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怎么做到的?”
“难道郑家找到了医治这里怪病的药?”
“听说郑家之前得怪病死了不少人,不过后来听说得怪病的都治好了,看来是真的!”
看到郑明带出来的三十多人个个都很精神,哪有半点得病的样子,让吴管事震惊。
“吴管事,这次多谢了。”郑明过去特意感谢下。
吴管事连连摆手:“没什么。倒是公子给他们把病治好了,救了他们,这是大善,以后定有福报。”
对郑明更加客气了。
同时吴管事想着,以后可以从郑家弄一些治怪病的药来,那样将来他想把在大陆的家人,亲人接过来安排的话,就不用担心他们因为怪病而死去。
郑明带着三十多人去港口,随着装粮食的两艘战船一起从海上回坤甸。
回到坤甸港口不久,消息就迅速传开了。
“大公子刚从海上回来,听说买了四万斤粮食回来。”
“四万斤粮食,不少啊。”
“粮食越多越好,这样才让人安心。”
“听说大公子还带了三十多人回来,那些人是前几个月到这个地方的,但遭遇了怪病,大部分都死了,剩下他们三十多人,本来他们都有病在,多亏了大公子出现救了他们……”
“好像这些人是闽粤两个地方的。”
下南洋的华人,大多都是从闽粤两地来的,而且其中客家人居多。
郑明安排了人搬运粮食,他带着那三十多人去安置。
因为与李家做了输送人的生意,所以郑家就开始在准备接受人的准备。
比如,建造更多的木屋。
现在就有一些建好没用的木屋,用来安置这三十多人是绰绰有余。
当天将他们安置好,等他们熟悉几天,郑明就打算让他们去自己准备建的种植园工作。
暂时郑明打算先建胡椒,甘蔗,香蕉三种种植园。
此外还准备开垦一些耕地,用来尝试种用空间里种出来的粮食作为种子在这外面种植。
主要是尝试水稻和玉米。
因为空间里种出来的粮食太好了,品质高,完全可以当种子来用。
想来,种在外面,产量会高很多。
坤甸这边,原来也有一些华人和苏丹人种水稻的,每次亩产大概2石,即四百斤左右。
一年种四次,大概有七石的收成,即一千三百多斤左右。
跟空间里的水稻亩产五千斤比,差距巨大,但空间里的面积有限,总共才十亩地,而且拿出来用要找个合理的理由。
在外面种,虽然产量低,但土地多啊,人也多。
况且,郑明还要用空间里的土地来尝试种其他的东西,比如他现在已经种了一些胡椒,甘蔗,菠萝,香蕉等在空间里,看看产量如何,以后也可以用作外面种植园的种子或者幼苗。
胡椒不愁卖,价钱也不错。
甘蔗用来榨糖,郑家自己就需要,也可以弄来卖,而且郑明知道怎么弄成白糖,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菠萝,香蕉是比较受欢迎的水果,产量也大,粮食不够,还能充饥。
隔了两天。
郑明来见这三十多人,同时带来了黄二。
黄二被郑明看中的才能不只是翻译,还有在苏丹人种植园十多年的种植经验。
胡椒,甘蔗,菠萝,香蕉,椰子,榴莲等等黄二都会种植。
郑明要建种植园,就需要黄二来带领这些新手来干。
当然,当初郑家从苏丹人种植园里救出来的不只黄二,还有其他一些人,他们或多或少也会种植那些东西。
不过,郑家其他地方在种甘蔗,香蕉等,那些人在给其他人传授经验。
“他是黄二,以后你们跟着他做事,听他的安排……”
郑明对三十多人说着:“你们安心做事,我不会亏待你们,得了病,去医师馆看,即使再得怪病,我也能为你们治好……”
交代好后,郑明就把这些人交给黄二了:“黄二,他们就交给你了,人手不够的话,以后会慢慢增加。”
黄二殷勤道:“公子你放心好了,我会把他们教好,为公子弄好种植园的……”
郑明满意的笑了笑,然后带着几个护卫以及一个中年男子一起离开了。
随后去了造纸坊。
因为要带这个中年男子过去,这人是三十多人中的一个,郑明之前询问他们有什么手艺时,这个中年人说自己会造纸,而且造出的纸张不错。
郑家现在的造纸坊不大,几个会造纸的纸匠手艺有限,造出的纸张质量一般,用来书写都有些勉强。
一方面是手艺不够,其次是一些设备没材料打造,还有就是原本跟着来的手艺最好的两个纸匠,一个在海上出事死了,一个来到这里得怪病死了。
“公子,你怎么来了?”
郑明的到来,让这里的十多个人意外。
“给你们带了一个手艺好的人来,你们认识下,他叫姚平,干了几十年的造纸,手艺很好,你们跟着学,争取早点造出更好的纸张来……”
现在纸张用的最多的是水师,陆战队,以及郑府,还有急需要很多纸张的学舍。
说完话,郑明仔细看了看这里造纸的情况,顺便提点自己觉得可能帮得上忙的意见,让他们参考参考。
之后离开造纸坊。
回郑府的路上,顺道看看围边水稻的情况。
最早种下的一批水稻,再有二十天左右就能收割。
“小野猪?”
路上碰到有一家人在追赶小野猪。
为什么说是小野猪呢?
因为郑家没有带猪过来,在坤甸这里很少人养猪,倒是山里野猪不少。
郑家现在吃的肉,多是在山里弄的。
上去问了问,才知道这家人意外抓到了几个小野猪,就想着拿来喂养试试,养肥了再宰。
遇到这件事,郑明觉得有必要多弄些小野猪来养,以后想多吃肉,还是要多养猪才行。
回去后把这件事告诉郑宽,郑宽让他自己看着做。
一些不要紧的事情,郑宽就任由郑明自己拿主意,自己做。
现在弄种植园,出去招人,学舍,医师馆,松柏港那边的事情,这些都是郑明在管,在做。
郑宽要管水师,陆战队,粮食耕种,矿石寻找开采,造船,打造兵器等重要的事情。
“难道郑家找到了医治这里怪病的药?”
“听说郑家之前得怪病死了不少人,不过后来听说得怪病的都治好了,看来是真的!”
看到郑明带出来的三十多人个个都很精神,哪有半点得病的样子,让吴管事震惊。
“吴管事,这次多谢了。”郑明过去特意感谢下。
吴管事连连摆手:“没什么。倒是公子给他们把病治好了,救了他们,这是大善,以后定有福报。”
对郑明更加客气了。
同时吴管事想着,以后可以从郑家弄一些治怪病的药来,那样将来他想把在大陆的家人,亲人接过来安排的话,就不用担心他们因为怪病而死去。
郑明带着三十多人去港口,随着装粮食的两艘战船一起从海上回坤甸。
回到坤甸港口不久,消息就迅速传开了。
“大公子刚从海上回来,听说买了四万斤粮食回来。”
“四万斤粮食,不少啊。”
“粮食越多越好,这样才让人安心。”
“听说大公子还带了三十多人回来,那些人是前几个月到这个地方的,但遭遇了怪病,大部分都死了,剩下他们三十多人,本来他们都有病在,多亏了大公子出现救了他们……”
“好像这些人是闽粤两个地方的。”
下南洋的华人,大多都是从闽粤两地来的,而且其中客家人居多。
郑明安排了人搬运粮食,他带着那三十多人去安置。
因为与李家做了输送人的生意,所以郑家就开始在准备接受人的准备。
比如,建造更多的木屋。
现在就有一些建好没用的木屋,用来安置这三十多人是绰绰有余。
当天将他们安置好,等他们熟悉几天,郑明就打算让他们去自己准备建的种植园工作。
暂时郑明打算先建胡椒,甘蔗,香蕉三种种植园。
此外还准备开垦一些耕地,用来尝试种用空间里种出来的粮食作为种子在这外面种植。
主要是尝试水稻和玉米。
因为空间里种出来的粮食太好了,品质高,完全可以当种子来用。
想来,种在外面,产量会高很多。
坤甸这边,原来也有一些华人和苏丹人种水稻的,每次亩产大概2石,即四百斤左右。
一年种四次,大概有七石的收成,即一千三百多斤左右。
跟空间里的水稻亩产五千斤比,差距巨大,但空间里的面积有限,总共才十亩地,而且拿出来用要找个合理的理由。
在外面种,虽然产量低,但土地多啊,人也多。
况且,郑明还要用空间里的土地来尝试种其他的东西,比如他现在已经种了一些胡椒,甘蔗,菠萝,香蕉等在空间里,看看产量如何,以后也可以用作外面种植园的种子或者幼苗。
胡椒不愁卖,价钱也不错。
甘蔗用来榨糖,郑家自己就需要,也可以弄来卖,而且郑明知道怎么弄成白糖,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菠萝,香蕉是比较受欢迎的水果,产量也大,粮食不够,还能充饥。
隔了两天。
郑明来见这三十多人,同时带来了黄二。
黄二被郑明看中的才能不只是翻译,还有在苏丹人种植园十多年的种植经验。
胡椒,甘蔗,菠萝,香蕉,椰子,榴莲等等黄二都会种植。
郑明要建种植园,就需要黄二来带领这些新手来干。
当然,当初郑家从苏丹人种植园里救出来的不只黄二,还有其他一些人,他们或多或少也会种植那些东西。
不过,郑家其他地方在种甘蔗,香蕉等,那些人在给其他人传授经验。
“他是黄二,以后你们跟着他做事,听他的安排……”
郑明对三十多人说着:“你们安心做事,我不会亏待你们,得了病,去医师馆看,即使再得怪病,我也能为你们治好……”
交代好后,郑明就把这些人交给黄二了:“黄二,他们就交给你了,人手不够的话,以后会慢慢增加。”
黄二殷勤道:“公子你放心好了,我会把他们教好,为公子弄好种植园的……”
郑明满意的笑了笑,然后带着几个护卫以及一个中年男子一起离开了。
随后去了造纸坊。
因为要带这个中年男子过去,这人是三十多人中的一个,郑明之前询问他们有什么手艺时,这个中年人说自己会造纸,而且造出的纸张不错。
郑家现在的造纸坊不大,几个会造纸的纸匠手艺有限,造出的纸张质量一般,用来书写都有些勉强。
一方面是手艺不够,其次是一些设备没材料打造,还有就是原本跟着来的手艺最好的两个纸匠,一个在海上出事死了,一个来到这里得怪病死了。
“公子,你怎么来了?”
郑明的到来,让这里的十多个人意外。
“给你们带了一个手艺好的人来,你们认识下,他叫姚平,干了几十年的造纸,手艺很好,你们跟着学,争取早点造出更好的纸张来……”
现在纸张用的最多的是水师,陆战队,以及郑府,还有急需要很多纸张的学舍。
说完话,郑明仔细看了看这里造纸的情况,顺便提点自己觉得可能帮得上忙的意见,让他们参考参考。
之后离开造纸坊。
回郑府的路上,顺道看看围边水稻的情况。
最早种下的一批水稻,再有二十天左右就能收割。
“小野猪?”
路上碰到有一家人在追赶小野猪。
为什么说是小野猪呢?
因为郑家没有带猪过来,在坤甸这里很少人养猪,倒是山里野猪不少。
郑家现在吃的肉,多是在山里弄的。
上去问了问,才知道这家人意外抓到了几个小野猪,就想着拿来喂养试试,养肥了再宰。
遇到这件事,郑明觉得有必要多弄些小野猪来养,以后想多吃肉,还是要多养猪才行。
回去后把这件事告诉郑宽,郑宽让他自己看着做。
一些不要紧的事情,郑宽就任由郑明自己拿主意,自己做。
现在弄种植园,出去招人,学舍,医师馆,松柏港那边的事情,这些都是郑明在管,在做。
郑宽要管水师,陆战队,粮食耕种,矿石寻找开采,造船,打造兵器等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