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叶家涨价了-《复辟大明,从南洋建国开始》

  “王参将,三发苏丹国有没有动静?”

  “回公子的话,三发苏丹国一直没有派兵过来,就连其他苏丹人现在都没有越过那片山来到浦吧哇这边,他们还算老实。”

  “他们没有来就算了,我们现在还没有必要主动去找他们麻烦。”

  “不用我们找他们麻烦,现在的三发苏丹国已经快臣服英国人了,他们没有实力,也没有精力来我们这边找麻烦。”

  “英国人,等他们掌控三发苏丹国后,肯定会与我们接触,到时候恐怕会有一些冲突。”

  “不怕他们,尤其是在陆地上……”

  今天,郑明来到了郑家管辖范围最西边的地方,浦吧哇。

  与郑明正在说话是陆战队的王良参将,他带着一百陆战队的兵,负责驻守在浦吧哇这里。

  如今的浦吧哇地区有两千人左右了,需要有兵力保障,防止苏丹人,土著人找麻烦。

  目前来看,很平静。

  “这次我过来,给你们带来了十匹马,方便以后巡视,还有特殊的汤药,待会儿让所有士兵都服用。”郑明说道。

  现在马匹有三百多匹,包括十多匹小马驹。郑明每个月都会给它们服用一些空间泉水稀释后的汤药。

  这才,让它们能快速适应这里的环境,逐渐获得抗体,不被这里的病侵害。

  如此,这些马基本都存活下来了,而且越来越好。

  水师,陆战队,护卫队,三支队伍,每个月都会喝一次汤药。有病治病,没病强身健体。

  所以,三支队伍的士兵一直很健康。

  “有劳公子了。”汤药是军队的定心丸,不用担心得怪病死去,能更好的适应这里的环境,对王良他们来说很重要。

  每个月都提供空间泉水稀释后的汤药,郑明没有什么负担,随身空间里的泉水可以通过在空间里种植作物后得到恢复。

  现在郑明的空间,主要是负责育种,尤其是水稻的育种,每月都需要种四五亩才够。

  等反复培育育种后,种子适应这里的环境,有稳定的产量后,就不用再继续培育。

  培育水稻种子的方式是:先在空间内培养出第一批种子,然后到外面种植,等收获后,将这批的水稻拿到空间内培育,培育出来后,继续拿到外来种植……如此反复。

  可以不断提高种子的质量,让它慢慢适应外面的环境,能有一个稳定且不错的产量。

  目前来看,很有效果。

  若不然,等以后人多了,水田面积多了,需要的水稻种子都是天量,空间内十亩的面积根本无法满足育种的数量。

  离开浦吧哇陆战队驻守地后,郑明带着十个护卫,去查看这里的桑蚕养殖园和种植园的情况。

  最后回到松柏港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查看这里的桑蚕养殖园和种植园的情况。

  目前桑蚕养殖园和种植园的规模都达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在这里增加有限。

  特别是香蕉,菠萝,西瓜,荔枝,榴莲等无法长期保存,又不好卖的这些种植园的规模都暂时固定了,没有再怎么扩大。

  只有甘蔗,胡椒,瓜子,柑橘,桑蚕,椰树,藤黄果等的种植园面积还在有序的增加。

  椰树种植一般沿海岸种,比较分散的。

  柑橘树,一般种在山上,总体规模不会很大。

  瓜子种植面积也有限,虽然容易保存,但目前消费习惯不足,市场有限。

  把种植园和桑蚕养殖园都查看一遍,解决了一些小问题。

  然后郑明回到坤甸这边,看看修路的情况,正在大量的用矿渣来铺在泥巴路上,之后再打混泥土。

  过去两日。

  现在是五月上旬。

  在今日,叶家的船队来了。

  “现在的人不好弄到,这次只有一千一百多人,一半是我们买卖来的,一半是买船票下来的……”

  还是叶项天带队来了。

  一千一百多人,其中青壮男子四百多,青壮女子三百多,孩子三百多,老人数十。

  其中需要郑家付钱的有五百多人,这些人中,青壮男子一百多人,青壮女子一百多人,孩子两百多人,老人数十。

  叶家给的价钱没有变,大概需要一万零八百两白银。

  “郑兄,我还带来了一千五百吨铁矿石,硝石二十吨,硫磺十吨,马匹83,食盐二十吨,小麦两百吨,麻布棉布两万和1万匹,燧发枪三百支,耕牛七十八……”

  叶项天说道:“不过这些货物,今年我们收购的价钱都上涨了,所以这次的价钱也要提高一些……”

  没想到叶家这次要涨价了,而且平均下来,涨了百分之十多,幅度不小。

  郑宽没考虑多久,最后还是决定要这些货物,虽然涨价了,但勉强还能接受。

  谁让郑家现在缺这些货物呢,若是不做叶家的生意,只靠李家,郑家的发展速度会慢不少。

  “先说好了,若是下次还涨价,就不要了。”郑宽对叶项天说。

  叶项天笑着道:“怎么会连续涨价,实在是今年收购价涨了。放心,等收购价降下来,我们同样降价。

  我们叶家做生意讲诚信,不会毁了自己的信誉。”

  叶家对铁矿石现在开的价是五两白银一吨,一千五百吨铁矿石,就是七千五百两白银。

  硝石二十吨,单价90两白银,合计一千八百两白银。

  硫磺十吨,单价一百二十两白银,合计一千两百两白银。

  马匹八十三匹,单价一百一十两白银,合计八千三百两白银。

  食盐二十吨,单价七十两白银,合计一千四百两白银。

  小麦两百吨,单价十二两白银,合计两千四百两白银。

  燧发枪三百支,单价十两白银,合计三千两白银。

  麻布和棉布一个价,0.4两白银一匹,三万匹,就是一万二千两白银。

  耕牛七十八头,单价六十两白银,合计四千六百八十两白银。

  这些货物,总的加起来有四万两千多两白银。

  算上那五百多人的钱,就是五万两千多两白银。

  叶项天第二天离开时,郑家卖给他一千吨稻谷,单价13两白银,合计一万三千两白银。

  还有一百吨胡椒,单价六十两白银,合计六千两白银。

  普通的陶瓷五千件,均价三两白银,合计一万五千两。

  三样货物,总计三万四千两白银。

  逆差近两万两白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