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处理多余香蕉,氧化铅玻璃-《复辟大明,从南洋建国开始》

  “公子想尝试用香蕉酿造果酒?”

  酒坊的负责人宋仁怀没觉得郑明这个事情是什么难题:“应该可以。虽然在这个地方我们还没有尝试用水果酿造果酒,但以前我们酿造过果酒的,不是问题。

  香蕉有独特的香甜,想来酿造出来的果酒味道不差。不过,最终怎么样,还是要等酿造成了才知道。”

  现在这里的酒坊酿造的酒都是用稻谷来酿造的,有米酒,有白酒,只是规模并不大。

  郑明说道:“那此事就交给你们尝试了,缺人,我会给你们安排一些来。

  对了,还有菠萝快要收获了,肯定也吃不完,这东西好像无法用来烘干来用,还是尝试用来酿造果酒吧。”

  宋仁怀接了任务,“公子放心,我们会尽力做好。”

  把事情交代清楚,之后郑明会叫人把一些成熟的香蕉拉到酒坊来,同时再给酒坊安排一些人手,不然忙不过来。

  离开酒坊后,郑明去了酿造醋的作坊,让他们尝试用香蕉酿造醋试试,操作上没什么困难,成不成就不知道了。

  多种尝试,多种可能。

  到了下午,郑明去了玻璃作坊。

  现在的玻璃作坊已经小有规模,有了一百多人。

  他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尝试,积累经验,改进工艺,能烧制出来一些比较精美的玻璃品。

  不过,九成多的玻璃品依然有一些气泡,不够透明,还有些脆,而且无法做大块的玻璃。

  “公子,你说要告诉我们新的玻璃烧制方法?”

  玻璃作坊的负责人施志鸿惊讶的望着郑明,一脸的期待。

  玻璃作坊属于工造所,施志鸿现在是工造所的三把手,目前主要负责玻璃作坊。

  因为玻璃品珍贵,这里都让陆战队的兵守护着,进行保密。

  能让施志鸿负责玻璃作坊是对他们的看重,他之前亲眼见证了郑明弄出来的水泥,玻璃烧制方法,对郑明很佩服。

  现在郑明说有了新的玻璃烧制方法,施志鸿很激动。

  “你叫几个熟手,我给你们演示过程。”

  “这些衣服你们也都穿上。”

  郑明特意带了油浸过的衣服,这样可以减少烧制玻璃过程中的铅中毒几率。

  这次郑明要弄的就是氧化铅玻璃烧制方法。

  石英砂(沙),纯碱(草木灰),氧化铅,三种材料进行烧制,将之前的生石灰用氧化铅替代了。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进一步降低熔点,让材料熔融得更彻底,更均匀。

  还有是可以大幅度的减少气泡,增加玻璃的硬度,还有增加玻璃的透明度。

  最重要的是,氧化铅玻璃,可以制作大的玻璃块,比如制作玻璃窗,大的镜子。

  也能制作化学玻璃,光学玻璃了。

  总之,就是相比之前烧制玻璃的方法,氧化铅玻璃的层次都提高了一个大的级别。

  但氧化铅玻璃,也有明显的缺点,那就是烧制过程中容易铅中毒,即使做好防护,也无法完全避免。

  郑明之前没有把这种玻璃烧制方法拿出来,一方面是担心铅中毒,另一方面是缺乏玻璃烧制经验的玻璃匠人。

  现在已经有不少有经验的玻璃烧制工人,而且郑明尽量想了办法来防止铅中毒。

  关键的是,经过许多的实践,郑明随身空间内的乳白色泉水,似乎也可以解百毒。

  之前有人被毒蛇咬,被毒虫咬,甚至有铅中毒的人,通过服用稀释后的空间泉水汤药后都痊愈了。

  火器的丹药中有用到铅弹,所以制作过程中,会有一些人中铅毒也是正常。

  但服用空间泉水稀释后的汤药就痊愈了。

  所以,空间泉水是肯定能解铅毒的。

  因此,郑明现在敢亲自来尝试氧化铅玻璃烧制,也不用担心其他人中铅毒,中了铅毒,服用空间泉水汤药就能好。

  “公子,人到了。”施志鸿很快找了几个烧制玻璃水平最好的来。

  他们有了不少经验,水平也高,学习氧化铅玻璃烧制方法来更容易。

  这里的设备大多能用得上,氧化铅郑明让人专门带来的,从兵造所那边弄来的。

  经过半天的尝试,基本的方法,施志鸿他们都掌握了。

  “这方法好,气泡少了许多,可以更容易烧制出没有什么气泡的玻璃了!”

  “这样的玻璃,比之前的要透明太多了,这才是真正的玻璃啊!”

  “最重要的是不容易碎了,可以制作大的玻璃了。”

  “公子果然非凡人,我们敬佩!”

  施志鸿等人烧制出更好的玻璃后个个都激动不已,对郑明更加崇拜。

  “这只是刚开始尝试,还有许多地方没做好,你们以后慢慢尝试,不断改进工艺,把玻璃做的更好。”

  “此方法烧制玻璃更快了,正好我需要一些玻璃瓶,不需要精美,能装东西,不漏水就行。”

  郑明看着眼前的几个玻璃瓶说道:“跟这种差不多就行。”

  施志鸿等人连连点头,表示绝对能做好。

  郑明最后叮嘱道:“这种玻璃烧制方法,一定要注意防护,避免铅中毒,要是中了铅毒,记得医师馆,服用我配置的特殊汤药,能解铅毒。”

  “多谢公子。”郑明愿意给他们使用珍贵的特殊汤药,施志鸿等人都十分感动。

  接下来十来天,郑明在香蕉种植园看看香蕉收获情况,再看看香蕉用来酿造果酒和醋的进展。

  当然,也会来玻璃作坊看他们烧制玻璃的情况。

  总体而言,都进展比较顺利。

  另外,那些成熟的香蕉,许多开始分发给民众,随便吃。

  即使如此,两万一千多人也吃不了这次收获的一半,剩下的都要拿去加工。

  今后每个月都有不少香蕉要收获。

  好在,想到了方法解决,不用多担心。

  月末时。

  郑明跟工造所的吕恭等人,正式开始实地去测试路况,准备用水泥修建坤甸内水田间的主道。

  马上到雨水相对少的旱季,正是修路的好时机。

  等主道用水泥修好了,人行走,牛马运输货物都要轻松许多。

  更何况,还要铺设木制轨道车,能很大程度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那边坡度太高了,不适合铺设木制轨道车,但还是把路用水泥修建,方便人和牛马行走。”

  郑明决定把不适合铺设木制轨道车的主道也用水泥修建好,这样下雨天就不用走泥巴路,会方便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