哪里去?

  赵恒闻言讪讪一笑。

  喜欢我的餐馆通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