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史密斯的兴奋!想玻璃降价?没门!-《复辟大明,从南洋建国开始》

  1686年,9月。

  “哈哈,郑,你们干的真漂亮,竟然真的将可恶的荷兰人打败了,他们现在躲在爪哇岛都不敢轻易出来了……”

  今日,葡萄牙人史密斯带着船队来到了坤甸港,见到郑宽时,史密斯十分兴奋。

  从六月与郑家商议即将对婆罗洲的荷兰人动手后,史密斯一边在马六甲主动骚扰荷兰人,拖住其部分精力和兵力。

  同时史密斯时不时就安排一些快舰到爪哇岛附近,到爪哇海打听郑家与荷兰人的情况。

  在上个月,史密斯发现婆罗洲马辰附近海域的郑家舰队时,加上荷兰人在马六甲开始人忍气吞声,在爪哇岛不怎么出来,他就肯定荷兰人在婆罗洲被郑家打败了。

  明确知道荷兰人被郑家在婆罗洲打败后,史密斯可是高兴了许多。

  但他没有公开支持郑家的,担心荷兰人直接报复葡萄牙。

  荷兰人在郑家吃了大亏,在马六甲面对葡萄牙的骚扰,忍气吞声,让史密斯趁机占了一些占便宜。

  他不敢直接太得罪荷兰人,怕被报复。

  但看到荷兰人吃大亏,史密斯就高兴。

  等荷兰人的实力一点点被削弱,他们葡萄牙就能在马六甲有更多的话语权。

  “唉,荷兰人不好打啊,我们这次若是不少。正担心荷兰人的报复,还希望史密斯你多支持些啊。”郑宽言不由衷,虚情假意的说着。

  但史密斯听着觉得是真的,毕竟荷兰人海军是很强的,认为郑家打败荷兰人的舰队肯定付出不小代价。

  其实呢,郑家这次前后折损的人,只有数十,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在舰船上的苦力。

  但郑宽说的惨,是想试试能不能从史密斯这里弄到一些好处。

  毕竟,削弱荷兰人在南洋的实力,对葡萄牙有不小的好处。

  “郑,我当然会支持你。这次我给你带来了不少的铁矿石,硝石,硫磺,还有五百支燧发枪……这些可是我费了大力气才弄来的,而且这次给你们优惠价,总可以吧,我是不是够朋友的?”

  史密斯一副掏心掏肺的样子。

  他这次的确带来了不少货物。

  铁矿石就有四千吨,还有硝石百吨,硫磺五十吨,小麦两千吨,麻布五万匹,棉布两万匹,食盐百吨,菜油五十吨,天然碱二十吨,燧发枪五百支,高岭土一千吨,石膏五十吨,马九十三匹,耕牛八十八头,燧石若干。

  给的价的确优惠了一些,算下来应该能便宜一万两白银左右,算是有些诚意的。

  这些货物,合计价值约十万零八千多两白银。

  “所有货物运到马辰去?没问题,正好我也想过去看看你们从荷兰人那里得到的马辰现在是什么样子。

  不用给运费,我们是朋友,这点小事不用计较。”

  郑宽要史密斯帮忙把这些货物送到马辰去,他高兴的答应了,还不要运费。

  他也好奇马辰那边现在是什么样子,自从被荷兰人占据后,葡萄牙人就不能去马辰了。

  同时,约定好,以后史密斯送来的货物就去马辰那边交易。结果去看了,感觉一般般,没他们在马来半岛发展的好。

  去马辰那边卸货后,史密斯才顺路回来在坤甸装上在郑家买的货物离开。

  在离开马辰时,史密斯还怂恿郑明,说荷兰人在马鲁古群岛有许多的丁香和唯一的肉豆蔻,要是郑家能夺过来肯定发发财。

  郑明表面心动的样子,心里却明白史密斯是巴不得郑家跟荷兰人一直拼命。

  怎么可能嘛。

  郑家有自己的发展计划,不需要史密斯指手画脚。

  不过,现在双方在交易,合作,表面上依然要和和气气的。

  史密斯回到坤甸港后,在那里装了有五百吨红糖,一百吨白糖,两百吨胡椒,普通瓷器五千件,上等瓷器一千件,普通丝绸五千件,上等丝绸一千件,普通玻璃品三千件,上等玻璃品五百件,若干的毛皮,沉香,檀香,樟脑,树胶类香料等等。

  这些货物,合计价值约二十万两白银。

  “郑,你们的玻璃以后不能卖这么贵了,我们那边有了新的玻璃,虽然比你们的还差一些,但现在数量多了,这价就只能降低一些了,不然不好卖啊……”

  离开前,史密斯和郑宽说起了玻璃品的事情。

  “哦?你们欧洲的玻璃技术提升了,产量也变多了?”

  郑宽将信将疑,但想要降价,哪有那么容易:“恐怕数量也不多吧,而且你们对玻璃技术控制严格,产量不会有多高。

  世界上那么多国家,那么多人,现在的玻璃数量完全不够,不愁卖的。”

  欧洲现在也有氧化铅玻璃了,只是规模还不大,而且受到严格控制,产量有所增加,但不会很高。

  史密斯讲道:“郑,我从你这里买的玻璃,主要是运回我们那边出售的,现在玻璃多了,价钱肯定会降低。

  你考虑下吧,希望下次来,我能听到好消息。”

  郑宽再想,降价是不可能的,大不了多给李家,让李家拿更多玻璃品去大陆,倭国等地方去卖。

  史密斯非要降价的话,就不卖他了。他本来拿到玻璃去卖就是暴利,现在玻璃多了些,价格受影响,就要把成本全部转嫁给郑家。

  怎么可能!

  真是贪婪的家伙!

  至于六月送来的十多个船匠,史密斯问都没有问一下,像是没有这事一样。

  看来是对这些人很不重视,眼里只有钱了吧!

  说起这十多个西洋船匠,他们已经来到郑家已经有三个月时间。

  郑家好吃好喝招待着,还给很多的金子,他们个个都满意,正在努力传授他们掌握的造船技术。

  与郑家的战船,商船比起来,西洋人的战船和商船更大,更稳定,速度更快,能远洋航行。

  这里面的差距,主要是造船技术上的。

  “明儿,这次回来,多休息,陪陪幼嫆,还有你母亲,弟弟妹妹他们。”

  郑明这是跟着史密斯的船队回到坤甸的,准备回来休息一段时间。

  “好的。”

  郑明应着,同时想着休息几天,然后去坤甸造船所看看那些西洋人新建造的几艘船现在什么样子了。

  距离他上次去看,已经有近一个月时间。

  ……